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89)
2023(7160)
2022(6177)
2021(5774)
2020(4644)
2019(10348)
2018(10023)
2017(19264)
2016(10739)
2015(11744)
2014(11714)
2013(11082)
2012(10756)
2011(9609)
2010(10608)
2009(10023)
2008(9696)
2007(8816)
2006(8179)
2005(7500)
作者
(30510)
(25416)
(25282)
(24240)
(16639)
(11877)
(11463)
(9625)
(9579)
(9557)
(8697)
(8624)
(8261)
(8216)
(8201)
(7833)
(7564)
(7519)
(7480)
(7439)
(6470)
(6382)
(6276)
(5894)
(5875)
(5796)
(5657)
(5640)
(5181)
(5145)
学科
(36570)
经济(36522)
管理(35624)
(30012)
(25483)
企业(25483)
方法(14020)
(13271)
(12563)
审计(12159)
环境(11921)
中国(11324)
数学(10839)
数学方法(10613)
(9978)
(9852)
(9260)
业经(8883)
(8584)
(8182)
财务(8166)
财务管理(8097)
地方(7987)
企业财务(7767)
(7733)
贸易(7724)
农业(7701)
(7531)
(7184)
银行(7171)
机构
学院(152602)
大学(151560)
(59560)
经济(58064)
管理(57186)
研究(53174)
理学(48632)
理学院(48083)
管理学(47215)
管理学院(46946)
中国(42103)
(33167)
(32860)
科学(31687)
(27124)
(25494)
财经(24961)
中心(24754)
(24233)
研究所(23917)
(22552)
(21831)
师范(21651)
北京(20449)
业大(20039)
(19685)
(19586)
农业(18721)
财经大学(18273)
经济学(17500)
基金
项目(97166)
科学(76972)
研究(73177)
基金(70556)
(61344)
国家(60817)
科学基金(51854)
社会(46629)
社会科(44118)
社会科学(44099)
(37299)
基金项目(36288)
教育(33628)
自然(32990)
自然科(32025)
自然科学(32011)
(31837)
自然科学基金(31425)
编号(30071)
资助(29046)
成果(26646)
重点(22328)
(22108)
课题(21631)
(20614)
(19506)
(19470)
国家社会(19048)
教育部(18965)
(18792)
期刊
(70683)
经济(70683)
研究(48366)
中国(35837)
(26574)
学报(22407)
(22361)
科学(21554)
管理(20437)
教育(17663)
大学(17318)
(17005)
金融(17005)
学学(16233)
农业(15118)
财经(12079)
业经(11208)
经济研究(11127)
技术(10945)
(10317)
审计(9644)
问题(8939)
(8152)
(8122)
财会(7575)
会计(7502)
图书(7338)
国际(7202)
(7110)
资源(7007)
共检索到2414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孟金卓  
环境保护具有其天然的政治正确性,但是部分社会公众对推行环境保护政策带来的平等、公正等伦理问题表现出了焦虑情绪,进而动摇了政策执行的民意基础,降低了政策执行的最终效果。国家审计对环境保护政策的决策与执行情况进行监督评价,其实质就是维护政策的公共性伦理,而国家审计的独立性则确保审计机关开展的公共政策伦理评价能够有效诊断公共政策中存在的伦理问题,缓解政策网络内部的紧张与对抗,促成公共政策过程的良性循环。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胡云江  
人类对环境问题的重视源于 2个相互联系缺一不可的原因 :一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资源环境过度消费所导致的恶化 ,二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人们环境消费需求的提高。针对环境恶化和环境消费需求提高的尖锐矛盾 ,运用哲学的思辨方法 ,揭示环境伦理对第三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 )的规范、设计和发展模式的理性选择 ,得出了环境伦理可以有力支撑资源环境保护的结论。参 7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胡云江  张敏生  
环境问题是全球性问题 ,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重大问题 ,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本文针对我国环境问题和民众环境伦理意识淡薄的实际 ,提出环境保护中要提高人们伦理意识 ,端正环保主体的道德态度和行为规范 ,自觉选择环境治理技术 ,实现无公害化生产 ;确保环境保护基本国策的落实 ,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性发展战略的实施。探讨环境保护和建设中 ,通过汲取传统文化中环境伦理精华 ,提升环保从业人员环境伦理意识 ,加大环保政策和法规执行力度 ,强化环保宣传与教育等途径。指出提高公众环境伦理意识 ,无须增加多少投资 ,也能解决许多环境问题。参 6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陈晓慧  卢佳  赫鹏  
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到来为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着力点。信息技术所带来的多元化效应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人们关注的核心之一是教师实践过程中如何有效地应用信息技术,这种有效性已与教师、学生和社会各界之间产生了多维关联。本文对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当下境况进行分析,依据伦理失范的判定方法,总结信息技术教学应用伦理失范的典型表现,分析产生原因,从教育治理角度提出伦理失范现象的解决措施。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张新勤  
文章探讨了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信息伦理失范的现象,分析了信息伦理失范的原因,提出了加强大学生信息伦理教育的相应对策。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彭理强  
生态环境数据治理是生态环境科学决策的基础,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数据治理具有技术、管理、伦理三个价值维度。生态环境数据治理的伦理价值是以人为本,实现社会价值的最大化。在生态环境数据治理的技术和管理事务中,我们需要发挥伦理规范的价值引导作用,使数据技术体系的建构、数据资产管理的增值符合人类绝大多数人的利益,而不能成为少数人谋利的工具。生态环境大数据的开发和使用需要平衡信息共享的收益和风险,加强对生态环境数据治理的伦理规范研究。生态环境数据治理的伦理规范为数据治理提供了基本的原则和目标,是技术、管理等数据治理手段必须遵循的价值标准。大数据技术需要妥善处理人与数据的关系问题,数据治理要充分发挥信息共享的伦理促进和约束机制作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晓丹  
梭罗的《瓦尔登湖》被人们誉为美国文学史上最优美的散文,它是根据作者在瓦尔登湖畔的亲身经历写成。梭罗本人主张简单自足的生活方式,反对恣意向自然索取,提倡人与自然和谐共处。随着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其思想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文章对环境美德伦理学进行阐述,然后对《瓦尔登湖》中所体现的环境美德伦理思想进行分析,提出了几点该作品对我国环境保护的启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肖红军   张丽丽  
ChatGPT系列和Sora等大模型作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前沿,在助力人类生产生活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提速的同时,也引发一系列伦理失范现象,成为全球性治理难题。本文对大模型伦理失范进行理论解构发现:大模型伦理失范的缘起是其区别于传统生产力和生产工具的技术非中性、内嵌人类伦理和将人类伦理与机器伦理糅合其中等属性特征,技术起点是算法,关键中介是数据,行为主体是人类。大模型所引发的诸如模型黑箱、数据版权侵害且主体责任难确定、冲击人类主体资格等伦理失范现象对现行伦理治理模式提出挑战。因此,本文以大模型生命周期为时间维度,以关键要素为核心,构建了基于大模型关键要素的全生命周期伦理治理框架。同时,为推动新伦理治理框架的有效运行,本文构建了包含两层行为主体的自我治理、两级守门人和全球性合作治理网络等子体系的大模型伦理治理生态体系。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艳  
我国行政伦理失范现象日益突显,大部分学者对于失范的成因分析局限在体制等硬环境方面。文章试图从文化等软环境方面寻求其成因,认为我国传统行政伦理文化和市场经济下"经济人"理念是导致行政伦理失范的文化因素。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恩允  薄存旭  
当前高校教师的社会服务出现诸多伦理失范现象。其主要原因在于高校内部权力分配机制削弱了伦理关系的组织支撑力度,社会调控机制的失衡则加剧了服务伦理失范的可能性。为此,需要协调社会与自我期望间的关系,以提高服务伦理规范的认同度;拓展高校自治空间和能力,为提升伦理道德自觉意识和能力提供组织支撑;消减外围失衡的调控机制,为提升伦理道德践行能力搭建平台。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杜红  
环境决策是指决策在环境领域中的具体应用,即依据需求、偏好和价值观等一系列因素对开发、利用和保护环境等多项行为进行思考和评估,进而选择出最优决策方案的过程。相比一般的公共政策决策,环境决策表现出高度的不确定性、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上的延展性以及广泛的社会性等特点。其实质是解决利益冲突问题,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利益的协调平衡与可持续发展。它的深层根源在于人与人以及人与环境之间的价值冲突,而化解这些多元价值冲突离不开伦理判断。在实际环境决策中,主要有功利主义、道义论和美德伦理三种伦理形式作为支撑,但是作为一种人际伦理,它们在处理环境决策问题时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局限与束缚。环境伦理是对人际伦理的一种深度融...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汤明  周德志  高培军  张蔚平  
从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中政府政策更加富于科学性角度出发,在2000—2011年跨度中选取典型年份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特征数据,并通过与全国平均水平和发达地区同期数据相对比,对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经济和环保两个角度进行现状分析。依据分析结果,通过文献检索、文件查询、实践调研和专家(或领导)访谈,归纳总结影响承接产业转移中政府政策的环境伦理方面22个影响因素,并基于问卷调研和统计分析筛选出10个核心因素。结合影响因素在地方政府的"理性经济人"角色、环境资源的公共属性形成外溢效应、环境政策的差别化等方面对造成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中政府政策的环境伦理缺失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政府政策转型主要方向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周利国  毛瑞锋  
企业营销伦理失范问题已经成为阻碍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难题,与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相去甚远。本文重点探讨了我国企业营销伦理失范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整治对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侠  蒋美仕  
科技政策的精英制定模式,由于存在无法克服的伦理缺失问题,导致科技政策经常出现低效率甚至失灵的现象,为了提高科技资源的利用效率,必须重建科技政策的伦理基础,以此保证政策体现公平的正义原则,使科技政策成为原则的政策,而非利益的政策。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夏光  
一、经济手段在市场经济下环境管理中的作用 越是发展市场经济,越要加强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宏观调控作用,这是市场经济的发展历史和我国10多年来改革开放历程所提供的经验。事实上,越是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越是有完善的环境保护法律,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越具有权威性。今天来看政府的这种环境保护职能,不仅要从保护环境的目的来认识,还要从维护公正的市场竞争秩序,催化市场经济成长的角度来看待。 市场经济下,要更多地运用经济手段,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市场经济是一种让经济活动主体依据一定的市场信号,自主作出决策的制度,这样才能保持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国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