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91)
2023(6906)
2022(5814)
2021(5127)
2020(3943)
2019(8920)
2018(8695)
2017(16432)
2016(8758)
2015(9754)
2014(9626)
2013(9578)
2012(9361)
2011(8781)
2010(8973)
2009(8195)
2008(8069)
2007(7280)
2006(6940)
2005(6514)
作者
(26902)
(22731)
(22521)
(21106)
(14394)
(10820)
(10070)
(8639)
(8597)
(8089)
(7802)
(7425)
(7329)
(7237)
(7056)
(6949)
(6696)
(6446)
(6403)
(6392)
(5786)
(5668)
(5415)
(5134)
(5114)
(5071)
(5036)
(4925)
(4605)
(4528)
学科
(46007)
经济(45974)
管理(24901)
(24228)
地方(17641)
(16467)
企业(16467)
中国(15760)
(14586)
环境(13468)
方法(11954)
业经(11611)
农业(10389)
(10357)
地方经济(10136)
数学(9940)
数学方法(9866)
(8330)
(8185)
金融(8185)
(7810)
银行(7800)
(7709)
(7624)
贸易(7614)
发展(7594)
(7574)
(7363)
(7281)
(7276)
机构
学院(130875)
大学(126928)
(57958)
经济(56787)
研究(51673)
管理(47319)
中国(39582)
理学(39392)
理学院(38913)
管理学(38390)
管理学院(38163)
科学(31149)
(29218)
(26945)
(24895)
(24648)
研究所(24216)
中心(23001)
(21484)
业大(19429)
北京(19138)
(19082)
农业(19042)
师范(18900)
(18719)
财经(18696)
(17577)
经济学(17286)
(16837)
(16738)
基金
项目(82944)
科学(65385)
研究(62703)
基金(58020)
(50842)
国家(50372)
科学基金(42585)
社会(40656)
社会科(38581)
社会科学(38572)
(34304)
基金项目(30096)
(27966)
教育(26866)
(25462)
自然(25398)
编号(25367)
自然科(24735)
自然科学(24731)
自然科学基金(24265)
资助(23416)
发展(20938)
(20566)
成果(20032)
重点(19138)
课题(18549)
(17418)
(17405)
国家社会(16968)
创新(16350)
期刊
(74109)
经济(74109)
研究(42504)
中国(32647)
(24354)
学报(18973)
科学(18874)
管理(18584)
(17383)
农业(17144)
教育(16040)
业经(14664)
(14593)
金融(14593)
大学(14592)
学学(13691)
技术(12172)
经济研究(11706)
问题(9907)
(9193)
财经(8996)
资源(7856)
(7852)
世界(7117)
技术经济(7060)
(6776)
经济问题(6750)
商业(6742)
科技(6555)
图书(6518)
共检索到2164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黄选瑞,张玉珍,周怀军,孟宪宇  
本文在环发关系以及环境问题产生机理认识的基础上指出,环境容量的相对有限性是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之一,环境再生产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出路。而林业是环境再生产的主导部门,林业的发展必须纳入区域可持续发展框架。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文进  
经济可持续发展再生产正常进行的一般条件 ,就是它的每种流量的输入量 ,都必须大于输出量。从价值角度来看 ,其正常进行的条件 ,则是每种不同性质的价值在再生产过程中新增的价值 ,必须大于耗费的价值 ,同时保证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价值的存量不低于某个最低水平 ,不同性质的价值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朱方明   曾钰婷   贺立龙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底线任务是防范返贫风险,关键要义是培育脱贫人口的可持续发展动力。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从劳动力再生产角度分析指出,精准脱贫迈向共同富裕的过程就是劳动力再生产数量与质量根本性提升的过程,亦是脱贫人口由满足生存需要走向追求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升过程。脱贫人口由劳动力简单再生产、一般扩大再生产到高质量扩大再生产的阶段性跨越,即可持续发展动力的构筑,要求劳动力的持续提升与劳动条件的持续改善以及劳动条件与劳动力的科学配置。然而,现实中脱贫人口不仅容易触发返贫风险,而且可能陷于劳动力简单再生产导致脱贫而不富,劳动力与劳动条件的低水平均衡束缚了脱贫人口内生可持续发展动力。因此,促进脱贫人口由精准脱贫向共同富裕迈进,应当基于“生产—交换—分配”三大关系,构建“制度—市场—社会”三位一体的具体路径,保障可持续发展动力的韧性、有效性与稳定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黄邦根  
马克思再生产理论包括三方面:一是社会再生产过程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人口再生产的统一,人口再生产必须与物质资料再生产协调发展;二是追求利润的内在动力和竞争的外在压力,迫使资本主义企业不断地增加资本积累,加快技术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从外延和内涵两个方面扩大生产规模;三是保持两大部类和各部门生产之间的比例关系,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提高分配的公平程度,增加国内消费需求,以防止和减轻经济危机。这些内容,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鼎华  林卿  
森林的可持续经营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是区域与全球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论述近自然林业的起源、概念、经营方法 ,阐明将近自然林业经营思想应用于我国森林经营中的意义及其与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孙志敏  
美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孙志敏编译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可持续森林经营第一次出现在国际间政府首脑会议中,各国元首集中讨论了如何实现森林可持续发展,积极准备实施21世纪议程。什么是可持续林业发展,如何实现?自然资源管理者首先应正确理解这些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沈伊婷  
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生态环境保护过程中,林业可持续发展是提升环境保护能力,优化环境保护模式,增强生态环保意识的科学手段。而林业财政投入是保障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对于林业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文章通过对林业可持续发展现状的分析,提出科学的林业财政投入策略,为林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积极推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稳步展开。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林迎星  
林业分类经营改革与中国林业可持续发展林迎星林业分类经营改革既是一个关系到今后中国林业发展方向的重大问题,也是一个事关中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笔者认为,林业分类经营改革应该与林业持续发展赠系在一起考虑,本文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一、林业分类经...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立群  
林业分类经营与林业可持续发展都是当前我国林业经济理论界极为关注的热点研究问题。本文仅就林业分类经营与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实质、二者之间的关系谈谈自己的看法与认识。一、林业分类经营1995年,原林业部长徐有芳同志在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上,明确提出"林业分类经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雄  李增嘉  山颖  姚学慧  王立祥  
本文界定了作物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认为我国作物生产必须走集约持续发展的路子;对作物生产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进行了辨析,指出全面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作物生产是关键,是重点,同时也是难点,二者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同时提出以禁绝陡坡地种植,改进耕作技术、持续增产、改善品质、发展产品加工、增加投入为主的促进作物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郑四渭  
在林业可持续发展中起着拉动与促动作用的经济持续性,可从盈利性、竞争性、较高的产品供给弹性、公益投入价值的补偿性、以及外邯的扶特与参与性等方面概括基本属性,它离不开经济──环境大系统的庇护。从世代平等的发展伦理、经济运行过程和经济持续性程度等三个角度对经济持续性进行分类,既可进一步认识经济持续性的内涵,又有利于经济持续性评价。经济持续性评价是建立在传统的经济发展评价基础上的,但两种评价在依据理论上.的差异导致了它们在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选择上、在评价对象范围与评价期确定上的差异。经济持续性实现基本途径的寻找依据应能解决林业资源有效地持续利用、林业的经济盈利性、林业的经济稳定性与平等性等三个经济持续...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明辉  肖青  
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来看 ,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而能源环境是我国环境面临的首要问题 ,其产生的根源在于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 ,此外能源技术水平相对落后、产业结构、能源价格不尽合理对其亦有较大影响。本文在剖析能源环境成因的基础上 ,提出相应的对策 ,以祈为能源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二勋  秦耀辰  
评述了古代西方与中国哲学家的环境观 ,并对两者的差异进行比较。以马克思主义环境观为基准 ,对现代环境观的三种主流意识进行辨析 ,在此基础上 ,提出可持续发展时代的环境观。同时认为 ,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观包括环境整体观、环境系统观、环境资源观和环境伦理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