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01)
- 2023(6589)
- 2022(5533)
- 2021(4993)
- 2020(4144)
- 2019(9028)
- 2018(8743)
- 2017(16564)
- 2016(8972)
- 2015(9564)
- 2014(9087)
- 2013(8775)
- 2012(8026)
- 2011(7161)
- 2010(6986)
- 2009(6286)
- 2008(6015)
- 2007(5197)
- 2006(4426)
- 2005(3716)
- 学科
- 济(35169)
- 经济(35133)
- 管理(28641)
- 业(25634)
- 企(20370)
- 企业(20370)
- 方法(15081)
- 数学(13419)
- 数学方法(13303)
- 环境(10952)
- 农(10105)
- 学(9227)
- 财(8969)
- 贸(8163)
- 贸易(8160)
- 中国(8046)
- 易(7936)
- 业经(7569)
- 划(7428)
- 农业(7014)
- 技术(6803)
- 地方(6114)
- 制(6013)
- 务(5834)
- 财务(5832)
- 财务管理(5823)
- 企业财务(5576)
- 体(5373)
- 关系(5282)
- 规划(5102)
- 机构
- 大学(127011)
- 学院(126996)
- 济(51107)
- 经济(50231)
- 管理(48779)
- 研究(45104)
- 理学(43772)
- 理学院(43273)
- 管理学(42481)
- 管理学院(42297)
- 农(32267)
- 中国(32050)
- 科学(31687)
- 业大(26227)
- 农业(25871)
- 京(25585)
- 所(24132)
- 研究所(22761)
- 财(20431)
- 中心(20020)
- 江(17953)
- 农业大学(17454)
- 财经(17206)
- 院(16920)
- 经(15820)
- 经济学(15224)
- 北京(15143)
- 省(14905)
- 范(14486)
- 室(14189)
- 基金
- 项目(97270)
- 科学(76013)
- 基金(72421)
- 家(67482)
- 国家(66945)
- 研究(62137)
- 科学基金(56078)
- 社会(41305)
- 基金项目(39410)
- 自然(39409)
- 社会科(39198)
- 社会科学(39185)
- 省(38522)
- 自然科(38493)
- 自然科学(38477)
- 自然科学基金(37819)
- 划(32994)
- 资助(28219)
- 教育(27387)
- 重点(22437)
- 编号(22072)
- 计划(20960)
- 创(20913)
- 发(20775)
- 部(20716)
- 科研(19924)
- 创新(19631)
- 业(18940)
- 科技(18849)
- 国家社会(17870)
共检索到1710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张建伟 刘媛媛 吴海龙 霍元子 于克锋 何培民
研究不同温度(10、15、20、25、30℃,光照强度80μmol·m–2·s–1,盐度30)、光照强度(20、60、100、200、300μmol·m–2·s–1,培养温度20℃,培养液盐度30)和盐度(盐度10、20、30、40和50,培养温度20℃,光照强度80μmol·m–2·s–1)对瓦氏马尾藻(Sargassum vachellianum)生长、光合色素含量及光合放氧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环境因子对瓦氏马尾藻生长、光合色素含量及光合放氧活性影响显著(P<0.05)。其中,瓦氏马尾藻适宜生长条件为:温度15~20℃,最适温度为20℃;光照强度20~60μmol·m–2·s–1;盐...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朱仲嘉 陈培明
羊栖菜马尾藻在不同水温、光强下,光合作用各有其明显的规律性,有适宜的水温和光强范围。光合作用的适宜水温约为15-25℃,而以20℃为最适水温。光饱和净光合速度随水温20,15,25,10℃依次降低。在光饱和光强以内,适宜光强为(0.4-3)×10~41x,最适光强为(1-3)×10~41x。在光饱和光强以上,相当于适宜光强和最适光强的净光合强度在4×10~41x以上。呼吸速度在光合速度增大时也较高,且与水温成正相关。根据测定结果,本文对其在羊牺莱马尾藻生产上的合理应用,促使养殖技术和产量的提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羊栖菜马尾藻 水温 光强 光合作用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杨旭 毕燕会 周志刚
采用锚定PCR技术,构建了瓦氏马尾藻(Sargassum vachellianum)微卫星富集文库。阳性克隆筛选、测序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在筛选的523个白色菌落中,214个克隆(占筛选白色菌落数的41%)含有重复的微卫星序列,其中105个(20.1%)有随机侧翼区,可以进行引物设计,109个缺乏足够的侧翼序列。在获得的微卫星序列中,完全的占50%;不完全的占2.3%;复合的占47.7%。重复次数5以上的微卫星序列主要以二碱基重复为主,除引物中使用的CT、GT和CAC重复单元外,还观察到AC、GA、CG、AT、CTA、TAG和AGT的重复序列。微卫星重复次数主要集中在6~10次之间,占92%,...
关键词:
瓦氏马尾藻 锚定PCR 微卫星 多态性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邹敏 章守宇 周曦杰 赵旭
大型海藻碎屑是海藻场海域生产力循环过程的重要物质基础,海域环境因素例如溶解氧含量差异,对海藻碎屑分解释放营养盐效率产生影响,由此探究不同溶解氧环境对海藻碎屑分解及营养盐贡献度。在实验室控制条件下,探究低氧(14 mg/L)和好氧(59 mg/L)条件下瓦氏马尾藻碎屑分解速率(用分解系数k表征)以及碎屑分解释放无机营养盐氮、磷、硅规律。结果表明:在好氧条件下,海藻碎屑剩余物质干重最小,实验结束海藻碎屑失重率为84.699%,在实验初期瓦氏马尾藻碎屑(简称海藻碎屑)分解速率较高(0.110/d);而低氧条件下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毕燕会 杨旭 周志刚
为研究不同地理种群瓦氏马尾藻ITS的序列变异,实验采用PCR扩增和序列测定方法,获得了3个不同地理种群15株瓦氏马尾藻的ITS全长序列,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15个个体共出现4种不同的ITS序列,它们相应的ITS1、5.8S、ITS2长度相同,均为762、158和507 bp,共有3个位点发生碱基变异。结合从GenBank中下载的马尾藻科3个属24种马尾藻的ITS序列,以羊栖菜属的羊栖菜,喇叭藻属的拟小叶喇叭藻和下延喇叭藻作为3个外群,采用邻位相连法构建分子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瓦氏马尾藻的ITS序列优先聚在一起然后以较高的置信度与南海马尾藻和球囊马尾藻聚为一支,在系统发生上显示出更近的亲...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马兴宇 梁洲瑞 刘福利 孙修涛 王飞久 汪文俊 刘坤
鼠尾藻(Sargassum thunbergii)样本采自青岛太平角,以光照、温度、盐度及营养盐水平4项环境因子分别设置4组单因素实验,研究其对鼠尾藻生殖托的生长、表观光合作用、暗呼吸作用以及色素积累的影响。结果显示:(1)光照度为8 000 lx、温度为20℃和盐度为20的条件下生殖托的比生长速率(SGR)较大,表观光合作用较强。光照12 000 lx抑制生殖托的光合作用与生长,15℃下比生长速率比20℃小50.64%(P<0.05),盐度从31下降到28,比生长速率与表观光合速率显著增大。(2)色素含量与光照度、温度呈显著的负相关性,叶绿素a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受环境因子影响较大,而叶绿素c相...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韩婷婷 齐占会 黄洪辉 梁庆洋
为了探讨硝氮(NO_3~--N)、氨氮(NH_4~+-N)和尿素氮(Urea)3种氮(N)源对半叶马尾藻(Sargassum hemiphyllum)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在实验室条件下,把幼苗分别置于不同N源浓度中培养24 d,而后测定藻体的生长和生化组成含量。结果显示,不同N源和N浓度对幼苗的生长和部分生化组成有显著影响。3种N源加富均能促进幼苗的生长和组织N的增加,相对生长速率随着N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在浓度为25~150μmol/L组中,幼苗的组织N增加量接近或超过每天以最大速率生长的N需求(0.032%/d);在浓度为50μmol/L时,相对生长速率达到最大值,Urea组的最大相对生长速率显著低于NO_3~--N和NH_4~+-N组;在浓度为10、25μmol/L时,NH_4~+-N组幼苗的相对生长率显著高于相同浓度下的NO_3~--N组,而在浓度为50~150μmol/L时则相反。除了最高浓度组(150μmol/L),随着N浓度的升高,幼苗光合色素、可溶性蛋白和组织N含量逐渐增加,而可溶性糖含量逐渐降低;在相同N浓度下,NO_3~--N加富幼苗的可溶性糖、叶绿素a和叶绿素c含量最高,NH_4~+-N加富时,可溶性蛋白和组织N含量最高,而Urea加富下墨角藻黄素含量最高。当NH_4~+-N浓度增加至150μmol/L时,幼苗的生长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幅度最大。研究表明,将培养水体中NO_3~--N加富至50~150μmol/L或NH_4~+-N加富至25~100μmol/L时,可有效促进半叶马尾藻幼苗的生长、光合作用和物质积累,为室内幼苗顺利度夏培育提供保障。
关键词:
半叶马尾藻 N源 加富 生长 生化组成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赵素芬 李海娟 孙会强 李健鹏 李国荣
通过离体组织培养,观察了灰叶马尾藻(Sargassumcinereum)有性生殖特征,探讨了光照强度20、40、60、80、120、160μmol/(m2.s)对其有性生殖与幼孢子体早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灰叶马尾藻每窝一般排卵4~6个,单核,核分裂产生2~8核卵。受精卵依次经过2次横分裂、2次纵分裂,再经多次分裂形成梨形幼孢子体。光照强度对灰叶马尾藻卵及受精卵大小、分裂速度影响不显著,80~120μmol/(m2.s)时合子分裂较快。光照强度极显著影响灰叶马尾藻幼孢子体假根数量及其长度。培养第9天幼孢子体产生分枝,叶状部生长受光照强度影响显著,适宜光强范围为40~120μmol/(m2.s...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偶春 姚侠妹 卓丽环 黄成林
采用Li-6400型光合作用系统,对不同季节地被石竹的光合日变化进行研究,通过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得出光合速率与生态因子间的关系,并综合曲线拟合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对净光合速率(Pn)与影响因子建立相应的优化模型方程.结果表明:(1)地被石竹叶片Pn的日变化在春季和秋季呈单峰曲线型;夏季表现为双峰曲线型,具有典型的光合"午睡"现象.(2)春季,蒸腾速率和气温是直接影响地被石竹叶片Pn的主要因子;夏季,空气相对湿度、胞间CO2浓度和气温是直接影响Pn的主要因子;秋季,胞间CO2浓度和蒸腾速率是直接影响Pn的主要因子.(3)地被石竹光补偿点约为56.94μmol.m-2.s-1,光饱和点约为80...
关键词:
地被石竹 光合作用 生态因子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苏春杰 蒋静静 张大龙 张智 胡晓辉
为解析环境因子耦合对番茄光合作用及生长的驱动和调控作用,实现温室番茄生长环境精准管理。对温室内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光合有效辐射采用二次正交旋转设计组合,分析环境多因子耦合对结果期番茄生长及光合作用调控效应。以番茄相对生长速率和净光合速率综合最优为评价目标,建立生长光合复合评价指标对环境多因子的综合响应模型。结果表明:环境多因子对番茄相对生长速率、净光合速率的调控效应和路径不同。单因子效应分析表明空气温度、相对湿度与相对生长速率关系均为开口向上抛物线,但与净光合速率关系均为开口向下抛物线。边际效应分析表明,对相对生长速率,3种环境因子均为正效应;对净光合速率,空气温度、相对湿度为负效应,光合有效辐射为正效应。通径分析表明,相对生长速率的主控因子为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受环境因子的间接调控;净光合速率的主控因子为植株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受环境因子的直接调控。生长光合复合指标响应模型中,温度与湿度、温度与光照均存在显著负交互作用,表明光照强或湿度大时提高空气温度会抑制番茄生长。综合考虑番茄生长及光合作用,秋冬及早春季节温室结果期番茄最适生长环境为温度29.2℃,湿度75%,光照400μmol·m~(-2)·s~(-1)。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韩婷婷 付贵权 齐占会 廖秀丽 黄洪辉
将半叶马尾藻(Sargassum hemiphyllum)置于实验室球形培养瓶内培养15 d,设置5个充气速率(50 m L/min、100 m L/min、200 m L/min、400 m L/min和800 m L/min)为实验组,静水培养(0)为对照组。每隔5 d测定藻体的生长速率和营养盐吸收速率,培养实验结束时,测定藻体的色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结果表明:充气速率和培养时间均对半叶马尾藻的生长和PO34--P的吸收具有显著影响,而对NO3--N来说,仅培养时间对其吸收影响显著。培养第1天时,充气可显著促进营养盐吸收,最大充气速率(800 m L/min)培养的半叶马尾藻...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马兴宇 刘福利 梁洲瑞 王飞久 孙修涛 汪文俊 凌晶宇
为研究鼠尾藻(Sargassum thunbergii)在逆境胁迫条件下光合作用能力的变化及抗氧化系统的调节机理,利用液相氧电极技术和抗氧化酶试剂盒,检测了pH、盐度胁迫对鼠尾藻表观光合作用、色素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pH 6.0与pH9.5胁迫处理24 h后鼠尾藻表观光合速率均大幅下降,48 h后均与对照组(pH 8.5)差异显著(P
关键词:
鼠尾藻 pH 盐度 光合作用 抗氧化系统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佳琪 汤洁 李明月 严国富 郑禾 陶增蛟 郭仰东
应用不同分子量的褐藻寡糖(ADO)喷施在黄瓜幼苗叶片上,探索不同分子量的褐藻寡糖对黄瓜幼苗的生长情况以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ADO促进黄瓜幼苗的生长,与对照相比,ADO处理过的幼苗株高、茎粗、株幅和鲜重均有显著增加,且ADO提高了黄瓜叶片中SOD和POD的活力,使得植物体内的氧自由基清除能力提升;ADO还提高叶片中的叶绿素的含量同时使得叶片中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蒸腾速率(T_r)、胞间CO_2浓度(C_i)、叶绿素荧光参数F_v/F_m值均有显著提高。但是,不同分子量的ADO对黄瓜生长的促进效果存在差异,以分子量为8 000的褐藻寡糖处理的效果最好。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振华 孙宏勇 张喜英 陈素英 裴冬
不同作物品种对环境因子的响应不同,而对作物生长影响最大的环境因子是光照和CO2浓度。研究不同冬小麦品种对环境因子的响应非常有意义。试验于2006年3-6月在中国科学院栾城农业生态试验站进行,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测定了8个冬小麦品种在不同光照和CO2浓度条件下光合作用的变化。结果表明:光合作用对光强和CO2浓度响应的特征参数,在不同冬小麦品种间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在不同冬小麦品种间差异显著,并随着光照强度和CO2浓度的增加而呈二次曲线变化。
关键词:
冬小麦 品种 光合作用 环境因子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施建敏 杨光耀 杨清培 李健 郭起荣
The seasonal photosynthetic response of Phyllostachys edulis 'Pachyloen' to light intensity,CO2 concentration,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were measured with Li-6400P.The main study results were as follows:The seasonal photosynthetic variation tendency of Ph.edulis 'Pachyloen' to light intensity was sum...
关键词:
厚壁毛竹 光合作用 环境因子 季节变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