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13)
- 2023(6934)
- 2022(5824)
- 2021(5172)
- 2020(4262)
- 2019(9426)
- 2018(8994)
- 2017(16607)
- 2016(9170)
- 2015(9792)
- 2014(9205)
- 2013(9037)
- 2012(8153)
- 2011(7374)
- 2010(7023)
- 2009(6526)
- 2008(6170)
- 2007(5224)
- 2006(4539)
- 2005(3777)
- 学科
- 济(34831)
- 经济(34798)
- 管理(28360)
- 业(26440)
- 企(20259)
- 企业(20259)
- 方法(17592)
- 数学(15920)
- 数学方法(15796)
- 环境(11384)
- 农(10308)
- 学(10135)
- 财(9350)
- 中国(8019)
- 贸(7977)
- 贸易(7977)
- 易(7809)
- 业经(7659)
- 划(7439)
- 农业(7156)
- 技术(6303)
- 务(6225)
- 财务(6218)
- 财务管理(6211)
- 企业财务(5945)
- 地方(5619)
- 规划(5243)
- 环境规划(5084)
- 制(5050)
- 和(4795)
- 机构
- 大学(131930)
- 学院(131738)
- 济(53479)
- 经济(52667)
- 管理(49410)
- 研究(48206)
- 理学(44214)
- 理学院(43715)
- 管理学(42859)
- 管理学院(42676)
- 农(35231)
- 科学(35009)
- 中国(34510)
- 业大(29188)
- 农业(28405)
- 京(27525)
- 所(26393)
- 研究所(24987)
- 中心(21190)
- 财(21140)
- 农业大学(19239)
- 江(18291)
- 院(18009)
- 财经(18004)
- 经济学(16805)
- 经(16603)
- 北京(16551)
- 省(16169)
- 科学院(15955)
- 室(15654)
- 基金
- 项目(102320)
- 科学(79131)
- 基金(76308)
- 家(72076)
- 国家(71566)
- 研究(63227)
- 科学基金(59319)
- 自然(42037)
- 社会(42022)
- 基金项目(41141)
- 自然科(41047)
- 自然科学(41026)
- 自然科学基金(40350)
- 社会科(39990)
- 社会科学(39977)
- 省(39934)
- 划(34299)
- 资助(30247)
- 教育(27337)
- 重点(23729)
- 计划(22610)
- 创(21665)
- 发(21644)
- 部(21553)
- 编号(21509)
- 科研(21167)
- 科技(20800)
- 创新(20446)
- 业(20071)
- 国家社会(18685)
共检索到1755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小全
细根在森林生态系统 C平衡和养分循环中的重要作用已为大量研究所证实。树木有赖于细根吸收水分和养分 ,而细根对环境胁迫比较敏感 ,因此细根动态可指示环境变化 ,还可反映树木的健康状态。影响树木细根生产和周转的因子很多 ,本文在收集大量研究文献基础上 ,讨论了土壤养分、水分、p H值、温度等环境因子以及大气 CO2 增长对树木细根分布、生物量、生产和周转的影响 ,以期为我国开展细根生态学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细根 生物量 生产 周转 环境因子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张小朋 殷有 于立忠 姚立海 英慧 张娜
树木细根是吸收水分和养分的重要器官,它的生长、死亡、分解在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根系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密切复杂地联系在一起,土壤水分和养分有效性对细根生长与发育影响不同,但细根生长的季节动态与土壤水分的季节动态分布规律一致,增加土壤水分显著增加细根生物量;而增加土壤养分对细根生长变化的影响较复杂,多数研究结果认为随土壤养分的增加,细根生物量增加或减少,低级根的根长和直径普遍增大,比根长减小。水肥耦合处理下的细根生物量显著大于灌溉和施肥处理下的细根生物量,并具有明显的季节规律性;水肥耦合会使细根根长密度增大;细根寿命暂时性缩短或延长等。在分析了不同树种在不同立地条件下细根生长规律及...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范少辉 肖复明 汪思龙 苏文会 于小军 申正其
通过连续土钻取样法,对湖南会同林区集约经营毛竹林地土壤细根生物量及其动态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毛竹林细根生物量为7.7349t.hm-2,其中活细根和死细根分别占91.5%和8.5%,并且毛竹林0~20cm层活细根和死细根生物量分别占林地活细根和死细根总量的57.9%和60%。毛竹林活细根和死细根生物量在1年中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其变化范围分别为4.8647~10.7964和0.3538~1.0057t.hm-2,基本上2—6月份呈上升趋势,到6月份出现最高峰值,8—12月份下降,次年2月为最低值。采用改进的最大值、最小值法计算模型计算出毛竹林细根年生长量、年分解量和年周转率分别为6.89...
关键词:
毛竹林 细根 生物量 周转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玉盛 陈光水 何宗明 陈银秀 谢锦升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 2 7a生杉木观光木混交林和杉木纯林群落细根 (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小全 吴可红
随着近 2 0多年来对细根功能的深入认识和研究方法的发展 ,林分细根生物量、生产和周转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成为森林生态学的研究热点之一 ,开展了大量研究。本文在收集了大量研究报道基础上 ,对森林细根研究结果进行综述。结果如下 :细根 (直径
关键词:
森林 细根 生物量 生产 生命周期 周转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光水 何宗明 谢锦升 杨玉盛 蒋宗垲
对福建三明福建柏和杉木人工林细根生产力、分布及周转进行了为期 3年的研究 ,结果表明 ,福建柏年均细根生物量达 389 7g·m- 2 ,是杉木林 (2 77 2g·m- 2 )的 1 4 1倍 ;活细根年均生物量达 2 16 3g·m- 2 ,是杉木林(14 8 4g·m- 2 )的 1 4 6倍 ;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吕美蓉 李忠佩 刘明 江春玉 车玉萍
【目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是土壤重要的活性养分库。研究长期不同施肥处理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周转特性,探究施肥对土壤养分转化与供应能力的影响。【方法】对田间长期单施或配施无机氮肥(N)、无机磷肥(P)、无机钾肥(K)、有机质循环(C)及1/2秸秆回田(S)的试验进行采样分析,研究不同施肥处理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微生物量氮周转及水稻产量变化。【结果】施用磷肥有利于提高土壤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微生物量氮周转速率以及作物产量,比未施用磷肥处理平均提高了13.2%、33.1%、31.2%及173.4%。单施有机肥也有利于提高土壤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和作物产量,比对照提高了36.1%、28.1%和68...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健健 赵学春 来利明 朱林海 王永吉 周继华 姜联合 马远见 赵春强 郑元润
在2010年整个生长季内,采用土钻法和内生长法,对新疆干旱区柽柳细根生物量、季节动态、分解与周转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柽柳群落土壤含水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10~20cm土层土壤有机碳储量最大,随后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有机碳含量逐渐降低。方差分析表明:不同土层有机碳含量差异显著。细根生物量的月平均值为54.51g·m–2,群落细根生产量为58.64g·m–2。细根生物量呈明显的季节变化趋势,即5—9月逐渐增加,9月达到最大值,9—10月逐渐下降;在土壤剖面垂直变化上,细根生物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0~10、10~20、20~30、30~40、40~50、50~60cm各...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梁小妮 徐程扬 龚岚 刘瑜 齐秀慧
采用挖掘取样法对北京市典型城市森林中针+阔+草、针+灌+草、阔+灌+草和灌+草4类植物配置模式以及油松混交林和绦柳混交林中细根形态特征进行研究,分析细根形态特征与土壤养分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北京市城市森林林分细根以表层分布较多,0~20 cm土层中的细根生物量占细根总量的70%以上。2)配置模式对土壤中细根有显著影响,乔+灌+草配置在0~20 cm土层中细根较多,灌+草配置在20~40 cm土层中细根较多;3)阔叶乔木对0~20 cm土壤中细根贡献较大,而针叶树对20~40 cm土壤中细根贡献较高;在针叶树骨干树种背景下,灌木比乔木对土壤细根的贡献更高。4)混交林细根较纯林显著发达,且细根...
关键词:
城市森林 配置模式 细根 形态特征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犇 金光泽
以择伐40年后的阔叶红松林过伐林(以下简称为择伐林)和未砍伐的典型阔叶红松林(以下为原始林)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择伐对细根生物量时空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生长季原始林和择伐林死细根生物量、活细根生物量和总细根年平均生物量没有显著差异(P>0.05);总细根生物量以及活细根在6月以及9月存在显著差异(P<0.05),死细根在5月、7月以及8月存在显著差异(P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巫志龙 周成军 周新年 刘富万 陈文 蓝建华
[目的 ]比较杉阔混交人工林在不同采伐强度下细根生物量及形态特征的差异,探究林木细根生长与采伐强度的关系,以期为区域杉阔混交人工林科学经营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参考。[方法 ]以闽北杉阔混交人工林为研究对象,2011年8月实施4种不同采伐强度(按蓄积量计算分别为中度择伐34.6%、强度择伐48.6%、极强度择伐67.6%和皆伐100%)试验,并与未采伐对照;经自然恢复5 a后,采用根钻法分2层(0~10、10~20 cm)获取乔木树种活细根(≤2 mm),分析采伐强度对0~20 cm土层细根总生物量及形态特征的影响。[结果 ]中度和强度择伐细根总生物量分别为225.31、257.96 g·m-2,与未采伐(219.35 g·m-2)差异不显著(P>0.05),极强度择伐和皆伐分别比未采伐显著降低了47.0%和66.3%(P 0.05),皆伐比未采伐分别显著增大了41.5%和71.2%(P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潘珠静 郭丽丽 许涛 史锋厚 沈永宝
【目的】根系是维持苗木生长发育的重要器官之一,研究不同比例芽苗切根处理对南京椴苗木根系生长及根系形态的影响,探寻最适切根强度,为培育优质南京椴苗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南京椴芽苗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芽苗移栽时分别对其进行切除主根1/3、1/2及2/3处理,以不切根处理作为对照(CK),一个生长季后分别测定各处理苗木的根系生物量及根构型。【结果】芽苗切根处理对于苗木主根生物量、侧根生物量及地下部分生物量的生长均产生极显著影响(P 0.05),其中切根1/2、2/3处理的苗木根系生物量及根冠比最佳;切根2/3处理的苗木根构型较好,其侧根长、根系表面积、根系体积、总根尖数等根系指标均高于其他处理;粗根能更快响应芽苗切根带来的损伤,在长度、面积和体积等形态指标上均呈现上升的趋势,其中切根2/3处理的苗木粗根根系长度和根系面积等指标较优,显著高于其他切根处理(0.01
关键词:
南京椴 芽苗切根 根系结构 苗木生长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丽韫 李文华
采用连续土钻分层取样法 ,对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中原始阔叶红松林细根的垂直分布、生长和周转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在原始阔叶红松林中 ,细根的平均生物量为 82 7 8g m2 ;细根在不同土层中的垂直分布符合指数曲线回归方程 ,大量的细根集中在 0~ 10cm土层 .通过回归分析发现 ,细根的垂直分布与土层容重、温度和碳、氮含量存在显著的回归关系 (P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朱胜英 周彪 毛子军 王秀伟 孙元发
采用根钻法对以上6种森林类型细根现存量进行动态研究。对0~30cm土层的细根(≤5mm)现存生物量和死亡量的动态变化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不同林分的细根现存量差别很大,6种林分中细根现存量为水曲柳林(1030·0g·m-2)>蒙古栎林(973·4g·m-2)>红松林(780·9g·m-2)>落叶松林(718·2g·m-2)>山杨林(709·1g·m-2)>樟子松林(470·4g·m-2);2)除落叶松外,其他林分活细根现存量与总细根现存量变化趋势相一致。红松林、落叶松林活细根现存量最大值出现在5月,其余4种均出现在6月,水曲柳林最小值出现在9月,其他5种林分均出现在7月或8月;3)不同林分死...
关键词:
帽儿山 细根 生物量 人工林 天然次生林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何永涛 石培礼 徐玲玲
Fine root biomass was measured by soil core sampler in four community type on Tibetan Plateau,of which include two coppice of Betula platyphylla and Quercus aquifolioides,one shrub of Salix oritrepha,and one coniferous woodland of Pinus densata.The fine root density were Betula platyphylla of(785.9?...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