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46)
- 2023(12954)
- 2022(10711)
- 2021(9864)
- 2020(8445)
- 2019(19298)
- 2018(19097)
- 2017(37262)
- 2016(19649)
- 2015(21696)
- 2014(20669)
- 2013(20250)
- 2012(18155)
- 2011(16083)
- 2010(16576)
- 2009(15780)
- 2008(15755)
- 2007(14241)
- 2006(12854)
- 2005(11952)
- 学科
- 业(86216)
- 济(85576)
- 经济(85487)
- 企(80700)
- 企业(80700)
- 管理(76086)
- 方法(38026)
- 数学(29463)
- 业经(29328)
- 数学方法(28899)
- 财(27137)
- 农(25031)
- 制(21737)
- 技术(20980)
- 中国(20495)
- 务(20214)
- 财务(20174)
- 财务管理(20154)
- 企业财务(19053)
- 银(18382)
- 银行(18367)
- 农业(17870)
- 划(17630)
- 理论(17613)
- 行(17318)
- 环境(16400)
- 策(15837)
- 和(15429)
- 地方(14373)
- 体(14159)
- 机构
- 学院(272371)
- 大学(266033)
- 济(116258)
- 经济(114131)
- 管理(113761)
- 理学(97275)
- 理学院(96369)
- 管理学(94630)
- 管理学院(94136)
- 研究(83437)
- 中国(71752)
- 京(55840)
- 财(55229)
- 科学(48503)
- 农(43632)
- 江(43305)
- 财经(42921)
- 所(40908)
- 中心(39174)
- 经(38881)
- 业大(37644)
- 研究所(36553)
- 北京(35152)
- 经济学(34571)
- 州(34392)
- 农业(33967)
- 商学(32224)
- 商学院(31947)
- 财经大学(31492)
- 经济学院(31135)
- 基金
- 项目(176464)
- 科学(142061)
- 研究(130580)
- 基金(129532)
- 家(111356)
- 国家(110377)
- 科学基金(98216)
- 社会(85259)
- 社会科(81081)
- 社会科学(81055)
- 省(71649)
- 基金项目(67898)
- 自然(63392)
- 自然科(62076)
- 自然科学(62064)
- 自然科学基金(61005)
- 教育(59632)
- 划(57764)
- 资助(52829)
- 编号(51256)
- 创(43290)
- 创新(39420)
- 成果(39324)
- 重点(39316)
- 业(39042)
- 发(38390)
- 部(38261)
- 课题(35434)
- 国家社会(35408)
- 制(34537)
- 期刊
- 济(132056)
- 经济(132056)
- 研究(81092)
- 中国(57600)
- 管理(50327)
- 财(47173)
- 农(40541)
- 科学(36111)
- 学报(35089)
- 融(34624)
- 金融(34624)
- 技术(28455)
- 大学(28195)
- 教育(27527)
- 农业(26769)
- 学学(26665)
- 业经(23655)
- 财经(21973)
- 经济研究(20892)
- 经(19001)
- 业(17815)
- 技术经济(17409)
- 问题(16363)
- 策(14696)
- 统计(14625)
- 科技(14057)
- 现代(13872)
- 财会(13780)
- 商业(13652)
- 贸(12942)
共检索到4218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朱艳娇 毛春梅
“双碳”目标下,加快绿色低碳发展将给企业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通过制定合理的环境管理体制、加大环保投入提升企业绿色创新水平,是当前学术界关注的重要议题。基于中国2011—2017年上市公司数据,从环保投入视角,采用有调节的多重并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环境分权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环境分权与企业绿色创新呈倒“U”型关系,适度的环境分权可以有效提升企业绿色创新水平,过度环境分权体制下的激励扭曲不利于企业绿色创新;绿色低碳转型目标约束促使环境分权与企业绿色创新的倒“U”型关系曲线更加陡峭,适度的环境目标约束正向调节环境分权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过度的环境目标约束促使倒“U”型曲线拐点前移。机制分析结果表明,政府环保投入、企业环保投入在环境分权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同时,绿色低碳转型目标约束会强化政府环保投入在环境分权与企业绿色创新间的中介作用。因此,应积极推进环境事权和管理权结构性改革,完善环境事务激励与约束机制,从而促进企业绿色创新水平提升。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孙金花 徐琳霖 胡健
环境问题是影响我国生态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而积极释放环境履责信号来推动绿色技术创新发展则是企业应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途径,特别是在互联网传媒带来的网络舆论效应凸现的当下,媒介公众的外部舆论压力已成为企业开展绿色创新活动的新驱动力。基于此,本文尝试从环境责任视角,探究公众、媒介外部舆论压力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的内在作用机制,引入环保投资作为调节变量,构建相应理论模型,并以2012—2018年重污染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开展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公众关注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媒介关注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间存在"倒U型"关系;公众关注与媒介关注间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且在提高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方面存在替代效应;环境责任在媒介关注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非线性关系中具有完全中介作用;环保投资强化了媒介关注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间的非线性关系,但削弱了公众关注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赵鑫 杨棉之 曹迅
基于外部性理论与吸收能力理论,利用2013—2021年中国制造业民营上市公司绿色专利数据,构建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探讨国有股权参与、吸收能力对民营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国有股权参与显著促进民营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国有股权持股比例越高,绿色技术创新水平越高;吸收能力在国有股权参与与民营企业绿色技术创新间发挥部分中介效应,同时分析师跟踪是有效的调节变量,国有股权参与与分析师跟踪的交互效应正向调节上述中介关系。分层类检验结果表明,当企业具有中央国有股权参与、属于高污染行业,以及所处政策环境不确定性较高时,国有股权参与更有利于促进民营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提升。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滕明明 申明浩
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化转型能够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梳理数字化同群效应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机制,以2007—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数字化同群效应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创新投入,并通过加剧行业竞争实现;企业管理者能力抑制数字化同群效应对相关企业创新投入的正向效应,而融资约束会放大数字化同群效应对企业创新投入的正向影响。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钱丽 汪美鑫 肖仁桥
基于异质环境分权理论,采用2009—2020年我国省际工业企业面板数据,利用动态GMM面板模型实证分析和检验环保人事分权、环保资金分权和环保立法分权对企业绿色创新效率的非线性影响,探讨企业绿色研发投入和研发产出因素的中介效应,最后分析财政分权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1)环保人事分权、环保立法分权与企业绿色创新效率均呈倒U型关系,而环保资金分权与企业绿色创新效率呈U型关系,当前我国大部分省域的3种环境分权均未跨过拐点,环保人事分权、立法(或资金)分权对企业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处于促进(或抑制)阶段;(2)企业绿色研发投入和研发产出是环境分权对企业绿色创新效率发挥作用的主要传导路径,其中,绿色研发人员投入、绿色研发经费投入、绿色技术产出与绿色经济产出均呈现出显著的部分或完全中介作用;(3)财政分权正向调节环保人事分权、环保资金分权与企业绿色创新效率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而对环保立法分权与绿色创新效率之间的倒U型关系起负向调节作用。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钱丽 汪美鑫 肖仁桥
基于异质环境分权理论,采用2009-2020年我国省际工业企业面板数据,利用动态GMM面板模型实证分析和检验环保人事分权、环保资金分权和环保立法分权对企业绿色创新效率的非线性影响,探讨企业绿色研发投入和研发产出因素的中介效应,最后分析财政分权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1)环保人事分权、环保立法分权与企业绿色创新效率均呈倒U型关系,而环保资金分权与企业绿色创新效率呈U型关系,当前我国大部分省域的3种环境分权均未跨过拐点,环保人事分权、立法(或资金)分权对企业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处于促进(或抑制)阶段;(2)企业绿色研发投入和研发产出是环境分权对企业绿色创新效率发挥作用的主要传导路径,其中,绿色研发人员投入、绿色研发经费投入、绿色技术产出与绿色经济产出均呈现出显著的部分或完全中介作用;(3)财政分权正向调节环保人事分权、环保资金分权与企业绿色创新效率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而对环保立法分权与绿色创新效率之间的倒U型关系起负向调节作用。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同蕾 马远
2018年《关于开展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的通知》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供应链数字化的落地与实施,在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下为企业持续绿色创新提供了新机遇。本文基于2007~2022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双向固定双重差分法和调节中介模型,将供应链数字化对企业持续绿色创新的影响进行评估,并分析了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供应链数字化可以有效提升企业持续绿色创新水平,经过系列检验后结果依然稳健;异质性分析表明,横向上,供应链数字化有助于规模较大、国有、经营能力较强、股权结构存在关联的企业提高其持续绿色创新水平,纵向上,在制造业、高科技行业、非重污染行业和非劳动密集型行业中,试点政策的效应更加显著;机制分析发现,融资约束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企业规模在融资约束促进企业持续绿色创新的关系中起正向调节作用。本文结论有助于拓宽微观企业供应链数字化在持续绿色创新领域的研究,为政府加快供应链智慧转型升级、助力企业持续绿色创新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亚兵 夏月 赵振
基于战略认知理论、产业政策理论分析,高管绿色认知对企业经济绩效和环境绩效的影响,以及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在其中的中介作用,并探究整个研究路径在环境规制下的作用边界。对2012—2019年深沪A股上市重污染行业企业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高管绿色认知正向促进企业经济绩效和环境绩效提升;绿色技术创新能力与企业经济绩效存在U型关系;绿色技术创新能力正向促进企业环境绩效提升;高管绿色认知通过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对经济绩效发挥U型中介作用;高管绿色认知通过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对环境绩效发挥线性中介作用;环境规制正向调节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在高管绿色认知与经济绩效间的U型中介作用;环境规制正向调节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在高管绿色认知与环境绩效间的线性中介作用。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吴绍棠 李燕萍
本研究基于网络理论与制度理论,通过采集13家产业创新联盟内的145份成员企业问卷,探讨了企业的联盟网络多元性对合作创新的影响,并采用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考察了联盟信任与合法性认知在其中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联盟网络多元性对联盟信任、合作创新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联盟信任在联盟网络多元性和合作创新中有部分中介作用;合法性认知调节了联盟信任对合作创新影响的强度,即联盟成员若拥有高的联盟合法性认知,联盟信任对合作创新的影响很小,而联盟成员若拥有低的联盟合法性认知,联盟信任对合作创新的影响很大。在企业日趋多元的联盟网络中,合法性认知是合作创新的一种保护机制,亦是联盟信任的一种替代机制。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苏慧文 于丽虹
结构赋能作为企业赋能的重要手段,一旦落地就会形成一种常态化机制,持续有效地影响团队的创新行为。鉴于目前企业赋能中有关团队心理赋能与组织赋能的研究鲜少,从结构赋能理论出发,结合三元交互决定理论,引入团队心理赋能和知识共享分别作为中介和调节变量构建结构方程模型,采用Amos和SPSS等工具进行数据分析和假设检验。结果表明:结构赋能及其4个要素(信息、资源、支持和机会)均对团队创新行为有显著的正效应;团队心理赋能在结构赋能及其4个要素与团队创新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知识共享反向调节结构赋能与团队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基于研究结果,提出管理者要重视结构赋能效应,通过关注员工心理状态、营造知识共享氛围等引导团队创新。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詹绍文 曹桢
基于产业集聚的观点,以创意人才为研究对象,探讨文化园区创新要素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并探究创新环境的中介作用,检验政策配置的调节作用。建立基于文化产业园区创新要素与创新绩效的调节中介作用模型,运用问卷调查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①创新要素对创新环境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创新要素的三个维度中,社会网络、个人成长对创新绩效影响不显著;②创新要素中的信息共享与知识溢出维度和创新绩效直接显著,而个人能力通过创新环境中介作用影响创新产出;③政策配置在创新环境和创新绩效的中介效应中起到正向调节作用,政策支持力度越高对创新产出的影响越大。因此,政府应该引导建立以创新为导向的要素集聚,通过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完善社会网络结构,降低区域的创新阻力,进而提升文化创造力的集聚与外溢能力。
关键词:
创新要素 创新环境 创新绩效 政策配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邢新朋 梁大鹏 刘天森 干益宸
基于自然资源基础观理论,构建一个包含可持续探索创新、可持续利用创新、企业可持续性和环境绩效的被调节的中介模型,利用Bootstrap方法对来自中国制造业企业的393份调查问卷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可持续探索创新、可持续利用创新及企业可持续性均正向影响企业环境绩效。企业可持续性不仅在可持续探索创新与环境绩效之间发挥部分中介效应,而且在可持续利用创新与环境绩效之间发挥部分中介效应。环境竞争性正向调节可持续探索创新与企业可持续性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调节企业可持续性在可持续探索创新和环境绩效间的部分中介效应,但是环境竞争性并不能调节企业可持续性在可持续探索创新与环境绩效之间的中介效应。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袁菲菲 谢永珍
企业家个人特质影响企业决策行为和决策结果,且其作用发挥受情境因素的制约。基于高阶理论,构建区域冒险精神的调节下,企业家冒险倾向通过创新投入对创新绩效产生影响的理论模型。以2014—2019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结果发现:企业家冒险倾向对创新投入和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创新投入能够促进创新绩效提升,而且在企业家冒险倾向和创新绩效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区域冒险精神对企业家冒险倾向和创新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呈倒U型。结论揭示了企业内外部非正式制度的重要性,并进一步拓展了企业创新前置影响因素研究。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王梓鉴 景楚 孙健敏
近年来,"加班"逐渐演变成了一种职场"文化"。本研究针对当前企业实践和学术研究提出疑问:"加班真的能提高绩效吗?其作用机制是什么?"为回答这一问题,本研究运用压力认知评价理论探索了加班行为对任务绩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利用239名在职企业员工的三阶段配对数据验证假设,结果表明:加班行为与信息性压力感知和控制性压力感知正相关,信息性压力感知、控制性压力感知在加班行为和任务绩效的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员工的核心自我评价正向调节了"加班行为-信息性压力感知-任务绩效"的前半径,负向调节了"加班行为-控制性压力感知-任务绩效"的前半径。本研究提供了中国情境下加班与绩效之间关系的实证支持,同时澄清了加班行为对任务绩效的影响机制和边界条件,对组织充分认识加班行为,妥善设计加班政策,招聘甄选和管理员工,促进员工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金生 时代
基于价值共创理论与社会交换理论,引入用户驱动创新作为中介变量,冗余资源作为调节变量,构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基于352份调查数据,运用层级回归、Bootstrap和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实证检验企业跨界创新对价值共创的影响,以及用户驱动创新的中介效应和冗余资源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企业跨界创新能够显著正向影响用户价值共创,用户驱动创新在企业跨界创新和用户价值共创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冗余资源正向调节企业跨界创新对用户驱动创新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