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263)
2023(17044)
2022(14221)
2021(12973)
2020(11207)
2019(25357)
2018(25059)
2017(47861)
2016(25827)
2015(28978)
2014(28347)
2013(27893)
2012(25597)
2011(22662)
2010(22547)
2009(21176)
2008(21122)
2007(19236)
2006(16481)
2005(14773)
作者
(72638)
(61001)
(60892)
(57590)
(38694)
(29151)
(27603)
(23693)
(22967)
(21732)
(20506)
(20399)
(19373)
(18971)
(18744)
(18615)
(18459)
(18041)
(17499)
(17485)
(14909)
(14798)
(14691)
(13932)
(13611)
(13599)
(13576)
(13572)
(12160)
(12126)
学科
(111106)
经济(110993)
(101627)
管理(93576)
(91335)
企业(91335)
方法(52829)
数学(43165)
数学方法(42666)
(36088)
业经(33719)
(33124)
中国(26853)
(26212)
财务(26159)
财务管理(26115)
企业财务(24827)
农业(23249)
技术(23125)
(21372)
理论(20313)
地方(19657)
(19493)
贸易(19478)
(19316)
(19282)
(18933)
(18542)
环境(18145)
(17523)
机构
学院(369523)
大学(365435)
(154503)
管理(153253)
经济(151567)
理学(132250)
理学院(130978)
管理学(128924)
管理学院(128246)
研究(112323)
中国(88476)
(75248)
(72792)
科学(67510)
(59763)
财经(58078)
(56136)
(54809)
中心(54615)
业大(53185)
(52702)
研究所(49363)
农业(46959)
经济学(46768)
北京(46343)
(44229)
(43990)
师范(43568)
财经大学(42882)
经济学院(42548)
基金
项目(246794)
科学(197364)
基金(181521)
研究(181059)
(156641)
国家(155283)
科学基金(136780)
社会(117384)
社会科(111498)
社会科学(111468)
(98012)
基金项目(96458)
自然(88616)
自然科(86683)
自然科学(86660)
自然科学基金(85203)
教育(83293)
(80518)
资助(73258)
编号(72929)
成果(57475)
(56100)
重点(54773)
(54664)
(52698)
创新(51685)
国家社会(49082)
课题(48687)
(48207)
科研(47566)
期刊
(167140)
经济(167140)
研究(101411)
中国(70079)
(61574)
管理(60346)
(54027)
学报(51970)
科学(49818)
大学(40132)
学学(37870)
农业(37003)
技术(35812)
教育(34950)
(31569)
金融(31569)
业经(29548)
财经(29030)
经济研究(26430)
(25023)
(22854)
问题(21934)
技术经济(21371)
财会(18917)
统计(18504)
图书(18489)
(17984)
商业(17748)
科技(17428)
现代(17352)
共检索到5402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罗斌  凌鸿程  苏婷  
环境管理模式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焦点问题。以企业创新为切入点,构建了一个环境分权影响企业创新的理论模型,并使用2008—2015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考察环境分权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作用机制以及产权性质、盈利能力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环境分权抑制而非促进企业创新,而且环境分权对企业创新的抑制作用存在异质性,即在非国有企业和盈利能力强的企业中更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环境分权抑制企业创新的内在机制在于,环境分权降低了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质量,进而对企业创新产生阻碍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崔秀梅  温素彬  李冰冰  
经济转型时期,社会面临环境污染和经济发展的双重压力,政府环境规制举措及企业内部创新举动调和两者的矛盾。文章以沪深A股上市公司经验数据为研究对象,基于"波特假说"及合法性理论,探究环境信息披露行为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以及环境规制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环境信息披露质量高低干扰企业创新投入份额的提升;环境规制程度与企业创新能力之间显著正相关;在环境规制调节作用下,环境信息披露质量对企业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挤出作用。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蔡芬   高耀   汪霞  
个人-环境匹配能够为理解和优化我国博士生的学术创新能力培养提供新视角。对博士生问卷数据和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发现:一致性匹配对创新能力自评的正效应较弱,对创新成果有负效应,这与个人-环境匹配理论的传统假设相悖,可能反映了博士生培养的独特情境。在要求-能力匹配方面,论文发表要求对创新成果有正效应但对创新能力自评无影响,容易加剧发表的“内卷化”。研究方法和知识、学位论文创新性要求对创新能力自评有正效应。资格考试、课程任务要求对学术创新能力缺乏积极作用且更容易达成匹配。在供给-需求匹配方面,经济资助、科研项目、同伴支持对学术创新能力有正效应,但经济资助供给的匹配度亟待提高。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冯海波   陈韵洁   周明明   刘勇政  
自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以来,创新已然成为中国未来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本文首先在理论层面上分析了政府支出对创新的正向激励效应和负向挤出效应,然后基于2007—2017年中国269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中国政府支出规模的创新效应,意在探索有利于促进创新的政府支出规模和结构。实证结果表明,从整体上看,中国当前的政府支出规模对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并且这一作用主要是由政府支出中的科学技术支出和福利性支出对创新活动的正向激励效应所驱动。与此同时,政府支出规模对创新的影响呈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和创新质量差异:在人均科学技术支出和人均福利性支出更多的东部与中部地区,政府支出规模的正向激励效应表现得更为显著;科学技术支出会同时促进高质量和低质量的创新活动,而福利性支出只促进低质量的创新活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佟孟华  许东彦  郑添文  
本文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实施后的时间纳入样本期,以2013—2017年中国上市公司中478家高污染行业的2 390个企业作为研究样本,使用内容分析法,通过人工配合机器的方式对企业年报进行分析,从而量化了企业环境信息披露。使用混合面板模型、面板双固定效应等模型和变换变量等方式来缓解内生性问题,以及变更样本期实证分析了中国高污染企业环境信息披露与权益资本成本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环境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能够有效降低企业权益资本成本。进一步地,本文采用中介效应模型分析高污染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影响权益资本成本的渠道。从影响机制来看,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的信息透明度和社会责任,进而降低企业的权益资本成本。本文的研究结论不仅可以丰富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和权益资本成本的研究,也能够为相关部门环境信息披露政策的制定以及企业管理层对于环境信息披露质量的决策提供支持。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秀敏  杨连星  汪瑾  
基于我国上市企业2005-2011年间大样本数据和改进后的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测度方法,本文对环境信息披露与企业研发创新之间的影响效应进行实证检验,发现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一定程度上对企业的研发具有"激励"效应,但二者间的影响效应在不同行业和所有制企业类型中存在显著的差异性;相对于企业自身的环境信息披露而言,地方政府环境管制对企业研发创新具有促进效应。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黄磊  段云龙  覃大嘉  周礼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全球外部环境充满动荡性和不确定性,创新质量的提升是高新技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文利用2013—2019年387家中国A股上市的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探索了“技术搜寻—吸收能力—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质量”的关系机理。研究得出:技术搜寻宽度和技术搜寻深度与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质量均呈非线性的倒U型关系,平衡型技术搜寻显著正向影响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质量。进一步研究发现,不同的吸收能力在技术搜寻与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质量关系中具有异质性的中介传导作用。本文研究结论丰富和深化了技术搜寻和吸收能力对创新质量影响机理的研究,同时为高新技术企业管理人员的知识管理和创新管理战略决策提供理论借鉴。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孟庆玺  白俊  施文  
关系型交易是中国区别于发达国家市场化交易的一个典型特征。文章以企业技术创新为切入点,使用20 05-2014年上市公司年报,并结合手工收集的客户个体特征数据,研究了客户集中度这一关系型交易的经济后果、作用机制以及客户个体特征的调节作用。实证检验表明,较高的客户集中度会阻碍而非助力企业技术创新。其作用机制在于,当客户集中度增加时,企业的融资约束加剧、经营风险上升,二者共同阻碍了技术创新。基于客户特征的进一步分析还发现,只有当客户的议价能力较强、破产风险较高或者与企业具有关联关系时,客户集中度对企业技术创新的阻碍效应才会存在,但上述效应不会受到客户技术水平的显著影响。文章不仅为客户集中度这一关系型交易的经济后果提供了细致深入的经验证据,而且从供应链视角为企业技术创新不足提供了基于中国情景的解释。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江宇   张智  
利用2007—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借助社保缴费负担作为切入点,考察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保缴费负担能通过“倒逼”效应与“挤出”效应影响企业数字化转型,两者呈现倒U型曲线关系,这一核心结论在经过内生性处理和多种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财政补贴对于两者之间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相较于普惠性财政补贴,竞争性财政补贴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促进作用更强、促进区间更宽;社保缴费负担对低债务融资水平、国有控股、劳动密集型、高数字双创水平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促进作用更为明显。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常媛  荣初  刘亦晴  
“双碳”目标进一步明确企业绿色低碳发展,而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质量是判断企业是否低碳发展的指标之一。文章以2013—2021年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薪酬激励对环境信息披露质量的直接影响,并检验环境规制的调节效应与门槛效应。结论表明:薪酬激励可提升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质量,且环境规制增强了这一促进作用;环境规制存在单门槛效应,当环境规制强度达到门槛值0.021时,薪酬激励对环境信息披露质量的提升效果最佳;相对于非国有企业、东部和西部地区企业来说,环境规制的正向调节作用只在国有企业和中部地区企业显著。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陈建林  冯昕珺  李瑞琴  
在学术界一直存在一个争论:家族涉入是促进了企业创新还是阻碍了企业创新?厘清上述争论的产生原因和影响因素,有助于解释家族企业创新研究的争论和拓展家族企业创新研究的视野。本文对近年来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地梳理,归纳出家族企业创新三个领域的研究成果:家族企业创新投入、家族企业创新产出、家族企业创新的影响因素(内部家族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分析家族企业创新争论产生的原因,并针对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对未来的研究提出展望。本文提出通过构建权变理论整合家族企业创新争论的研究方向,有助于丰富家族企业创新的理论研究。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沈俊  刘小艳  夏德  罗鑫澜  
为了验证政府补助通过环境信息披露影响企业绿色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并利用这一机制促进企业绿色创新发展,文章首先从理论上分析其影响路径,基于2015—2020年重污染样本企业的数据,构建企业绿色创新绩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实证分析政府补助对重污染企业绿色创新绩效的影响效果,并检验环境信息披露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总体来看,政府补助能够显著促进重污染企业绿色创新绩效的提高;从影响途径来看,政府直接补助通过披露载体和披露内容显著提高重污染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水平,进而促进重污染企业提高绿色创新绩效。研究对于提高重污染企业绿色创新绩效具有现实意义,为政府制定重污染管理政策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杨兴全   丁琰  
本文以2007—2021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借助沪深交易所相继推出行业信息披露指引这一外生政策,考察分行业信息披露监管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分行业信息披露监管显著提升了企业创新投入与创新产出。机制检验表明,分行业信息披露监管对企业创新的作用机制主要源于其融资效应和治理效应。异质性检验表明,分行业信息披露监管对企业创新的促进效应在非国有企业、高科技行业以及营商环境较差地区的企业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分行业信息披露监管有利于促进企业提升创新效率以及创新增加值。本文结果为分行业信息披露监管的政策评估提供了微观层面的证据,为推动信息披露监管体系建设以及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理论及经验支持。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慧  黄群慧  
本文基于管家理论和代理理论,从授权激励视角出发,利用2012—2018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考察主导型首席执行官(CEO)与企业创新投入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主导型CEO与企业创新投入之间呈倒U型关系,且这种倒U型关系在国有企业中更为显著;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发现,主导型CEO会因企业规模、所在行业的竞争程度的不同,对企业的创新投入产生不同的影响。研究结论对合理授予CEO主导权、挖掘企业创新影响因素以及政府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政策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玲  
本文将投资者信心置入创新信息披露与公司长期估值溢价的关系中,分析了创新驱动背景下,企业创新信息披露如何通过投资者信心的中介渠道影响公司估值的长期溢价。本文以2015-2017年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构建了企业创新信息披露质量测度体系,研究表明,创新信息披露能够促进公司估值的长期溢价,企业创新行为能够被市场感知。但这种促进作用有很大一部分是通过投资者信心的中介效应实现的。企业通过持续的创新行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增强投资者信心,是我国股市健康发展的根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