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03)
2023(9087)
2022(7746)
2021(7503)
2020(6169)
2019(13884)
2018(14063)
2017(24573)
2016(14479)
2015(16374)
2014(15935)
2013(14234)
2012(12557)
2011(11599)
2010(12003)
2009(11093)
2008(10345)
2007(9443)
2006(8468)
2005(7324)
作者
(36320)
(30371)
(29870)
(28561)
(19118)
(14552)
(13911)
(11705)
(11608)
(10854)
(10386)
(9988)
(9471)
(9394)
(9291)
(9228)
(8952)
(8932)
(8837)
(8581)
(7515)
(7456)
(7137)
(6963)
(6918)
(6779)
(6692)
(6642)
(6114)
(6029)
学科
(44555)
经济(44413)
管理(38106)
(27888)
(25030)
企业(25030)
方法(22592)
教育(21605)
中国(18254)
数学(18238)
数学方法(17803)
理论(14993)
(12574)
环境(12354)
(12077)
(10695)
业经(10580)
(10243)
教学(9778)
(8772)
(8680)
地方(7971)
资源(7790)
农业(7508)
技术(7372)
(7094)
(6694)
贸易(6689)
工作(6563)
发展(6490)
机构
大学(188007)
学院(182900)
管理(64515)
研究(62110)
(60215)
经济(58531)
理学(55880)
理学院(55173)
管理学(53511)
管理学院(53164)
(41199)
中国(39263)
科学(38785)
(36872)
师范(36672)
教育(34106)
(30449)
师范大学(29447)
(28755)
(28211)
研究所(27807)
中心(27304)
北京(26589)
业大(24914)
(24390)
技术(23619)
(23182)
(22707)
财经(22444)
职业(20540)
基金
项目(123413)
科学(98591)
研究(98130)
基金(84747)
(72381)
国家(71637)
科学基金(61702)
社会(60288)
社会科(55868)
社会科学(55850)
教育(54561)
(51291)
(44349)
编号(43892)
基金项目(43622)
自然(38475)
成果(38198)
自然科(37488)
自然科学(37481)
自然科学基金(36749)
资助(34775)
课题(33372)
重点(29241)
(28395)
(28143)
(27259)
项目编号(26971)
规划(26312)
(25671)
教育部(25009)
期刊
(66294)
经济(66294)
研究(60552)
教育(59873)
中国(47455)
学报(26612)
科学(23982)
管理(22818)
(21847)
(21668)
大学(21310)
技术(19723)
学学(17360)
农业(15506)
职业(14909)
图书(14133)
业经(11553)
经济研究(10630)
财经(10478)
书馆(10192)
图书馆(10192)
资源(10041)
(9861)
论坛(9861)
(9646)
统计(9497)
(9191)
金融(9191)
(9083)
(8906)
共检索到2791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萍  
社会发展环境的全面优化是环境友好型社会构建的重中之重,也是社会环境资源可持续建设的根本所在。高校教育资源体系的构建,应建立综合性协调发展思想,对教育资源内部结构进行系统性优化,并确立以质量发展为中心的资源体系构建新方向,使得高校教育资源利用率、功能性、应用性不断增强。促使高校教育资源重组方案能够以社会发展动态为根本,将高校教育资源重组方案的价值全面提升。总之,高校教育资源体系的优化与重组,应确保以"环境友好型社会"构建为立足点,深挖资源构成要素所具有的发展性价值,推动高校教育资源重组并形成多样化发展新趋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朱政  贺清云  
长株潭城市群已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但目前,其空间形态在土地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尚存在着一些问题。文章阐述了长株潭城市群的发展脉络,分析了发展和扩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设计了能体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特色的滨水板块状空间形态,并提出了空间形态优化的保障措施。
[期刊] 会计之友(下旬刊)  [作者] 吴艳芳  王亚萍  
现行消费税的征税理念来自20世纪下半叶逐渐兴起的一种新型征税理念——"绿税",目的在于节约资源、改善和保护环境。我国从2006年消费税的改革到2009年燃油费改税,突显节能环保的新理念,但是,相对于我国日益严峻的资源环境状况,与消费税历史悠久的发达国家相比,改革后的消费税绿税功能仍显不足。文章从消费税计税方式、征税范围、税率确定等方面分析其不足,并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潘岳  
不久前,十六届六中全会在京召开,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它全面、深刻地阐明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和定位,指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为了配合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本刊转载了这篇文章,以供广大读者学习参考。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辛田  高玉泉  
传统旅游景区建设转向符合两型社会建设要求的新型旅游景区发展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两型社会的内涵、基本特征和旅游景区自身的发展规律,本文建立了一套适合两型社会建设要求的旅游景区评价体系,该体系由6大领域、16个指标和33个具体因子组成;提出了确定指标权重、评价标准以及进行综合评价的基本方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栋生  
节约发展、清洁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本文从国情分析与国际竞争的视角,阐明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作为基本国策的根据;指出了城市在贯彻两项基本国策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如何将其贯穿于城市长远规划和日常城市管理中。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济南钢铁集团总公司 节能降耗从认知入手济南钢铁集团总公司(简称济钢)在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过程中,从转变对工艺废弃物和钢铁生产工艺流程功能的认知方面入手,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带动了实践上的突破和创新。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沈卫平  
消费在本质上是对资源的消耗过程。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飞跃。传统消费方式还在加剧我国人与资源环境的矛盾。要倡导科学消费方式,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罗平  
本文阐述了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即"两型社会")与都市农业的内涵、理论基础、共同点和相互关系。分析了"两型社会"建设和都市农业发展都遵循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城乡一体化理论、循环经济理论和生态城市理论,以及具有的时代性、系统性和科学性;"两型社会"是都市农业发展的方向和保障,发展都市农业是"两型社会"的重要实现途径。提出当前应在建设"两型社会"的大背景下,大力发展都市农业;在发展都市农业的同时进行"两型社会"建设。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周晓阳  涂燕  韩菁  
本文讨论了不确定条件下环境友好型的资源分配问题:其中总公司作为上层领导者在各下属工厂间合理分配资源,以期获得最大收益的同时降低对环境的污染程度;而作为下层从属者的各工厂决定各自产量以期获得最大利润。该问题中的产品价格、生产成本、资源成本等被考虑为随机变量,环境污染指数被考虑为模糊变量,因而本文构造了不确定条件下的机会约束二层资源分配模型。运用等价定理对模型进行转换,并采用交互式满意度法将二层模型转化为单层模型以便求解。最后通过数值算例证实了模型和算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此外,由于模型含有影响模型解的参数,故基于满意度和置信水平分别进行了灵敏度分析,进一步验证了所提出模型的科学性。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曹艳  
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除了有外源性的制度安排,更重要的是要有内源性的环保动力。这种内源性动力就是现代企业家精神。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作为企业灵魂的企业家精神还应添加新的内容,这就是资源环境意识,由此现代企业家精神具有三个基本维度:即冒险意识;创新意识;环境资源意识。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燕锋  吴玫玫  林逢春  
在前文建立的基于社会结构视角的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及相应的分级标准基础上,提出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相结合的指标赋权法,以及区域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模糊综合指数评价方法。以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且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实践取得较大进展的上海市闵行区为案例区域,对2000年-2005年时期内该地区的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情况进行回顾评价和动态变化趋势分析。评价结果表明闵行区人对环境友好度呈显著增加趋势,但环境对人友好度变化相对缓慢,环境友好型社会综合指数由"中等"级别提高至"良好"级别。分析了闵行区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环境对人友好和人对环境友好两个维度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