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91)
- 2023(9954)
- 2022(8223)
- 2021(7692)
- 2020(6129)
- 2019(13852)
- 2018(13677)
- 2017(25608)
- 2016(13950)
- 2015(15550)
- 2014(15227)
- 2013(14873)
- 2012(13776)
- 2011(12692)
- 2010(12858)
- 2009(11974)
- 2008(11532)
- 2007(10674)
- 2006(9645)
- 2005(8645)
- 学科
- 济(61543)
- 经济(61496)
- 农(49181)
- 业(41784)
- 管理(33955)
- 农业(32790)
- 方法(23312)
- 企(21163)
- 企业(21163)
- 数学(20847)
- 数学方法(20454)
- 业经(18881)
- 中国(16188)
- 地方(14604)
- 环境(13608)
- 学(12595)
- 发(12566)
- 农业经济(12438)
- 制(11321)
- 财(10423)
- 发展(10274)
- 展(10259)
- 村(9519)
- 农村(9500)
- 划(9411)
- 策(9349)
- 贸(8900)
- 贸易(8895)
- 易(8695)
- 建设(8597)
- 机构
- 学院(198527)
- 大学(192248)
- 济(78833)
- 经济(77137)
- 管理(73492)
- 研究(70454)
- 理学(63593)
- 理学院(62941)
- 管理学(61431)
- 管理学院(61128)
- 农(59071)
- 中国(54178)
- 科学(45667)
- 农业(45299)
- 京(41003)
- 业大(39928)
- 所(36287)
- 中心(33754)
- 研究所(33056)
- 财(32072)
- 江(31926)
- 农业大学(28165)
- 范(26558)
- 师范(26205)
- 省(25773)
- 北京(25145)
- 州(25060)
- 院(25025)
- 财经(24775)
- 业(22879)
- 基金
- 项目(137148)
- 科学(106976)
- 研究(100764)
- 基金(96972)
- 家(86265)
- 国家(85412)
- 科学基金(71810)
- 社会(63221)
- 社会科(59271)
- 社会科学(59252)
- 省(57311)
- 基金项目(50802)
- 划(46751)
- 自然(45988)
- 教育(45236)
- 自然科(44843)
- 自然科学(44832)
- 自然科学基金(43978)
- 编号(42511)
- 资助(39215)
- 成果(33575)
- 农(33341)
- 发(31951)
- 重点(31318)
- 课题(29813)
- 部(29548)
- 创(28511)
- 创新(26517)
- 科研(26232)
- 国家社会(25816)
- 期刊
- 济(96052)
- 经济(96052)
- 农(64857)
- 研究(53112)
- 中国(47772)
- 农业(44249)
- 学报(36793)
- 科学(32995)
- 大学(28619)
- 学学(27149)
- 教育(23575)
- 管理(23294)
- 业经(22689)
- 财(21954)
- 业(20375)
- 融(19060)
- 金融(19060)
- 技术(18456)
- 农业经济(14725)
- 农村(14237)
- 村(14237)
- 问题(13685)
- 版(13479)
- 经济研究(12234)
- 业大(12160)
- 财经(11307)
- 资源(11204)
- 世界(10844)
- 农业大学(10630)
- 经济问题(10243)
共检索到3035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黄巧玲
农村是我国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重点和难点,探寻建设环境友好型农村的有效路径,对于我国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以及突破农村经济发展的环境资源约束瓶颈,实现农村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和谐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环境友好 农村 意义 实现路径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学术 刘楠 邓毅书
新农村建设目标与当前农村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为我国农村环境友好技术的发展提出了迫切要求。本文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对我国农村环境友好技术的主要需求领域进行了分析,初步尝试筛选了若干关键技术,并分析了农村环境友好技术发展中的问题与制约因素。最后,在充分借鉴国内外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推动该类技术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环境友好技术 对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涛 罗必良
本文在阐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新农村建设内涵与特征的基础上,从转变二元经济结构、发展现代农业、加强资源环境安全和缓解资源环境约束四个方面论述了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并提出新农村建设的六大长效机制,即建立健全科学决策机制、完善投融资机制、创新科技支撑机制、构建法律法规保障机制、完善政策激励约束机制和建立公众参与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荣志 孙好勤 邢可霞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资源与环境形势日益严峻。乡村清洁工程,通过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变"废"为"宝",实现农业生产、农村生态、农民生活的和谐发展,为解决农村资源与环境问题开辟了现实途径,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务实选择。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方杰
四川是一个地处中国西南内陆、长江上游的农业大省,如何促进四川农业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实现"生态四川"的基础和重要环节。本文认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其必然选择和最有效途径。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董莹 穆月英
本文在剖析农户环境友好型技术采纳的路径选择与增效机制基础上,构建了Cov-AHP-MFA集成关联技术的效率评价模型,结合黄淮海与环渤海设施蔬菜优势产区959个农户调研数据进行实证测算与比较分析,得到的主要结论包括:(1)参与服务与自主采纳两种环境友好型技术路径使农户处于不同的生产前沿面;参与服务农户采用技术强度与生产前沿面呈显著的"U"型关系,具有深化采纳技术扩展前沿面的潜力;自主采纳农户则主要依靠技术经验缓解技术非效率损失;(2)基于环境友好型技术优势的营销服务能显著提升技术转化率,但技术配套物资购买服务却降低了技术转化率;(3)参与服务农户比自主采纳农户的综合效率高5.79%,"干中学"与"示范效应"下的技能扩散是其中主要的增效机制。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罗平
本文阐述了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即"两型社会")与都市农业的内涵、理论基础、共同点和相互关系。分析了"两型社会"建设和都市农业发展都遵循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城乡一体化理论、循环经济理论和生态城市理论,以及具有的时代性、系统性和科学性;"两型社会"是都市农业发展的方向和保障,发展都市农业是"两型社会"的重要实现途径。提出当前应在建设"两型社会"的大背景下,大力发展都市农业;在发展都市农业的同时进行"两型社会"建设。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许珂 蒋鹏 郑美妹 刘晓
针对产量小且布局分散的农村生活污水,与污水的收集和处理相对应,建立一个基于聚类和双目标混合整数规划(BOMIP)的环境友好型决策框架,运用改进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求解模型,得到处理厂选址与管网铺设的相关决策。以长三角某典型村庄的基础数据为例的计算结果表明,改进算法和常规约束法的求解质量相近,但求解速度显著加快。提出的框架及算法能帮助决策者构建经济有效且环境友好的农村污水治理网络。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呼尔查
一、"十五"以来包头市节能减排工作的基本情况包头蒙语意为"有鹿的地方",也称鹿城。包头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地处呼包鄂经济圈和呼包银经济带的中心位置,城区北依阴山,南临黄河,东西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少兵 王雅鹏
现代农业建设包含多个目标,环境友好是其重要的一方面。我国的现代农业发展不能再走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必须走环境友好型的农业发展模式。在现阶段,这种农业形态的发展难点突出地表现为粮食问题、农民增收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以及新旧技术的替代性不强。文章最后针对难点提出了相应的协调对策。
关键词:
现代农业 环境友好型 对策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栋生
节约发展、清洁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本文从国情分析与国际竞争的视角,阐明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作为基本国策的根据;指出了城市在贯彻两项基本国策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如何将其贯穿于城市长远规划和日常城市管理中。
关键词:
节约资源 保护环境 城市规划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济南钢铁集团总公司 节能降耗从认知入手济南钢铁集团总公司(简称济钢)在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过程中,从转变对工艺废弃物和钢铁生产工艺流程功能的认知方面入手,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带动了实践上的突破和创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承宗
在新农村建设与发展中低碳型农村是低碳经济的具体实现形式,要求农民在日常生产、生活方式、农村工业化进程中走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发展模式。本文深入分析了目前我国农民生产、生活中的"高碳"行为,认为走低碳型新农村建设道路、发展低碳农业经济模式刻不容缓,指出可以从加大宣传、完善环保法制、充分发挥财政补贴的替代效应等路径去推动低碳型新农村建设。
关键词:
低碳农村 低碳经济 新农村建设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鲍宏礼
文章以湖北省黄冈市6个县市的相关农村居民为调查对象,采用舆论测量模型的分析方法,探讨了党的十七大以来中部欠发达地区农村居民对于农村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基本认知和态度,并得出结论:中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大多数农村居民对农村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不满意或漠不关心,农村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不可小视。因此,中部欠发达地区农村要落实十七大提出的"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必须坚持循环经济的发展方向,走资源循环型农业的发展道路,必须制订科学合理的政策法规,加大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教育宣传力度。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黄禹 霍建军 刘杨 焦利娟
“十四五”时期,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围绕农村道路、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和电网工程、农村垃圾处理设施和污水处理设施、农村千兆光网工程、完善县乡村物流体系、探索农村集中供热模式等为重点内容的农村基础设施,应着力提升建设能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逐步实现乡村与城市基础设施功能相匹配提供有力支撑。由此,本文通过分析研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意义,总结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的主要成效及存在的短板和薄弱环节,以乡村建设行动为抓手,针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差距和影响因素,提出补齐短板、强化薄弱环节的路径建议。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路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