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82)
- 2023(7302)
- 2022(6720)
- 2021(6325)
- 2020(5522)
- 2019(12971)
- 2018(13084)
- 2017(25545)
- 2016(14321)
- 2015(16635)
- 2014(17269)
- 2013(16992)
- 2012(16282)
- 2011(14692)
- 2010(15273)
- 2009(14301)
- 2008(14786)
- 2007(13759)
- 2006(12058)
- 2005(11137)
- 学科
- 济(58405)
- 经济(58333)
- 管理(44112)
- 业(40607)
- 企(33017)
- 企业(33017)
- 方法(27879)
- 数学(24322)
- 数学方法(24006)
- 财(18505)
- 农(17621)
- 中国(14806)
- 学(13590)
- 制(13116)
- 环境(12892)
- 务(12221)
- 财务(12190)
- 财务管理(12148)
- 地方(11928)
- 业经(11528)
- 企业财务(11479)
- 贸(11479)
- 贸易(11474)
- 农业(11249)
- 易(11125)
- 理论(10002)
- 和(9885)
- 银(9712)
- 银行(9689)
- 划(9636)
- 机构
- 学院(213969)
- 大学(213019)
- 济(84436)
- 经济(82323)
- 管理(78985)
- 研究(70331)
- 理学(66389)
- 理学院(65624)
- 管理学(64375)
- 管理学院(63988)
- 中国(55867)
- 京(45803)
- 科学(44324)
- 财(42346)
- 农(38323)
- 所(37695)
- 江(35363)
- 中心(33929)
- 研究所(33567)
- 财经(32731)
- 业大(31926)
- 农业(29942)
- 北京(29530)
- 经(29263)
- 范(28377)
- 州(28320)
- 师范(28105)
- 经济学(25502)
- 院(24632)
- 省(24004)
- 基金
- 项目(130210)
- 科学(99877)
- 研究(96178)
- 基金(91338)
- 家(78877)
- 国家(78182)
- 科学基金(65682)
- 社会(57831)
- 社会科(54515)
- 社会科学(54493)
- 省(52334)
- 基金项目(48449)
- 教育(45080)
- 划(43579)
- 自然(42492)
- 编号(41389)
- 自然科(41356)
- 自然科学(41341)
- 自然科学基金(40583)
- 资助(38753)
- 成果(34963)
- 重点(29471)
- 部(28791)
- 课题(28658)
- 发(27872)
- 创(26195)
- 科研(25402)
- 性(24950)
- 大学(24946)
- 创新(24502)
共检索到3296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吴隽雅
环境侵权损害填补基金作为环境侵权损害赔偿社会化的具体制度之一,对于环境侵权损害填补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具体运作中,基金在资金来源、救济范围、启动标准(启动条件及救济方式)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基金的运作效果与基金的启动标准具有紧密联系,基金的启动标准又受到基金的资金来源及救济范围的限制。破解疑难问题需从基金的资金来源、基金救济范围和基金启动标准三个方面入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贾爱玲
环境污染损害事件中最复杂、最棘手的问题是对受害人的补偿。从兼顾效率与公平两大价值来看,我国应建立企业互助基金和政府救助基金制度。企业互助基金是由危险相近的企业或同行业的潜在污染企业通过缴纳基金份额形成风险基金,当其中某一企业因环境侵权而被索赔时,先由该基金支付赔偿,其后再对被索赔的企业追偿,体现了"污染者负担"原则。当加害人难以确定或加害人破产或者被撤销主体资格,而受害人又急需救助等特殊情形时,应通过政府救助基金对受害人予以及时有效的补偿。政府救助基金由政府主导建立,是政府承担环境民事责任的体现,可以对企业互助基金难以适用的部分环境损害予以一定补充赔偿。因此,企业互助基金和政府救助基金有机地构...
关键词:
社会化救济 企业互助基金 政府救助基金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筠筠
本文首先分析了专利侵权损害赔偿的性质和司法实践中的适用状况,随后就我国与国外专利侵权损害赔偿制度进行比较,最后就我国专利侵权损害赔偿制度提出完善建议。
关键词:
专利侵权损害赔偿 探索 比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潘林伟
现代社会条件下的侵权行为较传统侵权而言,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和普遍性。其结果不仅损害了个体的权益,还影响社会公共利益的实现。现有侵权法律制度和环境保护制度不能很好地实现对受损社会利益的救济和补偿,也不能很好地控制侵权行为的发生。因此,需要从宏观控制的角度出发,通过公权力的适当介入和社会性损害赔偿制度的适用,降低环境侵权的发生,实现社会环境利益。
关键词:
环境侵权 损害赔偿 社会利益
[期刊] 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
[作者]
王芳
在著作权损害赔偿额确定问题上,ACTA的规定与TRIPS协定相比更为全面、细致,执法标准也更加严厉。其主要内容分为4个层面:三层方法(权利持有人的损失、侵权利润、替代方法)和一个范围(各项费用)。在具体适用上,主要体现如下特征:全面赔偿和附加威慑、各计算方法的平行适用、向权利人利益保护倾斜。鉴于我国相关立法的不足,虽然我国目前尚未加入ACTA,但该协议的相关规定也并非对我国没有任何参考价值,我国对此不能一味排斥,而应该辩证看待其利弊,根据我国国情有鉴别地取舍。
关键词:
ACTA 著作权 损害赔偿额 确定方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程诗莉
随着工业化和全球化的发展,环境问题日益成为世界各国和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由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所造成的环境侵权问题已成为一大社会问题。环境侵权的特殊性导致传统民事赔偿的不足,而环境侵权损害赔偿社会化符合现代侵权法的发展趋势,也能给受害人充分的救济。结合各国环境侵权损害赔偿社会化制度,在我国已有制度的基础上,完善环境自然保险制度,建立财务保证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基金制度。
关键词:
环境侵权 损害赔偿 社会化制度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强
海洋领域侵权损害赔偿问题的经济学分析表明,对损害赔偿金的综合计算需要考虑侵权行为的多种特征,如被侵害财产的特征、侵害行为的短期和长期影响、受害者的经济损失和非经济损失及侵权人逃避惩罚的概率,等等。对侵权者处以一般的补偿性赔偿金是普遍的做法,而在一定的条件下,还需要处以惩罚性赔偿金,才足以激励侵害人采取有效率的预防措施或者进入有效的谈判过程。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于群 金英杰
工伤是劳动者在从事与其工作相关的工作内容所遭受的伤害。工伤赔偿是民事侵权案件的一种。工伤事故发生后,劳动者在向有关单位进行索赔时可能存在这样的情况:劳动者可享受工伤保险赔偿;同时工伤事故的发生是因为单位本身的过错或第三人的侵权行为导致的,用人单位和第三人对劳动者又构成了一般民事侵权,劳动者可向用人单位或第三人请求民事侵权赔偿。这样就出现了同一事实符合数个法律规范,数个法律规范有数个不同的民事责任,依据不同的法律规范主张权利时有数个不同请求权的保护,即请求权竞合问题。由于各种请求权的着眼点各有不同,尽管救济的内容基本相同,但是,行使哪一个请求权,其结果并不完全相同。权利人究竟如何行使何种请求权,...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杨敏 江雷 姜小飞 冯曦 洪运 张利娟
医疗侵权损害中,医患双方的行为对医疗损害的发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实现医患双方对医疗损害的最优预防,现从医方内部责任承担、医疗侵权损害赔偿的计算标准、医疗侵权赔偿数额中的影响因素、患者减轻损失后的赔偿数额共四个因素对医患双方在预防医疗损害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影响,进而发现损害赔偿中这四个因素的恰当确定能让医患双方在治疗过程中采取最佳注意,实现对医疗损害的最优预防。
关键词:
医疗侵权 损害赔偿 最优预防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宋怡然 周孜予
在当今司法实践中,由于行政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范围过于狭窄,已经不足以解决出现的所有司法问题,相关法律制度在规定上也存在着一定弊病。目前,在理论界和实践方面都存在着较大争议,具体的赔偿范围也难以确定,因此,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符合我国国情的行政侵权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势在必行。针对这些尚存在的问题,文章对比国外的赔偿制度并结合我国的国情以及立法现状,提出行政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范围和标准参照民法进行,扩大赔偿范围,明确赔偿法中部分规定以及修改赔偿数额上下线的四个方面的完善对策。
关键词:
精神损害 赔偿范围 司法实践 完善对策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韦保宁
我国有关未成年学生人身损害侵权责任的立法存在法律效力较低、责任不明确、免责事由和归责原则不统一等问题。《侵权责任法》的出台为此种侵权责任的承担提供了最高法律依据,并对责任确定、归责原则、补充责任等问题进行了明确的规定。未成年学生人身损害的处理应明确教育管理保护的职责和过错原则以及法定的免责事由,有关的地方性立法应作修改和完善。
关键词:
未成年学生 人身损害 侵权责任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陈丹 朱晓婷
"共同遇难"概念已为我国新《保险法》所采纳。但由于这一概念在我国沿用的时间并不长,加上现行法与法律解释并存,导致实务中一旦遭遇被保险人与受益人共同遇难的情形时,保险金给付问题往往因为理解分歧的存在而显得复杂。只有严格遵循现行法律和司法解释所确认的有效规则,以受益人的人数为标准,即区分受益人为一人和多人的不同情形,精确把握受益人的死亡先后顺序和保险金的分配比例,才能有效化解这现实难题。
关键词:
共同遇难 受益人 被保险人 保险金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侯艳芳
在保险诈骗罪频发的犯罪态势下,司法实践中相关疑难问题的解决对遏制犯罪具有现实意义。鉴于法制完善是遏制保险诈骗犯罪的关键性和基础性因素,应从体制上解决保险诈骗罪的主体、罪数以及相关共同犯罪认定等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
保险诈骗 主体 罪数 共同犯罪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薛梅
近年来,随着人们法律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有关精神损害赔偿的案件越来越多。如轰动一时的贾国宇人身伤害赔偿案,获赔10万元,开了我国精神赔偿的先河,赔偿额高达数十万元的案件随之陆续耳闻,国外的同类赔偿更有高达上亿元的天文数字。于是,有人提出,能否由保险公司对...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晓君
根据刑法规定,只有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的,才能构成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单纯捏造或单纯散布都不构成本罪,但应将单纯散布型损害商誉行为纳入本罪的规制范围。本罪的主观方面并不必然表现为直接故意,也包括间接故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