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60)
2023(11683)
2022(9699)
2021(8759)
2020(7424)
2019(16342)
2018(16174)
2017(31091)
2016(16866)
2015(18209)
2014(17708)
2013(17797)
2012(16248)
2011(14388)
2010(14558)
2009(13845)
2008(13820)
2007(12610)
2006(11274)
2005(10082)
作者
(49893)
(42038)
(41811)
(39068)
(26250)
(20440)
(18657)
(16531)
(15740)
(14819)
(14302)
(13787)
(13309)
(13161)
(12904)
(12630)
(12489)
(12226)
(12016)
(11990)
(10722)
(10278)
(10018)
(9655)
(9475)
(9440)
(9280)
(9126)
(8373)
(8291)
学科
(86146)
(74220)
经济(74124)
(69358)
企业(69358)
管理(61769)
(45268)
方法(31930)
农业(29963)
业经(28777)
(25864)
数学(24367)
数学方法(24248)
(18463)
财务(18459)
财务管理(18440)
(18371)
贸易(18367)
(18034)
企业财务(17465)
中国(16679)
技术(16673)
(15631)
(15128)
(14693)
环境(14484)
(12786)
(12733)
(12690)
地方(11738)
机构
学院(249148)
大学(239482)
(109308)
经济(107659)
管理(101959)
理学(88916)
理学院(88101)
管理学(87043)
管理学院(86629)
研究(77937)
中国(63594)
(63026)
农业(48775)
科学(48730)
(48635)
(47789)
业大(45166)
(40031)
财经(38491)
(38082)
中心(36647)
研究所(36436)
(35095)
经济学(32494)
经济管理(30847)
农业大学(30621)
经济学院(29825)
(29228)
北京(29195)
商学(28818)
基金
项目(169262)
科学(134522)
基金(125913)
研究(119582)
(110880)
国家(109769)
科学基金(95209)
社会(80614)
社会科(76250)
社会科学(76226)
基金项目(68123)
(67960)
自然(62359)
自然科(60944)
自然科学(60926)
自然科学基金(59911)
(54954)
教育(51032)
资助(49267)
编号(46790)
(41392)
(38401)
(37421)
重点(37290)
(37212)
创新(35127)
(34883)
成果(33958)
国家社会(33861)
科研(32725)
期刊
(125820)
经济(125820)
(64946)
研究(63871)
中国(44650)
农业(43598)
学报(41389)
科学(39050)
(38786)
管理(37484)
大学(31477)
学学(30866)
业经(28654)
(23654)
金融(23654)
(22886)
技术(19576)
财经(18866)
经济研究(18305)
问题(17819)
(16230)
技术经济(14621)
世界(14080)
农村(13952)
(13952)
(13854)
农业经济(13614)
(13334)
商业(13079)
资源(12807)
共检索到3614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吕开宇  许健民  娄博杰  
农业生产在利用环境的同时,也受到环境变化的影响。本文在回顾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土壤侵蚀和盐碱化等环境变化对农业产出的影响机理,并通过构建包括环境因素的双向非观测效应农业生产模型,利用中国1979~1996年的分省面板数据,分析了土壤侵蚀和盐碱化等环境变化对农业产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中期,土壤侵蚀率和盐碱化率的产出弹性分别达到了-0.13和-0.11,土壤侵蚀和盐碱化都对农业产出造成了负面影响。因此,制定改善环境的政策将有利于提高农业产出水平。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曾琳琳  李晓云  王砚  
运用中国30个省份1990~2016年的面板数据,从作物多样性视角,采用CDI和d等作物多样性指数,考察了农业种植结构对农业产值和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作物多样性与农业产值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曲线关系。当前中国非优势作物(比较优势较弱)多样性偏高,对农业产值产生抑制作用,非优势作物多样性每增加1个单位,农业产值将减少1.5%;对农业面源污染产生正向作用,非优势作物多样性每增加1个单位,农业面源污染将增加1.3%。而区域优势作物多样性的增加对农业面源污染有较大的抑制效应,优势作物多样性每增加1个单位,农业面源污染将减少1.5%;作物多样性对种植业产值和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指数的提高有负面影响;在农业劳动力大量转移背景下,减少作物多样性种植有利于农业产值的提高;当自然灾害较严重时,作物多样性的增加有利于农业产值的增长。因此各区域要立足于本省的资源禀赋条件,减少比较优势较弱的农作物品种和种植面积,增加优势农产品,特色农产品种植,培育农业品牌,以提高农业收入和增强生态环境保护。同时,农业基础设施的完善以及农民防灾减灾意识的提高有利于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促进绿色的现代化农业的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炜  张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产出逐年增长,但增速起伏非常大。从长期来看,其增长与农业从业人员、化肥施用量、农业机械总动力的增长存在协整关系;在短期内,其增速的变化主要取决于前推第三年农业机械总动力增长的变化,而且与自身上一年对长期均衡水平的偏离有关。农作物播种面积和财政科技三项费用的农业产出弹性不明显。加快农业富余人员彻底转移、提高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加强科学种田与合理施肥引导、推动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合理配置农业R&D公共投入,是我国实现农业产出持续、稳定和快速增长的政策必需选择。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二烈  
农业发展关乎国家粮食安全及其他产业发展的根基稳定,是国家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石,战略地位极其重要。近年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如传统农业占比较大,科技水平较低,生产方式落后,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等。农业自然灾害导致农业产出增速增长极其缓慢,严重抑制了农业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威胁到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本文通过分析农业保险沿革和现状,并就农业保险对农业产出的影响机理进行研究,进而对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宇驰  欧阳涛  
中央一号文件多次提出要打造农业保险体系,结合我国国情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为农业长效、稳定发展创造条件。农业保险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农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制度,也是结合国内农业发展实际而推行的重要战略。推动我国农业保险发展需从以下方面着手:优化农业保险财政补贴制度,建立、健全农业巨灾保险机制;丰富农业保险品种,增加可保风险的种类,推进农业保险再保险降低保险公司经营风险;加大农业保险的宣传力度,扩大有效需求,适当提高农业保险的保障水平。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冯晓龙  刘明月  霍学喜  陈宗兴  
本文通过构建农户气候变化适应性决策对农业产出与产出风险影响的理论模型,利用陕西省8个苹果基地县660个苹果种植户的实地调查数据,评估了农户的农业产出风险,并采用内生转换模型分析了农户气候变化适应性决策对农业产出与产出风险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38.03%的样本农户采用覆膜、人工种草、铺秸秆、灌溉等措施适应气候变化;农户气候变化适应性决策能够增加农业产出,降低农业产出风险。基于反事实假设,采用适应措施的农户若未采用相应的适应措施,其亩均产出将下降3.72%,产出风险将增加107%;未采用适应措施的农户若采用相应的适应措施,其亩均产出将增加5.54%,产出风险将下降19.64%。降水量增加、户主受教育年限、参加合作组织及村庄提供适应措施信息服务对农户气候变化适应性决策有正向影响,而果树树龄对农户气候变化适应性决策有负向影响。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冯晓龙  刘明月  霍学喜  陈宗兴  
本文通过构建农户气候变化适应性决策对农业产出与产出风险影响的理论模型,利用陕西省8个苹果基地县660个苹果种植户的实地调查数据,评估了农户的农业产出风险,并采用内生转换模型分析了农户气候变化适应性决策对农业产出与产出风险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38.03%的样本农户采用覆膜、人工种草、铺秸秆、灌溉等措施适应气候变化;农户气候变化适应性决策能够增加农业产出,降低农业产出风险。基于反事实假设,采用适应措施的农户若未采用相应的适应措施,其亩均产出将下降3.72%,产出风险将增加107%;未采用适应措施的农户若采用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侯麟科  仇焕广  汪阳洁  孙来祥  
本文基于2005年706县39551个农户的农业投入产出数据和气象观测站数据,利用多投入多产出生产函数,估计了气候变化对我国不同区域农业生产的影响。根据模型估计结果进一步模拟了IPCC气候情景方案A2和B2下,气候变化对我国未来不同区域农业生产的影响。计量经济模型估计结果表明,气温升高对土地的农业生产具有负面影响,其中西北地区受温度上升的不利影响最大;降水增加对除南方以外的所有区域都有正面影响。未来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在区域间存在较大差异,未来气候变化将对华北和华东地区的农业生产产生正面影响,对西北地区的农业生产产生负面影响。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吴九兴  黄贤金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对中国乡村振兴和农业发展转型提出新要求、新目标与新路径。本文利用1978—2017年中国农业要素投入、农业产出和农民收入等方面的数据,分析了农业要素投入变化、农业产出变化和农民收入变化的趋势与特征。研究结果表明:①中国耕地面积在1978—2017年出现了两次面积突增、3次面积下降的趋势。②中国农药使用量在1978—2017年经历了数量长期猛增,而后进入零增长、减量投入阶段。③中国农用薄膜使用量在1978—2017年经历了不断上涨,而后转入使用量低增长或零增长阶段。④中国单位耕地面积化肥施用量在1978—1995年经历了化肥施用量不断增加、1996—2003年化肥施用量走低、2004—2015年化肥施用量回涨、2016—2017年化肥施用量不变4个阶段。⑤中国农业总产值、农业总产量、主要农产品单产和农民人均收入在1978—2017年实现了长期的增长,但表现出的阶段性特征不同。基于此,本文提出要严格耕地资源保护、减量农业要素投入和发展先进农业技术等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石成玉  
本文基于1999—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通过引入农业水利投资的代理变量,运用随机前沿模型分析农业水利投资对我国耕地产出效率、农业生产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农业水利投资对降低我国各地区耕地产出效率损失具有显著作用,而耕地产出效率损失的变化差异也能够被气候变化导致的水利灾害所解释。加大农业水利投资力度,改善投资结构,可以缓解农业技术的效率损失。政府应加大对耕地利用效率较低省份的水利基础设施投资,充分配置,合理运用水利资源,保障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胡永刚  杨智峰  
本文使用SVAR方法就农业财政政策对农村产出与居民消费的影响进行冲击响应、方差分解和弹性与乘数分析,同时考察财政农业支出的不同部分对农村产出与居民消费的不同影响。研究表明:①中国财政农业支出对农村产出和居民消费是挤入的,农业税收的影响与此相反,税收的挤出作用大于支出的挤入作用;②科技费、救济及其他费与基本建设费对农村产出与居民消费有较明显的长期效应,事业费对农村产出与居民消费的短期效应明显,长期效应较弱。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陈锡文  陈昱阳  张建军  
文章定量测度了1978年以来中国农业产出的特征事实并分析相关要素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1978~2002年中国农业劳动力相对过剩;2002年以后农村老年人口比重升高与劳动力转移对农业产出产生显著负作用;1990~2009年农村老年人口比重提高与劳动力转移年均对农业劳动投入指数下拉2.262个百分点,尤其2003年以来劳动投入对农业产出的贡献度和贡献率均为负值。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金媛  吴祎博  张启文  
财政支农资金的投入对农业经济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资金支持,支持"三农"政策的落实更离不开财政支农资金。本文根据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理论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探究我国财政支农资金运用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文章通过查阅中国统计年鉴和财政部相关资料,搜集有关财政支农规模数据,对我国财政支农规模进行分析,从农业经济指标即农业生产总值的角度研究财政支农对农业经济产出增长的影响及其影响程度,同时对财政支农的惯性进行滞后效应分析,并从财政支农资金运用角度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颖  葛颜祥  梁勇  
农业既是温室气体的来源,同时又受到气候变化的巨大影响。按照目前学术界碳排放的计算方法,通过化肥施用量、农药施用量等4个主要投入要素计算得到我国农业碳排放量。对农业碳排放与农业总产值的对数值进行分析,发现二者之间存在协整关系。进行协整回归分析可以看出,农业碳排放量与农业总产值之间有着密切的正相关关系,其中农业产出每增长1%,导致农业碳排放增长0.69%。据此提出了引进土地利用新模式、实施保护性耕作、推广施肥新技术、发展农作物固碳技术等对策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杨传喜  丁璐扬  张俊飚  
根据资源错配理论,构建农业科技资源错配模型,测算长江经济带2005—2016年农业科技人力资源、农业科技财力资源的相对错配指数以及农业科技产出缺口,比较农业科技人力资源、农业科技财力资源错配对农业科技产出的拉动作用。研究显示,(1)不同区域农业科技资源错配系数不同,即农业科技资源相对错配程度不同;(2)农业科技资源错配导致超过50%的农业科技产出缺口,农业科技人力资源的错配是农业科技产出缺口的主要原因;(3)农业科技人力资源的错配对农业科技产出的拉动作用大于农业科技财力资源错配的拉动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