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25)
- 2023(7877)
- 2022(6645)
- 2021(5934)
- 2020(4758)
- 2019(10807)
- 2018(10372)
- 2017(19389)
- 2016(10148)
- 2015(11004)
- 2014(10899)
- 2013(10458)
- 2012(9340)
- 2011(8453)
- 2010(8257)
- 2009(7543)
- 2008(7166)
- 2007(6087)
- 2006(5430)
- 2005(4677)
- 学科
- 济(45840)
- 经济(45808)
- 管理(33408)
- 业(26205)
- 企(22376)
- 企业(22376)
- 方法(17875)
- 环境(16272)
- 数学(15234)
- 数学方法(15030)
- 地方(14823)
- 农(11171)
- 中国(10941)
- 业经(10494)
- 财(10206)
- 学(10052)
- 划(9929)
- 地方经济(8889)
- 和(8565)
- 农业(7849)
- 资源(7779)
- 生态(7397)
- 发(7063)
- 规划(7001)
- 理论(6941)
- 技术(6856)
- 环境规划(6768)
- 务(6634)
- 财务(6612)
- 财务管理(6603)
- 机构
- 学院(143401)
- 大学(141428)
- 济(58209)
- 管理(57360)
- 经济(57043)
- 理学(50485)
- 理学院(49905)
- 管理学(49093)
- 管理学院(48843)
- 研究(48131)
- 中国(34940)
- 科学(31073)
- 京(29118)
- 财(24775)
- 所(23029)
- 中心(22504)
- 研究所(21430)
- 农(21051)
- 业大(20988)
- 范(20409)
- 财经(20388)
- 师范(20247)
- 江(19982)
- 经(18589)
- 院(18430)
- 北京(17811)
- 经济学(17748)
- 州(17032)
- 师范大学(16510)
- 农业(16371)
- 基金
- 项目(106819)
- 科学(86102)
- 研究(78833)
- 基金(77709)
- 家(67797)
- 国家(67293)
- 科学基金(58891)
- 社会(52201)
- 社会科(49616)
- 社会科学(49599)
- 省(43699)
- 基金项目(42076)
- 自然(37116)
- 划(36256)
- 自然科(36104)
- 自然科学(36097)
- 自然科学基金(35404)
- 教育(34575)
- 编号(30950)
- 资助(29419)
- 重点(24903)
- 发(24797)
- 成果(23123)
- 创(22892)
- 部(22714)
- 国家社会(22193)
- 创新(21416)
- 课题(21383)
- 科研(20417)
- 制(20281)
共检索到1973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彭薇 熊科
以广东省21个市为研究单元,设计资源投入—经济效益—环境影响的复合生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三阶段DEA模型进行评价测度,并在此基础上,对广东省市域生态效率演化趋势进行时空刻画与动态分析。研究发现:(1)广东省21市的生态效率值在第一阶段与第三阶段存在显著差异,生态效率受到了外部客观环境和随机误差的影响。(2)同质环境下,广东省内各市生态效率表现为较大差异。省内平均综合技术效率并未达到效率前沿,还有较大提升空间。(3)通过纵向时间维度与横向空间维度的动态分析可以发现,广东省内21市生态效率时间上可表现为相对稳定略有区间调整的趋势,空间上可表现为"高高型"、"高低型"、"低高型"以及"低低型"四种空间格局。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姜雯昱 曹俊文
将电力行业排放的CO_2、SO_2、废水和固体废弃物作为环境压力指标,在对随电力转移同时转移的环境压力进行责任分摊的前提下,利用超效率SBM模型和GML指数法测度我国电力行业的生态效率演变过程,并与传统测度结果进行对比,通过GML指数来分解生态效率变化的内在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环境压力转移视角下我国电力行业的生态效率呈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的空间分布特征,效率变化逐年不断提升但呈"W"型波动趋势;技术进步是提升电力行业生态效率的关键因素,规模效率会抑制效率的提高,规模效率和纯技术效率的区域差异性比技术进步因素明显。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倩
综合分析了我国发展的各个主要阶段及人口、消费与生态环境耦合变化的演进轨迹。通过计算和比较消费压力人口,定量说明了我国居民生活消费环境压力的区域分异情况。研究表明:目前我国消费水平增速提高,已经由资源环境压力的隐形因素转化为显性因素;同时生活消费对资源环境压力存在显著区域差异,加大了可持续发展政策设计的难度。以上问题需在可持续发展的中国特色理论发展和战略实践中得到统筹考虑。
关键词:
居民消费 资源 环境 人口消费压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汪秀琼 傅正红 吴小节 陈修德
文章以2000—2013年间的广东省纵向统计数据为评价对象,使用因子分析方法,分别从生态经济文明、生态社会文明、生态环境文明、生态文化文明和生态制度文明等五个方面,进行了综合动态监测,计算广东省生态文明发展综合指数,通过曲线回归分析,预测未来几年广东省的生态文明发展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省的生态文明发展情况总体呈上升趋势,综合指数从1999年的-1.53增加到了2012年的1.78,上升趋势比较明显。其上升曲线拟合方程为Y=-1.767+0.236t,可预测未来广东省2020年的生态文明指数为3.425。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综合评价 因子分析 曲线回归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俊杰
基于生态足迹方法测度了中国各省市1995-2013年的人均生态足迹及2009年的人均生态承载力。结果表明,绝大部分省市人均生态足迹均呈快速上升趋势,各省市人均生态足迹呈现较大的、不同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综合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承载力发现,青海、云南、广西、黑龙江和甘肃生态压力很小,而天津、山西、上海、山东、辽宁和北京的生态压力很大;总体而言,发达地区的生态压力大于欠发达地区。绝大部分省市的生态效率均呈快速上升趋势,平均为年均上升5.6%。因素分解结果表明,总体上,生态效率的上升均是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的结果,要素替代的贡献为负。这说明我国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仍不够。TFP的增长速...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方秀文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宋洁尘 陈秀山 刘玉
西电东送是解决我国能源空间产销不平衡的重要途径,也是改善东西部地区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东部输入区而言,西电是清洁能源,其环境效应显著。具体体现在西电输入可以直接替代东部地区原有小火电,减少污染物的直接排放,尤其是消除对环境造成极大破坏的SO2排放导致的酸雨污染;同时将间接推动东部地区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为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环境支撑。本文以广东为例,利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定量分析西电对输入区的环境效应及其潜在的间接环境效应。数量分析结果表明,西电的输入对降低东部地区与电力相关的污染物排放作用是显著的。针对西电输入、输出区环境容量不同的经济价值,提出西电东送可以同时提高双方的环境容量及其...
关键词:
西电东送 环境效应 评价 广东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项赟 温勇 杜建伟 雷伟香 郭慧鑫
从经济社会发展、资源能源消耗、资源综合利用、污染控制和生态管理五个方面构建了广东省循环经济指标评价体系,对各市的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显示广东省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不同区域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应该实行差别化的策略。
关键词:
循环经济 指标体系 综合评价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韩兆洲 朱珈乐
文章根据《弗拉斯卡蒂手册》的分类,结合第二次全国R&D资源清查研究,构建了一套完整反映R&D投入产出活动绩效的指标体系,为了反映各区域的R&D活动效率,构造了突出"产出越多、投入越少,对外影响越大,则效率越高"原则的R&D投入产出绩效指数,理论结合实际,对广东省第二次全国R&D资源清查结果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莉 李旻暾
文章分析了区域科技综合实力的构成要素,建立了相应的科技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基于熵权的区域科技综合实力评价模型,并对广东省科技综合实力进行了逐年评价。广东省科技综合实力评价结果不仅反映出广东省科技综合实力发展趋势,而且为广东省科技综合实力的提高提供了决策支持。
关键词:
区域科技综合实力 指标体系 熵权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徐福留 赵珊珊 杜婷婷 詹巍 赵臻彦 郝君宜 张颖
本文提出了评价区域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压力的一种定量方法 :生态环境压力指数法。该方法设计了一个 0~ 10 0尺度的生态环境压力指数 (ESI)作为量度区域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压力的大小。生态环境压力指数 (ESI)由资源能源消耗分指数 (RECI)和环境污染分指数 (EPI)来计算。根据ESI数值和RECI与EPI的关系 ,可以判断生态环境压力的变化和主要来源。该方法被成功地应用于评价中国工业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压力的现状和长期趋势。结果表明 ,该方法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较高的可靠性 ,较好的直观性 ,同时原理简单 ,计算简便 ,是一种值得推广的评价区域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压力的定量方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崔云 孙晓 王蓉
环境因素与企业投资密切相关,而环境如何影响投资效率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共同关心的话题。论文以2011—2017年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了区域环境压力与企业投资效率的关系,研究发现区域环境压力越大,企业投资效率越低。机制检验发现,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和审计师风险感知存在“遮掩效应”,影响了区域环境压力对企业投资效率作用。异质性检验还发现,当经济政策不确定以及环境责任履行越低时,区域环境压力与投资效率关系越明显。本研究拓展了外部宏观环境对企业投资效率影响的渠道分析,对管理层决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环境压力 投资效率 风险承担 风险感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崔云 孙晓 王蓉
环境因素与企业投资密切相关,而环境如何影响投资效率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共同关心的话题。论文以2011—2017年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了区域环境压力与企业投资效率的关系,研究发现区域环境压力越大,企业投资效率越低。机制检验发现,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和审计师风险感知存在“遮掩效应”,影响了区域环境压力对企业投资效率作用。异质性检验还发现,当经济政策不确定以及环境责任履行越低时,区域环境压力与投资效率关系越明显。本研究拓展了外部宏观环境对企业投资效率影响的渠道分析,对管理层决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环境压力 投资效率 风险承担 风险感知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新华 王厚俊
基于生态效率评价视角,本文将农业碳汇效应、农业面源污染等指标纳入到农业生产效率的分析体系中,应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2013年广东省21个城市的农业投入产出效率值进行了测算和排序;并引入宏观经济环境、人力资源因素及科技进步水平等环境变量,深入探讨了广东省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因素和机理。分析结果显示:各地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农业专业镇发展水平等因素会显著地促进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黄义晏
[目的]以广东省为研究对象,总结广东省新农村建设现状,分析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以期推进当地新农村的建设。[方法]文章采用文献研究法和数据统计分析法,通过查阅文献和相关报告,获得广东省新农村建设相关数据,通过层次分析法和线性加权函数法定性与定量的结合确定广东省新农村建设的综合价值。[结果]广东省的综合评价值70.9,处于较高水平,其中珠三角、粤东、粤西和粤北的综合评价值分别为72.4、49.7、47.5和41.3。新农民建设过程中村庄规划、资金投入、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关键词:
广东省 新农村建设 现状 问题 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