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67)
- 2023(9401)
- 2022(7590)
- 2021(6597)
- 2020(5810)
- 2019(12836)
- 2018(12485)
- 2017(24503)
- 2016(13138)
- 2015(14323)
- 2014(14038)
- 2013(13980)
- 2012(12722)
- 2011(11083)
- 2010(11510)
- 2009(11243)
- 2008(11550)
- 2007(10617)
- 2006(9649)
- 2005(9209)
- 学科
- 业(77897)
- 企(73955)
- 企业(73955)
- 济(65771)
- 经济(65690)
- 管理(62560)
- 方法(29376)
- 业经(26199)
- 财(25902)
- 数学(21580)
- 数学方法(21444)
- 农(21179)
- 务(20903)
- 财务(20894)
- 财务管理(20878)
- 企业财务(19875)
- 技术(16139)
- 农业(15987)
- 划(15442)
- 制(13773)
- 策(13474)
- 环境(13331)
- 中国(12986)
- 和(12229)
- 企业经济(12065)
- 理论(11716)
- 经营(11512)
- 体(11228)
- 技术管理(10767)
- 体制(9937)
- 机构
- 学院(197518)
- 大学(191344)
- 济(89480)
- 经济(88020)
- 管理(84774)
- 理学(72631)
- 理学院(72083)
- 管理学(71335)
- 管理学院(70977)
- 研究(55828)
- 中国(47169)
- 财(44711)
- 京(38398)
- 财经(35402)
- 经(31998)
- 江(31772)
- 科学(30128)
- 农(29563)
- 经济学(27044)
- 中心(26922)
- 所(26764)
- 商学(25980)
- 财经大学(25950)
- 商学院(25760)
- 业大(25038)
- 经济学院(24717)
- 州(24638)
- 北京(23663)
- 研究所(23444)
- 经济管理(23103)
- 基金
- 项目(123694)
- 科学(100933)
- 基金(93453)
- 研究(92294)
- 家(78922)
- 国家(78157)
- 科学基金(71011)
- 社会(63216)
- 社会科(60273)
- 社会科学(60257)
- 基金项目(49396)
- 省(48746)
- 自然(44959)
- 自然科(44013)
- 自然科学(44005)
- 自然科学基金(43312)
- 教育(41040)
- 划(38677)
- 资助(37855)
- 编号(35816)
- 业(31967)
- 创(29319)
- 部(27842)
- 成果(27147)
- 国家社会(26854)
- 重点(26696)
- 创新(26397)
- 发(26098)
- 制(25878)
- 人文(25192)
共检索到3000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于连超 刘东辉
混合所有制改革在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环境责任履行缺位的困境。2019年,国资委修订了《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办法》,重新将环境业绩考核纳入分类考核体系,以促进企业环保投资,治理环境责任履行缺位。本文以此次修订为契机,运用沪深A股上市公司2015~2020年的经验数据,检验环境业绩考核对企业环保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环境业绩考核能够促进企业环保投资。考虑制度环境发现,当环境制度较好、媒体监督较强时,环境业绩考核更能促进企业环保投资。探索影响机制发现,环境业绩考核不仅能通过与高管薪酬和高管晋升挂钩来降低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代理成本,还能通过环境合法压力和资源获取激励来降低国有股东和非国有股东之间的代理成本,从而促进企业环保投资。研究结论丰富了混合所有制改革下国有企业环境责任履行缺位的治理机制研究,为政府健全环境业绩考核制度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决策参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何为 郭树龙 刘昌义
在政府治理为视角下,以地方官员"理性人"为假设,基于环境联邦主义和晋升锦标赛理论,文章构建了官员政绩考核与环境绩效的理论框架,深入探索作为动因的晋升与作为结果的环境绩效之间的关系。采用华北地区京津两直辖市和47个地级市2005—2012年面板数据,研究了地方政府官员政绩考核(用晋升竞争强度表征)和个体特征对环境治理(用SO_2排放强度表征)的影响。结果显示,官员晋升竞争对SO_2排放强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地方官员之间的晋升竞争强度越大,SO_2排放强度越大;而官员年龄、任职期限等个人特征与SO_2排放强度之间不存在显著关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何为 郭树龙 刘昌义
在政府治理为视角下,以地方官员"理性人"为假设,基于环境联邦主义和晋升锦标赛理论,文章构建了官员政绩考核与环境绩效的理论框架,深入探索作为动因的晋升与作为结果的环境绩效之间的关系。采用华北地区京津两直辖市和47个地级市2005—2012年面板数据,研究了地方政府官员政绩考核(用晋升竞争强度表征)和个体特征对环境治理(用SO_2排放强度表征)的影响。结果显示,官员晋升竞争对SO_2排放强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地方官员之间的晋升竞争强度越大,SO_2排放强度越大;而官员年龄、任职期限等个人特征与SO_2排放强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池国华 朱俊卿
为了从激励角度探究高管腐败的治理机制,本文以2009年《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的发布为外生事件构建准自然实验,综合采用双重差分法与中介效应分析法,实证检验了央企业绩考核制度的变化对高管隐性腐败行为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办法实施后,央企高管的隐性腐败显著减少,而这一作用机制是通过提高薪酬契约的激励效率来实现的。进一步发现,该办法抑制高管隐性腐败主要是降低了激励过度诱致的腐败,而对于激励不足导致的腐败却作用甚微;该办法治理高管腐败主要发生在产权保护与法律执行力度强的地区,在产权保护与法律执行力度弱的地区其作用效果并不显著。因此,在反腐败过程中,除了“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建立恰当的激励机制同样重要,而激励效率的提升离不开制度环境的协同,这对于全面认识腐败治理机制与深入推进“不能腐、不敢腐、不想腐”机制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李平
经济增加值(Economic Value Added,EVA)不仅是一个综合的业绩衡量指标,还是一个全面财务管理的框架,它对会计数据的合理调整有利于反映公司真正的经济收益,能够较好地解决企业分散经营中的问题。在实际运用中,对EVA调整项的不同选择会导致对同一企业的计算结果存在差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蒋占华 仝岩 王清漪
随着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在国民经济中发挥关键作用的中央企业应当围绕高质量发展不断深化改革,提升经济效益。业绩考核对于中央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其推动中央企业提升发展效率与效益,实现高质量发展。本文就《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办法》的变化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并结合具体案例阐述了当前中央企业业绩考核办法更加突出了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从多个角度构建考核体系,引导中央企业提高发展质量,成为具有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关键词:
中央企业 业绩考核 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关鑫 柴晨洁 赵聪慧
绿色创新是助推企业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更是大势所趋。在诸多影响企业绿色转型的因素中,地方政府的政策和策略是不容小觑的。本文在区分政绩考核压力异质性的前提下,运用晋升锦标赛理论、行政发包制及制度理论,构建“政绩考核压力-政策法规调整-绿色创新绩效”的分析框架,并选取2007—2019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单一考虑经济绩效考核时,地方政府经济绩效考核压力抑制企业绿色创新水平;单一考虑环境绩效考核时,地方政府环境绩效考核压力促进企业绿色创新水平。在对经济绩效与环境绩效进行整体考量的情况下,随着环境绩效指标占比的提高,综合政绩考核压力对绿色创新的负向影响呈现先增后减的形态。机制分析表明,经济绩效考核压力与环境绩效考核压力主要是通过环境规制和环保补贴这两条路径来影响企业绿色创新。进一步分析还发现,经济绩效考核压力对非国有企业、非重污染行业的抑制作用更显著,地区间没有显著差异;环境绩效考核压力对东部地区、国有企业及非重污染行业的促进作用更显著。本文拓展了绿色创新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为助推企业绿色转型及完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洋 彭家生
2010年1月1日,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第二次修订的《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正式开始实施,在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中更换了经营绩效考核基本指标净资产收益率,代之以经济增加值(EVA)指标。本文对该暂行办法实施前后中央企业的过度投资程度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政策的实施减弱了自由现金流对中央企业过度投资的影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间接抑制中央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
关键词:
EVA绩效考核 中央企业 过度投资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欧佩玉 孙俊勤
2010年,国资委在央企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中引入了EVA,并在2012年底进行了修订。本文选取2007—2015年沪深A股的央企控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引入EVA考核办法及其修订后对央企的非效率投资(包括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1)与以前年度相比,2010年引入EVA考核办法后,央企的非效率投资水平显著降低;(2)2010年引入EVA考核办法后,EVA数值和央企的非效率投资水平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性,说明央企非效率投资水平的降低不仅是实施EVA的政策层面影响,也是EVA数值与央企非效率投资水平确有内在联系产生的结果;(3)2012年底考核办法修订后,EVA数值与非效率投资水平的相关性与修订前并无显著差异,说明国资委的修订在抑制非效率投资方面并没有实现显著的积极效果,考核办法有待进一步细化与改进。
关键词:
EVA 经济增加值 中央企业 非效率投资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陈文强 周荣真 毛孝南 王晓婷
科学的业绩考核是有效激励的前提,既可能通过利益协同机制强化激励效应(利益协同假说),也可能通过降低风险承担而造成激励扭曲(风险规避假说)。本文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动态视角,考察了股权激励的行权业绩考核在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异质性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行权业绩考核总体上有利于强化股权激励效应,支持了“利益协同假说”;分发展阶段看,行权业绩考核的作用效果具有生命周期异质性。其中,成长期企业更适宜设置适中的业绩目标,成熟期企业更适宜设置严格的业绩目标,衰退期企业更适宜设置宽松的业绩目标。进一步研究发现,行权业绩考核可通过利益协同和风险承担两条潜在渠道发挥作用,但具体机制因企业所处发展阶段的不同而存在明显差异。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新安 朱琤琤
随着国有企业社会地位的提升,对国有企业管理层的经营业绩有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量化考核经营者业绩,对国有企业发展及履行社会责任有重要意义。文章简述了国外管理层量化考核相关理论与考核方法,着重对国内国有企业管理层业绩考核发展历程、现状与EVA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等进行综述,并对其发展趋势作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国有企业 业绩考核 EVA 综述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聂桢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尹卫平 左亚涛
2019年3月7日,新修订的《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办法》(简称新业绩考核办法)正式发布,自2019年4月1日起施行。仔细研读新业绩考核办法,可以深切体会到央企改革系列指导文件的方向越来越明确,可操作性越来越强。其中,经济增加值(EVA)和净利润指标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笔者拟结合新业绩考核办法和自己所在单位的实际情况,谈谈冶金企业如何提升EVA。
关键词:
EVA 业绩考核 冶金企业 在建工程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吴春波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忠波
本文基于2007—2017年Wind经济数据库,实证分析验证外商直接投资与本土企业绩效关系的存在性,比较分析在不同商业环境下外资溢出效应对于企业绩效的影响变化。结果发现:外商直接投资的确提高了企业绩效;外资溢出效应通过新产品这一传导机制来作用于本土企业的绩效水平;在宽松的融资约束和税负较轻的商业环境下,外资溢出效应可以有效地提升企业绩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