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05)
- 2023(8014)
- 2022(6878)
- 2021(6129)
- 2020(5200)
- 2019(11487)
- 2018(11014)
- 2017(20747)
- 2016(11705)
- 2015(12667)
- 2014(12307)
- 2013(12064)
- 2012(11116)
- 2011(10130)
- 2010(10033)
- 2009(9319)
- 2008(9336)
- 2007(8042)
- 2006(7111)
- 2005(5987)
- 学科
- 济(45956)
- 经济(45902)
- 管理(35259)
- 业(32518)
- 企(26367)
- 企业(26367)
- 方法(23155)
- 数学(20367)
- 数学方法(20172)
- 学(13673)
- 农(12519)
- 环境(12493)
- 财(11974)
- 中国(10508)
- 贸(10008)
- 贸易(10008)
- 业经(9956)
- 易(9720)
- 划(8954)
- 农业(8573)
- 地方(7889)
- 技术(7801)
- 务(7609)
- 财务(7606)
- 财务管理(7593)
- 企业财务(7295)
- 制(6986)
- 和(6695)
- 理论(6695)
- 融(6253)
- 机构
- 大学(177000)
- 学院(174756)
- 济(66659)
- 经济(65489)
- 管理(63532)
- 研究(63119)
- 理学(57013)
- 理学院(56240)
- 管理学(54976)
- 管理学院(54714)
- 科学(45675)
- 农(45283)
- 中国(43254)
- 农业(36844)
- 京(36774)
- 业大(36427)
- 所(35234)
- 研究所(33197)
- 财(28141)
- 中心(27041)
- 江(25368)
- 农业大学(24817)
- 财经(23864)
- 范(22260)
- 院(22008)
- 经(21851)
- 师范(21835)
- 北京(21785)
- 省(20977)
- 科学院(20970)
- 基金
- 项目(129669)
- 科学(100785)
- 基金(96104)
- 家(89598)
- 国家(88902)
- 研究(81768)
- 科学基金(73691)
- 社会(53493)
- 自然(51994)
- 基金项目(51823)
- 省(51299)
- 自然科(50811)
- 自然科学(50788)
- 社会科(50768)
- 社会科学(50751)
- 自然科学基金(49916)
- 划(44348)
- 资助(38274)
- 教育(37396)
- 重点(30102)
- 编号(29118)
- 计划(28420)
- 部(27816)
- 创(27343)
- 发(27215)
- 科研(26219)
- 创新(25677)
- 科技(25499)
- 业(24777)
- 国家社会(22937)
共检索到2365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朗 孙荣科 姜建军 黄立飞 李容柏
运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水稻植株的挥发性次生物质,并进行GC/MS分析,比较水稻抗、感褐飞虱植株中挥发性次生物质总量的差异。结果表明,感性植株的挥发性次生物质总量明显高于抗性植株,前者比后者高45.4%;挥发性次生物质总量随植株抗性增强而降低,1级最低,7级最高;挥发性次生物质总量随植株所含抗性基因数的增加而减少。
关键词:
水稻 褐飞虱 抗性 挥发性次生物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周君雷 吴碧球 黄所生 黄凤宽
以6个抗褐飞虱水稻品种为试材,采用盆栽淹水试验方法,研究淹水胁迫对抗褐飞虱水稻品种次生物质的影响及其与褐飞虱取食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淹水胁迫对水稻品种次生物质含量变化有影响,但影响程度因品种而异。受淹水胁迫的影响,Ptb33和570011草酸含量、TN1和IR56、B.W、RP1976-18-6-4-2总酚含量及RHT单宁含量在淹水后均增加而高于对照;而TN1单宁含量和Ptb33总酚含量在淹水后则均减少而低于对照;RP1976-18-6-4-2草酸含量、RHT和570011总酚含量及B.W、Ptb33和570011单宁含量变化波动较大。进一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淹水后,仅褐飞虱生物型Ⅱ雌成虫在抗...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碧球1黄所生1黄凤宽1周君雷2
以6个抗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l)水稻品种为试材,采用盆栽淹水试验方法,研究淹水胁迫对抗褐飞虱水稻品种主要营养物质的影响及其与褐飞虱取食量的关系。结果表明:TN1、Babawee、RHT、Ptb33、RP1976-18-6-4-2和570011游离氨基酸含量受淹水胁迫的影响很大,其中RHT游离氨基酸含量在淹水后均高于对照,RP1976-18-6-4-2和570011在淹水达3 d以上时高于对照,IR56游离氨基酸含量仅在淹水3 d时高于对照; TN1可溶性糖含量受淹水胁迫影响波动较大; IR56、Babawee、RHT、Ptb33和570011可溶性糖含量受淹水胁迫...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吴碧球 黄所生 胡大星 李成 孙祖雄 凌炎 蒋显斌 黄芊 龙丽萍 黄凤宽
【目的】研究苗龄、光照强度和施氮量对抗虫水稻品种的可溶性糖、氨基酸含量及褐飞虱抗性的影响,为抗褐飞虱的水稻品种选育及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开展玻璃网室试验,采用均匀设计法,以苗龄、光照强度和施氮量为试验因子,鉴定不同水稻品种对褐飞虱生物型II和孟加拉型的抗性,测定稻株可溶性糖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结果】受苗龄、光照强度和施氮量的影响,不同水稻品种对褐飞虱2种生物型的抗性减弱甚至丧失,乃至植株死亡。苗龄、光照强度和施氮量的单独作用或交互作用显著影响IR56对褐飞虱生物型II的抗性及570011对2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吴碧球 黄凤宽 黄所生 韦素美 龙丽萍
以褐飞虱生物型Ⅱ和孟加拉型为研究对象,探讨苗龄和施氮量对水稻品种抗褐飞虱不同生物型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苗龄和施氮量对水稻品种抗褐飞虱不同生物型的影响较明显,但影响程度有差异。水稻品种对褐飞虱生物型Ⅱ和孟加拉型的抗性,在品种和苗龄、品种和施氮量以及品种、苗龄、施氮量三者间均存在明显的互作效应。但苗龄和施氮量间对褐飞虱孟加拉型的抗性存在明显的互作效应,而对生物型Ⅱ的抗性互作效应不显著。
关键词:
褐飞虱 生物型 苗龄 施氮量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亦红 韩召军 张小敏 庞超
用水稻敏感品种TN1和具有不同抗性基因的品种Mudgo ,ASD7和RathuHeenati饲养稻褐飞虱 (Nilaparvatalu gens) ,研究不同品种对褐飞虱体内酯酶、谷胱甘肽转移酶和多功能氧化酶氧脱甲基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褐飞虱在 3种抗性品种上饲养一代后 ,其酯酶活性与敏感品种上的试虫相比没有显著差异。然而 ,取食Mudgo和ASD7的雌成虫之间酯酶活性达到显著性差异 ;取食Mudgo和RuthuHeenati的雄成虫酯酶的Km 值分别为取食TN1的 2 78和 2 5 8倍。褐飞虱体内酯酶活性还因其生物型的不同而异。对褐飞虱生物型 1和生物型 2个体酯酶活力分布的测定...
关键词:
褐飞虱 生物型 水稻品种 代谢酶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曙 刘芳 薛艳霞 祝亚 覃宝祥 韦政 邱永福 李容柏
为了研究水稻品种在不同时期对褐飞虱的抗性变化及其抗性机制,对15份水稻材料进行苗期和成株期抗虫鉴定。并通过测定水稻抗生性及趋避性,对这15份水稻材料进行抗性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5份水稻材料有13份在苗期和成株期的抗性没有或呈现微弱变化,其余2份材料T12、OB667在苗期抗性鉴定为感虫,在成株期表现为中抗。在抗生性试验下,其抗生性大小与抗虫能力基本保持一致;而在趋避性试验中,水稻的趋避性强弱并未与其抗虫性强弱表现一致性。
关键词:
水稻 稻褐飞虱 成株期 抗生性 趋避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钟平生 梁广文 曾玲
应用苗期群体抗性测定方法,鉴定了华航1号、华航8号、胜巴丝苗等10个水稻品种对稻褐飞虱的抗性;应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对其中6个品种的特征次生物质色谱峰进行了测定,并分析了主要抗性峰值与抗性级别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Mudgo为高抗,粳籼89、华航8号、胜巴丝苗为抗虫品种;小农占、籼小占、华航1号和粤香占呈中抗反应;双桂呈感虫反应,TN1为高感品种,这一鉴定级别与田间稻褐飞虱种群增长趋势指数变化相一致;稻褐飞虱在TN1上的种群趋势指数达28.079,中抗品种粤香占上为6.427 9,均表现增长趋势;在抗虫品种胜巴丝苗上种群趋势指数达1.513 8,高抗品种Mudgo上仅为0.862 8...
关键词:
水稻 褐飞虱 次生物质 抗性鉴定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董亚强 李强 尤民生 林胜
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褐飞虱在转cry1Ab抗虫水稻(mf-mH3301-1)和非转基因水稻(mH3301)上的取食和产卵选择行为,并通过y型嗅觉仪研究了褐飞虱对2种水稻的趋性反应.结果表明:转基因水稻mf-mH3301-1对褐飞虱成虫的取食选择行为有一定的影响,在接虫后2、4、8 H,雄成虫在bt水稻上的着虫率显著低于对照mH3301,而雌成虫在接虫后4、8 H在bt水稻上的着虫率显著低于对照mH3301.然而,bt水稻对于褐飞虱的产卵选择性和趋性反应均无显著影响.
关键词:
褐飞虱 Bt水稻 生态适合度 行为反应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英之 陈乔 孙荣科 杨朗 黄凤宽 黄大辉 韦素美 张月雄 刘丕庆 李容柏
稻褐飞虱是危害水稻的主要虫害之一,近年来在我国南方稻作区大发生,对我国的粮食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选育和利用抗虫品种是控制稻褐飞虱为害的最经济、有效的方法之一。对来源于普通野生稻的5个抗稻褐飞虱(BPH)基因进行了分子标记开发,通过杂交、回交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转育和聚合BPH抗性基因到杂交水稻亲本中,获得了与抗BPH基因bph25(t),bph26(t),bph22(t),bph23(t),Bph24(t)紧密或较紧密连锁的SSR分子标记,这些标记的选择正确率达到60%~90%。成功地转育和聚合3~5个BPH抗性基因到5个杂交水稻亲本获得抗性基因聚合系。对其中9个抗性基因聚合系进行遗传背景分析和...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许晓风 程遐年 罗利军 梅捍卫 黎志康
为了探讨水稻品种莱蒙特 ( Lem ont)、特青 ( Teqing) 及其杂交后代对褐飞虱 Nilaparvata lugens ( Stal) 抗性的遗传规律,通过苗期抗性的集团测定、独立测定、网室鉴定及褐飞虱的栖息量测定等方法,系统考察了160 个 Lem ont/ Teqing重组自交系 ( R I L) 群体 (第 11 代) 对褐飞虱的抗性表现。结果如下: (1) 该群体对褐飞虱的平均抗性指数和平均受害等级均呈连续分布, 显示了数量性状的特征, 表明该群体及其亲本对褐飞虱的抗性是由微效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抗性; (2) 该群体中少数品系经受住了网室内较高虫口密度的攻击, 平均受害等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龙丽萍 邓业成 林明珍 卢植新
1993~1995年用点滴法对褐飞虱的抗药性进行监测,结果表明,久效磷、西维因和甲胺磷分别对南宁、玉林和永福褐飞虱种群的触杀毒力最强,马拉硫磷的触杀毒力最弱。在测试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将所测得的LD50与相对敏感毒力基线的数据进行比较,广西褐飞虱种群村六六六仍然敏感,对甲胺磷的敏感性下降,对马拉硫磷和久效磷的抗性指数为10.8~23.6,对氨基甲酸酯类为4.1~12.8,对澳氰菊酯为0.93~10.4。与1992年相比,南宁褐飞虱种群对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的抗性水平明显提高,抗性指数由3.56~6.21提高到4.1~12.8。广西不同褐飞虱种群对杀虫剂的敏感性只有很小差异。
关键词:
褐飞虱 抗药性 监测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冯锐 郭辉 陈灿 刘百龙 张晓丽 秦学毅
【目的】以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S)抗褐飞虱水稻恢复系,为杂交稻抗性育种提供良好的种质资源。【方法】以HS204为抗源供体亲本(母本),明恢63为受体亲本(父本,轮回亲本),通过常规回交育种、抗虫鉴定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培育抗褐飞虱性强及配合力高的水稻恢复系材料。【结果】获得4个改良恢复系株系RMH-3、RMH-58、RMH-153和RMH-262,其8个农艺性状与明恢63略有差异,抗性表现良好,均高抗褐飞虱,抗级分别为RMH-3(3.9级)、RMH-58(1.9级)、RMH-153(3.1级)和RMH-262(1.8级)。4个改良恢复系与3个自育不育系1A、2A和10A配制的12个杂交组合中除1A×RMH-153表现感虫外,其余11个组合的抗性均达中抗及以上水平。【结论】以常规回交育种、抗虫鉴定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相结合手段筛选获得的抗褐飞虱水稻中间材料RMH-3、RMH-58、RMH-153和RMH262,可作为新的抗褐飞虱杂交稻育种材料供抗性育种利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