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42)
- 2023(12179)
- 2022(10846)
- 2021(10013)
- 2020(8443)
- 2019(19215)
- 2018(19064)
- 2017(37268)
- 2016(20554)
- 2015(22909)
- 2014(22785)
- 2013(22237)
- 2012(21081)
- 2011(19190)
- 2010(19467)
- 2009(18366)
- 2008(18132)
- 2007(16845)
- 2006(14841)
- 2005(13295)
- 学科
- 济(85748)
- 经济(85670)
- 管理(60331)
- 业(56453)
- 企(44424)
- 企业(44424)
- 方法(35672)
- 数学(30991)
- 数学方法(30644)
- 农(27358)
- 财(24212)
- 中国(22330)
- 地方(21126)
- 业经(19014)
- 农业(18059)
- 贸(17102)
- 贸易(17095)
- 学(17072)
- 制(16961)
- 易(16567)
- 环境(16285)
- 银(13142)
- 和(13140)
- 银行(13110)
- 务(13100)
- 财务(13066)
- 财务管理(13029)
- 策(12913)
- 技术(12612)
- 理论(12540)
- 机构
- 学院(294014)
- 大学(289730)
- 济(123809)
- 经济(121141)
- 管理(112097)
- 研究(99441)
- 理学(95835)
- 理学院(94788)
- 管理学(93188)
- 管理学院(92642)
- 中国(75465)
- 京(60669)
- 科学(59837)
- 财(59379)
- 所(50887)
- 农(49173)
- 中心(46458)
- 江(46150)
- 财经(45753)
- 研究所(45684)
- 业大(41745)
- 经(41209)
- 范(39065)
- 师范(38723)
- 农业(38594)
- 北京(38083)
- 经济学(37949)
- 州(36706)
- 院(35513)
- 经济学院(34338)
- 基金
- 项目(189578)
- 科学(148967)
- 研究(142290)
- 基金(135560)
- 家(116715)
- 国家(115718)
- 科学基金(98833)
- 社会(89926)
- 社会科(85234)
- 社会科学(85210)
- 省(75524)
- 基金项目(71543)
- 教育(64954)
- 划(63029)
- 自然(61902)
- 自然科(60362)
- 自然科学(60344)
- 编号(59745)
- 自然科学基金(59241)
- 资助(55511)
- 成果(49311)
- 发(43042)
- 重点(42832)
- 部(42048)
- 课题(41314)
- 创(39367)
- 创新(36759)
- 国家社会(36560)
- 性(36547)
- 科研(36015)
- 期刊
- 济(143067)
- 经济(143067)
- 研究(88058)
- 中国(56501)
- 财(46766)
- 农(46034)
- 学报(42022)
- 科学(40019)
- 管理(39573)
- 大学(31631)
- 教育(31085)
- 农业(30720)
- 学学(29802)
- 融(28237)
- 金融(28237)
- 技术(25061)
- 业经(24937)
- 经济研究(22859)
- 财经(22602)
- 经(19556)
- 问题(19148)
- 业(15685)
- 贸(15641)
- 技术经济(15018)
- 统计(14256)
- 商业(14081)
- 图书(13715)
- 版(13556)
- 理论(13544)
- 现代(13300)
共检索到4430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汤明 周德志 高培军 张蔚平
从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中政府政策更加富于科学性角度出发,在2000—2011年跨度中选取典型年份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特征数据,并通过与全国平均水平和发达地区同期数据相对比,对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经济和环保两个角度进行现状分析。依据分析结果,通过文献检索、文件查询、实践调研和专家(或领导)访谈,归纳总结影响承接产业转移中政府政策的环境伦理方面22个影响因素,并基于问卷调研和统计分析筛选出10个核心因素。结合影响因素在地方政府的"理性经济人"角色、环境资源的公共属性形成外溢效应、环境政策的差别化等方面对造成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中政府政策的环境伦理缺失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政府政策转型主要方向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常静 赵凌云
文章通过经济发展对环境影响的正负效应考察发现,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本应是有利于环境改善的因素却并未完全发挥作用。结合灰色关联度的定量分析更可明显看到,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并未通过技术进步等因素来实现环境改善。所以,有关部门应制定和规范相关制度,改变目前承接产业转移的单一目标模式,通过兼顾环境问题提升承接规格,通过规制和市场化方式倒逼企业技术提升,最终取得经济的良性增长。
[期刊] 征信
[作者]
方颖
实现区域间梯度发展,产业转移是非常重要的途径。产业转移的过程中,金融支持至关重要。我国中部地区金融制约对于承接产业转移具有很大的制约作用。研究产业转移中的金融支持效应,认为金融市场能够聚敛资金、优化配置、调节需求、反映信息、推进产业转移。对中部地区承接转移时金融制约的原因进行分析,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赵园
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沿海地区资本相对饱和,土地、劳动力、能源等供给趋紧,企业商务成本升高,资源环境约束矛盾日益突出。沿海地区产业有向中部地区转移的内在动力和外在要求。本文在回顾产业区域转移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产业区域转移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对中部地区承接沿海产业转移提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
产业转移 产业集群 梯度转移 生命周期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贺清云 蒋菁 何海兵
承接产业是加速区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如何科学选择承接产业是中部地区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在总结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现状的基础上,运用产业区域聚集指数分析得出东部5省1市具有转移趋势的产业、运用产业梯度系数分析得出中部各省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最后根据各省产业资源特征和承接条件,确定出中部各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重点行业。
关键词:
中部地区 产业转移 优势产业 行业选择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蕲冈 卢才瑜
近年来,我国中部地区将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作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推进产业升级、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举措,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在一些地方承接产业转移中,仍存在机遇意识不强、承接原则把握不准、承接方式创新不够、承接重点不明等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周五七 曹治将
受国际产业转移和国内经济转型的影响,东部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部加速迁移,我国区域产业梯度转移面临着新的调整与选择。中部有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地缘优势、资源条件和产业基础,正面临着承接东部产业梯度转移的重大历史机遇。东部产业向中部转移仍存在诸多壁垒,制约了东中部产业深度分工和要素优化配置,阻碍了东部传统产业向中部迁移。东部和中部地区政府应进行政策调整和制度创新,推动区际产业转移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关键词:
产业转移 区域经济 中部崛起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廉同辉 余菜花 李强
本文基于社会网络理论,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以安徽孙村服装产业集群为例,对承接产业转移背景下的中部地区传统产业集群的衍生发展、技术获取途径、情感和合作关系及其演化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衍生网络呈现"双核状结构",种子企业衍生能力强,企业"同宗"现象明显;技术咨询网络呈"多核状结构",外贸公司在技术咨询网络中担任重要角色,而服装生产型种子企业在技术咨询网络中的作用下降;情感网络表现为"多核状结构",服装生产型企业在情感网络中具有一定地位,同时绣花、印染等服装配套企业和外贸公司在情感网络中的地位上升;合作网络的联系较强,但服装生产型企业之间的合作则较少;产业集群经历了萌芽、成长和成熟3个阶段,...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韦鸿 王凯 陈凡
文章利用湖北省15个地级市2003—2017年面板数据,以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荆州、荆门、仙桃、潜江、天门)作为处理组(受到政策冲击),以湖北省内其他10个地级市作为对照组,采用双重差分法评价湖北省荆州市国家级承接产业示范区政策的经济效应。结果表明,湖北省荆州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不显著。进一步分析显示,示范区政策未能有效改善区域人力资本水平、优化政府支出结构、改善储蓄水平,同时未能够改善固定资产投资格局、外商直接投资水平。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肖雁飞 万子捷 廖双红
借用PREE复合系统,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四个方面构建了中部地区承接沿海产业转移能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主成分分析法,选用2007-2011年面板数据,对中部六省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综合能力进行测度,表明湖北、安徽等省具有较强综合承接能力,并划分中部地区发展动态类型,分析其变化特征。深入分要素能力得分,结果表明,河南、湖南等省具有较强人口优势,山西、河南等省具有较强资源优势,湖北、江西等省具有较强环境优势,湖北、湖南等省具有较强经济优势,结合经济分要素得分,提出沿海产业转移空间布局建议,并提出相应能力提升对策。
关键词:
中部地区 承接沿海产业转移 综合能力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姚丽娜 杨瑞伟
目前,我国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由于计划经济本身的缺陷、法制不健全、对管理伦理的观念不正确及缺乏社会监督等原因,导致管理伦理状况不容乐观,同时严重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本文在对上述原因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转型时期加快建设管理伦理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
管理伦理 转型时期 缺失 原因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萍
产业转移能否实现受市场机制与政府双重作用:市场机制通过微观经济系统的竞争发挥作用,政府力量通过宏观经济政策来发挥作用。近年来,受到劳动力成本升高、人民币升值等影响,中国的产业转移呈现出产业集群转移的特征。因此,在东部地区大量产业寻求转移的良好机遇下,要实现中部地区产业集群的整体承接,就要做到切实改善投资环境,加强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发展特色产业集群,加强投融资平台建设,审慎引资,将承接产业集群转移与产业发展相结合。
关键词:
产业转移 产业集群 中部地区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万旭 李江风 朱丽君
为研究我国中部6省近15a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成效,探索提高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水平路径,从投入产出角度构建了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效率测度指标体系,采用EMS3.1软件测度了我国中部6省80个地级单元2000~2014年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效率的时空分异特征,结合GeoDa095i软件分析了中部地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效率的时空分异格局及空间关联性;在分析影响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效率机制的基础上,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对我国中部6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2000~2014年间处于DEA有效的地市数量逐渐增加,处于波动上升的地市有52个,呈现下降趋势的有28个,省会城市及其周边地区DEA效率值相对高于其他地区;(2)中部地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效率空间分异显著,具有明显的空间群聚效应;(3)产业支撑因子、产业吸引因子、产业发展因子对中部地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效率影响较为显著,而产业鉴别因子影响相对较弱。影响因素回归系数由大到小分别为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客运总量、职工平均工资、人均GDP、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基于研究结果对中部地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黄振华
一、我国政府预算管理中的伦理缺失问题在政府预算管理运行机制中存在三方面的利益相关主体,分别是:政府预算资金的提供者——政府预算部门、政府预算资金的使用者——资金使用单位、立法监督机构。由于公共预算管理运行机制中的利益相关主体也是普通人,也有自己的利益追求动机,可能为自己的"私利",在"自利性"的驱使下,政府官员改变支出的政策、法律,或按照个人或特定团体的利益解释法律,这并非因为合理的需要,而是某些人的特定需要。这是非常严重和普遍的一种伦理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熊雪如
政府行为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可能减少企业的交易费用,促进区际经济良性发展,但也可能由于寻租费用等,妨碍区域协调发展。因此,本文根据制度经济学的理论,从区域产业转移的现实出发,通过对比政府在"无为"的策略下和在"积极主动参与"的策略下所产生的交易成本分析,突出强调地方政府在产业转移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并在交易成本的分析指导下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以期政府能更好地承担这一角色,从而有效地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 产业转移 交易成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