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618)
- 2023(19345)
- 2022(16798)
- 2021(15673)
- 2020(13202)
- 2019(30085)
- 2018(29466)
- 2017(57146)
- 2016(31154)
- 2015(34858)
- 2014(34616)
- 2013(33876)
- 2012(31462)
- 2011(28166)
- 2010(28254)
- 2009(26053)
- 2008(25503)
- 2007(22421)
- 2006(19660)
- 2005(17095)
- 学科
- 济(123442)
- 经济(123299)
- 管理(93164)
- 业(86987)
- 企(72466)
- 企业(72466)
- 方法(60959)
- 数学(53491)
- 数学方法(52646)
- 农(33897)
- 财(33763)
- 中国(31037)
- 学(28493)
- 业经(26858)
- 地方(23570)
- 贸(22516)
- 贸易(22508)
- 农业(22428)
- 制(22089)
- 易(21837)
- 务(21792)
- 财务(21705)
- 财务管理(21662)
- 环境(21263)
- 理论(21049)
- 企业财务(20640)
- 技术(19754)
- 和(19249)
- 银(18490)
- 银行(18441)
- 机构
- 大学(443152)
- 学院(442982)
- 济(174765)
- 管理(173669)
- 经济(170995)
- 理学(151201)
- 理学院(149520)
- 研究(147285)
- 管理学(146413)
- 管理学院(145630)
- 中国(109888)
- 科学(93661)
- 京(93275)
- 财(81262)
- 农(76133)
- 所(74245)
- 业大(68914)
- 中心(68007)
- 研究所(67983)
- 财经(65637)
- 江(64746)
- 农业(59979)
- 经(59862)
- 范(58259)
- 北京(58212)
- 师范(57657)
- 院(54135)
- 经济学(52879)
- 州(52187)
- 财经大学(48989)
- 基金
- 项目(307696)
- 科学(242358)
- 基金(224819)
- 研究(219836)
- 家(197680)
- 国家(196093)
- 科学基金(168402)
- 社会(138416)
- 社会科(131279)
- 社会科学(131245)
- 省(119405)
- 基金项目(118109)
- 自然(112174)
- 自然科(109559)
- 自然科学(109532)
- 自然科学基金(107549)
- 教育(101935)
- 划(101333)
- 资助(94174)
- 编号(88473)
- 成果(71144)
- 重点(69273)
- 部(67765)
- 发(64547)
- 创(63159)
- 课题(61036)
- 科研(59534)
- 创新(58991)
- 教育部(57785)
- 国家社会(57290)
- 期刊
- 济(183643)
- 经济(183643)
- 研究(124989)
- 中国(80348)
- 学报(74126)
- 农(67828)
- 科学(67009)
- 管理(62373)
- 财(61623)
- 大学(56186)
- 学学(53230)
- 教育(47504)
- 农业(47203)
- 技术(38794)
- 融(36904)
- 金融(36904)
- 财经(31573)
- 业经(30281)
- 经济研究(29726)
- 经(26966)
- 业(24753)
- 问题(24075)
- 统计(22215)
- 版(21820)
- 图书(21675)
- 技术经济(21329)
- 科技(20902)
- 策(20404)
- 资源(20364)
- 理论(20188)
共检索到6361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穆月英 张精
文章基于时变动态阈值面板随机前沿模型,对2002—2021年保护性耕作政策不同演进阶段的粮食生产技术效率进行估算,并将不同模型的估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探究粮食生产技术效率水平的阶段性特征和时空分布格局。研究发现:基于时变阈值面板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对生产效率的估计更准确;在多种投入要素中,土地和资本对粮食生产的贡献较大,但要素配置结构仍有优化空间;在政策的不同演进阶段,制度改革推动技术效率波动上升,资源禀赋差异是技术效率区域差异化的主要诱因。应不断完善环境友好型政策的引导与支持,健全地方自主实践机制;因地制宜推广环境类技术;持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有效激发土地活力。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吕晓 黄贤金 陈志刚 唐健 赵雲泰
耕地保护政策的绩效评价是我国粮食安全及土地政策调控中的重要课题。本文运用德尔菲法量化了耕地保护政策强度,并在此基础上运用C-D生产函数计量经济模型分析了我国耕地保护政策的实施对粮食生产的贡献程度。研究结果表明:粮食生产的耕地、劳动力、化肥、农业机械等传统投入影响因素对粮食总产量提高发挥了重要贡献作用;同时,粮食价格指数、国家财政支农力度、耕地保护政策强度等市场与政策因素也对粮食生产具有明显的贡献作用,并且其影响粮食生产的重要性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超过了劳动力;其中,耕地保护政策强度每加强1%,则粮食总产量可提高0.023%;但国家财政支农力度与粮食价格指数的影响均大于耕地保护政策强度,且粮食价格指...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童洪志 刘伟
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建立了政府与农户间的演化博弈模型,利用数值仿真方法,分析了政府补贴、管制和农技推广三种政策及其组合对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政府有必要采取政策刺激农户采纳保护性耕作技术,但三种政策对农户采纳行为的影响各不相同;单独采取补贴措施对农户采纳行为激励效果不佳,需与惩罚或信息诱导措施结合才能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三种政策的合理组合对农户采纳行为的激励作用效果最佳。基于动态仿真结果,进一步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从长远看有适度的监管,政府可以逐渐放松其他政策刺激的力度,农户也会渐渐自发地采取保护性耕作措施。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黎莉莉 胡晓群 陈松柏
全球疫情持续和俄乌冲突以来,确保大宗商品供应链稳定,消弭全球粮食供应不确定性因素,成为全球经济安澜的重要基础。本文基于国家统计局根据第三次农业普查后发布的修正数据,对新世纪以来中国粮食生产的阶段特征、品种特征和区域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其因素贡献进行了解释。结果表明,新世纪以来中国粮食播种面积扩大、单产水平提高在不同阶段交互作用推动中国粮食产量实现“十九连丰”,中央政府连续出台的系列粮食生产扶持政策发挥了显著制度效应。运用跨学科和结构分析方法,对新时期中国粮食生产结构演化的主要挑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新时期中国粮食安全的政策取向,包括优化粮食生产区域布局,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优化制度支持体系和建立主产区与主销区间的利益补偿机制等方面。
关键词:
粮食安全 生产特征 阶段演化 结构特征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汪希成 徐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的区域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粮食主产区的地位明显上升,主销区的地位显著下降;粮食生产重心持续北移;主要粮食品种逐步向优势产区集中。本文认为,水土资源的矛盾分布、经济发展与粮食生产重心的区域矛盾以及粮食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水平和潜在生产能力是影响我国粮食生产区域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着力打造粮食生产核心区和产粮大县、进一步加大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改善平衡区生产条件和加快粮食流通体系建设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粮食生产 区域优势 粮食安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谢瑞芝 李少昆 李小君 金亚征 王克如 初震东 高世菊
保护性耕作(conservation tillage,CT)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本研究通过收集中国公开发表的与保护性耕作相关的研究论文,整理前人研究提供的试验数据,分析保护性耕作措施对作物生产的影响,为保护性耕作条件下的作物稳产丰产研究提供支持。研究发现,保护性耕作对作物的生长发育、病虫害发生、水分利用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以当地传统耕作模式为对照,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作物产量平均增加12.51%。但有10.92%数据显示减产,表明保护性耕作减产是客观存在的,文章归纳了影响保护性耕作条件下作物产量的主要原因。中国自"六五"期间开始进行保护性耕作的研究工作,在理论研究和生产实践中取得...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童洪志 刘伟
运用Agent建模方法,设计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纳决策模型,通过农户选择人工秸秆焚烧还田作业(传统耕作技术)与自购农机或购买专业服务进行秸秆粉碎还田(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对比,研究政府补贴、管制(惩罚)、农技推广(信息诱导)三种政策对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纳行为的动态影响。发现以影响耕作成本的价格杠杆调节机制的补贴和惩罚措施都有助于减少农户秸秆焚烧行为,但提高补贴比惩罚对诱导主动积极型农户采纳效果更为明显;三种政策相比,对环境认知程度较低的农户而言,通过成功的信息诱导措施来刺激农户偏好对采纳决策影响具有最佳效果;从政策影响农户选择保护性耕作技术实现方式而言,提高政策刺激强度会促使农户倾向选择购买服务来实施保护性耕作。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瑛 钟钰
本文回顾了我国粮食生产状况,从总量、品种和区域角度归纳了我国粮食生产的新特征,提出了粮食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具体建议。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在波动中循环增长,增长率也在逐步降低;四大粮食品种的增长不一致,有相互"熨平"功能;各产区粮食生产差异很大,主产区集聚增强。为此,需要建立健全耕地保护制度,加强农业机械化建设,注重粮食品种结构平衡,提升各产区粮食生产综合能力。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林 许丹
本文采用规模可变的产出导向型DEA模型展开研究。首先,对1990~2010年间全国粮食生产效率进行分析,得出增加各要素投入能够有效提高粮食生产总效率的结论。然后,分别找出2010年31个行政区的粮食生产非效率因素,并据此对各地区进行差异划分,指出各地区投入要素的增加应当体现差异化的特征。最后,提出粮食补贴地区差异化的财政政策,使粮食补贴向本地区粮食生产非效率要素倾斜,引导各投入要素的合理增加,以提高粮食生产效率。
关键词:
粮食生产效率 财政补贴 差异化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彭澧丽 龙方 卜蓓
运用DEA方法测算2004—2011年我国粮食生产补偿政策的效率。结果显示:我国粮食生产补偿政策的实施对粮食生产效率提高的影响并不显著,且呈反复波动趋势。根据我国分地区逐步推进粮食生产补偿政策实施的特征,运用双差分模型对我国粮食生产补偿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分析了其对粮食产量增长的政策影响。结果显示,我国粮食补贴政策对粮食产量的提高有正面效应,但其长期效应有待研究。
关键词:
粮食政策 粮食生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闵锐 李谷成
采用超效率DEA及方向性距离函数理论方法,对1978年以来国内28个省市区的包括非合意产出在内的粮食投入产出平衡面板数据进行处理,以分析国内粮食生产与资源环境协调性空间分异特征,实证发现:环境污染因素的引入对我国整体及各省区粮食生产技术效率产生了一定影响,但这种影响较为稳定;区域间粮食生产发展与资源环境协调性极不平衡,存在典型的空间地域特征;从粮食生产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协调程度角度而言,粮食主产省份与部分东部省份表现较为突出;我国粮食生产普遍存在环境污染导致效率损失的现象,转变粮食生产发展方式刻不容缓。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水江 王耀发
针对旱地保护性耕作中播种与施肥不当导致的烧苗、缺苗问题,以旱地冬小麦为例,对保护性耕作的种肥分施问题进行了试验研究,提出了出苗状况的综合评价指标——苗情指数,并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了苗情指数与种肥间距和化肥施用量间的数学关系式,得出了旱地冬小麦在一定种肥间距下的化肥施用极限和在一定施肥量下的合理种肥间距,为种肥间距的合理调整及合理施肥量的确定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种肥分施 种肥间距 苗情指数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许经勇
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资 ,对粮食生产与贸易进行保护是各国政府普遍实行的一种特殊政策。但是 ,以国家干预为特点的粮食保护政策 ,必然会扭曲市场运行机制 ,削弱资源优化配置功能 ,不利于增强我国粮食的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
粮食贸易 粮食生产 贸易保护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余志刚 樊志方
[目的]长期以来,粮食生产与生态保护一直是一对矛盾综合体,为了实现粮食安全目标,人们往往忽略对于生态的保护,通过对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机理的分析,提出更好的宏观调控政策。[方法]采用因果分析法对粮食安全框架下的粮食生产和生态保护的演进关系、影响形式和内容进行了研究,最终给出了二者协调发展的粮食宏观调控政策设计对策。[结果]首先,不合理粮食生产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严重破坏,主要体现在水土流失、水资源浪费、化学物质的残留和生态环境的污染;其次,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反过来影响了粮食生产的数量和质量,进而对粮食安全产生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余志刚 樊志方
[目的]长期以来,粮食生产与生态保护一直是一对矛盾综合体,为了实现粮食安全目标,人们往往忽略对于生态的保护,通过对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机理的分析,提出更好的宏观调控政策。[方法]采用因果分析法对粮食安全框架下的粮食生产和生态保护的演进关系、影响形式和内容进行了研究,最终给出了二者协调发展的粮食宏观调控政策设计对策。[结果]首先,不合理粮食生产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严重破坏,主要体现在水土流失、水资源浪费、化学物质的残留和生态环境的污染;其次,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反过来影响了粮食生产的数量和质量,进而对粮食安全产生了威胁。[结论]为了保证粮食安全的目标,长期牺牲生态环境的做法已经带来了严重的后果,这种后果不仅仅表现为当前的生态失衡,更严重威胁了未来的粮食安全。因此,要充分发挥粮食宏观调控政策的作用,加强生态功能设计,具体可从建立农业自然资源保护和有效利用的制度机制、加强政府生态农业的主导型地位及投入水平、以技术进步支撑保护农业生态和粮食安全和以法律手段规范保证相应措施的顺利实施4个方面进行设计和完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