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43)
2023(8710)
2022(6850)
2021(5956)
2020(5081)
2019(11154)
2018(10889)
2017(21431)
2016(11284)
2015(12332)
2014(12139)
2013(12055)
2012(11011)
2011(9033)
2010(9805)
2009(9724)
2008(9722)
2007(8894)
2006(7961)
2005(7661)
作者
(31588)
(26415)
(26289)
(24671)
(17012)
(12465)
(11815)
(9936)
(9707)
(9526)
(8777)
(8760)
(8691)
(8128)
(8042)
(7783)
(7727)
(7584)
(7506)
(7366)
(6458)
(6406)
(6256)
(6035)
(5886)
(5858)
(5765)
(5595)
(5237)
(5017)
学科
(74994)
(72177)
企业(72177)
管理(58172)
(56500)
经济(56435)
业经(25295)
(25279)
方法(24690)
(21321)
财务(21316)
财务管理(21249)
企业财务(20273)
(19136)
数学(16476)
数学方法(16414)
技术(15953)
农业(14855)
(14551)
(12620)
环境(12367)
审计(12163)
企业经济(12030)
(11731)
(11537)
中国(11365)
经营(11073)
技术管理(10422)
理论(10315)
(10023)
机构
学院(169691)
大学(162039)
(76960)
经济(75797)
管理(74553)
理学(64063)
理学院(63623)
管理学(63162)
管理学院(62866)
研究(46076)
中国(40135)
(39982)
(33597)
财经(31521)
(28567)
(26927)
(24692)
科学(24072)
商学(23673)
商学院(23498)
财经大学(23055)
经济学(22344)
(22214)
中心(21686)
业大(20761)
(20740)
经济管理(20646)
经济学院(20407)
北京(20140)
农业(19187)
基金
项目(105160)
科学(86204)
研究(79826)
基金(79523)
(66860)
国家(66201)
科学基金(60657)
社会(54469)
社会科(51912)
社会科学(51896)
基金项目(42339)
(41920)
自然(38511)
自然科(37619)
自然科学(37613)
自然科学基金(37038)
教育(34651)
(32726)
资助(31589)
编号(31269)
(29956)
(25870)
(23596)
成果(23300)
创新(23132)
(23065)
国家社会(22936)
重点(22814)
(22386)
人文(21699)
期刊
(90196)
经济(90196)
研究(49635)
(38559)
中国(34263)
管理(33368)
(23375)
科学(19097)
学报(17160)
业经(16670)
农业(16366)
技术(16305)
财经(16267)
(15477)
金融(15477)
大学(14579)
财会(14445)
经济研究(14328)
学学(14303)
(14048)
会计(12063)
技术经济(11762)
问题(11389)
(11343)
审计(10009)
通讯(9615)
会通(9607)
现代(9603)
(9377)
世界(9032)
共检索到2595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崔云   张媛   万慧娟  
文章以2017—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关键审计事项描述中环境事项文本信息披露的视角,来探究环境相关信息披露对企业未来环保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与环境相关的关键审计事项披露越多,企业未来环保投资规模越大,且信息不对称会弱化两者之间的关系。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旧成立。机制分析结果表明,环境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强化了高管环保意识,从而增大企业未来环保投资规模;异质性分析表明,处于不同环境规制标准、政府补助、媒体和分析师关注、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以及融资成本样本中,差异化比较明显。另外,环境关键审计事项披露使得企业未来环保投资增加,最终会提升企业绩效。文章的研究结论对企业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效合一”目标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与参考价值。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翀   胡凯旋   陈文瑞  
诚信是企业经营之本,诚信文化对控制企业风险、增强资本市场信任至关重要。基于2016—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分析了企业诚信文化对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企业诚信文化会减少关键审计事项披露,且通过降低企业经营风险、企业财务风险和审计师法律风险减少了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当企业关系型交易多和机构投资者参与度高时,企业诚信文化对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抑制作用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具有诚信文化的企业,审计费用更低、无结论性评价的关键审计事项更少、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同行业相似度及语调积极性更低。因此,企业应建立诚信经营的长效机制,提升文化软实力,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审计师应关注企业文化特性,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政府应鼓励企业加强诚信文化建设,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李嘉宁   伍利娜   肖帅莹  
基于2017—202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实证检验企业ESG表现对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ESG表现越差,审计师为应对风险披露的关键审计事项越充分,具体表现为披露数量更多、披露内容更详细。进一步分析发现,ESG表现通过影响企业的经营风险和信息风险,从而影响到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信息量,并且在审计师具有行业专长和媒体关注度较高的情况下,企业ESG表现对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影响更明显。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企业ESG表现经济后果的相关文献,而且对新审计报告准则实施后审计师更准确地识别审计风险、提供更有效的审计服务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晨  
本文以2013—2022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关键审计事项披露与审计质量之间的作用机理。通过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得到以下结论: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能够提升审计质量。进一步探究其作用机制发现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在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审计质量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审计师技术背景特征和企业科技属性特征的不同会对两者关系产生差异性影响。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刘颖斐  张小虎  
以2016年年报披露关键审计事项的A+H股以及2017—2018年年报披露关键审计事项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中介效应检验方法,发现当企业诉讼风险较高时,审计师会选择披露更多的关键审计事项,进而导致审计收费的增加。进一步检验发现,仅仅在风险承担水平高、盈余管理水平高、股权集中度高的组别中,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在诉讼风险与审计收费之间的发挥着中介效应。从关键审计事项这一新的视角检验了企业诉讼风险与审计收费之间的关系,明晰了企业诉讼风险对审计收费产生影响的机制,即关键审计事项披露作为企业诉讼风险影响审计收费的中介变量在风险披露方面发挥的作用。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王帆  邹梦琪  
运用文本分析检验充分披露关键审计事项与企业投资效率的关系。结果发现,关键审计事项披露越详细、文本越精确,越能提升企业投资效率,而可读性、语调对投资效率影响有限。分析师盈余预测越准确、企业代理成本越低,越能促进详细程度、精确性与投资效率间的正向关系。同时,高媒体关注、高机构投资者持股、低管理层过度自信企业的关键审计事项披露越详细、文本越精确,也越能提高投资效率。进一步发现,事项段和应对段披露越详细、事项段越可读、事项段越精确,越能显著提升投资效率;披露公司层面事项、对外投资事项以及非投资事项均会降低非效率投资。研究表明关键审计事项充分披露对企业资源配置具有正向作用,为监管机构改善审计报告披露模式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肖翔   梁煦   喻子秦   葛格   
本文基于2015-2019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研究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研究发现,关键审计事项的披露能够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且披露数量越多,企业融资约束缓解越明显。进一步对作用机制进行检验,发现关键审计事项的披露能够通过提升企业外部信息透明度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此外,关键审计事项披露要求提出后,发现民营企业、低会计稳健性企业融资约束缓解效果更为明显。本文从融资约束角度考察新审计准则的微观经济层面作用效果,同时纳入企业信息透明度的考察角度,为企业全面披露关键审计事项段、寻求融资缓解提供新的思路与启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吕知之  徐凤菊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04号》自2018年起在A股全面实行。本文以2015年至2017年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回归分析和似无相关检验发现披露关键审计事项显著提高了审计定价,这主要源于注册会计师审计投入的提高以及审计质量的提升。进一步分析表明,在"十大"和"非十大"之间披露关键审计事项对审计定价的提高作用没有差异,但是在国企与民营企业之间差异明显。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艳丽   宋浩源   张无双  
本文以我国2017年新审计准则的实施为背景,以2017~2021年我国A股上市的非金融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卖空机制对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影响。研究发现,卖空机制对关键审计事项披露质量有促进作用,该结论经过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异质性检验发现,在非国有企业、会计稳健性低的企业以及由“非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企业,卖空机制对关键审计事项披露质量的影响更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媒体对负面信息的关注度、审计风险以及企业信息透明度分别是卖空机制对关键审计事项披露质量在资本市场、审计师和企业三个层面的作用渠道。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胡志颖  胡国强  
本文以2016~2018年披露关键审计事项(CAM)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审计师与管理层的校友关系对CAM披露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审计师与管理层的校友关系显著降低了CAM的披露水平,且这一降低作用主要集中在审计师行业专长低、独立性弱的情形。并且,校友关系主要降低了收入确认类、资产核算类CAM的披露水平;随着CAM披露水平的提高,市场负面反应加大,公司盈余管理空间下降,审计收费增加,但是校友关系的存在弱化了CAM披露水平与审计收费之间的正向关系。这些结果表明,审计师与管理层的校友关系有损CAM的披露,本文研究为CAM披露的监管和使用提供了参考借鉴。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宋夏云  饶瑾  
关键审计事项是指在审计过程中,注册会计师与被审计单位治理层进行充分沟通后,运用职业判断认定的不存在不确定性且会对当期财务报告等信息披露产生重大影响的事项。它具有重要性、可靠性、完整性、行业集聚性和特异性的特征。关键审计事项信息披露的重点内容主要包括:有关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及其重大变化的事项;有关企业战略的重大调整事项;有关行业环境的重大变化事项;有关关联方及其交易的重大变化事项;有关股东股权的重大变动事项;有关企业偿债能力重大变化的事项;有关诉讼、仲裁的重大事项;有关公平性的事项;有关合法合规性的事项;有关名誉性的事项等。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邱吉福   杨锋源   张航  
财政部2016年底修订的审计准则要求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报告中沟通关键审计事项,其主要目的是提高财务信息质量,加强与投资者有效沟通,从而抑制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操纵。文章以2013—2021年A股上市公司年报中“管理层讨论与分析(MD&A)”文本信息为研究对象,研究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对MD&A语调操纵的影响。研究发现: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对MD&A语调操纵具有抑制作用,经由“非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披露的关键审计事项发挥的抑制作用更加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减值类与其他类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抑制作用显著,收入类关键审计事项披露不显著;公司融资约束水平低时,披露关键审计事项对管理层MD&A语调操纵的抑制作用更显著。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石青梅  孙梦娜  谢香兵  
2016年,中国新审计准则要求在审计报告中增加关键审计事项段,以进一步提高审计报告的信息含量,缓解资本市场信息不对称。基于此政策变更提供的准自然实验,利用2015-2018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企业数据,构建双重差分模型检验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对企业创新质量的影响及其经济后果。研究发现,关键审计事项披露显著提升了企业创新质量;具体作用机制为“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缓解信息不对称-降低企业融资约束-提高创新质量”。异质性检验发现,在非国有、审计师行业专长较高、内部控制质量较低的企业中,关键审计事项披露提高企业创新质量的政策效应更为显著。经济后果检验发现,较高的创新质量有利于提高企业价值。研究不仅基于降低融资约束视角为新审计准则提高企业创新质量提供了经验证据,也为新审计准则的实施和进一步完善提供了政策参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慧霞  
本文基于2013—2021年深市上市企业财务数据,实证检验会计信息透明度、关键审计事项披露与企业盈余惯性间的内在关联。研究表明:关键审计事项披露与企业盈余惯性显著负相关;会计信息透明度与企业盈余惯性显著负相关;会计信息透明度显著增强关键审计事项披露与企业盈余惯性间的负相关程度。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耀友福  
借助新审计报告关键审计事项中的掏空事项文本信息,文章以2017—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掏空关键事项的视角考察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对大股东掏空行为的有效性。研究发现,与掏空相关的关键审计事项披露能够减少大股东掏空行为。当与掏空相关的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力度越大、风险匹配度越高或越是利用专家工作时,其对大股东掏空行为的治理效用越大;掏空关键审计事项披露机制对大股东掏空行为的治理效应主要是通过增加公司行政关注成本和市场监督压力实现的;从体现大股东代理问题的股权制衡环境来看,掏空关键审计事项披露所发挥的大股东掏空抑制效应在股权制衡氛围较弱的公司中更明显。文章对强化新审计报告准则实施与其他行政监管及市场监督机制的合力威慑效用和协同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