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63)
2023(8633)
2022(7094)
2021(6427)
2020(5391)
2019(12279)
2018(12108)
2017(22976)
2016(12440)
2015(13711)
2014(13957)
2013(13518)
2012(12098)
2011(11159)
2010(11267)
2009(10987)
2008(10963)
2007(9901)
2006(9037)
2005(8402)
作者
(36731)
(30596)
(30429)
(28793)
(19278)
(14677)
(13740)
(11817)
(11753)
(10790)
(10404)
(10370)
(9836)
(9729)
(9559)
(9264)
(9065)
(8933)
(8791)
(8788)
(7730)
(7363)
(7243)
(6910)
(6831)
(6777)
(6770)
(6766)
(6204)
(5942)
学科
(47454)
经济(47373)
管理(47215)
(38153)
(34150)
企业(34150)
方法(19714)
(17835)
数学(16831)
数学方法(16525)
(16157)
环境(13140)
(12702)
银行(12690)
业经(12301)
中国(12093)
(11806)
(11724)
(10445)
财务(10400)
财务管理(10377)
(10358)
(10204)
企业财务(9856)
(9564)
(9358)
(9330)
制度(9326)
体制(8764)
(8689)
机构
大学(180731)
学院(179875)
(72768)
管理(71753)
经济(71055)
理学(60930)
理学院(60294)
管理学(59402)
管理学院(59068)
研究(58513)
中国(49369)
(38386)
(38219)
科学(35269)
财经(29533)
(28933)
(28286)
中心(28044)
(27501)
(26677)
研究所(26023)
业大(24993)
北京(24082)
(22578)
经济学(22175)
(22009)
财经大学(21921)
师范(21806)
(21699)
农业(21176)
基金
项目(121433)
科学(96193)
基金(88963)
研究(88087)
(77304)
国家(76717)
科学基金(66687)
社会(57739)
社会科(54858)
社会科学(54838)
(47406)
基金项目(46573)
自然(42749)
自然科(41632)
自然科学(41622)
自然科学基金(40877)
教育(39970)
(39530)
资助(36416)
编号(34854)
成果(28068)
(27802)
重点(27311)
(27156)
(25324)
(25005)
国家社会(24481)
课题(24156)
创新(23605)
教育部(23339)
期刊
(81399)
经济(81399)
研究(52413)
中国(38532)
(31658)
管理(27603)
学报(27175)
科学(25122)
(24039)
(23135)
金融(23135)
大学(20969)
学学(19668)
教育(16263)
技术(15573)
农业(15319)
财经(15277)
(13001)
业经(12816)
经济研究(11994)
资源(10697)
问题(10239)
图书(8941)
理论(8768)
技术经济(8643)
财会(8591)
科技(8445)
(8320)
(8233)
统计(8130)
共检索到2763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于连超  马宁  
环境信用评价制度是环保部门对企业的环境行为进行评价,确定信用等级,并向社会公开的环境管理手段。那么,环境信用评价制度对企业的商业信用融资有何影响?利用2014—2020年沪深A股重污染企业的数据,探讨了环境信用评价制度对企业商业信用融资的影响。研究发现,环境信用评价制度对环境信用较好企业的商业信用融资影响不显著,但能显著降低环境信用较差企业的商业信用融资。这说明,环境信用评价制度对环境信用较差企业的商业信用融资具有惩戒作用。原因在于,环境信用评价制度提高了环境信用较差企业的政策风险和市场风险。进一步发现,当金融制度较差、行业竞争激烈时,环境信用评价制度对企业商业信用融资的激励作用和惩戒作用更显著。因此,要继续优化环境信用评价制度,以强化其对环境信用较差企业的惩戒作用。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于连超  单约楠  马宁  
环保信用评价制度是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体系建设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深度融合,进而优化资源配置效率的关键举措。运用沪深A股重污染企业2014—2020年的经验证据,探讨环保信用评价制度对企业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发现环保信用较好企业的投资不足得到明显缓解,环保信用较差企业的投资过度得到抑制但不显著,说明环保信用评价制度对企业资本配置效率的改善作用仅表现在企业投资不足方面。影响机制检验发现,环保信用较好主要通过发挥治理效应和资源效应缓解了企业投资不足,治理效应表现在提高了企业风险承担水平,资源效应表现在降低了企业融资约束程度。内外环境分析发现,当信息环境、治理环境较差时,环保信用较好更能缓解企业投资不足。研究结论揭示了环保信用评价制度的有效性,为“十四五”期间持续优化环保信用评价制度,以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决策参考。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章起刚  
作者认为,经济体制实质上是一个经济社会资源配置的方式,经济体制、产权制度的改革,目的都是优化资源配置,使一国的有效资源获得尽可能大的效益。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馨  
目前票据市场上同时并行着以金融制度非均衡为背景、以商业票据为博弈载体、以争夺更多金融资源配置权为核心的企业同银行、基层银行同上级行、商业银行同中央银行(其他银行)的三重博弈;票据市场的动荡不定、危机四伏是三重博弈的直接后果。规范发展票据市场的路径选择,在于革新票据市场内外的宏观和微观金融制度。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康宁  
我国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配置资源的基本经济制度 ,使影响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转换的制度环境发生了质的改变。本文在分析框架中引入制度环境这一外生变量 ,重点探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变化与制度环境的关联性 ,以及不同约束条件下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式变化的特点。讨论的要点为 :在原有计划配置的框架中不可能使资源再扩大 ;资源的增量主要是在市场环境中通过制度创新实现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郭立宏  
政策是制度的一个因素,而中国的环境政策实施了近20年,成效并不大,该文从环境资源的产权制度、政府行为及传统文化在环境资源配置中的阻碍作用三个方面进行了具体分析。认为在我国资源是社团产权的制度背景下,制定政策的主体——中央政府由于受发展阶段的制约而采取了粗放型增长方式,对环境保护的投资不够;而与此相关的执行主体——地方政府由于成为了一个具有独立经济利益的经济组织,所以在环境保护及治理方面均有地方保护主义倾向;传统文化中的封闭式家庭观念与一盘散沙的社会结构均对环境资源高效配置不利。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余明桂  潘红波  
商业信用的再分配理论认为,易于获得银行信用的企业会将这些信用以商业信用的形式再分配给难以获得银行信用的下游企业。本文以2004~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为样本,检验国有企业和私有企业的信用再分配功能,结果发现,尽管国有企业获得的银行信用显著多于私有企业,但提供的商业信用净额却显著少于私有企业。而且,国有企业获得的银行信用与提供的商业信用不相关,而私有企业获得的银行信用与提供的商业信用显著正相关。这些结果说明,国有企业获得更多的银行信用但并没有发挥信用再分配功能,而私有企业尽管只获得少量的银行信用却较好地发挥了信用再分配功能。这些结果意味着,如果银行体系适当增加对私有企业的信用配置,同时减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郁俊莉  余洪  孔维  
文章以制度环境为视角,发现以分税制为代表的财政体制造成了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以维护社会稳定为目标的政绩考核取向造成了地方政府解决就业的压力。这些压力导致地方政府所能动员的资源和所背负的重担之间的尖锐矛盾,因而促使地方政府将干预的触角伸向了银行信贷资源。文章对此进行了检验。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蕾蕾  盛丹  
环境立法是解决环境外部性问题的重要手段,但其能否起到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是评估环境立法政策效果的重要内容。本文利用地方环境立法的设定作为准自然实验,基于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运用倍差法考察环境立法对行业资源配置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地方环境立法有助于缩小行业内生产率离散程度,实现行业资源的优化配置。进一步的机制分析发现:一方面,环境立法通过提高企业平均生产率而优化企业内部资源配置,而且低生产率企业的生产率水平提高幅度大于高生产率企业,引起行业生产率离散程度缩小;另一方面,环境立法通过抑制低生产率企业进入和促进低生产率企业退出而达到优化企业之间资源配置的作用。此外,环境立法的资源配置效应具有企业层面和地区层面的异质性,环境立法只有对高研发强度的企业才能起到优化行业资源配置的作用;较之非国有企业,环境立法对国有企业的行业资源配置作用更大;高强度的执法力度是保障环境立法发挥资源配置作用的关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林红  
本文以沪深两市2007至2015年间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分析了不同制度环境下,商业信用对公司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制度环境与企业获得的商业信用融资正相关,并且使用商业信用较多的公司投资增长更快。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制度环境对商业信用与投资行为关系的影响。研究表明,制度环境的完善有助于商业信用促进投资行为的增长。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林红  
本文以沪深两市2007至2015年间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分析了不同制度环境下,商业信用对公司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制度环境与企业获得的商业信用融资正相关,并且使用商业信用较多的公司投资增长更快。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制度环境对商业信用与投资行为关系的影响。研究表明,制度环境的完善有助于商业信用促进投资行为的增长。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程志文  杨振华  冯谦  刘再英  
本文对高等林业院校教职工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 ,并就林业院校人事制度改革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段国旭  王云峰  赵钊  
所谓资源,是指存在于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经由人类劳动开发利用而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有利于创造出资产或财富的各种要素。短缺性、社会性、具体性以及资源生成的过程性,是抽象资源固有的总特征。围绕把握好资源的总特性,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以及为达到预定效益目标而最大程度地节约和保护资源,维护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赋予了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天然使命。人类在这个意义上的各种生活生产活动,就属于资源配置的范畴。所谓资源,是指存在于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经由人类劳动开发利用而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有利于创造出资产或财富的各种要素。短缺性、社会性、具体性以及资源生成的过程性,是抽象资源固有的总特征...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国俊  王跃堂  
现金分红是投资者获得回报的重要方式,长期稳定的分红政策是成熟资本市场的标志。由于具备良好的法律环境和投资者保护制度,发达国家政府不对企业的分配行为进行干预。相比之下,新兴市场国家由于缺乏制度供给,需要政府对企业的分配行为进行引导。为了促进资本市场的成熟和发展,我国证监会要求申请上市的公司在公司章程中对未来的分配政策做出承诺,这一制度创新体现了企业决策和政府监管的结合,这一新政能否达到目的?本文以申请在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的公司为研究样本,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发现,证监会和市场都青睐承诺分红比例高的公司,这些公司上市后的业绩优于承诺分红比例低的企业,说明分红承诺比例传递了公司价值的信号,...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红丽  陈旭东  
干旱缺水始终是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我国水的永续利用问题越来越突出,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水的需求越来越大;另一方面水资源的供给日益短缺,尤其是当今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造成可利用的农业用水日趋减少。面临这样一个矛盾的状况,本文着重研究农业水资源在配置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配置制度改革的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