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76)
- 2023(5739)
- 2022(4857)
- 2021(4290)
- 2020(3560)
- 2019(7654)
- 2018(7347)
- 2017(13764)
- 2016(7510)
- 2015(7881)
- 2014(7440)
- 2013(7137)
- 2012(6349)
- 2011(5667)
- 2010(5418)
- 2009(5010)
- 2008(4722)
- 2007(3987)
- 2006(3413)
- 2005(2809)
- 学科
- 济(27695)
- 经济(27664)
- 管理(24630)
- 业(21752)
- 企(17297)
- 企业(17297)
- 方法(13700)
- 数学(12300)
- 数学方法(12216)
- 环境(10515)
- 财(8143)
- 农(8118)
- 学(7800)
- 贸(7082)
- 贸易(7082)
- 易(6930)
- 划(6802)
- 中国(6439)
- 业经(6274)
- 农业(5584)
- 务(5422)
- 财务(5421)
- 财务管理(5415)
- 技术(5309)
- 企业财务(5181)
- 规划(4936)
- 环境规划(4811)
- 地方(4747)
- 制(4289)
- 产业(4169)
- 机构
- 大学(106569)
- 学院(106294)
- 济(43069)
- 经济(42429)
- 管理(41342)
- 理学(37364)
- 理学院(36933)
- 研究(36353)
- 管理学(36316)
- 管理学院(36165)
- 农(26777)
- 中国(25861)
- 科学(25838)
- 业大(22210)
- 农业(21733)
- 京(21195)
- 所(19356)
- 研究所(18376)
- 财(17350)
- 中心(16316)
- 财经(14891)
- 农业大学(14820)
- 江(14397)
- 经(13712)
- 院(13326)
- 经济学(13287)
- 北京(12481)
- 经济学院(12322)
- 经济管理(12236)
- 室(11963)
- 基金
- 项目(82796)
- 科学(64648)
- 基金(62076)
- 家(57911)
- 国家(57461)
- 研究(51900)
- 科学基金(48355)
- 社会(35381)
- 基金项目(33967)
- 自然(33916)
- 社会科(33682)
- 社会科学(33670)
- 自然科(33130)
- 自然科学(33112)
- 自然科学基金(32558)
- 省(32438)
- 划(27931)
- 资助(24117)
- 教育(22537)
- 重点(18872)
- 计划(18101)
- 编号(17946)
- 创(17714)
- 部(17573)
- 发(17532)
- 科研(17119)
- 创新(16637)
- 业(16337)
- 科技(16039)
- 国家社会(15572)
共检索到1373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徐永江 王妍妍 陈学周 柳学周
研究了温度、盐度和pH对圆斑星鲽精子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圆斑星鲽精子活力最适宜温度范围为8~12℃,最适宜盐度范围为25~35,最适宜pH范围为7~8。由实验结果可知,20℃以上高温和盐度15以下的低盐度海水对圆斑星鲽精子活力有抑制作用,在适宜环境条件下精子快速活动时间最长为7~8min,精子寿命最长为12~17min。生产操作中,圆斑星鲽人工受精应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精子活力高的时间内进行,以获取高质量的受精卵。
关键词:
圆斑星鲽 精子活力 温度 盐度 pH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竺俊全 丁理法 沈和定 许式见 叶霆
用显微及亚显微技术研究了青蛤精子的形态结构;通过设定盐度、pH及温度梯度条件,研究了其对青蛤精子活力的影响。精子头部呈稍弯曲的辣椒形,由圆锥状顶体与柱状细胞核构成。顶体长约0.8μm、内部物质分布均匀,顶体下腔内颗粒状物质均布;核长约2.3μm、核宽约0.7μm~0.9μm,核质电子密度高而均匀,具核后窝。尾部包括中段和末段,中段由5个线粒体围绕近、远端中心粒构成;末段细长鞭状,由轴丝及包绕轴丝的质膜组成,轴丝为"9+2"结构。青蛤精子与同属帘蛤科的菲律宾蛤仔、波纹巴非蛤及沟纹巴非蛤精子在顶体的形态与尺寸、核形态与大小、中段线粒体数目上存在差异。青蛤精子激活与运动的最适盐度为20~25,最适p...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徐永江 柳学周 刘新富 赵明 倪娜
分别以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方法研究了条斑星鲽精子的超微结构。条斑星鲽精子全长45.57±3.23μm,主要包括三部分:头部、中段和鞭毛。头部呈圆形,主要结构为近圆形的细胞核;中段不发达,主要包括线粒体和中心粒复合体两部分,具有多个未分化的圆形小线粒体;鞭毛细长,结构为典型的"9+2"型双联微管结构,无侧鳍。这些特征表明,条斑星鲽的精子属于简单的原始类型。条斑星鲽精子不具顶体,但具有开口于核前端稍偏处呈不规则状的核前部凹陷及核内核泡结构,核前凹陷与染色质区无界膜分隔,部分精子在凹陷前端存在由核膜构成的凸起。凹陷区的前部及其开口处常有多个小的具单层界膜的囊泡,这些结构可能是顶体的遗迹,但也不排除其是...
关键词:
条斑星鲽 精子 超微结构 核前凹陷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王贞杰 叶保民 常青 陈四清 刘长琳 胡建成 王志军
本研究旨在探究维生素C(V_C)对圆斑星鲽(Verasper variegatus)早期发育中孵化率、出膜率和成活率的影响,对其消化酶和脂蛋白脂酶(Lipoprotein lipase,LPL)及肝脂酶(Hepatic Lipase,HL)的影响。实验用圆斑星鲽为人工受精卵,分为5组,孵化水体V_C浓度分别为0 mg/L、20 mg/L、25 mg/L、30 mg/L和35 mg/L,分别在成熟卵、受精卵、原肠中期、晶体出现期、内源营养期(2日龄)、混合营养期(6日龄)及外源营养期(9日龄)取样。记录圆斑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王贞杰 叶保民 常青 陈四清 刘长琳 胡建成 王志军
本研究旨在探究维生素C(V_C)对圆斑星鲽(Verasper variegatus)早期发育中孵化率、出膜率和成活率的影响,对其消化酶和脂蛋白脂酶(Lipoprotein lipase,LPL)及肝脂酶(Hepatic Lipase,HL)的影响。实验用圆斑星鲽为人工受精卵,分为5组,孵化水体V_C浓度分别为0 mg/L、20 mg/L、25 mg/L、30 mg/L和35 mg/L,分别在成熟卵、受精卵、原肠中期、晶体出现期、内源营养期(2日龄)、混合营养期(6日龄)及外源营养期(9日龄)取样。记录圆斑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边力 刘长琳 陈四清 张乐乐 葛建龙 刘克奉 谭杰
圆斑星鲽(Verasper variegatus)作为中国鲽形目(Pleuronectiformes)养殖鱼类的重要代表种类,具有生长速度快,可食用部分多,肉质细嫩等特点。为了探究圆斑星鲽形态性状与体重的关系,本研究分别测定11月龄、14月龄和17月龄3个不同生长期圆斑星鲽的体重及全长(FL)、体长(BL)、体高(BH)、头长(HL)、头高(HH)、尾柄长(CL)、尾柄高(CH)、吻长(SL)共计8个形态性状,分别进行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剖析形态性状对于体重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利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建立各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开顺 张志峰 康庆浩 张全启 张福玲
对圆斑星鲽(VeraspervariegatusTemmincketSchlegel)胚胎及胚后发育进行观察,描述了各发育时期的形态特征和发育速度。在水温为(11±0.5)℃时,受精卵历时153h脱膜孵出,孵化后仔鱼在水温为(15±0.5)℃时经过6d开口摄食,50d完成变态而成幼鱼。圆斑星鲽的卵子为半浮性卵,其卵黄量很多。卵裂后期,卵裂球的大小和卵裂速度均出现差异。眼泡在体节形成之前出现。刚孵化仔鱼消化道细而直,孵化5d肛门打通,6d开口。随着卵黄囊的消失,消化道开始弯曲。色素细胞首先出现在86h的胚体中,至140h在卵黄囊上零星分布,且随着胚体发育,色素细胞增多,至变态完成后全身密布黑色色...
关键词:
圆斑星鲽 胚胎发育 仔鱼 外部形态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杨珍珍 边力 张岩 常青 陈四清 刘长琳 葛建龙 胡建成 张盛农
本研究采用RACE末端扩增方法,得到全长为3872bp的圆斑星鲽(Verasper variegatus)piwil2基因序列,命名为Vvpiwil2,开放阅读框(ORF)长为3192bp,编码1063个氨基酸,5’-UTR和3’-UTR的长度分别140 bp和540 bp。基于ExPASy、SMART、Signal4.1和NCBI的保守结构域(CDD)数据库在线分析对蛋白序列结构进行预测,推断Vvpiwil2编码的氨基酸分子量为118.6 kDa,理论等电点为9.02,无跨膜结构及信号肽,有3个结构域:ArgoL1结构域、PAZ结构域及PIWI结构域。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圆斑星鲽不同发育时期的胚胎、仔稚鱼以及雌雄成鱼的不同组织表达模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Vvpiwil2基因从胚胎发育早期至高囊胚期均大量表达,之后呈下降趋势,直至孵化阶段。由于胚胎从卵裂至囊胚时期的发育过程主要受细胞质成分引导,直至原肠早期,mRNA开始大量转录合成,实现由母源型向合子型的过渡,推断Vvpiwil2是母源性基因。孵化后仔稚鱼68 d时,Vvpiwil2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时期,表明Vvpiwil2的功能可能与圆斑星鲽性腺分化过程相关;Vvpiwil2基因在雌雄成鱼性腺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织,且卵巢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精巢,推测Vvpiwil2基因在卵巢功能的维持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结果为解析圆斑星鲽性别决定机制提供了新的靶标基因,为建立全雌化苗种繁育技术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沙珍霞 陈松林 田永胜
以圆斑星鲽(Verasper variegatusTemminck et Schlegel)头肾细胞为材料,采用PHA体内注射,空气干燥法制备了染色体,并对其染色体核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圆斑星鲽的染色体为46条,全部为端部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48t,NF=46。在已进行过染色体核型分析的鲽形目鱼类中,只有圆斑星鲽具有该核型。
关键词:
圆斑星鲽 染色体 核型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张乐乐 边力 常青 侯吉伦 陈四清 赵庆 刘琨 葛建龙 刘长琳
本研究筛选到圆斑星鲽(Verasper variegatus)的性别相关基因sox9,并通过RACE技术获得了全长序列,基因全长为3287 bp,包括1431 bp的ORF,编码477个氨基酸,368 bp的5’UTR和1488 bp的3’UTR。在3’UTR中有多聚腺苷酸尾和加尾信号AATAAA。通过荧光定量PCR测定了sox9基因在圆斑星鲽成鱼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发现sox9基因在圆斑星鲽的脑、眼、鳃、心、肝、胆、肠、精巢、卵巢、肾和肌肉等各个组织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在鳃、脑和精巢组织中检测到较高水平的sox9转录,其中精巢中的转录水平显著高于其他组织,sox9基因在性腺中的表达显示出性别两相性差异。其在精巢中的表达水平要显著高于卵巢,说明sox9基因与雄性性腺发育相关。通过测定sox9基因在圆斑星鲽幼鱼不同发育时期(20、30、40、50、60、70和80日龄)的表达水平,发现其在20~50日龄表达量逐渐下降,在60日龄时表达量上升,推测表达量上升可能与幼鱼性腺分化相关。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宁鑫 柳学周 孙中之 徐永江 王妍妍
圆斑星鲽成熟卵子透明、光滑、无油球,卵径1.75±0.08mm(n=30)。在水温11±0.5℃、盐度31~32、DO≥5mg/L条件下,受精卵经159h脱膜孵出,胚胎发育下限温度为5.14℃,发育时间与温度呈负相关关系。初孵仔鱼体色透明,全长4.95±0.15mm(n=30),7日龄,仔鱼体覆黑色素,口和肛门贯通,口裂0.32mm时开始摄食轮虫;11日龄,卵黄囊耗尽,仔鱼由内源性营养转化为外源性营养方式,开始摄食卤虫无节幼体;17日龄,进入尾椎弯曲期,尾扇和下尾骨形成;28日龄,尾鳍色素沉积;33日龄,尾椎弯曲完成,仔鱼左眼开始向右侧翻转,进入变态期,尾鳍条增至18根;45日龄稚鱼体表色素带...
关键词:
圆斑星鲽 胚胎发育 仔稚鱼 形态特征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李飞 万全
通过观察精子的快速运动时间和寿命,研究了6种环境因子对胭脂鱼(Myxocyprinus asiaticus Bleeker)精子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胭脂鱼精子对酸碱的耐受能力较强,在pH值为4~10时,精子均可以快速运动,且在pH值为8时精子的活力最强。不同浓度的NaCl、KCl、葡萄糖、CaCl2、MaCl2溶液对胭脂鱼精子运动的诱导效果不同。5种溶液最适于胭脂鱼精子运动的浓度分别为:NaCl 102 mmol/L;KCl 75 mmol/L;葡萄糖100 mmol/L;CaCl275.6 mmol/L;MgCl275.6 mmol/L。且在5种溶液低浓度时精子活力较强,超过一定浓度精子的...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陈思奇 朱永久 吴兴兵 杨德国 刘应保 李晓莉
为探究大鳍鳠(Mystus macropterus)精子生物学特性及环境因子对其精子活力的影响, 提高精子活力, 本研究对其精液pH、渗透压、精子密度、精子运动参数进行测定, 对精子的结构进行观察, 同时设定pH、葡萄糖和离子(NaCl、KCl、CaCl_(2))梯度, 应用计算机辅助精子分析系统(CASA)观察其对精子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 大鳍鳠精子由头部、颈部和尾部组成, 无顶体, 有侧鳍。大鳍鳠平均精子密度为2.50×10~(9)个/mL, 精液pH为7.0~7.2, 精浆渗透压为(634.16±6.66) kPa。精浆中离子成分以Na~(+)含量最高, 其次是K~(+), 之后依次为Mg~(2+)、Ca~(2+)、Fe~(3+)、Zn~(2+), 未检测出Cu~(2+)。精浆水解氨基酸总量为169239.21 μmol/L, 其中以亮氨酸含量最高, 蛋氨酸含量最低。大鳍鳠精子经去离子水激活后, 运动率、快速运动时间和寿命分别为(48.61±14.85)%、(34.00±4.00) s、(396.50±9.50) s, 直线运动速率、曲线运动速率及平均路径运动速率分别为(11.50±6.26) μm/s、(24.21±8.68) μm/s、(14.00±5.99) μm/s。精子在pH 7.0~9.0的偏碱性水中活力较强, 最适pH为8.0; 精子在NaCl、KCl、CaCl_(2)浓度为1g/L、5 g/L、6 g/L时, 运动率达到峰值; 葡萄糖浓度为7 g/L时精子活力达到最高。研究表明, 大鳍鳠精子适宜pH为7.0~9.0; 适宜浓度的NaCl、KCl、CaCl_(2)和葡萄糖对大鳍鳠精子活力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大鳍鳠 精子活力 CASA 精浆成分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吕云云 陈四清 于朝磊 常青 秦搏 王志军
为探讨饲粮不同蛋白质和脂肪水平对圆斑星鲽生长、消化酶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以鱼粉和酪蛋白为蛋白源,鱼油和豆油为脂肪源,配制成蛋白水平为40%、45%、50%,脂肪水平为8%,12%,16%的9组试验饲料(分别表示为P40L8、P40L12、P40L16、P45L8、P45L12、P45L16、P50L8、P50L12、P50L16),每组设3个重复,每重复20尾鱼,经过83 d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试鱼成活率不受饲粮中蛋白质和脂肪水平的影响(P>0.05)。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摄食率随脂肪水平的增加而显著降低(P<0.05),P50L8组试鱼增重率较P40L16组高33.63%,特定生长率高3...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王贞杰 陈四清 曹栋正 卢斌 常青 刘长琳 燕敬平
关键词:
圆斑星鲽 氨氮胁迫 组织结构 酶活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