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66)
- 2023(8338)
- 2022(7056)
- 2021(6200)
- 2020(4856)
- 2019(10856)
- 2018(10740)
- 2017(20303)
- 2016(10566)
- 2015(11783)
- 2014(11881)
- 2013(11922)
- 2012(11748)
- 2011(11141)
- 2010(11593)
- 2009(10904)
- 2008(10423)
- 2007(9437)
- 2006(8964)
- 2005(8628)
- 学科
- 济(72115)
- 经济(72064)
- 管理(30064)
- 业(25281)
- 地方(23949)
- 中国(19741)
- 企(18356)
- 企业(18356)
- 方法(17409)
- 地方经济(15389)
- 农(15305)
- 环境(14854)
- 数学(14762)
- 数学方法(14690)
- 业经(14542)
- 学(12964)
- 发(11623)
- 农业(10860)
- 融(10848)
- 金融(10848)
- 银(9936)
- 银行(9928)
- 行(9815)
- 制(9585)
- 贸(9369)
- 贸易(9359)
- 财(9215)
- 易(8890)
- 和(8684)
- 划(8655)
- 机构
- 学院(165215)
- 大学(162417)
- 济(80655)
- 经济(79116)
- 研究(66165)
- 管理(57396)
- 中国(50661)
- 理学(47312)
- 理学院(46699)
- 管理学(46123)
- 管理学院(45813)
- 科学(37742)
- 京(35821)
- 财(34284)
- 所(34258)
- 研究所(30527)
- 中心(28684)
- 江(26624)
- 财经(26254)
- 经济学(25894)
- 农(25664)
- 北京(23703)
- 院(23641)
- 经(23569)
- 范(23320)
- 师范(23127)
- 经济学院(22863)
- 州(21480)
- 业大(20624)
- 科学院(20572)
- 基金
- 项目(99107)
- 科学(77844)
- 研究(75171)
- 基金(70100)
- 家(60280)
- 国家(59750)
- 科学基金(50541)
- 社会(50154)
- 社会科(47622)
- 社会科学(47611)
- 省(39646)
- 基金项目(36257)
- 教育(32288)
- 划(32251)
- 编号(29597)
- 自然(29109)
- 发(29073)
- 资助(28603)
- 自然科(28241)
- 自然科学(28232)
- 自然科学基金(27699)
- 成果(24540)
- 发展(24214)
- 展(23811)
- 重点(22768)
- 课题(21880)
- 部(21307)
- 国家社会(21127)
- 创(20038)
- 创新(18865)
共检索到2788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车振华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山西省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车振华生存与发展是人类的永恒主题。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客观物质基础。环境污染、生态失衡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空间。只有保护好生态环境,人类才能生存,经济才能发展。现代工业革命给世界带来了繁荣,但...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俞国平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韩汉君
一、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威胁社会经济发展所谓生态或生态系统是指,栖居在某一地理空间中的所有生物,包括一切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所组成的生物群落及其环境,通过各个组成要素间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而形成的、具有统一功能的综合体。经过长时期的变化发展,一个生态系统中各要素之间和各要素与周围环境条件之间形成平衡,即生态平衡。所谓环境,就是生物生存的物质空间。人类环境(也即通常所说的环境)是人类进行生产和生活的物质空间。环境的功能主要有:(1)提供生产所需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明洪
就我国林业事业的发展而言,林业资源保护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同时,林业资源保护也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如今,我国的林业资源相对较为匮乏,故而如何做好林业资源保护工作,对林业事业的发展来说也是值得深思的问题。如果林业资源能够与社会的发展实现良好的配合,则就能有效地推进整体林业事业的发展。文章从林业资源的特点以及功能出发,就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林业经济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究,希望能够为提高我国林业资源工作的有效性提供帮助。
关键词:
林业生态环境 保护 林业经济发展 研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丽萍
目前我省经济发展状况良好,但是在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本文根据博弈论的知识,探讨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各经济主体之间的利益矛盾,提出了要致力于建设符合各博弈主体经济利益为目标的协同合作机制,以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走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道路。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嫚
随着经济的发展 ,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传统观点认为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是相互矛盾的 ,经济发展必须以破坏环境为代价 ,而若要保护环境则会限制经济的发展。本文认为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不是矛盾的 ,而是由于制度设计的不当 ,导致两者的相克 ,通过对现存的部分环境制度进行改革 ,并进行环境制度的创新 ,给经济主体提供充分的激励 ,将环境保护与经济主体的利益最大化行为相关联 ,就可以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的共生。本文对环境问题的成因及相关的理论进行分析 ,并在结论部分提出了解决环境保护问题的一些对策建议
关键词:
经济发展 环境保护 共生策略 制度创新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西琴
采用模块化设计思想 ,构建了水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决策模型 ,主要模型有水资源需求模型、水环境容量模型、宏观经济模型、水污染控制模型、经济结构优化模型等。通过对多级模型的求解 ,获得既符合经济发展目标 ,又满足环境保护要求的合理的经济结构和合适的发展速度。从而为水资源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研究提供可借鉴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
水 环境 保护 经济 发展 模型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皮建才
本文主要基于激励理论分析了中国式分权体制下的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关于中国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许多实证文献存在着许多不一致的观点,原因就在于这些文献忽略了中国式分权体制下的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内在机制。我们的理论分析表明,当地方政府努力的单位经济发展效果大于地方政府努力的单位环境破坏效果时,重视环境保护会在某种程度上限制经济发展;当地方政府努力的单位经济发展效果小于地方政府努力的单位环境破坏效果时,重视环境保护会在某种程度上提高社会福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涂文明
寻求发展与环保的平衡是循环经济实施的逻辑起点,文章以此作为价值标准,分析了我国发展循环经济中的成就、不足与现实约束,并对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路径作出矫正。
关键词:
循环经济 经济发展 环境保护 平衡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谢婷婷
寻求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平衡是经济学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构建了简单的理论模型,提出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的逻辑条件,并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政策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进行检验。研究发现: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政策显著促进了县域人均GDP和植被覆盖率。机制分析表明,空间利用效率提升、产业结构转型和中央转移支付是推动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协同的重要路径。该政策效应具有异质性,主要由生态环境保护的机会成本、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成本和中央转移支付的补偿效果综合决定。总之,本文的分析有助于县域在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方面寻找交集,探寻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庞淼
生态建设与当地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如果从保护与发展的视角来看待退耕还林工程,它对当地经济发展产生着正面和负面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在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之间找到平衡点,在协调保护和发展两个矛盾的基础上,使退耕还林工程既有利于当地生态环境的重建,又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退耕还林 生态建设 经济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红凤 周峰 杨慧 郭庆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两难、环境承载阈值以及环境问题的负外部性等的存在,昭示以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为目标的环境规制的必要。从实证视角看环境规制绩效究竟如何?本文基于山东经验,通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和统计测度来进行实证检验。本文选取污染密集产业的区位商、带动值和经济增长贡献率三个指标,对环境规制下污染密集产业的发展状况进行实证分析和评价环境规制绩效。本文得出结论是,山东环境规制严格于全国,并取得一定的规制绩效;严格而系统的环境规制政策,能改变EKC曲线形状和拐点位置;要改变单位产出能耗高、污染排放总量高而导致环境规制压力大的局面,还需配合产业结构配置政策的调整。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谢婷婷
寻求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平衡是经济学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构建了简单的理论模型,提出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的逻辑条件,并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政策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进行检验。研究发现: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政策显著促进了县域人均GDP和植被覆盖率。机制分析表明,空间利用效率提升、产业结构转型和中央转移支付是推动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协同的重要路径。该政策效应具有异质性,主要由生态环境保护的机会成本、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成本和中央转移支付的补偿效果综合决定。总之,本文的分析有助于县域在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方面寻找交集,探寻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吴郁文 黄伟
本文从分析海南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现状特征出发,探讨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的理论思考,提出了海南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的模式。
关键词:
经济发展 环境保护 协调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