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82)
- 2023(10127)
- 2022(8561)
- 2021(7623)
- 2020(6324)
- 2019(14196)
- 2018(13886)
- 2017(27417)
- 2016(14430)
- 2015(16181)
- 2014(16377)
- 2013(15936)
- 2012(15168)
- 2011(14040)
- 2010(14587)
- 2009(14058)
- 2008(13680)
- 2007(12576)
- 2006(11696)
- 2005(11056)
- 学科
- 济(79692)
- 经济(79606)
- 管理(51900)
- 业(42907)
- 企(36255)
- 企业(36255)
- 方法(23475)
- 数学(20229)
- 数学方法(20014)
- 地方(19649)
- 财(19514)
- 中国(18438)
- 制(17853)
- 农(17441)
- 业经(16386)
- 环境(15140)
- 学(13555)
- 地方经济(13255)
- 体(12843)
- 策(12235)
- 银(11985)
- 银行(11980)
- 融(11864)
- 金融(11862)
- 行(11566)
- 划(11305)
- 贸(11187)
- 贸易(11180)
- 农业(11121)
- 易(10817)
- 机构
- 学院(219793)
- 大学(217926)
- 济(106048)
- 经济(103951)
- 管理(83418)
- 研究(77754)
- 理学(70346)
- 理学院(69648)
- 管理学(68805)
- 管理学院(68372)
- 中国(60457)
- 财(51904)
- 京(44516)
- 科学(41286)
- 财经(39386)
- 所(38231)
- 经(35387)
- 江(35314)
- 中心(34709)
- 经济学(33962)
- 研究所(33724)
- 经济学院(30020)
- 财经大学(28643)
- 农(28407)
- 北京(28388)
- 院(27791)
- 范(27108)
- 州(26998)
- 师范(26931)
- 业大(25314)
- 基金
- 项目(134270)
- 科学(107711)
- 研究(103449)
- 基金(98815)
- 家(83442)
- 国家(82732)
- 科学基金(72163)
- 社会(69769)
- 社会科(66255)
- 社会科学(66241)
- 省(51646)
- 基金项目(50761)
- 教育(46475)
- 自然(42824)
- 划(42289)
- 自然科(41743)
- 自然科学(41733)
- 编号(41251)
- 自然科学基金(40972)
- 资助(40582)
- 成果(35236)
- 制(31401)
- 部(30826)
- 发(30253)
- 重点(30206)
- 课题(29358)
- 国家社会(29327)
- 创(27720)
- 性(27343)
- 教育部(27291)
- 期刊
- 济(132107)
- 经济(132107)
- 研究(75107)
- 中国(45658)
- 财(40924)
- 管理(34582)
- 农(27147)
- 科学(26476)
- 融(25558)
- 金融(25558)
- 学报(25478)
- 经济研究(21829)
- 财经(21123)
- 大学(21043)
- 教育(20242)
- 学学(19994)
- 技术(19364)
- 业经(19018)
- 经(18317)
- 农业(17667)
- 问题(16474)
- 贸(13376)
- 技术经济(12381)
- 国际(11884)
- 世界(11621)
- 现代(10726)
- 改革(10435)
- 革(10435)
- 经济问题(10420)
- 经济管理(10318)
共检索到3539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红凤 陈淑霞
本文首先从国外、国内的环境与经济发展的两难推论出环境规制的必要,从环境规制可能带来负面效应推论出本文研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然后分析环境规制与经济发展目标陷入两难是基于静态假设下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提出在动态条件下,环境与企业竞争力进而与经济发展会实现双赢的内在规制机理,并论述了学者们支持该观点的最新理论模型与实证研究结果;最后给出环境与经济发展双赢的规制对策。
关键词:
环境规制 经济发展 双赢 内在机理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钱莎莎 高明 黄清煌
文章基于系统耦合模型测算出节能减排与经济增长的系统耦合度,并利用系统矩估计法考察环境规制对系统耦合度的影响。结果发现,环境规制有利于改善系统耦合度,意味着当前环境规制在履行节能减排职能的基础上,创新补偿效应也倒逼经济增长。分区域来看,东部地区的环境规制显著正向作用于系统耦合度,而中西部地区的环境规制却明显抑制了系统耦合度。分阶段来看,伴随2006年节能减排政策纳入地方政府政绩考核体系,环境规制对系统耦合度实现了由负向到正向的根本性转变。此外,市场激励型规制工具和企业个体努力实现了节能减排与经济共同发展,而命令控制型和公众参与型规制工具则扩大了节能减排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
关键词:
环境规制 节能减排 经济增长 耦合协调度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蔡传里 许桂华
选取2003~2015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模型测算环境全要素生产率,检验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可能会对代表经济增长数量的人均GDP增长带来一定负面影响,但对代表经济增长质量的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影响不明显,在全国层面上环境规制实现了经济与环境的双赢;我国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来源于技术进步,环境规制对环境和经济的影响存在地区差异。因此,适度加强环境规制是必要的,我国在研发投入、引进FDI等方面应大力发展环保技术,注重技术效率的提升,加大投入支持环保产业以及清洁能源利用,因地制宜地引进FDI、发展国际贸易、调整产业结构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夏春婉 林勇
选用1985~2009年我国相关指标,基于环境规制与产业结构互动关系的分析,建立模型,测定我国工业化进程中实现经济和环境双赢的环境规制力度。结论是:(1)我国环境规制与第二产业产值之间呈倒"U"型关系;(2)我国环境规制能否促进经济发展,临界值为10.3,即如果工业污染治理完成投资额对数值超过临界值,我国经济将随其投资额的增加而衰退,否则将随之进一步发展;(3)目前我国的环境规制力度远小于临界值,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由此提出了相应的经济政策。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红凤 周峰 杨慧 郭庆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两难、环境承载阈值以及环境问题的负外部性等的存在,昭示以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为目标的环境规制的必要。从实证视角看环境规制绩效究竟如何?本文基于山东经验,通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和统计测度来进行实证检验。本文选取污染密集产业的区位商、带动值和经济增长贡献率三个指标,对环境规制下污染密集产业的发展状况进行实证分析和评价环境规制绩效。本文得出结论是,山东环境规制严格于全国,并取得一定的规制绩效;严格而系统的环境规制政策,能改变EKC曲线形状和拐点位置;要改变单位产出能耗高、污染排放总量高而导致环境规制压力大的局面,还需配合产业结构配置政策的调整。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彩云 郭艳青
随着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产业调整的加快,污染产业由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的问题日益严重。文章从环境规制视角对区际污染产业转移的影响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中国的分省区面板数据进行了经验考察。研究发现:(1)环境规制水平与污染产业转移呈现"U"形关系,地方政府的末端治理会激励企业提高生产率并增加产出,进而导致污染产业转入;(2)有针对性地加强环境规制,既能促进产业发展,也能有效降低污染排放,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双赢。研究所蕴含的政策含义是:政策制定者应对企业的治污技术研发等给予税收优惠或补贴;可以酌情实施累进制环境税率,在招商引资时,可以根据转移产业的污染程度做出相机选择;...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吴明琴 周诗敏 陈家昌
本文以1998年实施的"两控区"政策作为一次自然试验,采用1992年至2009年期间280个重点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数据为样本,并借助倍差分析法对"两控区"政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实施"两控区"政策后,相比非"两控区"城市而言,"两控区"城市的人均GDP增加了8.3%,人均工业GDP增加了16.8%。这意味着,施行合适而严厉的环境规制能够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的双赢局面。另外,我们还对"两控区"城市的地理、空间、政治等不同属性进行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胡斌红 杨俊青
本文以2003—2016年中国35个工业行业数据为样本,计量检验了环境规制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研究发现:环境规制对劳动收入份额具有显著的U形影响,随着环境规制强度的不断提高,劳动收入份额呈现先降低后提高的趋势。环境规制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主要通过改变就业技能结构来实现。环境规制对工业行业劳动收入份额影响具有异质性,清洁行业快于污染密集行业到达U形曲线拐点。研究结论表明,目前中国工业行业环境规制水平整体偏低,要实现环境规制与劳动收入份额的双赢,需要进一步提高环境规制强度,制定差异化的环境规制政策,使工业行业尽早达到环境规制对劳动收入份额影响的拐点。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武英涛 张云 倪道涵
绿色金融体系是推动中国经济绿色发展的重要支撑,然而绿色所强调的公益属性和金融所要求的商业性带来的两难冲突会影响绿色金融的持续发展。文章以中国地级市为样本分析了绿色金融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以及实现两者双赢的可行路径。研究发现,目前中国绿色金融整体上实现了城市生态效益的改善和城市经济效益的提升,尤其是在金融人才规模、金融科技水平和外来投资水平较高的城市,其双赢效果更显著;从影响渠道看,绿色金融通过驱动技术创新、集聚生产性服务业、强化环境监管力度以及吸引新企业进入市场实现双赢目标。因此,要实现中国经济绿色发展,须从金融人才规模、金融科技水平、绿色金融影响渠道等方面优化绿色金融资源配置,发挥绿色金融对城市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积极作用,推动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于潇
新常态背景下,中国政府正寻求通过强化环境规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环境政策影响经济增长机理的生成逻辑表明,环境规制政策经济效应内生于环境资源的价值属性、经济增长对环境的依赖以及环境领域的市场失灵,并且环境规制政策经济效应的发挥受到中国情境、交易成本、工具选择的外在约束。与此同时,环境规制政策会透过利益主体政策博弈与经济制度变迁的中介效应,影响经济增长速度与增长方式。为更好地发挥环境规制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需要从建立健全环境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推进环境资源价格改革、强化命令控制型环境政策法规、丰富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政策、重塑政府环境规制体系等方面着力。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佳佳 李姝 王建林
为了测度财政环保资金的使用效率,本文构建了一个方向距离函数模型,该模型的优点是既考虑了正向产出,也考虑了负向产出,从双赢视角对财政环保资金效率进行评估。本文使用中国2007—2017年30个省级区域的数据进行测算,发现总体上中国财政环保资金使用效率偏低,仅有广东、上海、天津、海南实现了双赢,其他省级区域存在环保资金浪费。此外,Tobit回归发现,财政分权过高和转移支付的"粘蝇纸效应"会降低东部地区的财政资金利用效率,这些影响在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不明显。针对这些问题,应当加大对中西部和东北地区转移支付力度、推进区域间财政平衡。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卉彤 陈保启
本文在提出环境金融概念和介绍国外常见环境金融产品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发展环境金融,实现金融创新和循环经济双赢的关键在于:银行业一方面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环境责任,另一方面应该善于捕捉越来越多的环境机会;金融机构加快环境金融产品创新;并在制度层面上构建发展环境金融的激励性机制。
关键词:
环境金融 金融创新 循环经济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程恩富 朱富强
本文在不否认经济全球化趋势和某种进步性的前提下 ,首先客观分析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基本特点、利益分配和多种后果等 ,接着 ,提出我国若干应对之策 ,认为较圆满地实现利大于弊必须做到 :一是加快建立“三控型”民族企业集团 ,以应对“海外兵团”的涌入 ;二是争取对半式双赢 ,以求在全球化过程中实现利益均沾 ;三是尽快对外资企业实行国民待遇 ,以为本国企业争取好的竞争环境 ;四是加大科教投入 ,创造知识资源 ,以确立应对全球化的根本之策。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对半式双赢 三控型民族经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