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16)
2023(4476)
2022(3771)
2021(3173)
2020(2675)
2019(5936)
2018(5873)
2017(11414)
2016(5641)
2015(6454)
2014(6473)
2013(6585)
2012(6490)
2011(6191)
2010(6427)
2009(6203)
2008(5890)
2007(5383)
2006(5153)
2005(4845)
作者
(17857)
(15202)
(15063)
(14406)
(9701)
(7059)
(6801)
(5824)
(5701)
(5338)
(5283)
(4953)
(4825)
(4819)
(4668)
(4601)
(4485)
(4323)
(4299)
(3974)
(3910)
(3640)
(3547)
(3494)
(3471)
(3446)
(3132)
(3068)
(3068)
(2886)
学科
(53209)
经济(53172)
管理(20452)
地方(14939)
方法(14229)
(13674)
数学(12448)
数学方法(12406)
地方经济(11730)
(11572)
企业(11572)
环境(11418)
(9000)
中国(8796)
业经(8167)
经济学(7076)
(6916)
(6786)
(6704)
资源(5863)
(5716)
(5668)
(5663)
(5460)
金融(5460)
(5232)
产业(4942)
农业(4633)
(4621)
银行(4621)
机构
学院(96582)
大学(96108)
(54275)
经济(53418)
研究(36146)
管理(35120)
理学(29633)
理学院(29317)
管理学(29010)
管理学院(28823)
中国(27536)
(22396)
(19445)
科学(19072)
经济学(18493)
(18162)
财经(17745)
经济学院(16283)
研究所(16132)
(15919)
中心(15352)
(14820)
财经大学(12856)
(12695)
北京(12531)
(11520)
师范(11464)
(11397)
(11325)
科学院(11285)
基金
项目(57349)
科学(45640)
基金(42759)
研究(42666)
(36267)
国家(36008)
科学基金(31147)
社会(30873)
社会科(29383)
社会科学(29372)
基金项目(22080)
(21671)
教育(17840)
资助(17689)
自然(17685)
(17239)
自然科(17171)
自然科学(17166)
自然科学基金(16843)
编号(15640)
(14010)
国家社会(13642)
(13355)
经济(13233)
(12832)
重点(12809)
成果(12598)
发展(12102)
(11948)
人文(11417)
期刊
(69603)
经济(69603)
研究(33827)
(17777)
中国(17515)
管理(14468)
经济研究(12220)
科学(11571)
学报(11243)
财经(10371)
(10240)
(9327)
金融(9327)
(9085)
大学(9063)
问题(8787)
学学(8765)
技术(8632)
业经(8546)
技术经济(7157)
农业(6639)
(6340)
统计(6089)
世界(6072)
国际(5767)
经济问题(5580)
(5198)
经济管理(5148)
商业(4927)
改革(4821)
共检索到1568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军  
环境利益与经济利益均为人类的基本利益,二者具有同源同质和共生互动性。从哲学的角度看,环境与经济又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且在不同形势下结构是变化的,表现在利益关系演进的过程之中——利益主体多元、利益客体多种、利益内容多样。因此,不应将环境利益与经济利益割裂甚至对立,也不应简单理解为环境利益或经济利益敦为优先的问题。二者应是并且能够是经过衡平后的协调关系。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霜  
知识产权制度的产生存在着深刻的利益背景,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是利益权衡下的结果。法网的相对严密并不意味着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就可以得到有效制止,控制这种犯罪行为的制度设计,应当是能促使市场主体为了自身的最大利益理性地选择尊重知识产权。从本源上控制犯罪的发生,保证在侵权后犯罪人能够受到法律迅疾且严厉的惩罚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董少广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无论是覆盖全国的征信系统,抑或是自媒体的实名投诉,来自不同渠道的信息,都可能诱发个体或企业失信行为的“社会性死亡”。这也印证了孔子“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的经典命题,生死是事实判断,信义则属于价值判断,一个人是守信还是失信,会直接影响到个体生命价值的实现。
关键词: 信用博弈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余政  卢晓云  
经济利益是永恒的,而经济利益关系是不断变化的。经济利益关系是生产关系中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经济利益关系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人们不断变化和丰富的经济利益的需求同相对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而经济利益关系变化的直接原因则是一个社会制度的变迁,尤其是分配制度变化的结果。经济利益关系演变受到生产力规律的约束,也受到既有经济利益关系格局的约束。经济利益关系演变的轨迹也是有规律可循的。经济利益关系演变受到经济增长、结构调整、制度变迁等因素的影响。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声亮  张秀生  
医疗改革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诸多行为主体,如医生、患者、医院、医药企业、医保机构、政府等。作为复杂社会系统的子系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诸行为主体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各行为主体博弈的阶段性结果最终都要通过医患关系表现出来。医患是卫生服务体系的核心主体,医患矛盾是卫生服务体系内在矛盾的集中体现。医改的目的就是协调医患利益的平衡,从而实现两者皆满意。本文从医患微观经济利益的角度,把医患之间的互动行为,纳入到一般经济利益的博弈模型中进行分析,从而探讨医患的行动策略,为新医改提供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卢志强  洪远朋  陈波  
经济利益关系是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新中国成立后,经济利益关系的演变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计划经济时期经济利益关系格局是:经济利益主体单一集中、经济利益的平均化、经济利益关系的纵向权威性。第二阶段,转型时期的经济利益关系格局:经济利益主体多元化、经济利益来源多样化、经济利益表达公开化、经济利益差距扩大化、经济利益关系复杂化。第三阶段,市场经济时期的经济利益关系格局:经济利益将趋向平等性和契约化。加入WTO将带来中国经济利益关系新变化。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近期目标是建立利益共享的全面小康社会。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贾若祥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区域之间差距也迅速拉大,区际关系成为普遍关注的问题。今后一段时期是我国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阶段,如何更好地协调区际利益关系,是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中之重。一、区际利益关系的内涵和特点(一)区际利益关系的内涵区际利益关系,主要是指不同区域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一般包括财政税收、对口支援、区域生态补偿等。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我国区域发展的能动性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谢虹  洪远朋  
保险业作为经济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 ,其核心也是为了获取经济利益 ,但这种经济利益是一种混合利益 ,包涵有风险利益、补偿利益、未来利益、机会利益、保障利益、投资利益、创新利益等诸多利益。追求经济利益是一切经济活动的最终目标 ,但必须遵循相应的原则 ,才能达到最终的目的。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友国  
合理的产业间环境责任分配对制定有效的产业环境政策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经济利益和产业关联的视角出发,探讨了产业间环境责任分配问题。基于投入产出模型和三种责任归属原则(生产者责任、消费者责任以及共担责任)提出了七种产业环境责任指标,并结合这些指标对我国产业层面的二氧化硫排放责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这些指标都能避免环境责任的重复计算,且采用不同的指标得到的评价结果具有显著的差异性。一些产业(如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在不同的指标下所承担环境责任的相对位次可能变化不大,但其具体承担的责任大小则可能发生显著变化。还有一些产业(如建筑业)的环境责任在某些指标下可能无关紧要,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曹俊文   朱彤瑶  
文章利用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并借助“贸易条件”概念,编制相对出口增加值率和出口隐含碳污染条件指数;构建出口经济利益-环境成本增长弹性系数,对中国通过出口获得的经济利益与付出的环境成本进行绩效评价。结果表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初期,中国总体出口经济利益处于有利地位,但此后呈现持续下滑态势;中国总体出口环境成本相对较大,但呈现相对改善态势;中国对贸易伙伴出口的经济利益与环境成本绩效总体呈现优化态势。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吴君民  魏晓卓  宁宣熙  
为了更好地理解与把握新会计准则中关于资产、负债、收入、费用四个会计要素所述及的“经济利益”这一概念,本文从管理学和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了效果、效率与效益,指出了效果是一种结果,效率是产出与投入之比,效益是效果与效率的统一,经济利益内涵是效果,外延包含效率,是效果与效率的统一,从管理学的角度看是管理效益,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是经济效益。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黄梅波  刘爱兰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国际发展援助已经成为促进贫穷落后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政策工具,也是援助国实现外交战略目标,加强对外贸易与投资,扩大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手段。改革开放后,随着国家发展重心的转移,经济因素在中国对外援助中的作用不断加大,对外援助政策的制定越来越注重援外的经济效益。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采取对外援助与经贸和互利合作相结合的形式,对外援助成为中国促进出口,保障资源供应,以及为国内企业"走出去"创造更多机会的重要工具,中国的对外援助对于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经贸关系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外援助的终极目标是单一的,那就是减贫。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国际政治经济地位的提高,中国对外援...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洪远朋  卢志强  陈波  
关于“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这一重要的经济学理论命题存在着“替代论”与“互补论”的争论,而这一争论的实质又在于阐述经济增长与经济利益关系演变之间的关系。经济增长是经济利益关系演变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经济增长通过影响经济利益的总量,以及参与经济利益总量生产的要素报酬变化这一机制影响到经济利益关系的演变。经济增长影响经济利益关系改善受到经济增长水平、状态等因素的制约。在不同的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增长波动、经济增长阶段下,经济利益关系格局都表现出不同的特点。经济利益关系的变化也会对经济增长产生反馈效应。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买生  
《物权法》的颁布实施在我国法治进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它对农民权益保护问题有着重大影响,是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的基本法。在物权制度背景下,我们必须从界定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利益分配问题、完成农村土地确权与权属登记、建立以土地为基础的农民利益保护机制、严格界定公共利益范围等方面加强对农民利益的保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