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37)
2023(10499)
2022(8946)
2021(7895)
2020(6585)
2019(15084)
2018(14810)
2017(29374)
2016(15854)
2015(17518)
2014(17508)
2013(17405)
2012(16098)
2011(14664)
2010(14587)
2009(13773)
2008(13794)
2007(12517)
2006(10903)
2005(10132)
作者
(45609)
(38425)
(38246)
(36289)
(24486)
(18455)
(17397)
(14509)
(14390)
(13860)
(13137)
(13015)
(12322)
(12191)
(12106)
(11866)
(11220)
(11182)
(11124)
(10962)
(9416)
(9387)
(9163)
(8691)
(8656)
(8580)
(8502)
(8295)
(7795)
(7380)
学科
(72481)
经济(72372)
管理(56824)
(50717)
(43266)
企业(43266)
方法(37087)
数学(33663)
数学方法(33445)
(22829)
(18593)
(17497)
中国(16677)
环境(15786)
(14715)
财务(14692)
财务管理(14656)
业经(14289)
企业财务(14116)
(13848)
金融(13846)
(13437)
银行(13421)
(12800)
(12736)
(12678)
(12448)
贸易(12442)
(12157)
(12085)
机构
大学(236266)
学院(233924)
(105967)
经济(104038)
管理(92931)
理学(80495)
理学院(79763)
管理学(78732)
管理学院(78299)
研究(75730)
中国(60093)
(53405)
(47541)
财经(42589)
科学(41864)
(38809)
(36889)
(36271)
中心(35582)
经济学(34937)
(34847)
研究所(32887)
业大(32646)
财经大学(32090)
经济学院(31709)
北京(29386)
农业(28436)
(27304)
(27020)
商学(26742)
基金
项目(156334)
科学(125881)
基金(119126)
研究(112273)
(103055)
国家(102311)
科学基金(89603)
社会(76960)
社会科(73449)
社会科学(73427)
基金项目(62545)
(59167)
自然(57310)
自然科(56022)
自然科学(56008)
自然科学基金(55080)
教育(51602)
资助(49556)
(49541)
编号(41834)
(36835)
重点(34860)
(34712)
成果(33604)
国家社会(33392)
(33089)
教育部(32499)
(32192)
人文(31512)
创新(31173)
期刊
(111313)
经济(111313)
研究(69662)
中国(43640)
(43045)
学报(34983)
管理(34852)
科学(32396)
(31267)
(27905)
金融(27905)
大学(27539)
学学(26418)
财经(22976)
农业(20358)
(19587)
经济研究(18453)
技术(17848)
教育(16870)
业经(16529)
问题(14928)
理论(13470)
(12473)
实践(11989)
(11989)
技术经济(11755)
统计(11447)
(10866)
(10760)
商业(10630)
共检索到3464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汪辉  赵新刚  
绿色证书强制性产权的界定,一方面,其排他性和可交易性有利于发挥绿色证书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另一方面,其正外部性的实现有赖于政府的管制措施补偿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差异。为实现外部性内在化,基于管制经济学的研究范式,分析了绿色证书的环境外部性对市场效率的影响,并针对此影响研究了具体的价格管制措施。研究表明:绿色证书的最低限价设定应不低于0.371元/千瓦·时;在不同消纳权重下,绿色证书最高限价不同,消纳权重为20%时,绿色证书的最高限价为1.855元/千瓦·时;消纳权重为30%时,绿色证书的最高限价为1.237元/千瓦·时。在此价格管制下,有利于降低市场价格波动风险,激励和约束绿色证书的市场主体参与绿色证书交易,有望提升中国绿色证书市场效率。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钱争鸣  刘晓晨  
针对环境管制与经济效率之间的复杂关系和相关问题,本文结合非期望产出SBM模型提出绿色经济效率非参数条件效率模型,探讨和验证宏观环境管制对绿色经济效率影响的作用效果。研究发现无条件的绿色经济效率都低于条件效率。环境管制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不仅具有"时滞"性而且具有"非线性"性,随着环境管制的加强,绿色经济效率呈先降后升趋势。环境管制在长期对提高绿色经济效率具有促进作用,但它的影响体现在对不同地区和时期具有不同的效应,东部地区环境管制对绿色经济效率也具有先负后正的效应,而目前加强环境管制对提高中西部地区的绿色经济效率仍具有抑制作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辉  王建廷  
我国建筑业资源的消耗水平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控制建筑产品资源消耗对于保护环境、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受可交易排污许可制度的启发,探讨了可交易证书机制在绿色建筑规制中的应用可行性,从绿色建筑的节水、节能、节材、节地等方面入手,设计了绿色建筑产品相关可交易证书体系;并根据建筑产品开发建设的特点,设计了绿色建筑产品相关可交易证书规制政策,讨论了影响绿色建筑产品相关可交易证书机制的四个核心环节,认为只要标准设定、审核认证、证书交易与监督惩罚四个核心环节合理而有效,即可确保可交易证书机制的顺利实施。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海盛   沈满洪   汪锦军  
文章基于2002—2020年我国省级数据,采用政策文本分析法和超效率SBM模型测度绿色信用监管制度和绿色经济效率,并运用空间计量法研究绿色信用监管制度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及传导路径。研究结果表明:绿色信用监管制度与绿色经济效率总体呈“倒U”形关系;东部和东北地区绿色信用监管制度对绿色经济效率影响与总体保持一致,中部地区绿色信用监管制度对绿色经济效率具有“U”形影响;知识溢出效应和劳动力市场高级程度是绿色信用监管制度影响绿色经济效率的主要传导路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文君  张莉芳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节能减排的目标,优化电力结构是电力行业发展的当务之急,于是中国在电力市场上实施绿色证书和碳排放权交易制度。论文基于一般均衡理论和系统动力学方法,分析了绿色证书交易和碳排放权交易对电力市场的影响机理及政策效果。结果表明:(1)绿色证书通过市场交易传导机制作用于电力市场,能够在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同时降低煤电发电量,但是在运行过程中很难与电力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所以政策应该逐步稳健地推行。(2)碳排放权通过市场交易传导机制作用于电力市场,不仅可以抑制二氧化碳的排放,而且能够有效促进煤电厂商主动减排,但是抑制和减排效果与市场参数设定密切相关,所以政策应该设定合理的参数。(3)绿色证书和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并行实施,中国电力结构得到优化,不仅有望实现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目标,而且能够达到减少碳排放的目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文君  张莉芳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节能减排的目标,优化电力结构是电力行业发展的当务之急,于是中国在电力市场上实施绿色证书和碳排放权交易制度。论文基于一般均衡理论和系统动力学方法,分析了绿色证书交易和碳排放权交易对电力市场的影响机理及政策效果。结果表明:(1)绿色证书通过市场交易传导机制作用于电力市场,能够在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同时降低煤电发电量,但是在运行过程中很难与电力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所以政策应该逐步稳健地推行。(2)碳排放权通过市场交易传导机制作用于电力市场,不仅可以抑制二氧化碳的排放,而且能够有效促进煤电厂商主动减排,但是抑制和减排效果与市场参数设定密切相关,所以政策应该设定合理的参数。(3)绿色证书和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并行实施,中国电力结构得到优化,不仅有望实现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目标,而且能够达到减少碳排放的目的。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徐志雄  徐维祥  刘程军  
研究目的:探究命令控制型、市场激励型和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对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多维影响关系。研究方法:SBM模型、面板回归与门槛回归。研究结果:(1)三类环境规制与土地绿色利用效率之间均存在显著的"U"型关系,其传导路径存在差异性;(2)市场激励型和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与命令控制型的交互协同会对土地绿色利用效率形成显著的正向反馈,且命令控制型与市场激励型的协同作用表现最为突出;(3)在结构效应、创新效应、溢出效应的约束下,三类环境规制对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门槛影响系数具有梯度式递增的特征。研究结论:提高土地绿色利用效率,需要把握环境规制合理区间,发挥"组合拳"的交互协同作用,因时因地动态灵活调整主导环境规制类型。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姚西龙  王文熹  刘佳  
本文通过建立SVAR模型,利用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技术对能源要素价格波动及环境规制强度对我国工业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程度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能源要素价格、环境规制强度、利润率与工业绿色创新效率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能源要素价格、环境规制都会对工业绿色创新效率产生正向的影响,其中环境规制对工业绿色创新效率提升的贡献最大,其次是能源要素价格,最后是工业企业利润率。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谭忠富  刘文彦  刘平阔  
首先,在描述和分析可交易绿色证书制度和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基础上,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来解释两种制度的作用机理。然后,研究两种制度作用于中国电力市场的机理,并对其政策作用效果进行模拟仿真。结果表明:可交易绿色证书制度和碳排放权交易制度不仅可影响中国电力市场的上网电价,而且可通过设定合理的规划目标组合来促进中国发电产业的发展;在可交易绿色证书机制和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的协同作用下,中国电力市场可形成相对合理的上网电价;科学的规划目标不仅有利于增强监管规划期内电价的合理性,而且可以有效调整发电产业的结构。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卫宁  陈桂东  
在要求发展低碳经济的背景下,如何促使企业加强绿色管理,提高环境绩效正日益成为社会所关注的焦点。文章基于外部环境视角,揭示影响企业绿色管理与环境绩效的三个因素;通过对东莞家具产业127份企业样本的采集分析,提出并验证外部环境对绿色管理与环境绩效的影响机制整合模型。研究发现,制度因素和技术相容性通过主动的行政管理这一部分中介对环境绩效产生积极影响,客户因素则通过完全中介变量主动的行政管理对环境绩效产生积极影响。环保法规的完善、绿色技术的兼容以及客户绿色消费意识的提高对企业进行绿色管理将会产生重要影响。今后构建并且不断完善具有约束力的外部环境是提高企业环境绩效的重要途径。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景维民  张璐  
本文在Acemoglu et al.(2012)的偏向性技术进步框架下,考察了环境管制及对外开放影响绿色技术进步的机制,并运用2003—2010年中国33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采用可行广义最小二乘法和系统广义矩方法,对理论分析结果进行了检验。本文构造出基于SBM模型的全局Luenberger指数度量中国工业的绿色技术进步。主要结论是:(1)技术进步具有路径依赖性,合理的环境管制能够转变技术进步方向,有助于中国工业走上绿色技术进步的轨道。(2)在目前较弱的环境管制和偏向污染性的技术结构下,对外开放对中国绿色技术进步的影响可以分解为正向的技术溢出效应和负向的产品结构效应。二者在对外开放的三个方面有...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锋正  郭晓川  
环境管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一直是学术界热议的主题。在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地方政府,能否有效执行国家环境政策和激励辖区企业绿色工艺创新,直接关乎地区经济增长质量和环境治理效果。文章基于环境管制理论与技术创新理论,使用我国30个省级地区2000—2013年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地方政府治理在环境管制对企业绿色工艺创新影响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发现:地方政府治理与环境管制显著影响着企业绿色工艺创新;地方政府的综合治理质量与知识产权保护和对生产者合法权益的保护水平,在环境管制对企业绿色工艺创新影响中存在显著正向调节作用。这表明,面对我国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的客观现实,并举地方政府治理质量提升与环...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谢荣辉  
技术进步的方向将对经济活动的环境结果产生深刻的影响,技术进步由污染型向绿色型的转变,标志着一国经济发展模式从"灰色经济"向"绿色经济"的根本变革。本文在区分污染型技术和绿色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将绿色技术引入污染排放方程构建理论模型,着重考察了绿色技术进步及其双重外部性特征对环境污染排放的影响机理,并运用2002—2014年中国35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差分GMM方法,对理论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中国当前技术进步呈现出显著的污染密集型特征,是导致环境污染排放增加的重要因素;(2)绿色技术进步有效减少了环境污染的排放,是改善中国环境质量的关键手段;(3)工业行业全样本回归中,环境规制有效纠正了绿色技术外部性所导致的"市场失灵",对绿色技术进步的环境改善效应起到了积极的调节作用,然而在污染密集行业的子样本回归中,则未通过显著性检验。最后,根据本文的研究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肖权  赵路  
基于两阶段超效率网络SBM—DEA模型,测度了中国30个省份2005—2017年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并通过门槛模型以及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了不同类型环境规制、FDI以及两者交互项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与FDI表现为"U"形关系,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与FDI则表现为倒"U"形关系,现阶段两种类型环境规制对FDI主要体现为抑制作用,自主型环境规制对FDI的影响不显著;三种类型环境规制对本地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均具有提升作用,对邻近地区的间接效应出现差异,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容易导致地区间"逐底竞争"的恶性循环,而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更容易促进地区之间"逐顶竞争"的竞优博弈;FDI对本地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具有提升作用,但其间接效应显著为负,总体呈现"污染天堂"效应。合理使用环境规制政策组合工具、削弱区域自我保护机制及技术溢出壁垒是提升地区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有力途径。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杨朝均  呼若青  
本文利用30个省2005-2014年的面板数据,在将绿色工艺创新分为清洁生产技术创新与末端治理技术创新两种模式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环境管制工具对工业绿色工艺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三同时制度、排污费制度、研发投入、市场需求对清洁生产技术创新和末端治理技术创新均具有积极作用;地区居民环保意识、市场制度均产生了负影响;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行政处罚案件数的影响均不显著;市场竞争仅对清洁生产技术创新产生了显著促进作用,环境政策法规具有负向影响;而工业环境治理成本、环境投诉处理率仅对末端治理技术创新产生了显著正向影响,污染治理投资制度仅对末端治理技术创新具有明显抑制作用;企业规模对清洁生产技术创新产生了显著的抑制作用,而对末端治理技术创新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综合来看,除工业环境治理成本外,其余环境管制工具对两种绿色工艺创新模式的影响具有一定滞后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