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76)
- 2023(8631)
- 2022(7188)
- 2021(6341)
- 2020(5212)
- 2019(11457)
- 2018(11074)
- 2017(20356)
- 2016(11471)
- 2015(12362)
- 2014(11956)
- 2013(11516)
- 2012(10808)
- 2011(9609)
- 2010(9582)
- 2009(8910)
- 2008(8958)
- 2007(7985)
- 2006(7111)
- 2005(6143)
- 学科
- 济(42565)
- 经济(42516)
- 管理(36148)
- 业(31117)
- 企(25343)
- 企业(25343)
- 方法(20016)
- 数学(17456)
- 数学方法(17197)
- 环境(14269)
- 学(13487)
- 农(12273)
- 财(11335)
- 中国(10629)
- 业经(9685)
- 贸(9643)
- 贸易(9640)
- 划(9597)
- 易(9411)
- 农业(8176)
- 技术(7719)
- 务(7357)
- 财务(7347)
- 财务管理(7331)
- 地方(7250)
- 制(7188)
- 企业财务(6981)
- 和(6644)
- 规划(6444)
- 理论(6393)
- 机构
- 大学(168793)
- 学院(167511)
- 济(62961)
- 经济(61726)
- 管理(60065)
- 研究(59837)
- 理学(52997)
- 理学院(52351)
- 管理学(51098)
- 管理学院(50851)
- 科学(43323)
- 中国(42919)
- 农(42194)
- 京(35613)
- 业大(35079)
- 农业(34123)
- 所(32892)
- 研究所(30761)
- 中心(26990)
- 财(26588)
- 江(24889)
- 农业大学(23077)
- 财经(22094)
- 院(21890)
- 北京(21576)
- 省(20764)
- 范(20622)
- 师范(20195)
- 经(20166)
- 室(19580)
- 基金
- 项目(122676)
- 科学(94351)
- 基金(89510)
- 家(83748)
- 国家(83069)
- 研究(77361)
- 科学基金(68932)
- 社会(49917)
- 省(48932)
- 自然(48548)
- 基金项目(47919)
- 自然科(47434)
- 自然科学(47415)
- 社会科(47365)
- 社会科学(47344)
- 自然科学基金(46599)
- 划(41871)
- 资助(35991)
- 教育(34621)
- 重点(28380)
- 编号(27585)
- 计划(26990)
- 发(25957)
- 创(25579)
- 部(25353)
- 科研(25000)
- 科技(24658)
- 创新(24087)
- 业(23041)
- 大学(21528)
共检索到2350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宋娅婷 林军 沈敏 关莹莹 刘洪生
为了解温度、光照和磷酸盐及其交互作用对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生长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每个环境因子设置3个水平[温度:17、23、29℃;光照:80、120、160μmol photons/(m~2·s);磷酸盐:0.1、1、10μmol/L],考虑环境因子间的两两交互作用,采用L18(3~7)正交实验表安排室内培养实验,研究中肋骨条藻叶绿素a浓度和光合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3因素3水平的实验中,中肋骨条藻在10μmol/L磷酸盐浓度下叶绿素a峰值能达到较高水平,其中最优环境因子水平组合为23℃、120μmol photons/(m~2·s)、10μmol/L。在培养期间,磷酸盐浓度对中肋骨条藻叶绿素a峰值造成极其显著的影响(P0.05)。中肋骨条藻在10μmol/L磷酸盐浓度下光合活性更高,但光能利用效率α并未随磷酸盐浓度表现出明显差异。当中肋骨条藻处于10μmol/L和1μmol/L磷酸盐浓度时,光照对最大量子产量F_v/F_m造成显著影响(P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梁洲瑞 王飞久 孙修涛 汪文俊 丁昌玲 李涛
为了揭示鼠尾藻幼苗的生态适应性,研究了温度(5~34℃)、盐度(10~50)和营养盐等环境因子对鼠尾藻幼苗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1)氮浓度高于8 mg/L或磷浓度高于1.2 mg/L,或温度高于28℃,对鼠尾藻幼苗的光合作用均有显著影响(P
关键词:
鼠尾藻 温度 盐度 营养盐 叶绿素荧光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董鹏 徐韧 刘材材 刘汉奇
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室内模拟研究了不同温度、盐度和起始密度3因素的不同水平组合下悬浮清洁疏浚物对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生长的影响。正交实验结果表明,起始密度对中肋骨条藻生长影响非常显著(P<0.01),温度对其生长影响显著(P0.05)。在本实验范围内,悬浮清洁疏浚物在培养条件为温度25℃,盐度22,起始密度0.1×104cells·mL-1时中肋骨条藻的比生长速率最大,藻细胞生长的抑制影响最小。0~16μm粒径清洁疏浚物主要通过遮光效应引起藻细胞光合作用减弱,从而对藻细胞生长产生影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明 齐华 张振平 梁熠 于吉琳 吴亚男 贾倩
为了揭示玉米生态适应性,研究了不同光照时间、不同光照强度、不同二氧化碳浓度和不同水分等环境因子对玉米叶片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荧光动力学曲线表明,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荧光参数ETR、PhiPSⅡ、qP、NPQ等值逐渐上升并在20 min左右达到稳定,与光合同步。荧光光响应曲线表明,光照强度大于500μmol/(m2.s)时,PhiPSⅡ与PhiCO2均与光照强度呈线性负相关关系,而当光照强度小于500μmol/(m2.s)时,PhiPSⅡ与光照强度呈线性负相关关系,PhiCO2与光照强度呈线性正相关关系。说明在强光下PhiPS II所吸收的光能用于光化学反应的比例较少,而过剩的光能较多的以热的...
关键词:
环境因子 玉米 叶绿素荧光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丁勇 游克仁
中肋骨条藻是一种广温性、广盐性的硅藻类。它具有营养丰富、适口性佳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虾类、贝类、鱼类的苗期饵料。但因其培养难度大,且又未形成工厂化生产的规模,全国沿海各水产苗种培育单位对中肋骨条藻的需求量极大。鉴此,笔者自1994年2月15日~10月25日,对中肋骨条藻工厂化培养的有关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获得密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龙英 杨光 刘昕 马文喜
【目的】本文探究了大白柠条(Caragana sp.)受叶螨(Tetranychidae)虫害侵扰之后的叶片表现性状以及对植株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以期为大白柠条叶螨虫害预防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价值。【方法】将大白柠条受害情况分成5个等级,测量不同虫害程度下的各个叶绿素荧光参数。暗处理的参数选择在23:00-4:00测量,其他参数则在上午9:30-11:30进行测量。【结果】初始荧光(F_o)和非光化学淬灭(qN)随着虫害程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但qN的值远低于正常值。最大荧光(F_m)、PSII的最大量子产量(F_v/F_m)、实际光量子产量(ΦPSII)、电子传递速率(ETR)和光化学淬灭(qP)随虫害程度增加而减小且与虫害程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叶螨虫害迫使(O-J-I-P)快速荧光曲线发生改变,在Ⅲ级虫害时,出现了拐点K,曲线初始斜率(M_o)、J点的相对可变荧光强度(V_j)大体呈上升趋势且较Ⅰ级有了不同程度的涨幅,大白柠条的光和性能指数(PI)比(F_v/F_m)更敏感。因此,PI参数的变化也可以用来反应叶螨虫害对大白柠条的影响。【结论】虫害侵扰影响了柠条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叶片性能指数、PSII电子供体侧、受体侧以及电子传递链的功能,使叶片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由O-J-I-P变形为O-K-J-I-P曲线。损害了柠条叶片光合机构的正常功能。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梁英 尹翠玲 江新琴 于云芝
在温度为23±1℃,盐度为31,光照强度为100μmol/m2.s的条件下,用含有不同硅浓度(0、12、24、48、96和384μmol/L)的培养基对中国海洋大学微藻种质库保存的纤细角毛藻(Chaetoc-eros gracilis)和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tricornutum)进行培养,研究两种硅藻一次性培养过程中,不同硅浓度对其细胞密度、叶绿素含量以及PSⅡ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的影响。单因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硅浓度对两种硅藻的生长及光合作用均有显著影响(P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卢玉生 官凤英 彭超 尹子旭 张美曼 詹美春 晏颖杰
【目的】探讨绿竹Dendrocalamopsis oldhami矮化方法及矮化后绿竹生长规律及光合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福建省尤溪县出笋盛期绿竹笋为研究对象,不截梢为对照(ck),比较不同高度H_1(60 cm)、 H_2(90 cm)、 H_3(120cm)、 H_4(150 cm)、 H_5(180 cm)绿竹笋截梢对绿竹形态指标、成竹率、叶绿素质量分数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①竹笋截梢后绿竹形态发生显著变化,株高与截梢前绿竹笋高度呈线性极显著负相关(R~2=0.90, P0.05)。②竹笋截梢显著提高绿竹叶绿素a、叶绿素b及总叶绿素,降低了叶绿素a/b。③竹笋截梢处理初始荧光(F_o)与对照无显著差异。随着绿竹株高降低,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_P)增加,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_(NP))呈下降趋势。电子传递速率(E_(TR))和PSⅡ实际光量子效率(Y_(ield))增加,在H_5时达最大值,较对照分别提高了48.63%和42.17%。④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绿竹株高与总叶绿素总量及叶绿素荧光参数F_v/F_m、 Y_(ield)、 E_(TR)显著负相关,与叶绿素a/b及q_(NP)显著正相关。【结论】绿竹笋高度H_5(180 cm)时截梢处理可有效控制高度生长,矮化后光化学功能进一步提高。图2表4参39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翁小航 李慧 周永斌 任城帅 张淞著 朱文旭 刘丽颖 杨成超
杨树(Populus L.)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林和生态防护林树种,由于钙的空间异质性和氮沉降的影响,导致各区域的杨树人工林生长出现显著差异。为明确氮钙协同对杨树生长、光合特性及叶绿素荧光的影响,促进杨树的生长,为杨树人工林的培育提供理论依据,以杨树"中辽一号"为试验材料,设置2个不同氮梯度(5,20mmol·L~(-1))和5个不同钙梯度(0,2.5,5,10,20mmol·L~(-1)),使用营养液培养,通过对杨树生物量、光合特性和叶绿素荧光的测定,探究氮钙协同对杨树生长发育的作用与意义。结果表明:在不同氮处理水平下,随着钙浓度的增加,杨树幼苗的生物量、净光合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潜在光化学效率(F_v/F_0)和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在低氮水平(5mmol·L~(-1))下,以5mmol·L~(-1)钙水平下杨树生长发育达到最优;而高氮水平(20mmol·L~(-1))下,以10mmol·L~(-1)钙水平下杨树生长发育达到最优,与其他钙水平处理存在显著差异(p<0.05)。当氮与钙的任一处理过低或过高时就会对杨树的生长产生胁迫,降低光合作用,抑制生长发育。综上,氮钙协同显著促进杨树生长,且在5mmol·L~(-1)的氮处理和5mmol·L~(-1)的钙处理时,杨树幼苗生长、光合特性和叶绿素荧光达到最优值。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梁英 冯力霞 田传远
以球等鞭金藻(Isochrysis galbana)3011和8701为实验材料,研究了高温胁迫(35~50℃)对其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高温胁迫下2株金藻的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PSⅡ的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o(PSⅡ的潜在活性)、ΦPSⅡ(PSⅡ的实际光能转化效率)、rETR(相对光合电子传递效率)和qP(光化学淬灭)均明显降低,并且随着胁迫温度的升高,胁迫时间的延长,下降幅度也逐步增大。NPQ(非光化学淬灭)的变化趋势则与其他荧光参数不同,3011的NPQ随着胁迫温度的升高和胁迫时间的延长先上升后下降;8701的NPQ变化则与胁迫温度有关,35和40℃处...
关键词:
球等鞭金藻 高温胁迫 叶绿素荧光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苏醒 邹潇潇 朱军 黄惠琴 刘若愚 鲍时翔
通过调制叶绿素荧光仪(MINI-PAM),对长茎葡萄蕨藻(Caulerpa lentillifera)在10μmol/(m2·s)、120μmol/(m2·s)、360μmol/(m2·s)光强下的叶绿素荧光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光照强度从10μmol/(m2·s)上升到360μmol/(m2·s),长茎葡萄蕨藻最大光量子产量(F_v/F_m)、实际光量子产量、相对电子传递速率(rETR)、快速光曲线初始斜率均呈下降趋势;用120μmol/(m2·s)和360μmol/(m2·s)光强处理的样品光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小辉 冯大兰 刘芸 朱恒星 陈道静 耿养会
模拟石漠化生境不同的土壤水肥条件,设置H(水分差异)、F(肥力差异)、HF(水肥差异)和CK组(对照)4个异质处理组,观察桑树根系在石漠化异质生境中的生长情况,探讨其根系活动对地上部分的生长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桑树根系在土壤异质条件中具有明显的向水性和向肥性,但在干旱少水的条件下根系未有向肥性;H和HF组桑树根系发生了明显的向性运动,以此获得充足的水分,而F和CK组桑树的根系无向水性和向肥性运动,以致长期处于干旱条件中,但未发现死亡现象;各处理组地上和地下部分的总体生长情况以HF组最好,其次是H、F和CK组明显较差;F和CK组叶片的光合色素含量、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有效...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彭予咸 胡留杰 邓敏 姚永红 谢堃 皮利 徐泽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茶梢叶绿素荧光参数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菜素内酯(BR)、细胞分裂素(CTK)、赤霉素(GA3)能使茶新梢叶片的电子传递速率(ETR)、有效量子产量(EQY)、光化学猝灭系数(qP)、Fv/F0、Fv/Fm较对照明显提高,并以GA3持续效果最好。而使非光化学猝灭(NPQ)较对照有所降低。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可增加PSII反应中心开放比例,推动光合电子传递,提高茶梢叶片光合性能。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陈书秀 梁英 王虎
在一次性培养过程中,利用水样叶绿素荧光仪(Water-PAM)研究了2个单因子(不同氮浓度、不同磷浓度)对雨生红球藻(Haematococcus pluvialis)叶绿素荧光参数(PSⅡ的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光合电子传递效率ETR)、叶绿素相对含量及细胞密度的影响。单因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氮磷浓度对雨生红球藻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及生长均有显著的影响(P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姜英 郝海坤 黄志玲 申文辉 何琴飞 彭玉华 黄小荣
研究了不同光强下(全光照、遮荫下光强分别相当于自然光照的80%、30%和20%)红锥盆栽幼苗的生长特性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遮荫条件下红锥幼苗较全光照下生长迅速,苗高在30%光强下生长最好,地径在80%光强下生长最好。遮荫条件下的红锥幼苗叶绿素a、b和总叶绿素含量均上升,且与全光照条件下差异显著,30%光强下含量最高。类胡萝卜素含量随光强降低,稍微下降后呈上升趋势,80%光强下的值最低,与全光照差异不显著,20%光强下最高,与其差异显著。遮荫条件下的φ(PSⅡ)、F o、F m、F v/F m和F v/F o值均高于全光照条件下,且低光强下(30%和20%光强)的φ(PS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