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37)
2023(10651)
2022(8972)
2021(8254)
2020(6609)
2019(15015)
2018(14775)
2017(27251)
2016(14747)
2015(16931)
2014(16714)
2013(16485)
2012(15804)
2011(14830)
2010(15003)
2009(13612)
2008(13378)
2007(11743)
2006(10824)
2005(10025)
作者
(43066)
(35962)
(35878)
(33970)
(22852)
(17129)
(16135)
(13953)
(13826)
(12876)
(12485)
(11907)
(11686)
(11591)
(11347)
(11112)
(10754)
(10320)
(10277)
(10125)
(9389)
(8868)
(8702)
(8168)
(8125)
(8085)
(7998)
(7905)
(7334)
(7232)
学科
(73644)
经济(73590)
管理(37085)
(34064)
中国(25785)
(24361)
企业(24361)
方法(23314)
地方(22202)
(21079)
数学(20107)
数学方法(19996)
环境(19161)
业经(16858)
(14923)
贸易(14909)
(14476)
农业(14042)
(13682)
(13629)
地方经济(13135)
产业(12182)
(11784)
金融(11784)
(11691)
银行(11672)
(11575)
(11528)
技术(11254)
(11221)
机构
学院(215649)
大学(212247)
(98957)
经济(97244)
研究(85797)
管理(75652)
中国(64715)
理学(63681)
理学院(62883)
管理学(62054)
管理学院(61665)
科学(49889)
(47621)
(43732)
(41213)
研究所(39715)
中心(36858)
(35843)
(32931)
财经(32384)
经济学(31685)
北京(31548)
(31288)
(31153)
师范(31016)
(29529)
业大(29069)
经济学院(28521)
农业(27570)
科学院(26564)
基金
项目(140369)
科学(111023)
研究(107329)
基金(99968)
(87211)
国家(86513)
科学基金(72953)
社会(69709)
社会科(66246)
社会科学(66233)
(55250)
基金项目(52048)
教育(48295)
(46270)
自然(42960)
编号(42275)
自然科(41814)
自然科学(41803)
自然科学基金(41040)
资助(40796)
(38225)
成果(34012)
重点(33079)
发展(31767)
课题(31578)
(31414)
(31220)
(29923)
国家社会(29836)
中国(28145)
期刊
(117724)
经济(117724)
研究(71032)
中国(52163)
(34326)
学报(30909)
科学(30844)
教育(30414)
管理(29571)
(28497)
农业(24471)
大学(23797)
学学(22205)
(21538)
金融(21538)
经济研究(19722)
业经(19632)
技术(19621)
财经(16423)
问题(15790)
(14551)
(14035)
(13983)
世界(13302)
国际(12774)
资源(12027)
技术经济(10875)
(10555)
论坛(10555)
科技(10251)
共检索到3449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毛新  
中国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要根本改善中国生态环境,促进生态文明的发展,必须采取产业经济的发展思路,大力培育环境产业,充分发展环境基金,尽早建立碳税收和碳交易制度,不断加强环境法治建设。争取以产业发展推动环境的治理,以制度文明建设推动生态文明的发展。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黄少安  
培育和发展“环境产业”●黄少安一、“环境产业”——一个新的、重要的经济增长点最近我国理论界关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讨论较多。经济增长点,一是产业意义上的,二是地区或区域意义上的。所谓“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意味着:原有的经济增长点已经失去了带动或推动...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肖贵  
近年来,绿色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我国将发展绿色产业作为促进社会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强调绿色的理念和内涵,绿色发展是可持续发展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是基于生态环境的最大容量及资源环境承载力约束下,把绿色环境保护作为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一种新兴的发展模式,绿色发展理念是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价值取向,其以低碳循环为主要原则,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基本着力点,走绿色发展道路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过程中的必经之路,大学生是国家未来,也是现代化建设的核心栋梁,所以要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中大学生绿色发展理念的培育。文章根据相关教学经验并结合广泛的社会实践调查研究,就生态文明建设中大学生绿色发展理念培育展开了相关的探讨。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春腊  徐美  刘沛林  穆松林  
茶是地理环境的产物,茶产业是融合一产、二产与三产的综合性特色产业,体现了农业、文化与旅游的综合功能,具有地域性、经济性、文化性、多元性和综合性等特色。当前,中国茶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具有国际性地位,并涌现了一批重点产茶县、特色产茶县、百强企业和百佳茶馆,但还存在产业发展较乱、较散等问题,茶产业培育与振兴是实现中国茶经济科学发展的内在需求。可从实施大茶业发展战略、茶旅一体化发展、塑造茶产业品牌等方面采取措施,使我国茶产业朝着特色化、园区化、科技化、一体化和品牌化方向发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建丽  
芯片设计是连接现实需求和芯片供给的桥梁,也是芯片制造的“蓝图”,对于数字时代的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全球芯片设计产业表现出少数巨头企业主导、美国领先的整体态势。中国则依托人力资源和需求场景优势,芯片设计产业快速发展。但是,从全球产业生态来看,中国芯片设计业的整体影响力偏低、两端受制于人、处于产业链和生态位的从属地位,且创新链产业链存在明显堵点,关键核心技术亟待突破,企业“小而散”缺乏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企业间合作尤其是协同创新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匮乏。为此,本文提出以下对策建议:支持中国自研架构的推广和开源架构生态培育、鼓励园区搭建一站式的全产业链服务平台、突破组织限制打造IDM升级版、强化产业技术创新的应用牵引、创新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袁开福  
生态产业链的培育和发展对提高磷资源的经济价值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重要作用。文章首先对磷化工工业园区等概念进行界定,然后对贵州磷化工工业园区培育和发展生态产业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论证,最后提出了政府应提高磷化工企业的集合度、严格控制磷矿石的出口和按照生态产业链条招商,园区管委会应建立废物交换信息平台、清洁生产和废物集中处理机制,企业应大力发展精细磷化工产品、构建跨区域生态产业链、厘清产品间的共生耦合关系、加大磷矿伴生资源的开发利用等具体措施。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晓强  
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从2010年10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以下简称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雪梅  于旭蓉  马雪菲  
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和保护海洋环境,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是支撑中国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调查分析发现,女性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忧患意识略高于男性,男性对海洋生态文明的积极认知态度、知识掌握程度、伦理认知理性度、责任意识、消费意识和价值认同感等高于女性,且更愿意通过新媒体渠道获取知识来源,并付诸保护海洋生态文明公益活动。因此,研究性别对海洋文明建设的主要影响,尤其是加强女性在海洋意识方面培育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女性在生态保护中具有较为母性的认同感,但其海洋生态文明意识较之男性仍显不足,沿海地区人们海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晓晖  
"美丽中国"生态文明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美丽中国"生态文明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基础;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美丽中国"生态文明观要求广大人民群众全面树立生态自然观、生态消费观、生态审美观、生态发展观等观念。"美丽中国"生态文明观的培育需要一个长期的教育和实践过程,应当加强宣传;注重教育;倡导实践。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吕政  
中国自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来,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步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在稳定经济增长、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引领创新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实践,既积累了新的经验,也面临许多新的问题,需要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进行总结和研究。《中国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跟踪研究》是东北财经大学肖兴志教授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世界产业发展新趋势及我国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徐生云  
支持首位产业发展是推动当前甘肃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和促进区域发展优化产业布局提出的新要求,对各市州发挥比较优势,提升发展后劲具有重要意义。定西作为典型的传统农业区,工业发展动力不足,而以马铃薯、中药材和畜产品精深加工为主的生物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发展潜力巨大。因此,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把生物产业确定为定西的首位产业,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生物服务业等产业,从而为定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和增长点。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杜红岩  赵戈  卢绪奎  
根据目前我国杜仲产业化及培育技术的现状 ,系统分析了制约杜仲产业化发展的因素 ,提出我国杜仲产业化必须以杜仲胶为突破口 ,以杜仲胶的系统开发为龙头 ,带动杜仲功能食品、饮品、功能饲料等产品的全面开发。同时 ,对杜仲传统的培育技术进行重大改革 ,由培育杜仲药材 (皮 )为主的经营模式转向以产果为主 ,生产皮、叶、雄花为辅的新的经营模式 ;以提高杜仲产果量和产胶量为主要目标 ,培育高产胶杜仲良种 ,通过建立良种果园以及对现有杜仲林科学改造等途径 ,研究提高杜仲产果量和产胶量的系列培育技术 ,为杜仲产业化提供配套技术 ,迅速推动我国杜仲产业化的进程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阳成,陈舒  
培育和发展福建省支柱产业的思考福建省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李阳成陈舒支柱产业是产业结构的骨干,是经济实力的基础。加快培育和发展支柱产业,对福建省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壮大经济实力,从而实现跨世纪宏伟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一、加快培育...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莎莉  蔡付斌  
随着创意经济的蓬勃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成为理论研究的热门话题。文章从文化创意产业与城市发展的互动性这一视角出发,研究了文化创意产业影响产业升级和城市发展的内在机理。通过分析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提出应从中国发展战略高度,挖掘与利用城市文化资源,培育城市创意环境和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等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钟书华,成良斌  
培育咨询市场,发展咨询产业钟书华,成良斌华中理工大学哲学系软科学研究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为决策者提供各种咨询服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软科学有了很大发展,推动了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进程。软科学的商业应用,将导致咨询产业的兴起。大力发展我国的咨询产业,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