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35)
- 2023(17245)
- 2022(14513)
- 2021(13535)
- 2020(11451)
- 2019(26702)
- 2018(26552)
- 2017(50736)
- 2016(27299)
- 2015(31202)
- 2014(31392)
- 2013(30927)
- 2012(28869)
- 2011(26187)
- 2010(26448)
- 2009(24426)
- 2008(24375)
- 2007(21794)
- 2006(19050)
- 2005(17160)
- 学科
- 济(118781)
- 经济(118670)
- 管理(78080)
- 业(73212)
- 企(58956)
- 企业(58956)
- 方法(52577)
- 数学(45642)
- 数学方法(44871)
- 农(32443)
- 中国(32040)
- 地方(29684)
- 贸(27316)
- 贸易(27299)
- 财(27070)
- 易(26409)
- 业经(25666)
- 学(24624)
- 农业(21631)
- 环境(20752)
- 制(19819)
- 理论(19390)
- 和(18995)
- 技术(17605)
- 融(17590)
- 金融(17587)
- 银(17481)
- 银行(17446)
- 务(16804)
- 行(16740)
- 机构
- 学院(396431)
- 大学(393666)
- 济(160377)
- 经济(156923)
- 管理(150939)
- 研究(134601)
- 理学(129427)
- 理学院(127925)
- 管理学(125288)
- 管理学院(124567)
- 中国(101636)
- 京(84735)
- 科学(84558)
- 财(71881)
- 所(69119)
- 农(67675)
- 中心(62809)
- 研究所(62705)
- 江(60915)
- 业大(59727)
- 财经(57027)
- 北京(53685)
- 范(53327)
- 农业(53101)
- 师范(52758)
- 经(51585)
- 州(49260)
- 院(48948)
- 经济学(48332)
- 经济学院(43678)
- 基金
- 项目(264215)
- 科学(206539)
- 研究(191138)
- 基金(189030)
- 家(165676)
- 国家(164296)
- 科学基金(140162)
- 社会(119078)
- 社会科(112877)
- 社会科学(112844)
- 省(104618)
- 基金项目(99469)
- 自然(91743)
- 自然科(89518)
- 自然科学(89493)
- 教育(88743)
- 划(88337)
- 自然科学基金(87788)
- 资助(78954)
- 编号(78741)
- 成果(63401)
- 发(60533)
- 重点(60063)
- 部(57673)
- 创(54783)
- 课题(54726)
- 创新(51223)
- 科研(51099)
- 教育部(48927)
- 国家社会(48832)
- 期刊
- 济(177276)
- 经济(177276)
- 研究(111451)
- 中国(80541)
- 学报(62537)
- 农(61095)
- 科学(57156)
- 财(55756)
- 管理(55123)
- 大学(47011)
- 教育(44738)
- 学学(44103)
- 农业(42054)
- 技术(37210)
- 融(34850)
- 金融(34850)
- 业经(30627)
- 经济研究(28410)
- 财经(27321)
- 问题(24406)
- 经(23476)
- 业(23279)
- 贸(21789)
- 图书(21100)
- 统计(20751)
- 资源(20201)
- 技术经济(19721)
- 策(19031)
- 国际(18806)
- 版(18763)
共检索到5935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李小平
构建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型外贸发展模式是构建两型社会的需要,也符合低碳经济发展的目标。论文运用因子分析法,从技术创新的视角,构建了中国各省市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型外贸发展模式的评价指标,并对中国各省市"两型"外贸发展模式的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到如下结论:技术创新在构建"两型"外贸发展模式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两型"外贸发展模式要求技术创新、环境和贸易三者协调发展,互相促进;中西部地区在构建"两型"外贸发展模式时具有后发优势。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周建华 杨海余 贺正楚
本文在对技术采纳农户决策行为进行描述的基础上,探讨了农户对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技术的采纳程度。结果表明,在现行农业经营制度下,农户对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技术普遍采纳不足。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好友型技术的农户采纳限定因素包括需求意愿、政府驱动式推广体系以及学习能力等。突破既有限定,发挥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技术的福利效应,需政府、市场、涉农组织、农技推广机构以及农户自身各方面因素复合发生作用。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汪焰
通过问卷调查法,采用描述性分析、单因子方差分析、因子分析及雪费事后检验等方法进行资料处理,结果发现:物流人才、区域经济发展、道路物流信息化水平分别是物流企业、物流行业协会及政府管理部门对于道路物流发展政策影响最为重视的三个因子;管理水平、区域政策与经济、企业规模化、配送信息化是影响因子分类最具代表性的四个维度;年龄与职业类型两个背景因子对道路物流发展政策有一定影响。建议采取多种方式加大对不同层次道路物流从业人员的培训培养力度,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和道路物流信息体系建设,提高物流园区管理运作和道路物流行业规范水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汪焰
通过问卷调查法,采用描述性分析、单因子方差分析、因子分析及雪费事后检验等方法进行资料处理,结果发现:物流人才、区域经济发展、道路物流信息化水平分别是物流企业、物流行业协会及政府管理部门对于道路物流发展政策影响最为重视的三个因子;管理水平、区域政策与经济、企业规模化、配送信息化是影响因子分类最具代表性的四个维度;年龄与职业类型两个背景因子对道路物流发展政策有一定影响。建议采取多种方式加大对不同层次道路物流从业人员的培训培养力度,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和道路物流信息体系建设,提高物流园区管理运作和道路物流行业规范水平,做好区域交通体系规划并出台道路物流相关政策法规,打造道路物流规模企业、优化道路物流企业管理模式,全面推进道路物流又好又快发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杨敏
资源环境因素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社会物质财富的源泉。改革开放以来,从某种意义来说,我国经济高速增长是以高消耗、高污染、高投入取得的,使得我国资源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严重制约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与资源的利用效率,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经济发展模式。
关键词:
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 经济发展模式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习近平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郭小亮 杨宏伟 申莹 徐建平
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广泛传播,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绿色,作为一种理念已逐渐普及于生产生活中,如:绿色家电、绿色食品、绿色建筑等,在满足需要的同时,减少了环境污染,节约了资源。装备建设是国防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走绿色发展道路有利于促进军事、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资源形势,指出资源缺乏已成为严重影响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传统"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低效益"的粗放型装备建设路子,已不能适应新时期新阶段的国情军情,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装备发展战略,并着重分析了国外前沿理念及做法,最后指出我军必须大力加强绿色装备建设,深入开展绿色维修实...
关键词:
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 装备发展战略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罗平
本文阐述了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即"两型社会")与都市农业的内涵、理论基础、共同点和相互关系。分析了"两型社会"建设和都市农业发展都遵循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城乡一体化理论、循环经济理论和生态城市理论,以及具有的时代性、系统性和科学性;"两型社会"是都市农业发展的方向和保障,发展都市农业是"两型社会"的重要实现途径。提出当前应在建设"两型社会"的大背景下,大力发展都市农业;在发展都市农业的同时进行"两型社会"建设。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侯华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曹阳
首先论述了在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中发展绿色物流的重要意义,然后指出了现有的绿色物流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解放思想、发展绿色物流的全新理念,最后有针对性地阐述了更好、更快、更稳地发展绿色物流的几个重要措施。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林寿富 赵定涛
我国县域环境数据的缺乏一直是影响县域环境问题研究的重要障碍,特别是在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问题上,至今仍没有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法。本文尝试运用间接的方法来分析面向环境友好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问题,并基于中部县域进行实证分析。首先,在大量数据的基础上,从新的角度确立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划分标准,并进一步划分了中部140个生态县的经济发展模式,然后以其为训练样本,结合县域经济发展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和指标构建线性判别函数,以此对其他358个非生态县的发展模式进行分类,判别各个县域应该采取的经济发展模式。该方法能够很好地判别各个县域应该采取的经济发展模式,为解决考虑环境因素的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问题提供...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解振华
一、充分认识做好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一)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缓解资源环境约束的战略选择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目前,人均淡水资源拥有量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1/3,全国660多个城市中有2/3供水不足,其中,严重缺水的有110个。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冯霞 凌海金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当前出现了一系列制约经济继续向前发展的制约因素,如能源紧缺、环境污染严重等,中国的经济发展必须选择一条节约型发展道路。文章阐述了我国当前发展"节约型"经济的必然性以及通过一系列措施来推动"节约型"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科学发展 “节约型”经济 环境友好型社会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杨霞 朱玲
本文根据DSR模型,用城市发展驱动力、城市发展状态和城市低碳政策三个角度的经济指标来表示各省市自治区低碳城市发展水平,对来自30个省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除碳交易市场第一批试点城市外,碳排放程度公共因子得分排前五名的是陕西、新疆、海南、宁夏和山西,经济发达程度公共因子得分排前五名的是江苏、浙江、海南、福建和辽宁,从综合因子得分来看,陕西、宁夏、海南、新疆和山西排名靠前。这些省市自治区的地理方位,恰好分别位于西北边境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区,本文建议在此两个区域分别设置碳交易平台,集中资源和力量打造能与国际对接的碳交易平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