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77)
- 2023(8146)
- 2022(6976)
- 2021(6774)
- 2020(5544)
- 2019(12783)
- 2018(12534)
- 2017(24207)
- 2016(12936)
- 2015(14703)
- 2014(14291)
- 2013(14163)
- 2012(13547)
- 2011(12607)
- 2010(12697)
- 2009(11877)
- 2008(11885)
- 2007(10615)
- 2006(9661)
- 2005(9047)
- 学科
- 济(54775)
- 经济(54724)
- 管理(39871)
- 业(37865)
- 企(29306)
- 企业(29306)
- 方法(21983)
- 数学(19447)
- 农(19261)
- 数学方法(19246)
- 中国(18766)
- 贸(16166)
- 贸易(16158)
- 易(15919)
- 财(13741)
- 环境(13350)
- 策(12449)
- 制(11574)
- 业经(10975)
- 划(10928)
- 农业(10656)
- 银(9950)
- 银行(9946)
- 地方(9906)
- 行(9686)
- 学(9581)
- 及其(8675)
- 融(8590)
- 金融(8589)
- 发(8493)
- 机构
- 学院(188311)
- 大学(187889)
- 济(90959)
- 经济(89406)
- 管理(72659)
- 研究(71847)
- 理学(61788)
- 理学院(61124)
- 管理学(60464)
- 管理学院(60078)
- 中国(56846)
- 京(40605)
- 财(40427)
- 科学(38997)
- 所(36123)
- 研究所(32661)
- 财经(31707)
- 中心(31701)
- 经(29033)
- 农(28846)
- 经济学(28504)
- 江(27474)
- 北京(26663)
- 院(25799)
- 经济学院(25603)
- 范(24254)
- 师范(24094)
- 财经大学(23415)
- 业大(23060)
- 农业(22478)
- 基金
- 项目(119522)
- 科学(95576)
- 研究(90864)
- 基金(89272)
- 家(77405)
- 国家(76800)
- 科学基金(65375)
- 社会(60248)
- 社会科(57271)
- 社会科学(57259)
- 基金项目(45185)
- 省(42785)
- 教育(40623)
- 自然(39786)
- 自然科(38834)
- 自然科学(38824)
- 自然科学基金(38211)
- 资助(38055)
- 划(37248)
- 编号(35499)
- 成果(30124)
- 部(28711)
- 发(27134)
- 重点(26989)
- 国家社会(26014)
- 中国(25714)
- 课题(25203)
- 教育部(24832)
- 创(24624)
- 性(23777)
共检索到2959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屠新泉 刘斌
2001年世界贸易组织第四次部长级会议上,环境产品和服务(EGS)首次作为独立的产品和服务问题子集,被纳入谈判议程。之后,WTO框架下的环境产品谈判因缺乏有效定义与成员国共识的情况下停滞不前。但由于环境产品问题受到全球广泛关注,以APEC环境产品与服务的合作承诺为基石,达沃斯论坛诸边谈判倡议的添薪加火,再加上"后巴厘"工作计划的激烈讨论,以APEC清单为基础的环境产品协议谈判于2014年7月正式启动。中国环境产品出口增速加快且潜力巨大,通过产品竞争力分析可以发现,中国在APEC的54项环境产品清单中优劣势明显。在充分了解中国环境产品发展状况与竞争力的基础之上,中国应制定灵活主动的谈判策略,提升...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龚强
厂商能够通过策略性地选择不标价销售,利用其较强的谈判能力获取更多的利益。当厂商谈判能力较弱时,厂商将选择标价以最大化其利润。考虑消费者的谈判成本,厂商选择不标价时,其利润和谈判能力呈倒U型关系。当厂商谈判能力过高时,由于消费者将无利可图而放弃购买,因而厂商将选择标价的策略。在一定条件下,厂商实施策略性不标价不是市场有效的,可以通过强制标价实现市场的有效性。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徐曼
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欧盟和美国自2011年底正式宣布建立《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后,双方的谈判进展引起世界的广泛关注。中国作为欧盟与美国的最主要的经贸伙伴,当然对TTIP建立后的影响也十分关注。中国同欧盟、美国的贸易额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四分之一以上,欧盟和美国分别为中国的第一和第二大贸易伙伴。据中国海关统计,近六年来,中国对欧、美贸易的年均增长率在10%左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滢
在商务谈判中达成互惠互利的“双赢协议”是商务谈判双方共同追求的目标,然而商务活动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使谈判进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90年代末,美国谈判专家罗杰·道森博士倡导的“强力谈判策略”遵循“互惠互利”的谈判原则,强调在争取本方最大利益的同时又善于从对方的利益考虑问题,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与可操作性,在商务谈判开局、中局、终局三个阶段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具体应用的方法和技巧,引起了国内外商务界的极大关注。
关键词:
强力谈判策略 商务谈判 谈判阶段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何占华
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国际间的经济、军事、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谈判在国际交往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谈判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政治、法律、经济形势、科学技术和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以及谈判者自身的条件、工作努力和策略的采用。本文从社会文化的角度,分析了文化差异在谈判者对谈判利益与优先事项的确定、谈判者的谈判行为、谈判者的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等方面产生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谈判中巧妙利用文化差异的策略。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成钢
2007年12月28日,我国正式启动加入GPA(世贸组织《政府采购协议》)的谈判,至今已经进行了四轮。在国家安全与开放市场的权衡中,我国一次次地递交减让表,而又一次次地被驳回。面对欧、美等国家的步步紧逼,如何选择有效的谈判策略并在谈判中把握主动,从而有步骤地开放我国的政府采购市场,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卢进勇 李思静 张晨烨
当前中欧BIT谈判正处在加快推进的关键阶段。谈判重点领域包括市场准入、争端解决机制的模式选择、对等开放、强制技术转让和公平市场竞争等,谈判难点主要体现在双方诉求的满足、新旧投资协议之间关系的处理,以及如何平衡投资者利益与东道国利益问题。中方在谈判中应采取高标准定位谈判目标、必要时适当让步和加快推进的策略。中欧BIT谈判的进行不仅有利于加深中欧之间的投资合作和扩大相互投资规模,有利于推动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进程,还有利于中国深度参与全球投资治理和投资规则的制定。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宋锡祥 闵亮
《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资伙伴关系协议》谈判被认为是历史上最大双边贸易协议谈判,如果协议达成,将会给美欧带来颇丰的经济和地缘政治利益,因此双方对该协议都抱有很大期望并为谈判设定了较高标准。但是,双方在诸多敏感问题如农产品补贴、转基因、地理标志等方面都存在分歧,这给谈判增加了不小的难度。无论该自由贸易和投资协议最终能否达成,中国都应积极关注,因为一旦达成最终的协议,将有可能动摇中国在世界贸易体系中的地位。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连祺
在中美贸易谈判诸多研究领域中,有关谈判分析框架和谈判权力的研究存在着明显空白。更为严重的是,目前谈判理论的片面和狭隘易使中方陷入被动、不利的境地。针对中美贸易谈判的复杂多变性和互动性,本文提出谈判权力结构是影响美国贸易政策转变的重要因素,并依据三层博弈分析框架来解读中美贸易谈判的全貌,进而指出中美贸易谈判是涉及"国际—国内—决策者"三层博弈之间互动的过程,谈判结果是国际权力结构、国内获胜集合与决策者认知交互作用的产物。通过构建中美贸易谈判模型,归纳出整体权力并非谈判方的权力来源,特定议题权力才是影响谈判结果的关键因素,并且国内获胜集合和决策者认知的变化都会引起权力结构的改变,信任更可能主导谈判进程和结果。鉴于谈判权力对谈判行为和结果的影响尤为显著,本文建议可以通过坚持策略、议题关联、改变对方的获胜集合等方法增强中国谈判权力。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冯润祥 陆屹 陈华
中美BIT谈判是中国主动参与国际贸易投资新规则制定、更深入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契机,它将为中国参与TTP、RECP等多边谈判扫除障碍,也是中国进一步推动金融开放、实现经济再平衡的举措。中美BIT谈判涉及政府审批制度、行政监管、金融市场,尤其是资本市场开放、争端解决的司法体系安排等广泛领域,直接深入到政府与市场、行政与司法等诸多体制层面的改革问题。因此如何根据中国具体国情和发展规律,前瞻性地结合中国改革的未来进程,在保障中方长期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寻求与美方提出的原则和诉求相互契合的利益交汇点,是中美BIT谈判中中方面临的最大挑战。研究表明,基于中美BIT谈判的视角,中国资本市场开放面临"金融开放与...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李然
出口贸易中拥有稳定的货源会给出口商在产品价格、质量、交货期等方面提供各种保障和优惠。比如当出口商对外谈判有价格上的难度时,供应商愿意适当出让部分利润,当质量有问题时能及时排查反馈,这些对出口商在客户开发上都会起到很大的帮助。相反如果供应商合作意识弱,信用度低,就会变向导致出口商客户的流失,增加开发难度。因此出口商在与供应商议价时需要有理有据,逻辑清晰。但外贸实务中不少出口商在谈判时方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陈瑞义 盛昭瀚 徐峰
基于谈判实力和谈判策略视角,研究品牌零售商与生产商之间产品质量协同策略选择问题,分别对弱合作型谈判策略、中合作型谈判策略和强合作型谈判策略进行探讨,并给出3种策略下产品的最优质量、最优批发价和各成员最优利润。在此基础上,对集中控制策略和生产商Stackelberg控制策略进行分析,并对5种策略进行比较分析和数值算例说明。研究结果表明,零售商谈判实力增大对生产商利润的挤压若得不到适当利润补救将导致产品质量合作双重边际效应;强合作型谈判策略不仅可以消除产品质量合作双重边际效应,还可实现等价于集中控制策略下的最佳产品质量与供应链利润协同;强合作型谈判策略并非总是零售商占优策略选择,基于适度合作诚意的...
关键词:
质量协同 谈判策略 谈判实力 适度合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