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018)
- 2023(19386)
- 2022(16517)
- 2021(15404)
- 2020(13047)
- 2019(29599)
- 2018(29225)
- 2017(55437)
- 2016(30250)
- 2015(34000)
- 2014(33455)
- 2013(33205)
- 2012(30336)
- 2011(27514)
- 2010(27364)
- 2009(25966)
- 2008(25643)
- 2007(22731)
- 2006(20299)
- 2005(18433)
- 学科
- 济(124539)
- 经济(124362)
- 业(104245)
- 管理(101656)
- 企(91472)
- 企业(91472)
- 方法(54889)
- 数学(44658)
- 数学方法(44191)
- 财(38006)
- 农(37773)
- 业经(34920)
- 中国(34044)
- 制(27721)
- 务(25906)
- 财务(25830)
- 财务管理(25793)
- 农业(25691)
- 企业财务(24463)
- 学(24123)
- 贸(23266)
- 贸易(23251)
- 和(22770)
- 易(22659)
- 理论(22269)
- 技术(22087)
- 环境(21810)
- 地方(21675)
- 划(20928)
- 体(20014)
- 机构
- 学院(436404)
- 大学(435499)
- 济(179368)
- 经济(175711)
- 管理(172188)
- 理学(148051)
- 研究(146958)
- 理学院(146453)
- 管理学(144156)
- 管理学院(143351)
- 中国(113770)
- 京(93524)
- 科学(89542)
- 财(84724)
- 所(74137)
- 农(73346)
- 财经(67240)
- 研究所(67200)
- 中心(65747)
- 江(64725)
- 业大(64259)
- 经(61171)
- 北京(59282)
- 农业(57588)
- 范(55449)
- 师范(54944)
- 经济学(54191)
- 院(52815)
- 州(51572)
- 财经大学(49778)
- 基金
- 项目(290786)
- 科学(229598)
- 研究(214000)
- 基金(212334)
- 家(184873)
- 国家(183307)
- 科学基金(157802)
- 社会(136558)
- 社会科(129436)
- 社会科学(129402)
- 省(112066)
- 基金项目(111758)
- 自然(101607)
- 自然科(99170)
- 自然科学(99145)
- 自然科学基金(97417)
- 教育(97348)
- 划(93963)
- 资助(87429)
- 编号(86849)
- 成果(70483)
- 重点(64893)
- 部(64731)
- 发(61847)
- 创(61553)
- 课题(59294)
- 创新(57007)
- 国家社会(56726)
- 教育部(55584)
- 制(55510)
- 期刊
- 济(202477)
- 经济(202477)
- 研究(130582)
- 中国(85868)
- 农(68098)
- 学报(67556)
- 财(67294)
- 管理(66705)
- 科学(63145)
- 大学(51356)
- 学学(48264)
- 农业(47238)
- 教育(45648)
- 融(38024)
- 金融(38024)
- 技术(37677)
- 业经(33728)
- 财经(33527)
- 经济研究(31976)
- 经(28813)
- 业(26911)
- 问题(26217)
- 技术经济(22495)
- 图书(21663)
- 贸(20953)
- 现代(20404)
- 科技(20332)
- 版(20213)
- 世界(20011)
- 资源(19906)
共检索到6522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尹向飞 刘长石
利用ISP生产率指数法,将环境和矿产资源纳入全要素生产率测算体系,并从要素效率的角度进行分解。研究结果表明:首先,从整体上来看,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平均以1.16%的速度增长,技术变化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其次,从细分行业来看,技术变化仍然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动力,不少行业在各要素效率方面都存在远离有效前沿面的情况,行业要素效率分化严重。最后,基于实证结论,针对性地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技术变化 技术效率变化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尹向飞 刘长石
利用ISP生产率指数法,将环境和矿产资源纳入全要素生产率测算体系,并从要素效率的角度进行分解。研究结果表明:首先,从整体上来看,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平均以1.16%的速度增长,技术变化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其次,从细分行业来看,技术变化仍然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动力,不少行业在各要素效率方面都存在远离有效前沿面的情况,行业要素效率分化严重。最后,基于实证结论,针对性地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技术变化 技术效率变化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潘丹 应瑞瑶
传统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测算方法很少统筹兼顾资源和环境约束,无法反映出我国农业经济增长的真实绩效。本文采用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将水资源和农业面源污染因素纳入传统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分析框架,测算分析了资源环境约束下中国1998-2009年30个省份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成分。研究结果表明:①是否考虑资源环境约束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核算结果具有显著影响,并可能导致政策误判;②考虑资源环境约束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显著低于传统不考虑资源环境约束的测算结果,我国的农业经济呈现出以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和大量消耗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型增长;③资源环境约束下我国东部地区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高于中...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郝晓艳 吴学花
中国制造企业在不断参与国际分工的同时出现了污染工序转移的问题。近几年学者们从产业经济发展以及产业效率和政策研究等方面展开中国制造业在环境规制下对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本文结合基于松弛向量的SBM方向距离函数和Luenberger生产率指标测算了2003-2013年制造业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并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进行经济模型的构建与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制造业行业生产率整体有效,且新技术的应用是影响生产率的主要因素。而环境规制进一步提升了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增强国内制造业的竞争优势。环境规制对不同性质制造行业具有差异化影响,尤其对重污染企业影响明显,利于环保政策的落实,并进一步推动企业革新。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杨汝岱
本文首先依托1998-2009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从构建面板数据、资本变量处理、价格指数处理等方面全面规范整理该数据库,并基于OP、LP等方法计算企业层面全要素生产率,详细考察中国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动态变迁;接下来以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为基础,从资源配置效率的角度讨论经济结构转型问题;最后从国有企业改革角度讨论影响资源配置效率的因素。研究发现:(1)中国制造业整体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速度在2%一6%之间,年均增长3.83%,增速存在较大的波动;(2)制造业生产率增长的来源更多是企业成长,其增长的空间在不断缩小,亟待依托资源配置效率改善的新的增长模式;(3)不同所有制类型企业的效率差异较大,即使...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世文 张尹 祝演
金融科技被认为是破解融资约束问题的有效手段,而融资约束又是制约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关键因素。因此本文以中国2016—2020年6985家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数据挖掘法构建区域金融科技指数,利用OP法和SA指数法分别计算全要素生产率、融资约束,对金融科技、融资约束与全要素生产率三者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金融科技能够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这一结论在剔除直辖市的数据和进行随机样本抽取等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金融科技能够通过缓解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相比于国有企业,金融科技对民营企业的正向影响更加显著;金融科技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负向作用随着企业规模的增大而更加明显。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梅国平 甘敬义 朱清贞
从区域空间关联视角出发,将资源环境约束纳入全要素生产率分析框架中,测度了我国29个省级地区2001-2011年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及其区域非均衡性,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对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各省区普遍处于环境无效率状态,资源环境约束下我国全要素生产率总体呈现较为明显的"增长效应"及空间非均衡性,能源消费结构、要素禀赋等因素对全要素生产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关键词:
资源环境约束 全要素生产率 空间计量模型
[期刊] 征信
[作者]
田娜 安明
基于扩展生产函数模型研究考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情况下的制造业各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结果发现:1999—2014年我国制造业各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速度较快,制造业增长方式由资本和劳动投入驱动转变为资本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驱动;碳排放与制造业工业总产值之间呈现负增长关系,减少碳排放将会促进制造业的发展。将制造业分为高能耗行业和低能耗行业比较分析发现,高能耗行业对能源的依赖性较大,低能耗行业减少碳排放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
关键词:
能源消耗 碳排放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福霞 杨早宁 董战峰
以兼具粮食主产区与自然资源开发密集区双重特征的黄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将工业企业数据库中约6 500家从事矿产资源开发的企业数据匹配到县域层面,定量评估2003—2013年该流域矿产资源密集开发对当地农业全要素生产率(ATFP)的影响,并从生态环境破坏视角对其影响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在控制了基础设施条件、城镇化水平、工业化水平、劳动力转移量等因素后,样本期内黄河流域矿产资源密集开发使得当地ATFP平均损失约为10.06%,该效应在流域的不同地段呈现出一定的异质性,中下游的损失更为严重,损失度达13.31%。从作用机制来看,上述损失中近1/4源自当地矿产资源开发所产生的生态环境破坏。因此,重视工业污染对农业生产的负面影响,对农业发展方式转型乃至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福霞 杨早宁 董战峰
以兼具粮食主产区与自然资源开发密集区双重特征的黄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将工业企业数据库中约6 500家从事矿产资源开发的企业数据匹配到县域层面,定量评估2003—2013年该流域矿产资源密集开发对当地农业全要素生产率(ATFP)的影响,并从生态环境破坏视角对其影响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在控制了基础设施条件、城镇化水平、工业化水平、劳动力转移量等因素后,样本期内黄河流域矿产资源密集开发使得当地ATFP平均损失约为10.06%,该效应在流域的不同地段呈现出一定的异质性,中下游的损失更为严重,损失度达13.31%。从作用机制来看,上述损失中近1/4源自当地矿产资源开发所产生的生态环境破坏。因此,重视工业污染对农业生产的负面影响,对农业发展方式转型乃至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龚关 胡关亮
本文在Hsieh & Klenow(2009)提出的测算资源配置效率方法的基础上,突破了模型规模报酬不变的限制,提出以投入要素的边际产出价值的离散程度作为衡量资源配置效率的指标。利用1998—2007年中国制造业微观数据,本文首先采用Levinsohn-Petrin(2003)半参数估计方法估计出行业的要素产出弹性,然后结合一个涉及异质产品的垄断竞争模型计算得到:若资本和劳动均为有效的配置,1998年我国的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将提高57.1%,而2007年将提高30.1%;此外,在这10年里,资本配置效率的改善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了10.1%,而劳动配置效率的改善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了7.3%。...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欧阳志刚 陈奕景 陈熹
本文以金融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切入点,基于中国制造业行业间和不同类别企业间金融资源配置的现实背景,构建金融资源配置扭曲导致全要素生产率损失的分析框架,测度中国制造业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及其扭曲导致的全要素生产率损失。研究发现:(1)制造业行业间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较高,而行业内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较低。在行业内配置中,债务配置效率和融资规模配置效率相对较低。(2)在样本期内,制造业总体金融资源配置扭曲导致的全要素生产率损失年均为37.30%,其中,行业内和行业间配置扭曲导致的生产率损失年均分别为31.54%和5.76%。在行业内配置扭曲导致的生产率损失中,债务配置扭曲和融资规模配置扭曲是主要来源。金融资源配置的“所有制歧视”比“规模歧视”导致的生产率损失大,且非国有和小规模企业内部配置扭曲导致的生产率损失较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后各类金融资源配置扭曲导致的全要素生产率损失显著减少。(3)重点产业前期金融支持政策形成的“好”扭曲不同于传统非重点产业的“坏”扭曲,随着重点产业的发展,“好”扭曲会缓解,全要素生产率损失也会因此下降,“好”扭曲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这一作用规律对当前金融助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文东伟
利用1998—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微观数据,本文测度了中国制造业资源错配的程度、方向及其演进趋势,并估计了中国制造业的潜在增长率。研究发现中国大多数制造业行业资本配置不足、劳动配置过度,且制造业整体的资源错配程度在下降,但国家所有权恶化了资源配置效率。中国制造业整体资源配置效率的改进缩小了实际产出与有效产出之间的缺口,进一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是释放中国经济增长潜力、实现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资源错配 全要素生产率 增长潜力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任曙明 吕镯
由于装备制造业具有技术含量高、研制难度大、资本密集度高的特点,从融资视角看,中国装备制造企业面临着严重的融资约束,生产率易受到外部冲击。然而,近年来,这类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却保持着持续平稳增长。本文提出融资约束背景下政府补贴对生产率的平滑机制,利用ACF法测算生产率,在双边随机边界模型统一框架下率先定量估算融资约束、政府补贴对生产率的效应,进而解释上述现象。研究发现:平均而言,政府补贴完全抵消了融资约束对生产率的负面效应,政府补贴的平滑机制促进了装备制造企业生产率平稳持续增长。然而,也存在1/4的企业,政府补贴对生产率的正面效应小于融资约束的负面效应。因而,政府应该谨慎、有针对性地制定补贴政策...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翊 陈雯 骆时雨
本文将进口中间品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机理纳入统一模型框架中,构建了一个进口中间品通过数量、种类和价格效应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模型,并利用COMTRADE和WIOD数据库提供的中国制造业相关数据对进口中间品影响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机理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中国中间品进口不能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显著的数量和种类效应,价格效应对出口依存度较小的行业有显著影响,但对出口依存度较大的行业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进口中间品 全要素生产率 制造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