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11)
2023(8388)
2022(7141)
2021(6366)
2020(5103)
2019(11741)
2018(11585)
2017(21996)
2016(11964)
2015(13316)
2014(13342)
2013(13172)
2012(12782)
2011(11951)
2010(12334)
2009(11335)
2008(11356)
2007(10196)
2006(9467)
2005(8757)
作者
(36823)
(30987)
(30829)
(28993)
(19610)
(14757)
(13813)
(11919)
(11824)
(11250)
(10728)
(10355)
(10008)
(9961)
(9772)
(9282)
(9072)
(8948)
(8879)
(8853)
(7934)
(7789)
(7496)
(7121)
(6936)
(6874)
(6870)
(6851)
(6317)
(6180)
学科
(60254)
经济(60193)
管理(35560)
(33459)
(25899)
企业(25899)
方法(20449)
地方(19731)
中国(18745)
数学(17265)
数学方法(17101)
(16646)
环境(14864)
业经(13917)
(12473)
(12058)
农业(11552)
(11371)
地方经济(11300)
(10385)
金融(10384)
(10080)
银行(10055)
(9840)
(9768)
(9752)
贸易(9742)
(9354)
技术(9340)
(9296)
机构
学院(180246)
大学(179238)
(75418)
经济(73857)
研究(68344)
管理(65902)
理学(56000)
理学院(55245)
管理学(54253)
管理学院(53949)
中国(51176)
科学(42478)
(39619)
(35872)
(34426)
(32685)
研究所(32553)
中心(29748)
(28777)
(27040)
财经(26819)
师范(26781)
业大(26359)
北京(25561)
农业(25367)
(24534)
(24196)
(23314)
经济学(22855)
师范大学(21633)
基金
项目(116479)
科学(92409)
研究(85027)
基金(83671)
(73338)
国家(72690)
科学基金(61735)
社会(55337)
社会科(52453)
社会科学(52437)
(46918)
基金项目(44318)
(39232)
自然(38912)
教育(38157)
自然科(37968)
自然科学(37955)
自然科学基金(37291)
资助(33669)
编号(33405)
(31405)
成果(27617)
重点(26901)
(25402)
发展(25373)
(24931)
课题(24536)
(24197)
国家社会(22679)
创新(22667)
期刊
(92203)
经济(92203)
研究(56642)
中国(41159)
(31037)
学报(28654)
科学(28191)
管理(25336)
(24797)
大学(21526)
教育(21523)
农业(21468)
学学(20192)
(18616)
金融(18616)
业经(16415)
技术(14978)
经济研究(14608)
财经(13224)
问题(11989)
(11394)
(11070)
资源(10119)
商业(9290)
技术经济(9056)
世界(8929)
(8883)
科技(8723)
(8583)
图书(8557)
共检索到2852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文同爱  李寅铨  
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和实施 ,2 0世纪 80~ 90年代产生的环境公平概念自然成为其题中之义 ,并成为其“中心问题” ,即居于可持续发展的中心地位 ;之后又出现了环境效率概念。本文在介绍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环境公平、环境效率的概念 ,并对环境公平居于可持续发展中心地位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咏梅  包维楷  庞学勇  
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是人类生存哲学的革新,是可持续发展思维方式的具体实践。其目的在于改善人类生存环境,达到人和环境的协调统一,实现人类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探讨了两大工程顺利推进并充分发挥生态效益的因素:(1)加强生态文明建设;(2)坚持生态效益优先原则;(3)加强恢复生态学基础理论研究,制定科学的工程评估和监测标准;(4)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5)完善工程机构建设;(6)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及办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明辉  肖青  
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来看 ,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而能源环境是我国环境面临的首要问题 ,其产生的根源在于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 ,此外能源技术水平相对落后、产业结构、能源价格不尽合理对其亦有较大影响。本文在剖析能源环境成因的基础上 ,提出相应的对策 ,以祈为能源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彬  陈昕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环境经营已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处理城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的辩证关系,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障。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二勋  秦耀辰  
评述了古代西方与中国哲学家的环境观 ,并对两者的差异进行比较。以马克思主义环境观为基准 ,对现代环境观的三种主流意识进行辨析 ,在此基础上 ,提出可持续发展时代的环境观。同时认为 ,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观包括环境整体观、环境系统观、环境资源观和环境伦理观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晓蓉  
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环境问题已经从区域性问题上升为全球性问题,为人类共同瞩目。随之全球气温升高、臭氧层空洞、大气污染、灾害性天气频繁、等等环境问题的产生,逐渐困扰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如何让有限的地球资源使人类持续的发展,必然会产生企业与环境之间的矛盾,生存与发展之间的矛盾,人类与大自然如何并存的矛盾。为了更加持续稳定的发展,就应从根本上下手,让人类真正懂得如何利用资源、如何回报社会,使人类的发展更加平顺、稳定。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建民  
二十世纪是人类物质文明最发达的时代,但也是地球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遭受破坏最为严重的时期。不可持续的生产模式、消费模式和世界人口的空前增长使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严重的挑战。为了保证当代人和后代子孙的福祉,人类必须遵循新的发展原则和发展模式,即可持续的发展。人类只有在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基础上调整自己的生殖行为、生产行为和消费行为,才能交给后代子孙一个健康的地球。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来明敏  
可持续发展与环境审计*浙江农业大学经贸学院来明敏一、环境审计的兴起以197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报告《我们的未来》和1992年在巴西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的《21世纪议程》为标志,确定了“可持续发展”作为全球的基本发展战略与行动指南。以...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栋梁  
运用社会生态学、经济伦理学和人口经济学等跨学科研究方法 ,揭示了人口环境系统的特征、动因及其容量 ,描述了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和环境对人口的威胁 ,预测了全球与中国面临的人口环境挑战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思经  
大量废弃物的污染已经对大自然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危害,且有恶化的趋势。而环保生物技术是治理环境中“三废”和实现“三废”再生产业最有力的技术措施,因此被认为是21世纪生物技术发展的一个新方向。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伟雄  
本文从资源、环境和人地关系的角度探讨我国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分析了影响我国可持续发展因素 ,指出中华民族的人口素质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阐明科教兴国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春莉  
环境与发展问题已经成为中国当前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的突出问题,也是在全球化的国际背景下中国和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解决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问题、促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加强环境法制建设。中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环境立法,在环境立法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建立了符合我国国情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但我们也要看到,有关环境法制建设相比其他领域的法制建设略显滞后,现行的环境法律制度建设亟待完善以满足可持续发展之需,环境保护任重而道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