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16)
2023(7761)
2022(6678)
2021(5895)
2020(4954)
2019(11070)
2018(10636)
2017(19847)
2016(11054)
2015(11896)
2014(11272)
2013(11030)
2012(10431)
2011(9312)
2010(9144)
2009(8380)
2008(8146)
2007(7064)
2006(6442)
2005(5637)
作者
(35634)
(29726)
(29682)
(27704)
(19082)
(14666)
(13108)
(11631)
(11601)
(10553)
(10281)
(10235)
(9832)
(9494)
(9469)
(9277)
(9163)
(8928)
(8810)
(8743)
(7787)
(7341)
(7192)
(7037)
(6766)
(6589)
(6536)
(6485)
(6086)
(6080)
学科
(42415)
经济(42363)
管理(32149)
(29693)
(22936)
企业(22936)
方法(18799)
数学(16747)
数学方法(16604)
(12983)
环境(12339)
(12147)
(12085)
中国(10395)
地方(10244)
(9945)
贸易(9943)
(9674)
(9443)
业经(9118)
农业(8920)
税收(8881)
(8835)
(8214)
技术(7068)
(7040)
(6971)
财务(6969)
财务管理(6956)
企业财务(6638)
机构
大学(156925)
学院(155846)
(62102)
经济(61049)
研究(58231)
管理(57232)
理学(50573)
理学院(49943)
管理学(48917)
管理学院(48699)
中国(41766)
科学(40796)
(39999)
(34123)
农业(32383)
业大(32040)
(31628)
(29595)
研究所(29438)
(28026)
中心(25979)
财经(22491)
农业大学(21556)
(21506)
(21162)
(20505)
北京(19693)
经济学(18835)
科学院(18733)
(18598)
基金
项目(115824)
科学(90270)
基金(85767)
(79912)
国家(79304)
研究(73645)
科学基金(66219)
社会(48305)
自然(46890)
(46484)
基金项目(46221)
社会科(45817)
社会科学(45800)
自然科(45743)
自然科学(45724)
自然科学基金(44945)
(39424)
资助(34289)
教育(32104)
重点(26987)
编号(26331)
计划(25099)
(24980)
(24694)
(24397)
科研(23591)
创新(22966)
科技(22565)
(22162)
国家社会(20588)
期刊
(63601)
经济(63601)
研究(41146)
学报(37634)
(34499)
科学(30230)
中国(29325)
大学(26315)
学学(25523)
农业(23432)
(20128)
管理(19415)
(12696)
(11945)
金融(11945)
业大(11142)
经济研究(11034)
业经(10856)
财经(10553)
技术(10002)
农业大学(9508)
(9425)
教育(9361)
资源(9297)
(8940)
科技(8552)
问题(8536)
林业(7418)
商业(7017)
国际(6933)
共检索到2241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钱鲁闽  徐永健  焦念志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光照、温度、盐度及pH对龙须菜(Gracilaria lemaneiformis)和菊花心江蓠(G.lichevoides)N、P吸收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上述4个环境因子对这两种藻类的N、P吸收速率均有显著影响。其中,对龙须菜N吸收速率影响的适宜范围分别为:光照强度100~240μE.m-2.s-1,温度16~23℃,盐度25~35,pH 8.0~9.0;对P吸收速率影响的适宜范围分别为:光照强度80~200μE.m-2.s-1,温度16~23℃,盐度15~35,pH 8.0~9.0。而对于菊花心江蓠,N吸收速率影响的适宜范围分别为:光照强度120~300μE.m-2.s...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汤坤贤  焦念志  游秀萍  陈敏儿  沈东煜  林亚森  林泗彬  
2003年8~12月,利用菊花心江蓠(Gracilarialichenoides)在福建省东山县八尺门网箱养殖区进行生物修复实验。通过定点跟踪监测,定点连续监测,断面监测和平面监测,结果表明,江蓠对受污染的海水具有较好的修复效果。菊花心江蓠能有效提高水中的DO浓度,使修复实验区的DO浓度明显高于非养殖区和网箱养殖区的DO浓度;菊花心江蓠还能降低水中的IN、IP浓度,特别是3种价态的IN中,菊花心江蓠优先吸收铵氮,这对减轻网箱养殖区自身污染的影响更具实际意义。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王肖君  孙慧玲  谭杰  高菲  燕敬平  陈爱华  
2010年5~7月在山东威海乳山杜家岛基地,采用陆基围隔生态学实验方法和正交设计法,在不投饵模式下进行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和龙须菜Gracilaria lemaneiformis混养实验。刺参密度分别为15、20、25ind/m2,龙须菜初始密度分别为0、180、360g/m2,比较了不同处理下幼参和龙须菜的生长存活情况,并定期检测环境营养盐的变化。结果表明,刺参平均日增重率(Md-wg)、特定生长率(SGR)受刺参密度的影响显著,受龙须菜密度的影响不显著,受刺参与龙须菜之间交互效应影响不显著;刺参密度为15ind/m2、龙须菜密度为360g/m2时刺参平均日增重率...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徐智广  邹定辉  高坤山  李美真  
龙须菜的细胞壁含有丰富的胶质成份,是琼胶生产的良好原料,在中国沿海已经形成了大规模的人工养殖。同时,随着中国近海富营养化现象的日趋严重,龙须菜的规模养殖被认为是缓解海水富营养化的一条有效途径。以探讨龙须菜的生物修复功能为目的,研究了龙须菜对无机磷吸收的基本特征以及不同温度、光照强度和硝氮浓度对其的影响。整个实验在实验室可控条件下进行,分别设置了3个不同温度:15、23和31℃;3个不同的光照强度:0、30和200μmol photons/(m2.s)和3个不同的硝氮浓度:0、30和200μmol/L,测定了在不同的条件下培养的龙须菜对无机磷吸收的动力学曲线。结果表明:龙须菜对无机磷的吸收动力学...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温珊珊  张寒野  何文辉  张饮江  徐姗楠  何培民  
以真江蓠(Gracilaria asiatica)为实验材料,在实验室水平上测定了真江蓠培养密度对NH4-N去除效率和吸收速率的影响,比较了真江蓠在氮半饥饿和氮饱和状态下的氨氮吸收动力学特征以及不同起始浓度NH4-N对其吸收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真江蓠密度为2~24g.L-1时,5h内随着藻体密度增大和实验时间延长,真江蓠去氨氮能力也增强。当藻体密度为24g.L-1时,真江蓠在5h内去除氨氮效率最高,达到99.77%。各种藻体密度在起始阶段保持较高吸收速率(30~41μmol.g-1.h-1),随后藻体密度与吸收速率呈反比关系,其最低藻体密度组(2g.L-1)在3h和5h吸收速率最大,分别为2...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钟志海  黄中坚  陈伟洲  
分别测定了在不同温度(18、23、28、33、38℃)、不同盐度(13、18、23、28、33、38)和不同光强(3000、6000、9000、12000 lx)的培养条件下,异枝江蓠藻体的相对生长速率和生化组分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异枝江蓠适合生长温度为23-33℃,在此温度范围,藻体具有较高的相对生长速率(RGR),其藻胆蛋白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较高,过氧化物酶(POD)的活力较低。异枝江蓠适合生长的盐度为18-28,异枝江蓠对低盐的耐受能力高于高盐,6000 lx是异枝江蓠的最适生长光强。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大会  刘伟  朱端卫  金航  郭兰萍  左智天  刘莉  
采用盆栽土培试验,开展了不同磷肥施用量对药用菊花植株生长、产量和矿质养分吸收的影响,并确定了适宜菊花生长的最佳磷肥施用量。结果表明,随着磷肥施用量的增加,菊花花中P和Mg养分含量增加,促进菊花植株生长和花芽分化,提早菊花的花期,从而显著提高菊花植株的鲜花产量,并提高菊花的外观品质与经济效益。在本试验中,磷肥施用量超过0.30 g P2O5/kg土时,会开始抑制植株对N、K养分的吸收,即磷肥过量,会导致植株N、K元素含量及N/P、N/Mg比大幅降低,引起植株养分不平衡,造成植株叶色浓绿、叶面积变小,并造成繁殖器官提前发育,引起植株过早成熟(花期提前),从而降低菊花产量。通过回归分析表明,菊花生育...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张清芳  冯颖琪  温金燕  钟名其  杜虹  
以龙须菜(Gracilaria lemaneiformis)为材料,以无机氮(NO_3-︰NH_4+=2︰1)为氮源配制人工海水,将在低光低氮(L-N-)条件下培养的龙须菜部分给予高光照处理(L+N-),同时另一部分在给予高光照的同时给予更充足的氮源(L+N+),通过测定3种不同处理条件下物质积累、光合色素以及碳氮代谢中的关键酶等多种生理指标,探讨光照强弱与氮源多寡对龙须菜生理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氮培养时,高光可使藻体可溶性蛋白、含水率、藻红蛋白和叶绿素a的含量下降,而可溶性糖含量上升13.67%;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黄瑶  毛玉泽  周毅  蒋增杰  王东哲  颜婷茹  方建光  
采用碘量法和碱度法,通过测定密闭容器中溶解氧和无机碳浓度的变化,从产氧和固碳两个方面研究添加氮、磷对龙须菜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实验设置为加氮(ADDN,10μmol/LNH4Cl)、加磷(ADDP,1.0μmol/LKH2PO4)、同时加氮磷(ADDNP,10μmol/LNH4Cl+1.0μmol/LKH2PO4)、不加氮磷(NONP)4个处理,不加龙须菜的海水作为对照。根据实验前后光合作用瓶内各参数的变化,计算了龙须菜光合产氧速率(RO,mg/gDW.h),固碳速率(RDIC,μmol/gDW.h),HCO3-吸收速率(RHCO-3,μmol/gDW.h)、CO2吸收速率(RCO2,μmol...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朱招波  孙雪  徐年军  骆其君  
以龙须菜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水杨酸对高温下龙须菜的生长速率、抗氧化酶、渗透调节物质、藻胆蛋白、叶绿素荧光特性和HSP70基因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杨酸处理组不论是生长、酶活性和膜脂受损情况都不同程度优于对照组,其中5.0、10.0μg/mL处理组效果较好。10.0μg/mL水杨酸处理组效果最为明显,日生长速率与对照组相比增长了340%。在处理第3天,10.0μg/mL处理组各指标达到最大,SOD增长了74%,POD增长了70%,CAT增长了40%。脯氨酸和甘露醇分别增长了70%和26%。藻红蛋白增加了46.2%,藻蓝蛋白增长了40%。与对照组相比,MDA含量第1天下降最为显著,下降了10%。高...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徐永健  韦玮  钱鲁闽  
采用围隔设置单养虾(S)、单养藻(A)、虾藻混养(SA)、虾鱼藻混养(SFA)4种不同养殖模式,探讨菊花江蓠(Gracilaria lichevoides)对围隔高密度对虾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污染进行净化和水质调控作用。结果表明,养殖菊花江蓠的围隔水体中有更高的DO水平和较低的营养盐水平,说明对养殖水体的环境因子和营养盐都能起到很好的调控作用。水体中弧菌密度也较低,养殖环境稳定性好,使得养殖的对虾生长快,成活率高。与S相比,SA中的对虾成活率提高了32%。本实验对于采用搭配大型海藻进行养殖污染的净化与水质调控方法是可行的和有效的。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刘之威  罗洪添  武宇辉  任辉  杨宇峰  
为研究大型海藻龙须菜(Gracilaria lemaneiformis)规模栽培对水质和浮游植物的影响,于2016年3―6月在南澳深澳湾选择龙须菜栽培区(G)、鱼类养殖区(F)和对照区(C)3个采样区域,每个采样区域3个采样点,进行每月1次的采样调查。对海水温度(WT)、盐度(salinity)、pH、溶氧(DO)、总氮(TN)、总磷(TP)、无机氮(DIN)、无机磷(DIP)、叶绿素a(Chl a)和浮游植物密度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1)在龙须菜栽培期和收获期(3―5月),龙须菜栽培区的pH和DO均显著高于其余区域(P0.05);(2)在龙须菜栽培期(3―4月),栽培区的TN、TP、DIN和DIP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区和鱼类养殖区(P<0.05);(3)龙须菜栽培期间和收获期(3―5月)栽培区浮游植物密度显著低于其他区域(P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韩婷婷  方建光  张继红  蒋增杰  汪文俊  姜绪  毛玉泽  
为研究充气和光强变化对大型海藻生长的影响,选择了常见的经济海藻龙须菜为实验材料,将静止和充气培养的藻体暴露在50μmol/(m2·s)(低光)、100μmol/(m2·s)(中光)和200μmol/(m2·s)(高光)下,测定其生长、光合作用以及光合色素含量。结果表明,中光处理的龙须菜相对生长速率最大,光强过低或者过高均会抑制其生长。充气促进低光、中光和高光处理藻体的生长,相对生长速率分别提高26.85%、31.82%和40.56%。充气可使低光处理的藻体光合作用速率和光合效率分别提高8.14%和4.26%,可使高光处理的藻体呼吸作用速率降低20.70%、Yield升高44.16%。这些结果说...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卢晓  李美真  王志刚  胡凡光  吴海一  孙福新  
为探究脆江蓠(Gracilaria chouae)生长的适宜光强和温度条件,设置10、15、20、25℃4个温度梯度和40、80、120、160、200μmol·m–2·s–15个光照强度梯度,对脆江蓠进行二因素多水平室内培养实验。结果表明:温度、光强及二者交互作用均对脆江蓠的生长产生极显著影响(P<0.01),温度为相对生长速率(RGR)的主要影响因子。在光强120μmol·m–2·s–1,温度20℃条件下,脆江蓠相对生长速率最高。光合色素含量随温度升高而升高,随光强增大先升后降,其中光强对藻红蛋白(PE)、叶绿素(Chla)含量的影响较大,温度对藻蓝蛋白(PC)、别藻蓝蛋白(APC)含量的...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隋海东  毛玉泽  郭晓亮  沈淑芳  方建光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碳源(添加CO2)和氮源(添加Na NO3)加富对大型海藻脆江蓠(Gracilaria chouae)生长及其生化组成的影响。设置碳源加富(800μL/L CO2)和对照(400μL/L CO2)2个碳源处理组,氮源加富(100μmol/L、300μmol/L和500μmol/L 3NO?-N)和对照(10μmol/L3NO?-N)4个氮源处理组,每个处理3个重复。实验共进行10 d,测定不同处理组藻体的生长及可溶性总糖(SS)、可溶性蛋白质(SP)、藻红蛋白(PE)、叶绿素a(Chla)、总碳(TC)和总氮(TN)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碳源和氮源加富都会促进脆江蓠的生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