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94)
- 2023(4995)
- 2022(4135)
- 2021(3846)
- 2020(2720)
- 2019(5962)
- 2018(5676)
- 2017(10366)
- 2016(5714)
- 2015(6117)
- 2014(5827)
- 2013(5342)
- 2012(5084)
- 2011(4505)
- 2010(4535)
- 2009(4270)
- 2008(4068)
- 2007(3528)
- 2006(3261)
- 2005(2895)
- 学科
- 济(20675)
- 经济(20662)
- 管理(19284)
- 业(14403)
- 企(11769)
- 企业(11769)
- 环境(11150)
- 农(8187)
- 地方(8112)
- 划(6715)
- 方法(6015)
- 业经(5996)
- 学(5651)
- 中国(5569)
- 农业(5406)
- 财(5262)
- 规划(5250)
- 环境规划(5085)
- 资源(4952)
- 数学(4769)
- 数学方法(4715)
- 制(4512)
- 发(4144)
- 体(4025)
- 地方经济(4003)
- 和(3872)
- 生态(3573)
- 务(3523)
- 财务(3521)
- 财务管理(3513)
- 机构
- 学院(78577)
- 大学(75194)
- 管理(28559)
- 济(27914)
- 研究(27369)
- 经济(27287)
- 理学(24677)
- 理学院(24389)
- 管理学(24007)
- 管理学院(23882)
- 中国(19792)
- 江(18943)
- 科学(17701)
- 京(16589)
- 农(13462)
- 所(13289)
- 财(13195)
- 中心(12997)
- 业大(12334)
- 研究所(12244)
- 范(11358)
- 师范(11226)
- 院(10924)
- 财经(10516)
- 农业(10361)
- 州(10304)
- 省(9848)
- 经(9394)
- 师范大学(8867)
- 北京(8809)
- 基金
- 项目(57577)
- 科学(45685)
- 研究(43735)
- 基金(40646)
- 家(35561)
- 国家(35240)
- 科学基金(30243)
- 社会(28609)
- 社会科(26962)
- 社会科学(26949)
- 省(25153)
- 基金项目(21724)
- 划(19547)
- 教育(19199)
- 自然(18630)
- 编号(17990)
- 自然科(17952)
- 自然科学(17945)
- 自然科学基金(17582)
- 资助(15020)
- 成果(14100)
- 发(13692)
- 重点(13613)
- 江(13350)
- 课题(13162)
- 部(12212)
- 创(12085)
- 制(11892)
- 国家社会(11586)
- 创新(11319)
共检索到1146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梅重民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严重的环境污染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分析江西省环境污染现状,发现江西原有环境污染的治理尚未彻底完成,新的污染物又不断产生,环境污染新老叠加;因技术薄弱、资金有限等原因,中小企业面临污染治理难题;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村面源、点污染、生态破坏问题日益突出;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制度在执行过程中易受到各种人为干扰,环境执法效率降低;社会公众对环境保护参与程度不高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通过各种媒介开展公众环境保护教
关键词:
环境保护 环境污染 污染治理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何雄伟 孙育平
在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日益加剧的新形势下,欠发达地区如何积极主动地开展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我国的欠发达地区,江西省的产业结构在改革开放以来不断得到优化,但仍然存在问题:偏重特征明显,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工业内部结构不合理,农业现代化水平不高;资源消耗高,环境约束不断增大。在此分析基础上,提出江西省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路径:加强与区域发展平台对接、形成区域特色产业集聚、依托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优化产业布局、逐步增强区域生态效率评估效能、转换区域资源优势为产业竞争优势、以大开放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伟明
环境治理有两种不同的思路:"末端治理"和"源头控制"。本文将人力资本积累因素引入Stokey-Aghion-孙模型,考察了两种不同治理思路下的长期经济增长路径,探讨了地方政府在现行考核机制下的策略行为,解释了我国环境状况持续恶化的根本原因,并运用我国2003-201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晋升锦标赛"体制下,受任期制约束的政府官员偏好"末端治理"方式。而长时间维持环境保护法的基本标准不变,持续增加污染治理费用的"末端治理"思路并不可行,只有从源头上不断提高环保标准及执行力度,才能促使企业创新和使用清洁技术,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双赢"的局面。
关键词:
环境保护 治理路径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乐才
浙江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市场的发展特征表现为: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主要存在于污水治理与生活垃圾治理两个领域、对市场供给主体进行了积极的金融支持、市场参与主体较多。由于浙江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市场发展存在市场主体的支持政策需要加强、市场定价机制有待理顺、市场机制有待完善等问题,故市场培育对策包括:加大针对市场主体的支持力度、培育第三方治理的龙头企业、加大国有治污企业的改革力度、创新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与收费机制、厘清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中的责任关系、严格环境污染治理标准、强化环境监督执法力度、加强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产业的规划引导、强化治污行业的自律与治污市场规范等。
关键词:
环境污染 第三方治理 市场培育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郑嘉宁
本文阐述了查处农业环境污染事故的基本原则、调查方法和调查内容,并从建立查处预警体系,健全农业环保法规,变查处污染事故为主为预防和查处并重相结合等方面分析,依法查处农业污染事故,提出调查处理污染事故存在问题和建议。
关键词:
环境污染事故 农业生态环境 保护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姜安源
利用等标污染负荷的方法,在分析陆良县环境污染现状以及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的基础上,揭示了陆良的主要污染行业和污染物。最后提出了依靠科技进步,推广清洁生产技术,集中与分散治理相结合,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加强环境管理等实现陆良县经济—环境系统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环境污染 环境保护 等标污染负荷 陆良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徐顺青 逯元堂 高军 张筝
我国当前的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量不足、结构不均衡、效率不高,以至于环境质量低下,"雾霾""毒地"等环境污染状况频发。环境领域公共财政保障机制缺失、项目运行监管不到位、财政支持政策缺失、盈利机制缺乏是产生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必须创新投资机制,以构建稳定的财政环保支出、推进以效付费、利用市场融资等方式推进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发展。
关键词:
环境保护 污染治理投资 问题 路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徐顺青 逯元堂 高军 张筝
我国当前的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量不足、结构不均衡、效率不高,以至于环境质量低下,"雾霾""毒地"等环境污染状况频发。环境领域公共财政保障机制缺失、项目运行监管不到位、财政支持政策缺失、盈利机制缺乏是产生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必须创新投资机制,以构建稳定的财政环保支出、推进以效付费、利用市场融资等方式推进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发展。
关键词:
环境保护 污染治理投资 问题 路径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许正松 孔凡斌
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构造了反映环境污染程度的环境污染综合指数。指数表明,江西省整体环境污染状况在1990-1997年间保持稳定,1998年之后则呈现逐年加重的趋势。进一步分析了江西省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变化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江西省污染综合指数与人均GDP之间呈现"正N型"曲线关系,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和重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与环境污染综合指数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第三产业比重的变化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并不显著,贸易开放则加剧了江西省的环境污染,工业污染治理投资并没有显著地改善江西省环境污染状况。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高云虹 王美昌
本文选取六类污染指标构建了反映整体污染水平的环境污染综合指数,并基于1987—2008年相关数据,在严格计量检验基础上运用G IRF法、方差分解法考察了江西省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长期动态关系。结果表明,环境污染综合指数与经济增长验证了EKC假说,经济增长是污染物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人均GDP对解释各类环境污染排放的预测方差贡献度较大,而污染物排放不是解释经济增长预测方差的重要变量。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孙晓伟
近年来,我国农村工业化发展迅速,农村工业化对农村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起到了促进作用,但同时也给农村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成为农村重要的点源污染,也是当下环境问题关注的重要焦点之一。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既有农村工业化本身的特点属性决定的,也有农村环保意识、基层政府错位的政绩观以及环境管理政策的"二元性"等因素所致。结合这些因素,为减少农村环境污染,必须要培养民众的环保意识,设立农村生态工业园,改变现行的环境管理政策等措施,从而实现农村工业化过程中"先治理,后发展"的环保理念。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婷婷 刘建平
文章通过特征指标对102个国内环境事件案例进行主体特征评估、编码,构建环境事件数据库,利用multi-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敏感性分析,提取环境事件敏感性特征。实证结果表明,剧毒污染物、重点污染源企业、自然边界和行政边界是环境污染事件的敏感性特征,并且产业链、人类健康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关联是环境污染路径的关键环节。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赵鹏高
“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建立社会化多元化环保投融资机制,运用经济手段加快污染治理市场化进程。这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污染治理市场化,是指采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武赫 褚晓 高婷婷
为了保护和改善环境,减少污染物排放,我国于2018年正式开征环境保护税。为评估环境保护税的政策效果,本文基于2014年至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对环境保护税的空气污染治理效应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环境保护税的开征能有效改善空气污染,并且税额标准提升幅度越大,对空气污染的治理效应越明显;二氧化碳虽然不是应税大气污染物,但环境保护税的开征对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具有间接的推动作用;环境保护税的环境治理效应具有显著的区域异质性,中部地区的政策效果最为明显,其次是东部地区。基于上述分析,本文对环境保护税的征收管理及制度优化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晓红
在当前我国着力改善生态环境,污染防治聚焦打赢蓝天保卫战的情景下,研究地方环境保护支出与大气污染治理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根据29省区2006-2016年面板数据,利用熵权法,测度了大气污染水平,并使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考察了地方环境保护支出对大气污染的影响。结果显示:地方环境保护支出提高,将使周边地区大气污染水平下降,进而降低全局大气污染水平,有利于加强大气污染防治;随着地方环境保护支出的增加,财政分权会减缓本地区乃至全局大气污染水平,提高大气污染治理水平。为了治理大气污染,本文提出了各地方政府要加强生态环境意识,重视环境治理,继续推进大气污染的区域协同治理等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