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12)
- 2023(14354)
- 2022(12344)
- 2021(11472)
- 2020(9831)
- 2019(22366)
- 2018(22221)
- 2017(43338)
- 2016(23647)
- 2015(26420)
- 2014(26156)
- 2013(26079)
- 2012(23893)
- 2011(21055)
- 2010(21291)
- 2009(20105)
- 2008(19867)
- 2007(17710)
- 2006(15832)
- 2005(14383)
- 学科
- 济(99418)
- 经济(99293)
- 业(94619)
- 管理(86451)
- 企(86405)
- 企业(86405)
- 方法(44908)
- 数学(35299)
- 数学方法(34943)
- 财(33051)
- 业经(31491)
- 农(30002)
- 务(24220)
- 财务(24155)
- 财务管理(24124)
- 中国(23130)
- 企业财务(22905)
- 农业(21243)
- 技术(20339)
- 制(19833)
- 地方(19226)
- 和(18862)
- 理论(18677)
- 划(18604)
- 学(18095)
- 环境(18034)
- 策(16363)
- 贸(16223)
- 贸易(16214)
- 易(15719)
- 机构
- 学院(338133)
- 大学(335265)
- 管理(140799)
- 济(135968)
- 经济(133087)
- 理学(120966)
- 理学院(119788)
- 管理学(118063)
- 管理学院(117457)
- 研究(105190)
- 中国(82078)
- 京(71155)
- 财(65792)
- 科学(63798)
- 农(52948)
- 财经(52099)
- 所(52009)
- 江(51448)
- 中心(48598)
- 业大(48562)
- 经(47184)
- 研究所(46724)
- 北京(44853)
- 州(41688)
- 范(41350)
- 农业(41287)
- 师范(41030)
- 经济学(39344)
- 院(38403)
- 财经大学(38352)
- 基金
- 项目(223981)
- 科学(177282)
- 研究(166916)
- 基金(163155)
- 家(139886)
- 国家(138603)
- 科学基金(121442)
- 社会(105326)
- 社会科(99821)
- 社会科学(99794)
- 省(88065)
- 基金项目(86998)
- 自然(78907)
- 自然科(77019)
- 自然科学(77000)
- 自然科学基金(75643)
- 教育(75263)
- 划(72384)
- 编号(68727)
- 资助(66945)
- 成果(55014)
- 部(49100)
- 重点(48901)
- 创(48381)
- 发(47127)
- 课题(45989)
- 创新(44453)
- 业(43219)
- 项目编号(43208)
- 国家社会(42692)
- 期刊
- 济(155590)
- 经济(155590)
- 研究(100494)
- 中国(62176)
- 管理(55797)
- 财(54226)
- 农(48922)
- 学报(48253)
- 科学(45810)
- 大学(37161)
- 学学(34964)
- 教育(34518)
- 农业(33890)
- 技术(30638)
- 融(30104)
- 金融(30104)
- 业经(27293)
- 财经(25803)
- 经济研究(23151)
- 经(22026)
- 问题(20321)
- 业(19346)
- 技术经济(18799)
- 图书(18236)
- 现代(16969)
- 理论(16552)
- 财会(16546)
- 科技(15952)
- 商业(15359)
- 实践(15027)
共检索到5024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冯志华 余明桂
环境污染治理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的工作重点,为此中央组织部于2013年12月颁布了《关于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通知》(下文简称《通知》),《通知》的颁布能否实现预期效果?本文以晋升锦标赛理论和财政分权理论为基础,以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双重差分法对此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通知》颁布能显著抑制高污染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实现政策制定目标,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上述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本文结论支持晋升锦标赛理论,与财政分权理论预期不符;本文结论也表明,政绩考核指标体系的设置及政府部门间的联动与合作对于实现《通知》制定的目标至关重要。
关键词:
环境保护 政治晋升 政绩考核 企业投资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潘红波 周颖 陈世来
文章利用2007—2015年中国31个省份省委书记(1)任期资料,运用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数据,考察省委书记任期考核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通过固定效应模型检验发现,在省委书记任期考核年,企业盈余管理显著增加。进一步分组检验发现,任期考核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主要集中在省委书记干预能力或干预动机强的情况下。研究有助于深化对企业盈余管理的认识,同时也为完善中国官员考核和企业监管制度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冯志华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与此同时,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为了实现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颁布一系列政策和文件,这些政策和文件的效果如何?本文以中共中央组织部2013年12月颁布的《关于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通知》(下文简称《通知》)为研究对象,对此进行研究。具体而言,本文研究了《通知》对高污染企业融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通知》显著抑制了高污染企业的负债融资,经济发展水平对上述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通知》对高污染企业的权益融资没有显著影响。本文为晋升锦标赛理论提供了微观实证依据。
关键词:
环境保护 政治晋升 企业融资 高污染企业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汤泰劼 罗曼璐 宋献中
本文以2001-2016年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市级地方官员任期考核压力对辖区内企业实际税率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市委书记与市长的任期越长,距离任期考核时点越近,其对辖区内企业实际税率的提升作用越明显。机制检验发现:地方官员主要通过增强辖区内税收稽查力度来影响企业实际税率。进一步检验发现:国有企业在官员面临任期考核压力时,企业实际税率提升更多;地方法律制度越完善,官员任期考核对实际税率的提升作用越弱,两者表现为一种替代关系;受地方财政收入压力的影响,中西部地区企业相较东部地区,官员任期考核对实际税率的提升作用更强。长期均衡检验发现:官员在结束任期考核后,企业实际税率会显著降低,在新主政官员上任后第三年才会实现再次增长。本文的研究丰富了地方官员任期考核与企业实际税率之间关系的研究,对认识地方政府行为,制定税收政策以及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等具有一定启示。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剑 刘德绍
本文通过对重庆市政绩考核中环境保护投资统计口径和考核结果的分析,揭示了我国现行环境保护投资统计存在的问题。主要结论: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口径过大,导致环境保护投资与污染治理水平脱节,应将其口径调整为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两项;环境污染治理投资不能囊括环境保护投资的全部外延,应将污染治理设施运行费用、环境管理能力建设和科研投资纳入统计;资源与生态保护投资的对象、效果具有自身的特点,应作为独立范畴加以统计;应当建立财政环保投入统计体系。
关键词:
环境统计 环境保护投资 财政环保投入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蒋德权 姜国华 陈冬华
官员治理结构中晋升激励的应用构成了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来源,但也可能带来高昂的发展代价,目前尚未有文献定量检验地方官员晋升与辖区经济效率的关系。本文基于手工收集的2001—2012年中国地方政府领导人职务变动数据库,首次考察了地方官员晋升和地区经济效率的经验关联,并从政绩考核观转型、官员异质性两个角度对这一关系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结果发现,地方官员晋升与任期内平均地区经济效率负相关,即政治晋升未能有效识别地方的经济效率。进一步研究表明,官员越年轻,任期越长,晋升竞争的激励影响越大,晋升与经济效率的负向关联越强。但是,在政绩考核观转型后,政治晋升与经济效率的负向关联有所减弱。本文的发现不仅为近年来...
关键词:
地方官员 晋升激励 经济效率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艳艳 罗党论
地方官员如何影响地方企业发展?借用地方城市市长更替视角,本文考察2000—2008年277个地区的地方官员更替对辖区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地方官员更替导致辖区企业的投资支出增加,投资效率下降;官员更替频率越大,辖区内企业投资波动率也越大。地方官员更替对辖区内企业投资的影响在国有企业影响尤甚;同时,也受到地方官员的特质影响,如地方官员升迁动机更强以及官员由外地调任会导致这种影响更为显著。本文研究丰富和拓展了政治经济周期与政府干预的相关文献,对进一步理解地方官员干预企业发展有很好的帮助。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彩云 盛斌 苏丹妮
基于"污染避难所效应"等相关理论,环境规制能否影响企业选址?在此过程中,政府治理目标设定,即政绩考核指标设定如何发挥作用?目前国内相关研究极少。本文通过研究环境规制以及政绩考核指标对不同类型企业的影响,以此明确两者在优化资源配置过程中的作用,以促进经济-环境双赢。从中国现实出发,本文将2003—2008年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城市统计年鉴》进行匹配,采用负二项回归方法,验证环境规制和政绩考核指标对企业选址的影响,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对企业选址呈现倒"N"型影响,大部分样本依然处于第一阶段,环境规制不利于企业选址,而且环境规制对低污染、低生产率企业选址的影响较大;加强对环境绩效的要求,从总效应来看,对低污染、低效率企业选址的抑制作用更大;强调经济绩效指标更能促进低污染、低效率的企业选址。本研究结果对环境规制作用的发挥提供了一定启示,不仅丰富了环境规制与资源配置领域的文献,还有助于理清政府治理目标与微观企业选址之间的关系。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马冬玲 李明
企业技术创新是否能促进企业污染排放的减少,进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标在目前学术界还没有确定的结论。本文选择我国纺织服装、金属制品两个行业共137家上市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企业技术创新对企业节能减排的影响,并探讨政府官员晋升考核制度转变对这一影响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技术创新对企业污染排放量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即企业加强技术创新有利于节能减排;地方政府官员晋升考核制度的转变会加大企业技术创新对企业污染排放的负向影响程度。在纺织服装业和金属制品业中,这一结论都存在,但对环境污染严重的纺织服装业的负向影响程度要大于金属制品业。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马冬玲 李明
企业技术创新是否能促进企业污染排放的减少,进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标在目前学术界还没有确定的结论。本文选择我国纺织服装、金属制品两个行业共137家上市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企业技术创新对企业节能减排的影响,并探讨政府官员晋升考核制度转变对这一影响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技术创新对企业污染排放量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即企业加强技术创新有利于节能减排;地方政府官员晋升考核制度的转变会加大企业技术创新对企业污染排放的负向影响程度。在纺织服装业和金属制品业中,这一结论都存在,但对环境污染严重的纺织服装业的负向影响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潘孝挺 左翔
文章利用世界银行的企业微观调查数据对地方官员激励与企业产权保护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地方财政分权程度越高、当地市委书记的年龄小于55岁,企业所获得的产权保护水平越高,反之则越低。(2)地方官员激励机制对产权保护的作用在不同规模企业中具有结构性差异。具体而言,在财税剩余所得激励下,地方官员更倾向于保护大企业,而在一把手晋升激励下,地方官员则更倾向于保护小企业。这与不同规模的企业对经济总量和增速有不同的边际贡献率有关,地方官员在财税剩余所得激励下更关心经济总量,而在一把手晋升激励下则更关注经济增速。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红建 汤泰劼 宋献中
本文选择2000-2014年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环境投资衡量企业环境治理力度,实证检验了省级官员任期考核与五年规划目标考核对企业环境治理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环境投资整体上呈现显著的五年规划周期性规律,而官员任期周期性规律不显著。进一步检验发现:随着中央明确将"环境绩效"纳入地方政府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后,企业环境投资的官员任期周期性规律开始变得显著,而五年规划周期性规律则变得不显著,两者表现为一种"替代关系"。机制检验还发现:整体环保补贴与排污费用征收均呈现显著的五年规划周期性规律,且当官员任期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徐业坤 马光源
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匹配地级市市委书记数据,本文证实了地方官员对于企业产能过剩的重要影响。研究发现,地方官员变更会加剧辖区内企业的产能过剩,表现为企业产能利用率显著下降。企业产能过剩随着官员任职变化、党代会召开表现出明显的政治周期。当新任市委书记为本地籍贯或者临近退休时,企业产能利用率降幅更大,非正常换届时,官员变更会导致企业产能利用率的下降。进一步研究发现,考虑官员变更的情况下,与潮涌效应相比,企业产能过剩更可能是地方官员迫于政绩压力施加干预的结果;地方官员会通过税收、银行贷款、政府补贴等关键资源的配置推动企业产能扩张;处于非产能过剩行业的企业,官员更替时产能过剩更加严重;去产能政策能够抑制官员变更导致的企业产能过剩。本文对于从地方官员视角和微观层面理解中国式产能过剩现象以及监管部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关鑫 柴晨洁 赵聪慧
绿色创新是助推企业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更是大势所趋。在诸多影响企业绿色转型的因素中,地方政府的政策和策略是不容小觑的。本文在区分政绩考核压力异质性的前提下,运用晋升锦标赛理论、行政发包制及制度理论,构建“政绩考核压力-政策法规调整-绿色创新绩效”的分析框架,并选取2007—2019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单一考虑经济绩效考核时,地方政府经济绩效考核压力抑制企业绿色创新水平;单一考虑环境绩效考核时,地方政府环境绩效考核压力促进企业绿色创新水平。在对经济绩效与环境绩效进行整体考量的情况下,随着环境绩效指标占比的提高,综合政绩考核压力对绿色创新的负向影响呈现先增后减的形态。机制分析表明,经济绩效考核压力与环境绩效考核压力主要是通过环境规制和环保补贴这两条路径来影响企业绿色创新。进一步分析还发现,经济绩效考核压力对非国有企业、非重污染行业的抑制作用更显著,地区间没有显著差异;环境绩效考核压力对东部地区、国有企业及非重污染行业的促进作用更显著。本文拓展了绿色创新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为助推企业绿色转型及完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阳雪
文章研究了地方政府围绕GDP增长的政绩诉求如何影响公司的投资行为。结果发现:整体而言,在高政绩诉求的驱动下,地方政府对当地公司投资的非效率干预,降低了公司投资的价值相关性。结合产权属性的分析表明,通常情况下,国有控股公司的投资价值相关性显著低于非国有控股公司的投资价值相关性,但在政绩诉求高的地方,地方政府寻求一切可能的投资方式来提高GDP增长,对不同产权属性的公司投资的影响并无差异,从而导致两者之间的投资价值相关性不再有明显差异。结合2008年金融危机的分析表明,在金融危机期间,地方政府更加强烈的政绩诉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