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55)
- 2023(5204)
- 2022(4514)
- 2021(4325)
- 2020(3522)
- 2019(7913)
- 2018(8196)
- 2017(15048)
- 2016(8714)
- 2015(10179)
- 2014(10631)
- 2013(9997)
- 2012(9679)
- 2011(8588)
- 2010(9133)
- 2009(8623)
- 2008(9064)
- 2007(8635)
- 2006(7858)
- 2005(7411)
- 学科
- 管理(31085)
- 济(29742)
- 经济(29687)
- 业(25444)
- 企(22398)
- 企业(22398)
- 财(11813)
- 方法(10406)
- 环境(9981)
- 农(9920)
- 中国(9289)
- 制(9107)
- 学(8668)
- 务(8294)
- 财务(8266)
- 财务管理(8229)
- 理论(7792)
- 企业财务(7783)
- 数学(7742)
- 业经(7471)
- 数学方法(7444)
- 划(7396)
- 教育(6347)
- 农业(6219)
- 地方(6208)
- 体(6186)
- 银(6140)
- 银行(6131)
- 和(6004)
- 教学(5854)
- 机构
- 学院(127032)
- 大学(124819)
- 济(43580)
- 管理(43288)
- 经济(42162)
- 研究(41025)
- 理学(35125)
- 理学院(34702)
- 中国(34369)
- 管理学(33822)
- 管理学院(33615)
- 京(27815)
- 科学(25813)
- 财(24977)
- 江(22882)
- 所(22074)
- 中心(20151)
- 农(19813)
- 研究所(19040)
- 州(18741)
- 范(18675)
- 师范(18503)
- 财经(18401)
- 北京(18326)
- 业大(16586)
- 经(16219)
- 技术(15686)
- 省(15575)
- 农业(15079)
- 院(14690)
- 基金
- 项目(70473)
- 研究(54662)
- 科学(53337)
- 基金(47428)
- 家(40544)
- 国家(40106)
- 科学基金(33697)
- 社会(31782)
- 社会科(29694)
- 社会科学(29682)
- 省(28899)
- 教育(26151)
- 编号(24660)
- 基金项目(24229)
- 划(23461)
- 成果(22357)
- 自然(21047)
- 资助(20481)
- 自然科(20463)
- 自然科学(20459)
- 自然科学基金(20061)
- 课题(17660)
- 重点(15926)
- 年(15094)
- 项目编号(14890)
- 性(14806)
- 部(14691)
- 发(14587)
- 大学(13902)
- 创(13800)
共检索到2141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周培萍
环境诉讼中的共同被告的追加与否以及他们承担责任的形式,对原告的举证义务和赔偿救济来说意义重大。旨在对该问题进行简单探讨,为司法实践提供一点建议。
关键词:
环境诉讼 共同被告 责任形式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何英 鄢斌
环境民事侵权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制度所说的举证责任倒置是一个举证责任的再分配 ,其基本考虑乃在于要衡平受害人和致害人间基于环境侵权之制度特征所致的信息不对称和地位的不对等。对现有环境民事侵权中举证责任倒置的举证责任分配原则所涉及的归责原则、侵权构成要件、因果关系推定以及当事人举证与法院依职权推定相结合原则的理解与适用是立法和司法需要加以重视的方面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宋宗宇 王热
由于环境侵权责任因果关系的特殊性,法律规定在环境侵权诉讼中实行因果关系推定。环境侵权诉讼中的因果关系推定是指法官根据法律规定,从已知的基础事实推定环境加害行为与环境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并允许当事人提出证据予以推翻的规则。实行因果关系推定,实质上是直接将证明因果关系不存在的证明责任分配给加害人。受害人证明基础事实的方法有很多,但标准只有一个,即须达到高度盖然性。加害人对基础事实的反驳属于反证,而对推定事实的反驳则是本证。开展环境侵权诉讼中的因果关系推定讨论,对建立我国环境侵权诉讼理论体系以及实务操作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环境侵权 因果关系 推定 证明责任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宗廷
环境权是公民的法定权益 ,通过诉讼的途径和机制排除环境侵害是最为有效和可取的。本文正是在分析了环境侵权的种类及特点的基础上 ,对环境侵权提起公益诉讼进行了研究 ,并指出建立环境侵权公益诉讼制度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关键词:
环境侵权 诉讼 公益诉讼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曼丽
共同侵权现象在分工协作的市场经济中是经常发生的 ,共同侵权较一般侵权的主要区别是“共同性”。对于共同侵权的“共同性” ,在立法和司法解释上没有明确的规定 ,在理论上尚没有统一的认识 ,因而给司法实践工作带来困难。本文结合具体案例 ,从理论上和司法解释中探讨共同侵权的本质特征 ,以求对此有较深刻的认识。
关键词:
侵权 共同侵权 共同性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姜立文 崔丹丹
复杂金融衍生品具有特殊的定价机制、契约规则和风险。其交易存在信息严重不对称,双方交易地位不平等,信息披露不充分,滥用格式条款,风险提示不充分等问题。"谁主张谁举证"对投资者不公平。在复杂金融衍生品侵权诉讼中对卖方金融机构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可以利用诉讼程序法保护投资者的实体权利,强化金融机构的信息披露,可以防范侵权行为发生。
关键词:
复杂金融衍生品 侵权诉讼 举证责任倒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姜立文 崔丹丹
复杂金融衍生品具有特殊的定价机制、契约规则和风险。其交易存在信息严重不对称,双方交易地位不平等,信息披露不充分,滥用格式条款,风险提示不充分等问题。"谁主张谁举证"对投资者不公平。在复杂金融衍生品侵权诉讼中对卖方金融机构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可以利用诉讼程序法保护投资者的实体权利,强化金融机构的信息披露,可以防范侵权行为发生。
关键词:
复杂金融衍生品 侵权诉讼 举证责任倒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曾毅 刘智颖
近年来,随着经济类犯罪数量的上升,刑事诉讼过程中的涉案物品价格鉴定工作日益重要,它直接影响着罪与非罪及量刑程度的认定。目前我国在刑事诉讼价格鉴定方面尚有缺陷,如没有形成统一的、具有资质的机构和相应行业标准,相关配套制度缺乏等等。从我国刑事诉讼中价格鉴定现存问题与新型网络犯罪等现象分析入手,探究了形成这些问题和现象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周成泓
证券民事诉讼前置程序具有阶段性的合理性,但它有着一系列的消极影响,应当予以废止;目前我国证券民事赔偿诉讼的诉讼形式限于单独诉讼和人数确定的代表人诉讼,应当引入人数不确定的代表人诉讼;证券民事侵权赔偿案件实行无过错责任与过错推定责任相结合的做法,因果关系依据诱多虚假陈述对市场和投资者影响的模型确定,立法应当确立诱空虚假陈述与投资损失之间的因果关系,因果关系的举证责任实行推定。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杨峰
我国《税收征管法》第五十条明确规定了税务机关可以依照《合同法》第七十三条行使代位权。由于我国在立法时没有探究税收代位权与民事一般代位权的区别,而是进行简单化处理,完全适用民事代位权的相关规定,因此,在税收代位权诉讼中遇到诉讼管辖权、当事人地位、举证责任、申请保全财产担保等方面的问题。本文认为,我国应对税收代位权诉讼中的相关法律进行完善,除参照适用《合同法》和《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外,还应对较为特殊的诉讼管辖、举证责任、财产保全等在《税收征管法》中专门作出规定。
关键词:
税收代位权 民事诉讼 管辖权 举证责任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胡金龙
行政部门未在法定的期限内提供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事实和法律依据,第三人提供的证据是否能作为法院维持具体行政行为的依据?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邓爱贞
结合图书馆行业特点,适用于图书馆著作权侵权诉讼的著作权法抗辩事由及民法上一般抗辩事由共有以下11种:合理使用抗辩、避风港原则抗辩、过失侵权抗辩、获得许可抗辩、著作权无效或终止抗辩、权属抗辩、权利穷竭抗辩、诉讼时效抗辩、合同抗辩、管辖权抗辩、诉讼主体资格抗辩。在现实工作中,图书馆要不断跟踪法律变化,制定完善的图书馆著作权相关工作制度,才能将危机防范于未然。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潘越 潘健平 戴亦一
本文首次聚焦于专利侵权诉讼,以2006-2014年A股非金融企业为样本,考查专利权诉讼的提起、判决以及审理时长等诉讼细节对原被告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研究发现:(1)专利侵权诉讼对原被告双方的企业创新都有激励作用。但对原告样本进行细分后发现:诉讼会对行业领导者的研发决策产生促进作用,但对行业追随者会产生抑制作用;(2)行业领导者的研发活动不受判决结果的影响,而行业追随者和被告都会根据诉讼结果对研发投资进行调整;(3)审判时长并不影响被告的研发决策,但是会对原告尤其是行业追随者产生负面影响。本文不仅揭示了司法诉讼对原被告创新活动的影响机理,同时也为企业解决专利权纠纷的途径选择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
专利侵权诉讼 司法判决结果 企业创新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尹志锋 梁正
本研究基于2000-2014年我国专利民事诉讼数据,实证考察了涉案专利特征、诉讼主体特征及诉讼策略与专利侵权赔偿额的相关性。研究表明:第一,相对于外观设计,当涉案标的为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时,原告能够获得相对更高的赔偿;第二,相对于个人,当原被告为企业时,原告能够获得相对更高的赔偿额;同时,在侵权诉讼赔偿案件的审理上,对国内外原告的审判具有一致性;第三,原告在面临被告提出管辖权异议、提起专利无效及采用非法定赔偿额类型的案件中能够获得相对更高的赔偿额;最后,东部省市案件的赔偿额要显著高于中西部省市;2009年提高法定赔偿额上限规定的制度改革尚未对法院审判额产生正向提升效果。反映出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大背景下,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提高专利侵权诉讼赔偿额度的重要性。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申玲
新修改的《证券法》对内幕交易、操纵证券市场以及欺诈客户的侵权行为都规定了民事赔偿责任,无疑是在立法上的重大进步,而我国现行立法对证券侵权民事诉讼中诉讼形式的规定根本不能适应我国证券侵权纠纷诉讼的现状。本文通过对国外相关制度的分析,以期推动我国证券侵权诉讼形式的合理构建,有效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培育出更加稳定、成熟的证券市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