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53)
2023(10402)
2022(9374)
2021(8917)
2020(7440)
2019(17286)
2018(17335)
2017(34220)
2016(18639)
2015(20959)
2014(20770)
2013(20597)
2012(18793)
2011(16698)
2010(16442)
2009(15020)
2008(14400)
2007(12415)
2006(10841)
2005(9369)
作者
(52041)
(42877)
(42846)
(40919)
(27361)
(20681)
(19474)
(16923)
(16252)
(15410)
(14952)
(14533)
(13575)
(13431)
(13288)
(13196)
(12890)
(12844)
(12279)
(12015)
(10612)
(10466)
(10369)
(9853)
(9608)
(9593)
(9478)
(9462)
(8585)
(8383)
学科
(68446)
经济(68370)
管理(56108)
(49067)
(41917)
企业(41917)
方法(33652)
数学(29081)
数学方法(28783)
(22645)
(21701)
税收(20266)
(20094)
(17289)
中国(16919)
(16118)
环境(15739)
地方(15392)
业经(14783)
(12999)
(12908)
财务(12848)
财务管理(12825)
企业财务(12191)
(12141)
贸易(12137)
(11913)
(11782)
理论(11734)
技术(11427)
机构
大学(256245)
学院(254948)
管理(104450)
(97113)
经济(94927)
理学(91475)
理学院(90504)
管理学(89035)
管理学院(88594)
研究(81129)
中国(59291)
(54005)
科学(52117)
(50261)
(40177)
财经(39464)
业大(37932)
(37552)
中心(36589)
研究所(36539)
(36060)
(35848)
北京(34123)
(32768)
师范(32502)
(29724)
(29695)
财经大学(29333)
农业(29322)
经济学(28502)
基金
项目(179839)
科学(140779)
研究(131852)
基金(130670)
(113263)
国家(112353)
科学基金(96932)
社会(82148)
社会科(77876)
社会科学(77855)
基金项目(70388)
(69653)
自然(63631)
自然科(62038)
自然科学(62022)
自然科学基金(60872)
教育(59163)
(58552)
编号(54559)
资助(53906)
成果(44117)
重点(39385)
(39240)
(37361)
(37135)
课题(36156)
科研(34653)
创新(34597)
项目编号(34502)
大学(33681)
期刊
(101190)
经济(101190)
研究(77971)
中国(42601)
学报(40475)
(37136)
科学(36158)
管理(35414)
(32945)
大学(29839)
学学(28108)
教育(25991)
农业(23539)
技术(20101)
财经(17582)
(17454)
金融(17454)
业经(16200)
经济研究(15977)
(15461)
(15181)
图书(14871)
(14690)
税务(13732)
问题(13303)
理论(13031)
科技(12565)
实践(12202)
(12202)
资源(11783)
共检索到3618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张伊丹  葛察忠  段显明  龙凤  
《环境保护税法》已于2018年1月1日正式实施。各地区环境保护税税额标准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本文通过研究各地区环境质量、污染物排放现状以及经济发展水平与税额的关系发现,各地区税额制定呈现以下几个特点:空气质量较差的地区,税额较高;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税额较高;污染物排放量较高和较低的地区,税额均较高。进一步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验证了各地区税额与空气质量、经济发展水平、NO_X排放量、COD排放量呈正相关关系,而与地表水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SO_2和氨氮排放量不存在显著关系。目前,各地区税额制定大体上符合税法要求,但还未完全呈现较明显的规律,环境质量较差且污染物排放量较多的地区,应逐步提高税额标准,以进一步发挥环境保护税的政策功能。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谢贞发  陈涓  
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正式实施,这是我国构建绿色税制的重要里程碑。本文基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以环境保护税税额省际差异作为准自然实验,考察环境保护税税额省际差异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从整体上看,在该税法实施后,与税额标准不变地区相比,税额提高地区企业的总绿色专利申请占比短期内并未产生显著变化;从专利类型上看,税额提高地区企业的绿色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占比出现了显著提高,但绿色发明专利申请占比并未产生显著变化。同时,环境保护税税额省际差异对企业绿色实用新型创新的显著影响主要体现在披露环境信息的企业和中度污染企业,环境保护税税额省际差异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激励企业进行研发投入以及提高企业绿色专利当期被引数量占比。通过以上实证研究,本文对进一步优化我国环境保护税制度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黄新华  
2014年4月24日《环境保护法》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了修订。该法为开征环境保护税预留了制度空间。制定环境保护税法必须明确立法的指导思想和目的,在这个指导思想下构建完善的法律制度,最终才能实现立法的目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静  
2015年6月10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室网站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环保税意见稿》),这意味着一个旨在保护生态环境为目的的税种将成为我国税收体系一个独立的组成部分。然而《环保税意见稿》在税制要素的确立、税收征管的确定等方面仍然存在可完善空间,本文以环境保护税法的立法目的为基础,提出进一步完善我国环境保护税法的建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有兴  杨晓妹  周全林  
根据"污染者付费"原则,运用环境治理成本分摊法,从国家层面和地区层面对我国工业废水和废气税率的合意水平进行测度,定量分析地区浮动税率的参考区间。结果表明,排污费收入较低,无法满足环境治理支出需要;工业废水和废气的测算税率是实际执行征收标准及《征求意见稿》中税率的9.7倍和5.28倍;东部、中部、西部及东北部地区工业废水和废气的税率设置应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且东部地区税率应高于其他地区。为实现绿色发展、保证环境保护税法顺利出台,政府应循序渐进分阶段逐步提高环境保护税税率水平、定期发布地区浮动税率参考指数、科学设定加征和减征梯度。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刘生录  
利用税收手段来治理和保护环境为我国的环境保护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当前我国环境污染问题已相当严重,迫切需要加以治理和改善,而环境保护税是一种高效的、规范化的良税。因此,庄遵循一定原则,加快开征环境保护税。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邵凌云  
一、开征环境保护新税种。1.开征"气体污染税"。大气污染属于煤烟型污染。燃煤污染总量占整个燃料燃烧排放量的96%,大气污染物中约60%的总悬浮颗粒物、87%的二氧化硫、67%的氮氧化物和71%的二氧化碳均来自煤炭的燃烧。《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487个市(县)的降水监测,出现酸雨的城市有265个,占上报城市数的54.4%。因此,控制大气污染,必须在新一轮税制改革中,将控制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唐晓鹰  陈金方  高怡  
2015年6月10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公开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并于2015年7月9日结束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对环境保护税的立法目的、征税对象、征税范围、征收管理等方面做出了规定,标志着我国环境保护税立法实践取得实质性进展。本文结合税政征管实践,就环境保护税的征管提出以下建议。一、合理确定征管模式,发挥环保、税务两个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陈斌  邓力平  
正在推进中的环境保护税立法工作,是对税收法定原则的落实,也是以法治理念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建设生态文明的举措。本文就环境保护税的立法理论基础、税收法定原则贯彻、事权划分与收入归属、预算管理体系、协调机制构建五个方面谈一些认识。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惠忠  
开征环境保护税的设想王惠忠一、我国现行税制对环境保护的作用和局限性(一)我国现行税制对环境保护的作用我国现行税制和排污收费制度等结合在一起,对环境保护发挥着直接和间接的作用,主要表现在:1.流转税。我国《增殖税暂行条例》对纳税人销售或进口自来水、煤气...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马中  谭雪  石磊  程云飞  
环境税法律体系在我国尚未建立,环境税立法工作一直缺乏系统的研究和明确的立法思路。为此,本文分析了环境税的定位及作用,并在清晰界定环境税目的和性质的基础上,提出了环境税立法原则,明确我国环境税制度构建应遵循的思想和依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胡珺   杨艺歆   胡国柳  
文章聚焦企业要素收入分配机制,以2018年实施的《环境保护税法》设计准自然实验,考察了我国首个以环境保护为目标的绿色税种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研究发现:环境保护税政策的实施显著提升了企业劳动收入份额。作用机制在于环境保护税的实施不仅有利于优化企业的人力资本结构,而且对企业加快绿色转型以及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也产生积极影响。异质性检验还发现,当企业产权为非国有性质、要素结构偏向于劳动密集型、企业所处行业的竞争程度更高、地区环境规制更强时,环境保护税的实施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提升作用更为明显。研究结论对继续深化我国环境保护税改革,助推环境保护与人民共同富裕的“双赢”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魏光兴  姚艳玲  
2018年实施的《环境保护税法》确立了排污征税的法律依据。环境保护税会增加成本并沿着供应链向下游逐级转移,从而改变社会分配格局。对此,基于供应链视角研究环境保护税的社会分配效应:首先,分析环境保护税沿着供应链的逐级转移,发现环境保护税会同时减少企业利润和消费者剩余;其次,比较企业利润和消费者剩余的减少程度,发现环境保护税会提高消费者的社会分配地位,也会提高零售企业的社会分配地位,但是会降低制造企业的社会分配地位;最后,比较环境保护税减少的企业利润和消费者剩余与形成的税收收入之间的相对大小,发现环境保护税会导致净社会福利损失,而且税负分担非常不均衡,制造企业承担最多,零售企业次之,消费者最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静  张志伟  倪琳  
文章针对在《环境保护税法》施行的背景下,如何采用量化税收方法实现区域生态平衡展开研究。研究采用自主构建分析框架和分析方法的方式进行,首先提出了区域生态平衡博弈三原则,并在此基础上论证了区域生态平衡博弈框架与博弈结果。接下来,通过仿真实证分析和从企业侧展开的实证分析,对理论分析结果进行了明确。由此,为区域生态平衡提出了从生态立法、生态监管、生态保护为主的三条实施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田永  邹江  王红艳  王宇昊  
环境保护税和碳排放权交易、排污权交易市场定价机制以及碳税,都是重要的绿色减排机制。从理论上分析,环境保护税与其它绿色减排机制具有四个方面相同的共性化特征和六个方面不同的差异化特征。研究的启示和展望表明:环境保护税和绿色减排定价机制之间是互补关系而非互替关系,国际合作减排机制更为复杂,但中国和欧盟可以合作创建以人民币、欧元作为减排交易指定结算货币的"中欧碳币"体系。理清环境保护税和其它绿色减排机制之间的理论关系,对于完善环境保护税征收实践,探索各种绿色减排机制的价格形成、运行、调控、传导和国际协同,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