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167)
2023(22178)
2022(19018)
2021(17723)
2020(15013)
2019(34583)
2018(34092)
2017(64384)
2016(35072)
2015(39874)
2014(40052)
2013(39694)
2012(37229)
2011(33734)
2010(33867)
2009(31441)
2008(31169)
2007(27572)
2006(24347)
2005(22197)
作者
(103868)
(86951)
(86120)
(82112)
(55382)
(41806)
(39423)
(33898)
(32913)
(31122)
(29615)
(29454)
(27761)
(27719)
(27018)
(26823)
(25810)
(25608)
(24953)
(24940)
(21779)
(21532)
(20992)
(19830)
(19486)
(19485)
(19233)
(19157)
(17617)
(17339)
学科
(155322)
经济(155164)
管理(98277)
(92426)
(75267)
企业(75267)
方法(64790)
数学(55123)
数学方法(54420)
中国(43157)
(40370)
(35684)
(34536)
地方(34377)
业经(33645)
(28283)
贸易(28264)
(27379)
(27166)
农业(27141)
环境(24549)
理论(24319)
(23926)
(23490)
银行(23419)
(22979)
金融(22975)
(22506)
(21564)
技术(21556)
机构
大学(508906)
学院(506243)
(207767)
经济(203251)
管理(192549)
研究(180108)
理学(164724)
理学院(162767)
管理学(159763)
管理学院(158846)
中国(136467)
科学(111893)
(110721)
(94522)
(92797)
(86354)
研究所(84283)
中心(81011)
(76385)
业大(75616)
财经(74668)
北京(71191)
(69081)
师范(68397)
(67728)
农业(67507)
(65275)
经济学(62772)
(61352)
经济学院(56237)
基金
项目(335687)
科学(262251)
研究(243331)
基金(241899)
(212210)
国家(210454)
科学基金(178777)
社会(152539)
社会科(144465)
社会科学(144430)
(130375)
基金项目(127182)
自然(116290)
自然科(113467)
自然科学(113433)
教育(111668)
自然科学基金(111384)
(110342)
资助(101066)
编号(98928)
成果(81594)
重点(75815)
(73979)
(73772)
课题(69027)
(68530)
科研(64269)
创新(64068)
教育部(62744)
国家社会(62738)
期刊
(235725)
经济(235725)
研究(152007)
中国(103975)
学报(83273)
(78776)
科学(76127)
(72430)
管理(71778)
大学(62535)
学学(58437)
教育(57505)
农业(54105)
(45812)
金融(45812)
技术(44821)
经济研究(37736)
业经(37287)
财经(36706)
(31568)
问题(30601)
(29731)
图书(28631)
(25403)
技术经济(25312)
(24170)
统计(24052)
世界(23444)
资源(23401)
科技(23341)
共检索到7729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长生  简玉峰  
本文针对旅游产业快速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构建了环境保护与旅游经济发展之间的理论模型,利用优化控制理论推导出环境保护与旅游经济协调发展的可能性,通过相应政策调节,环境质量与旅游业发展之间可以达到总体或局部最优水平,政府收取的排污费对旅游生态环境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对旅游业资本积累产生了负面影响。通过对中国四大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旅游区进行实证检验显示:旅游环境质量与旅游业发展同时存在正、负相关关系,低排污费率反而对环境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高排污费率虽然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却影响了旅游产业的发展,旅游产业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刘长生  
本文利用一般均衡理论,以图解分析法分析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对旅游目的地所产生的福利效应。研究显示,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对旅游目的地GDP增长率有显著的积极影响,推动了社会福利水平的提升,但对旅游目的地CPI、居民实际收入、工农业等相关产业发展、收入分配、社会治安、生态环境等有显著的消极影响,又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当地居民的社会福利,其最终影响取决于积极影响与消积影响的"双向均衡"。同时,以中国四个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旅游区为实证研究对象验证了这种"双向均衡"社会福利效应的存在性。研究为我国不同旅游目的地旅游产业的产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志军  徐飞雄  刘嘉毅  
世界遗产地旅游发展与遗产保护协调是世界性难以回避的矛盾和难题。运用主流、成熟的战略管理思想,构建世界自然遗产地旅游发展与遗产保护协同的战略管理理论框架,并运用理论框架于崀山实证分析中。实证研究主要包括四个步骤:首先是战略分析,包括远景、使命、战略目标和SWOT分析;其次是战略选择与制定,运用SWOT模型分析进行战略选择,制定国际化与本土化战略、品牌化与多元化战略、利益相关者参与战略与社区居民参与战略、信息化战略、战略联盟战略;再次是战略实施,涵盖组织变革、制度改革、资源获取与配置、组织文化和精神保障;最后是战略评价与控制,包括战略评价和战略控制。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志军  徐飞雄  刘嘉毅  
世界遗产地旅游发展与遗产保护协调是世界性难以回避的矛盾和难题。运用主流、成熟的战略管理思想,构建世界自然遗产地旅游发展与遗产保护协同的战略管理理论框架,并运用理论框架于崀山实证分析中。实证研究主要包括四个步骤:首先是战略分析,包括远景、使命、战略目标和SWOT分析;其次是战略选择与制定,运用SWOT模型分析进行战略选择,制定国际化与本土化战略、品牌化与多元化战略、利益相关者参与战略与社区居民参与战略、信息化战略、战略联盟战略;再次是战略实施,涵盖组织变革、制度改革、资源获取与配置、组织文化和精神保障;最后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郑元同  
本文分析了峨眉山———乐山大佛世界自然文化双遗产的自身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剖析了乐山旅游经济发展中对遗产资源过度开发产生的问题,作者提出了协调乐山旅游经济发展与自然文化遗产保护的对策措施:(1)地方政府应该以遗产保护作为主导,协调保护与旅游开发;(2)建立以法律法规为基础的行为约束机制;(3)建立以政府财政为主的投入保障机制;(4)充分挖掘自然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内涵,使之成为经济增长点。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立峰  鹿磊  孙滢悦  
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不仅可保护和弘扬城市文化遗产,而且可促进城市文化特色建设的发展,同时也需要城市加快文化特色建设的步伐。本文以国际社会文化遗产保护先进国的经验为借鉴,以沈阳为例,分析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城市文化特色建设间的辩证关系,提出促进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城市文化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何景明  
一、文化遗产:闲置与潜在需求并存幽深的历史,广袤的大地,智慧的民众,这些都为我国成为文化遗产大国提供了条件,文化遗产旅游产品表面上也呈现供过于求的局面。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孙九霞  
对于世界文化遗产地旅游的讨论、关于世界遗产的发展与保护问题的争论从来没有止息过。因此,亟须厘清遗产与旅游的主体,分清谁的遗产、谁的文化、谁的旅游,进而讨论各相关主体的需要和诉求,并形成遗产旅游地保护与发展的共识。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岳菊   戴湘毅  
文章基于县域尺度,构建区域文化遗产与旅游发展互动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TOPSIS、耦合协调模型等方法探究2010—2019年京津冀地区200个区县的文化遗产与旅游发展的耦合协调效应及时空演化特征,识别区域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现状和瓶颈。结果表明:(1)京津冀地区各区县文化遗产资源禀赋和旅游发展的综合水平呈波动上升趋势,区县间存在显著的不均衡现象,文化遗产资源禀赋高评价指数区呈“集聚”扩散态势,旅游发展高评价指数区呈“孤岛”向“集聚”演化格局。(2)两系统的耦合发展呈现阶段性和波动性,耦合度经历了“拮抗—磨合—高水平”到“磨合—高水平”的转变;耦合协调度由“中低耦合协调为主”上升到“中高耦合协调为主”的等级分布,但尚未完全形成良好的协调。(3)两系统耦合协调发展呈现“高—高”和“低—低”的空间聚类格局,空间溢出效应明显。其中,2010—2015年呈现明显下降态势,耦合协调度空间集聚效应下降,高值区和低值区均减少,出现“大扩散、小集聚”的空间分异特征;2015—2019年呈现上升集聚态势,高值区和低值区均显著增加,主要表现为京津冀地区北部区县的“高—高”和太行山山前地带沿线区县的“低—低”聚类特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玉翠  邓祖涛  石军南  马点明  郑晓云  
文章在回顾已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重新界定世界遗产旅游目的地的一级、二级客源市场潜力的计算方法,利用GIS技术计算我国世界遗产旅游目的地的一级、二级客源市场潜力,并以此将我国世界遗产的客源市场潜力分为五个类型。研究发现:文化遗产的客源市场潜力普遍大于自然遗产,交通状况、区位因素、遗产地本身的面积是影响世界遗产地客源市场潜力的重要因素,世界遗产旅游目的地接待旅游者人次数与遗产地知名度的相关系数远远大于与客源市场潜力的相关系数。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迪云  
旅游与环境关系研究是当今一个新的国际热点。文章通过对湖南旅游与环境保护关系现状分析,认识到二者间既存在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也存在相当现实的矛盾与问题。以此为基础,提出实现湖南旅游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关键思路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开展生态旅游,并进一步探讨了实现湖南旅游与环境保护的具体对策与措施。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白凯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化利用发挥了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两方优势,有助于树立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是建设文化强国,推动传统文化更有力地传播弘扬和走出去的重要载体。我国目前正处于从观光旅游全面向观光和休闲度假旅游并重的格局过渡阶段,消费者的要求可以概括为消费升级与多元并存。提质升级和供给侧改革也因此成为旅游业各项工作的重点。非物质文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冯俊新  张凯云  钟笑寒  
文章通过中国的跨省数据对文化遗产资源与区域旅游业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①文化遗产资源对于旅游业的发展有显著的促进作用。②文化遗产资源禀赋和开发程度在旅游业的发展中都具有重要价值;开发程度对国内旅游的促进作用更强,而国际游客则更看重文化遗产资源禀赋本身。③古代文化遗产资源对于国内游客的吸引力显著高于近现代文化遗产资源,而这两者对于国际游客的吸引程度差异不大。针对这一结果,不同地区在发展遗产旅游时应该采取不同的政策。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樊友猛  谢彦君  
社会变革的加速、文化思潮的演进和大众需求的转向使乡村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协同呈现为当前迫切的问题。本文吸收文化记忆等理论,建立起乡村遗产的"文化记忆-展示-凝视"模型,认为,乡村文化记忆是文化展示的基础,乡村遗产的主题化展示为凝视确立了具体的视觉焦点,文化凝视又以获取文化记忆为旨归。继而,在城市与乡村的结构张力下,本文从主人与客人、实践与表征、历时与共时的双重维度考察了乡村遗产的主体、性质和构成。本文并以鲁西南3个典型村落为例,从记忆符号梳理、展示主题定位和凝视目标强化等方面,构建起乡村遗产保护利用的实现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毅  贺浩浩  张琳  
近年来,少数民族地区依托文化遗产资源开发旅游产业,有力地推动了区域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但不同程度存在的文化内涵扭曲、旅游资源开发过度或不足也造成文化失真、生态破坏、产业萎缩等问题。为纾解遗产保护与开发的二元矛盾,研究将可持续发展理论应用于文化遗产旅游领域,整合强、弱可持续性分析框架,构建文化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并对28个少数民族样本地进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从物质资源、经营管理、政策保障和文化创意四个方面探讨影响民族地区文化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组态机制,得出结论:(1)增进地方居民的对本民族文化内涵、价值与规律的认知理解和加强政府部门的政策保障体系建设是民族地区文化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2)民族地区文化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路径有以增进民生为靶向的治理路径、以业态创新为主线的产业路径、以创意介入为驱动的文化路径,从这三条相对独立的路径入手,有助于实现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战略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