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570)
- 2023(18228)
- 2022(15939)
- 2021(14820)
- 2020(12655)
- 2019(29217)
- 2018(29013)
- 2017(57050)
- 2016(30979)
- 2015(35172)
- 2014(35206)
- 2013(34890)
- 2012(32189)
- 2011(29161)
- 2010(29129)
- 2009(27205)
- 2008(26908)
- 2007(23980)
- 2006(20967)
- 2005(18683)
- 学科
- 济(126846)
- 经济(126705)
- 管理(92165)
- 业(85860)
- 企(70479)
- 企业(70479)
- 方法(61108)
- 数学(53858)
- 数学方法(53217)
- 财(36895)
- 农(34107)
- 中国(32834)
- 学(27313)
- 业经(26525)
- 地方(26080)
- 贸(24176)
- 贸易(24169)
- 制(23689)
- 易(23449)
- 务(22545)
- 财务(22465)
- 财务管理(22417)
- 农业(22404)
- 环境(22128)
- 税(22076)
- 企业财务(21276)
- 税收(20601)
- 收(20420)
- 和(20303)
- 理论(19609)
- 机构
- 大学(450953)
- 学院(450083)
- 济(180110)
- 管理(176411)
- 经济(176197)
- 理学(153198)
- 理学院(151510)
- 管理学(148819)
- 管理学院(148013)
- 研究(146868)
- 中国(109633)
- 京(95208)
- 科学(92233)
- 财(87523)
- 所(74377)
- 农(72460)
- 财经(69956)
- 研究所(67536)
- 业大(67321)
- 中心(67028)
- 江(65565)
- 经(63381)
- 北京(60083)
- 范(57958)
- 师范(57396)
- 农业(57114)
- 经济学(54987)
- 院(53489)
- 州(53201)
- 财经大学(51915)
- 基金
- 项目(304810)
- 科学(238821)
- 基金(221190)
- 研究(220109)
- 家(193040)
- 国家(191503)
- 科学基金(164039)
- 社会(138156)
- 社会科(130939)
- 社会科学(130905)
- 省(118744)
- 基金项目(117230)
- 自然(107803)
- 自然科(105206)
- 自然科学(105178)
- 自然科学基金(103284)
- 教育(101395)
- 划(100272)
- 资助(92541)
- 编号(90363)
- 成果(72958)
- 重点(68188)
- 部(67512)
- 发(64542)
- 创(62368)
- 课题(61436)
- 科研(58909)
- 创新(58322)
- 教育部(57598)
- 大学(56773)
- 期刊
- 济(190644)
- 经济(190644)
- 研究(131514)
- 中国(76810)
- 学报(72152)
- 财(66686)
- 科学(64642)
- 农(64251)
- 管理(61274)
- 大学(53770)
- 学学(50858)
- 农业(44204)
- 教育(44083)
- 技术(38149)
- 融(36695)
- 金融(36695)
- 财经(33352)
- 业经(31610)
- 经济研究(30969)
- 经(28387)
- 问题(25800)
- 业(22269)
- 图书(22111)
- 技术经济(21809)
- 统计(21673)
- 理论(21590)
- 版(20822)
- 贸(20573)
- 商业(20416)
- 科技(20369)
共检索到6465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晔 张训常
本文以我国在部分省市调整二氧化硫排污费征收标准为外生政策冲击,采用2003-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考察了排污费在污染减排方面的有效性,以及排污费的减排效应是否存在区域差异性。研究发现,提高二氧化硫排污费征收标准能够显著降低工业二氧化硫的排放,排污收费制度对于抑制我国污染排放确实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还发现提高排污费只在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起到了显著的减排作用,并且东部地区的减排效应更大,然而对于西部地区,虽然提高排污费也有减排效应,但并不显著。由此从总量减排目标出发,建议设置东中西部依次递减的环境保护税税率
关键词:
环境保护税 排污费 减排效应 区域差异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许文
《环境保护税法(征求意见稿)》的公布是我国环境保护税立法进程中的重要节点,本文根据征求意见稿,在征收范围、税率、税收优惠和征收管理等方面对环境保护税与排污费进行了制度比较。据此,提出了适度扩大征税范围、逐步提高环保税的法定税率水平、调整部分优惠政策、完善征收管理制度等进一步完善环境保护税法规定的政策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毛晖 郑晓芳
近年来,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对此,我国采取了各种经济手段以治理环境。文章根据我国30个省份2002—2013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检验排污费、环境类税收及环保投资三种环境经济手段在不同区域的污染减排效果及其差异。实证结果显示,对于不同的区域,能显著发挥减排效果的手段并不一致,东部地区为环保投资,中部地区为排污费,西部地区为环境类税收。因此,应加大中西部地区的环保投资总量,同时积极推进环境税费改革。
关键词:
环境经济手段 减排效应 区域差异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剑锋 李梦娇
排污费是我国环境污染治理的重要手段之一,能将企业外部化成本内部化。本文通过分析电力产业2000-2015年的有关数据,利用EVIEWS统计软件实证检验排污费的环境治理效果。研究表明:排污费对电力产业二氧化硫排放呈现倒"U"型关系;通过EWIEWS软件对排污费与氮氧化物做XY散点图,结果显示两者是正向关系。电力产业污染排放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也存在环境的库兹涅茨曲线,电力产业能源使用强度与污染排放是正向关系,电力产业固定资产投资能够减低污染排放量,降低二产比重、优化产业结构可以减低污染排放,改善环境。通过对比两种污染物的实证结果得出排污价格的提高,排污费用的增加能够促使污染排放的拐点出现;不同污染物出现拐点的价格标准是不同的。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应该提高排污价格和排污收费标准,增强排污价格引导机制。
关键词:
电力产业 排污费 排污价格 污染排放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卫铭
水资源税与环境保护税是保护水生态环境的重要税收举措。水资源税改革试点不仅抑制了污水排放总量,而且提高了污水减排效率;而环境保护税的污水减排效应不显著;但在水资源税改革试点与环境保护税同时实施的地区,污水减排效应显著,且其效应大于水资源税的污水减排效应。因此,应扩大水资源税改革试点范围,逐步提高水资源税税率和环境保护税应税水污染物税率,促进水生态环境保护。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龙海明 凌炼 谭聪杰 王志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各区域的城乡收入差距也形成一定的梯度差异。本文利用泰尔指数定量分析了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区域差异,并运用动态因子模型的状态空间形式以及卡尔曼滤波原理,将我国泰尔指数序列分解成共同因子及区域特质因子序列。同时,选取了五个指标来研究城乡收入差距区域特质因子的影响因素,得出了各区域特质因子影响因素的动态系数序列。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旭红 郑贞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污染的问题日趋严重。为了减少污染物排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我国于2015年6月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征求意见稿)》,拟在排污费的基础上,对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及固体废物等征税。本文以2007-2012年我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固定效应模型,通过分析准环境保护税(排污费)的实际税率与污染物之间的关系,分析其可能产生的污染抑制效应。
关键词:
环境保护税 环境污染 抑制效应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吕晓萌 张永亮
本文基于投入产出模型,利用扩展的列昂惕夫逆矩阵计算全国、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技术进步对总产出增长的贡献率,并在此基础上计算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调整的贡献率,解释了由技术进步给区域产业总产出带来变化的原因,以及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波及效应。结果表明:三个区域的三大产业的技术进步对总产出贡献率基本大于全国平均水平,京津冀地区和长三角地区第二产业技术进步对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最大,贡献率第二大的是第三产业;对于珠三角地区,技术进步对第三产业总产值提升的贡献率最大,其次是第二产业;三大产业的技术进步效应主要来自其自身。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苏昕 杨林 吴隆杰 曲松玲
我国现行有关环境保护的税费政策,其力度和系统性不足以形成对环境的保护。本文在对我国环境保护税费政策现状进行分析之后,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环境保护税制体系。
关键词:
环境保护税制 资源税 消费税 税式支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毛晖 于梦琦 甘军
2018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开始实施,排污"费改税"正式启动。文章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程度,将我国30个省份划分为四类,探讨了不同类型区域排污费的减排效应。实证研究表明:排污费在低工业化、高收入区域,未能发挥减排效果;而在低工业化、低收入区域,减排效果低于两个高工业化区域。总体而言,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地区,排污费的减排效果更显著。为了充分发挥环境税的减排效果,我国应适度扩大环境税征收范围,如将生活类污染物纳入征收范围等;同时,应根据各地工业化水平,制定差异化的区域税收政策,以实现工业污染减排的目标。
关键词:
排污费 减排效应 区域差异 环境税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业炜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家庭能源消费成为我国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重要来源。在此背景下,本文研究了我国31个省份城镇家庭能源消费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我国城镇家庭能源消费存在明显的时空差异,其中收入水平和气温差异是造成东中西部地区和南北方地区家庭能源消费差异的主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收入的增加是家庭能源消费产生时间效应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政府在制定能源发展和碳减排政策时,应因地制宜地采用有效措施,帮助各地区实现能源消费向高效、清洁化方向发展。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陈雯
采用熵权法计算2000~2010年各年我国环境绩效的综合得分,在此基础上,分别计算了各项环境保护税费与环境绩效的灰色关联度,并进行关联度排序,得出如下结论:当前我国各环境保护税费与环境绩效综合得分关联度均偏低;我国环境保护税费的环境保护作用有限。因此,我国应对现行各项环境保护税费制度进行相应的改革,并加快独立的环境税收体系的建设。
关键词:
环境绩效 环保税费 熵权法 灰色关联分析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诗一 张建鹏 刘朝良
"十四五"规划提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要求持续推进污染减排促进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实现环境与经济协同发展。基于2007年起排污费提高的政策冲击和2004-2013年工业企业污染数据,本文使用倍差法考察排污费提高的污染减排效果以及融资约束对政策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排污费提高后,污染排放水平显著下降,但产出也受到较大冲击;企业减排方式存在明显差异,大型企业主要通过降低污染强度的方式来降低污染排放,而中小型企业则主要采取降低生产规模的方式来降低污染排放;进一步基于环境投融资角度对企业减排行为的分析揭示,融资约束影响中小企业污染减排,加剧排污费提高对产出的影响。因此,提高绿色金融的环境投融资供给能力是促进经济绿色转型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环境规制 融资约束 污染减排 产出调整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温湖炜 钟启明
基于环境税费征收标准调整的改革实践,采用倍差法考察环境税费政策干预的异质性效应,并探讨环境保护税改革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环境税费征收标准调整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广延边际和集约边际都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支持"波特假说";环境税费成本上升倒逼大中型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但对小规模企业的影响不显著;环境税费征收标准调整政策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作用在高污染行业、政策执行力较强城市和实施绿色税收政策地区更为突出。优化环境保护税收体系和推进税制绿色化转型,有助于释放环境治理红利,但需要配套政策降低环保税对中小微企业造成的不利冲击。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谢贞发 陈涓
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正式实施,这是我国构建绿色税制的重要里程碑。本文基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以环境保护税税额省际差异作为准自然实验,考察环境保护税税额省际差异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从整体上看,在该税法实施后,与税额标准不变地区相比,税额提高地区企业的总绿色专利申请占比短期内并未产生显著变化;从专利类型上看,税额提高地区企业的绿色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占比出现了显著提高,但绿色发明专利申请占比并未产生显著变化。同时,环境保护税税额省际差异对企业绿色实用新型创新的显著影响主要体现在披露环境信息的企业和中度污染企业,环境保护税税额省际差异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激励企业进行研发投入以及提高企业绿色专利当期被引数量占比。通过以上实证研究,本文对进一步优化我国环境保护税制度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