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65)
- 2023(15318)
- 2022(13034)
- 2021(12514)
- 2020(10210)
- 2019(24006)
- 2018(23652)
- 2017(43244)
- 2016(24553)
- 2015(27935)
- 2014(27835)
- 2013(27008)
- 2012(25005)
- 2011(22808)
- 2010(22583)
- 2009(20434)
- 2008(19783)
- 2007(17223)
- 2006(15138)
- 2005(13628)
- 学科
- 济(91500)
- 经济(91399)
- 管理(65676)
- 业(58987)
- 企(48593)
- 企业(48593)
- 方法(42609)
- 数学(36959)
- 数学方法(36549)
- 中国(31673)
- 农(23872)
- 学(23598)
- 教育(23253)
- 财(22274)
- 业经(19476)
- 贸(18794)
- 贸易(18779)
- 易(18337)
- 理论(17858)
- 环境(17798)
- 地方(17176)
- 农业(15824)
- 制(15725)
- 和(15286)
- 技术(14975)
- 划(14470)
- 发(13526)
- 务(13412)
- 财务(13347)
- 财务管理(13324)
- 机构
- 大学(347616)
- 学院(339502)
- 济(133271)
- 经济(130409)
- 管理(128187)
- 研究(124268)
- 理学(111277)
- 理学院(109930)
- 管理学(107974)
- 管理学院(107377)
- 中国(87461)
- 科学(77676)
- 京(77153)
- 所(63238)
- 财(58378)
- 研究所(58276)
- 农(56021)
- 中心(53716)
- 范(53021)
- 师范(52534)
- 业大(51118)
- 北京(49973)
- 江(48821)
- 财经(47333)
- 院(45333)
- 农业(44316)
- 经(43369)
- 师范大学(43278)
- 教育(40482)
- 经济学(40478)
- 基金
- 项目(235262)
- 科学(185526)
- 研究(174114)
- 基金(169582)
- 家(149630)
- 国家(148344)
- 科学基金(125247)
- 社会(107946)
- 社会科(102066)
- 社会科学(102038)
- 省(89992)
- 基金项目(88804)
- 教育(84864)
- 自然(81344)
- 自然科(79413)
- 自然科学(79389)
- 划(79094)
- 自然科学基金(77981)
- 编号(70800)
- 资助(70518)
- 成果(59732)
- 重点(54338)
- 部(53804)
- 课题(51615)
- 发(51050)
- 创(48511)
- 教育部(46123)
- 创新(45079)
- 科研(45011)
- 大学(44364)
- 期刊
- 济(140664)
- 经济(140664)
- 研究(108473)
- 中国(72523)
- 教育(63533)
- 学报(57425)
- 科学(52146)
- 农(49706)
- 管理(46512)
- 大学(43634)
- 财(42116)
- 学学(39661)
- 农业(35542)
- 技术(30948)
- 融(24556)
- 金融(24556)
- 经济研究(23337)
- 财经(22949)
- 业经(20574)
- 业(19718)
- 经(19694)
- 图书(19082)
- 问题(18213)
- 科技(15968)
- 贸(15645)
- 技术经济(15467)
- 版(15357)
- 理论(15159)
- 职业(15005)
- 世界(14974)
共检索到5044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靳振忠 严斌剑 王亮
文章基于包含学龄期努力指标的2008年全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8)数据,在机会不平等分析框架下,利用Gini系数测算了我国高等教育获得数量和质量的不平等程度,运用Shapley方法研究了努力和环境因素对我国居民高等教育获得数量和质量的相对贡献及其长期趋势,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和增减变量的方法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研究发现:第一,与努力因素相比,环境因素不论对高等教育获得的数量还是质量的贡献都相对更大,说明我国高等教育获得仍然存在一定的机会不平等问题。第二,努力因素在高等教育获得中的作用,质量作用大于数量作用。第三,在环境因素中,家庭文化因素、家庭经济因素和区位因素在高等教育获得数量和质量中的作用都较为明显,其中家庭文化因素的影响最大,并且家庭文化因素在高等教育获得质量中的作用更大。从区位视角看,中部地区的群体在高等教育机会竞争中处于劣势。第四,通过不同年龄组的对比分析,发现全国统考制度比推荐制度更有助于高等教育公平的实现,而高校扩招政策福利并未公平地分配到不同的群体之中。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莹
中等收入群体提质扩容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环节。文章通过引入“脆弱性”的概念,将中等收入群体研究的视角从“量”拓展到“质”,借鉴“环境—努力”二元分析框架,剖析了机会不平等对中等收入群体提质扩容的制约程度和具体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当前中等收入群体处于低质量扩张阶段,个人努力是中等收入群体提质扩容的主导力量,环境因素的影响不到三成(27.1%);换言之,能否进入中等收入群体,“七分靠打拼”。与中等收入群体扩容相比,提质面临更高的机会不平等。环境因素不仅直接影响中等收入群体提质扩容,还会通过教育差异间接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提质扩容的难度。文章从降低机会不平等的视角出发,提出中等收入群体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的政策建议。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广平 陈武元 吴尧
本文基于2010-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使用二元Logit回归模型研究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期望因素对高等教育机会获得数量和质量影响,以20名普通高校本专科生的半结构化访谈考察三种因素对高等教育机会获得的现实作用机制,发现家庭资本处于优势地位的学生容易获得高等教育机会,家庭资本在具体情境中通过物质支持、动力支持和规则掌握三种行动表现促进优势转化;重点学校对机会获得质量的影响程度大于数量,形成优势累积,师资力量、学习氛围、硬件条件和学习资源是学生竞争角逐中的有利支持条件;教育期望的正向促进作用在机会获得质量中得到增强,但需警惕“名”“实”分离的现实情况。进一步运用Shapley分解法探究了三种因素在机会获得数量和质量中的相对重要性,发现教育期望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家庭因素在机会获得数量中的重要性大于学校因素,在机会获得质量中反之,说明教育期望或许是促进教育公平的有效着力点。基于研究结果,文章认为需要实施外部补偿性与内部发展性举措,合力促进教育代际流动;缩小中等教育资源分配差距,削弱社会分层代际传递;促进个体形成合理的教育期望水平,激发学习内在驱动力。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郭菲 张蓝文
大学生竞赛既为广大学生提供了实践创新的平台,又被视为拔尖创新人才评价和选拔的手段之一。从学生发展角度来说,竞赛在选拔之外具备怎样的育人功能?参赛和获奖孰轻孰重?本研究使用2018—2020年的全国大学生调查数据和10项全国性高水平大学生竞赛的获奖信息,发现参赛经历对学生的教育收获,尤其是能力提升具有正向影响,作用大小在不同类型学校和专业中有所不同。高水平竞赛选拔出了学业优秀的学生,但获奖并未带来更多的教育收获。要发挥大学生竞赛作为高影响力教育活动的价值,应重塑“重过程、轻结果”的竞赛观,通过优化竞赛内容、提高参与面、提供优质指导等方式以赛促学,达到鉴才和育才的统一。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王伟宜 桂庆平
实证研究结果显示,近三十多年来,在男女生参与高等教育的机会均在不断增加的情况下,高等教育领域逐渐呈现出"男少女多"现象;除重点高校外,女生在普通本科及专科院校中的优势越来越凸显;学科分布中"男工女文艺"现象一直存在且日益明显;选择基础学科的男女生人数趋于减少,而选择热门的应用学科的人数却增长较快。为了促进两性自由充分的发展,应在基础教育阶段推行性别敏感教育;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以吸引优秀的男生立志从教;通过倾斜政策与激励措施,引导更多的优秀学生报考基础学科,同时要在高中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学生在填报志愿时做出更加科学的选择。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性别差异 性别平等指数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圣亮 张正明
服务营销专家格罗鲁斯认为,服务质量包括两方面结果质量与过程质量。但对于结果质量与过程质量孰轻孰重,是一个在理论上和实际生活中都未能很好解决的问题。文章在回顾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认为判断服务结果质量与过程质量孰轻孰重不能一概而论,而应综合考虑行业、顾客和社会文化等因素,从而不同类别的服务企业和针对不同顾客提供服务的企业应分别将提升服务质量的努力放在不同的方面。
关键词:
服务质量 结果质量 过程质量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顾天竹 马建富 孙柔
使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基线数据和学生成绩指标,通过区分父母陪伴和课外投资这两种家庭教育投入方式及其交叉影响,对我国"应试教育"体制背景下初中阶段学生家庭培养策略对子女教育的影响进行研究,并采用联立方程模型的三阶段估计方法进行参数估计以解决潜在的内生性问题。研究发现,父母陪伴和课外投资都对子女考试成绩具有显著正向作用,并且两者是相互促进而非替代关系;实证结果也通过了认知能力回归的稳健性检验及异质性分析;从相对作用来看,父母陪伴比课外投资更重要。从"应试教育"视角识别两种家庭教育投入对子女教育的作用机制,就子女教育投入而言,时间比金钱更重要。应积极鼓励家庭陪伴成长,优化完善学校资源配置,科学引导社会教育机构发展,以使子女更好成长。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石大千
本文基于2003—2013年中国CGSS数据库,利用非参数方法将收入不平等分解为机会不平等和努力不平等,并运用双边随机前沿模型测算二者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比较两者效应大小的基础上回答收入不平等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问题。结论表明,机会不平等对经济增长产生负向作用,降低经济增长5.86%;努力不平等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作用,提高经济增长8.16%;因此,整体而言,收入不平等提高了经济增长2.3%,从而解释了中国经济"高增长、高不平等"并存的现象。时间趋势分析表明,机会不平等和努力不平等相互作用的净效应表现为先增强、后减弱的"倒U型"结构。地区分组结果表明,东中西部地区机会不平等和努力不平等的净效应呈现递增趋势。不平等分组结果发现,由于努力不平等对经济增长的正向作用超过了机会不平等的负向作用,努力水平的提高可以弱化机会不平等的负面影响,强化努力不平等刺激经济增长的作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龚锋 李智 雷欣
本文致力于检验当全体居民的努力提高之后,由外部环境差异导致的收入分配机会不平等能否显著降低,从而回答"努力能否改变命运"的问题。具体而言,本文将CGSS样本按出生年代划分为"50后"、"60后"、"70后"和"80后"四个群体,采用基于随机参数Logit模型的倾向得分匹配方法(PSM),构造所有个体均付出最高努力时的"反事实"收入分布,测算并比较实际收入分布和"反事实"收入分布的机会不平等指数,从而检验努力提高能否改善收入分配的机会不平等程度。结果显示,四个出生年代居民的收入分配机会不平等占比达到35%-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龚锋 李智 雷欣
本文致力于检验当全体居民的努力提高之后,由外部环境差异导致的收入分配机会不平等能否显著降低,从而回答"努力能否改变命运"的问题。具体而言,本文将CGSS样本按出生年代划分为"50后"、"60后"、"70后"和"80后"四个群体,采用基于随机参数Logit模型的倾向得分匹配方法(PSM),构造所有个体均付出最高努力时的"反事实"收入分布,测算并比较实际收入分布和"反事实"收入分布的机会不平等指数,从而检验努力提高能否改善收入分配的机会不平等程度。结果显示,四个出生年代居民的收入分配机会不平等占比达到35%-43%;当所有个体的努力达到最高程度时,"50后"居民的收入分配机会不平等仅降低4.98%,"60后"和"70后"居民机会不平等的降幅高达50%左右,而"80后"居民机会不平等则降低22%;优势和劣势环境群体因努力程度提高而实现的收入增长幅度不同,是不同出生年代机会不平等指数降幅存在明显差异的原因。本文认为,政府应致力于弱化外部环境的影响,提高努力的回报,对因外部环境不利而陷入贫困的居民进行重点救助,为弱势群体通过努力改变命运创建足够的平台和畅通的渠道。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董芳 周江涛
基于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CHIP2013,考察社会资本与人力资本对城镇居民就业质量的影响,并从市场化进程方面,进一步检验了两者对就业质量影响的异质性。实证研究发现,社会资本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城镇居民的就业质量,尤其能提高城镇居民的劳动合同签订率和劳保福利参与率。与人力资本相比,社会资本对城镇居民就业质量的影响略大。伴随市场化进程,社会资本在劳动合同签订以及劳保福利参与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弱。
关键词:
社会资本 人力资本 就业质量 市场化进程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吕冰洋 詹静楠 李钊
中国税收负担问题存在争议,本文从宏观税收负担、企业税收负担、居民税收负担等角度分析中国税收负担。测算结果显示:中国大中小口径宏观税负和企业税负自2012年后呈下降趋势;国际比较来看,2016年我国不同口径宏观税负均处于中等收入国家水平,宏观税负并不高;税制结构来看,企业税负重,居民税负轻,国民收入循环的上游环节税负重,下游环节税负轻。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税收负担问题的根源在于中国税制结构不合理,税收过多集中在国民收入循环的生产环节,过度依赖对企业征税。为此,亟须改革中国税制结构,让征税环节下移,让更多纳税主体由企业向居民转变。
关键词:
宏观税负 企业税负 居民税负 税制结构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杜祖贻
《借鉴超越:中国高等教育自主发展路径研究》计划在潘懋元教授悉心指导之下,厦门大学陈兴德博士等九位学者分工合作,深入研讨,以不足三年的时间,完成了此项意义重大的作业,这是高教研究的喜讯。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正进入关键性时刻。文化定位、资源分配、制度更张、课程调整、教学措施、科研评审等问题,还未有确定的答案。2008年4月,国内22所大学的领导人组团到美国密西根大学(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Ann Ar- bor)进行为期月余的访问。除了学术交流之外,也考察这一所建校一百九十多年的公立大学的历史、行政、业绩和未来计划,以为回国后参考之资。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波
以CHIP(2013)中1980—1989年出生的居民为样本,运用参数法与夏普利值分解方法测度高等教育质量差距中的机会不平等。测度结果表明,相比于能否接受高等教育中的机会不平等,高等教育质量差距中的机会不平等是其两倍;在高等教育质量差距中,父母受教育水平、高中教育质量、父母工作类型是导致机会不平等的主要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