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75)
2023(6366)
2022(5406)
2021(4823)
2020(3950)
2019(8949)
2018(8351)
2017(16475)
2016(7985)
2015(9132)
2014(8895)
2013(8608)
2012(7946)
2011(7146)
2010(7490)
2009(7308)
2008(6365)
2007(5452)
2006(5127)
2005(4814)
作者
(22156)
(18170)
(17993)
(17060)
(11512)
(8670)
(8435)
(6919)
(6845)
(6351)
(6030)
(6014)
(5842)
(5703)
(5647)
(5511)
(5394)
(5266)
(5140)
(5083)
(4482)
(4373)
(4212)
(4176)
(4141)
(4064)
(3927)
(3924)
(3660)
(3654)
学科
(33491)
经济(33469)
(25766)
金融(25766)
管理(23240)
(22002)
银行(22000)
(21869)
(21461)
(19260)
贸易(19245)
(19120)
企业(19120)
(18753)
中国(16129)
方法(13702)
数学(11596)
数学方法(11461)
中国金融(10943)
(10482)
环境(10193)
地方(10104)
(9766)
业经(8361)
(7903)
(7514)
财务(7501)
财务管理(7492)
关系(7450)
企业财务(7106)
机构
学院(113227)
大学(111656)
(55603)
经济(54607)
管理(40501)
研究(38511)
中国(36933)
理学(34345)
理学院(34055)
管理学(33590)
管理学院(33414)
(25640)
(22284)
财经(20474)
中心(19797)
科学(19336)
经济学(18806)
(18513)
(18220)
(17394)
经济学院(17343)
金融(17077)
(16927)
研究所(16360)
银行(16332)
(15840)
(15330)
财经大学(15294)
(14745)
(14705)
基金
项目(72849)
科学(57050)
研究(55738)
基金(53436)
(45511)
国家(45164)
科学基金(38741)
社会(37159)
社会科(35691)
社会科学(35681)
(28016)
基金项目(27489)
教育(24116)
(22781)
自然(22545)
资助(22326)
编号(22034)
自然科(22019)
自然科学(22015)
自然科学基金(21595)
成果(17733)
(17182)
重点(16799)
国家社会(16314)
(16300)
(15913)
课题(15069)
创新(14980)
(14930)
(14690)
期刊
(56731)
经济(56731)
研究(36371)
(28986)
金融(28986)
中国(20438)
(18864)
国际(14981)
管理(14586)
(14277)
学报(13626)
(13177)
科学(12280)
大学(11205)
经济研究(10795)
学学(10764)
财经(9875)
问题(8760)
业经(8584)
(8464)
农业(8412)
技术(8081)
教育(7785)
世界(7330)
(7101)
贸易(7101)
商业(6034)
国际贸易(6015)
理论(5967)
实践(5328)
共检索到1817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建国  徐苹苹  
运用双重差分模型,依据中韩两国产品贸易数据,考量萨德事件对中韩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萨德事件引发的中国消费者抵制运动使得韩国向中国的出口损失幅度达到近30%,受影响的产品主要集中在替代性较高的日常生活消费品领域,韩国对华电子产品贸易并未受到萨德事件冲突的影响,侧面说明了中国官方表现出相对理性与克制的态度,韩国向中国出口的后果更多地来自民间自发性消费抵制;冲突带来的进口替代效应使得第三方出口国如日本、美国、德国等国家从萨德事件中受益,这些国家扩大了对华出口,但是这种进口替代效应具有短期性,随着时间的推延逐渐消失。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丽丽  
劳工问题是世贸组织多边贸易谈判中争论激烈的一个热点话题。本文通过对贸易——劳工关系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处理贸易——劳工问题的两派观点进行剖析,提出应对这种国际贸易发展的新态势,不仅要在观念上正确看待贸易与劳工问题,而且在国家和企业层面都应积极应对。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雷达  刘元春  
本文以新贸易理论框架中自由主义与干预主义之间的冲突为线索,从七个方面阐述了新贸易理论的发展,说明了在新贸易理论分析框架中贸易自由主义与干预主义的冲突突破了以往发展的格局,贸易政策观念的对立似乎不再体现为理论分析范式的对立,它更多依赖于一种理论的信仰和相应的理论假设前提,自由与干预似乎可以共存于统一的贸易基准模型之中,而不是传统的非此即彼的理论选择。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曹春华  吴先明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从产业或国家的层次分析国际贸易的条件和动因,在其分析框架中,国际直接投资是不可能发生的。早期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是从批判完全竞争市场开始的,其分析的层次也仅局限于公司行为和工业组织理论。随着跨国公司国际一体化生产体系的深化,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的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理论的发展出现了交叉与融合的趋势。70年代的发展主要表现为两大理论分析前提的趋同和部分研究内容的交叉;80年代中期以来则出现了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一体化的理论;进入90年代,人们更多地从国际微观经济学、国际宏观经济学和企业管理理论相结合的角度研究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的关系,微观层次的企业行为理论和工业组织理论日...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庄宗明  蔡洁  
20世纪90年代后,由于冷战的结束以及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人们开始注重从国际社会存在的相互依赖关系中,特别是经济的相互依赖关系中,探讨影响和制约国际和平的种种因素,"相互依赖的世界将是一个和平的世界"的观点随之广为流行。在这种情况下,研究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对国际冲突的净效应,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评述了国外学者在贸易、直接投资和国际冲突的关系方面的观点、理论模型和实证方法。虽然对经济相互依赖的衡量存在分歧,导致结论不完全一致,但大多数的理论模型和实证检验证明了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能消减国际冲突的观点。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景江  
最近十几年,美国与欧共体在农产品的国际贸易中不断发生摩擦与冲突。1986年以来,美国与欧共体等13个农产品出口国为寻求解决这一冲突的办法,进行了长达6年的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1992年10月,谈判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刘景江  
最近十几年,美国与欧共体在农产品国际贸易中不断发生磨擦与冲突。从1986年开始,美国与欧共体等13个农产品出口国为寻求解决农产品国际贸易冲突的办法,共进行了10轮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的谈判。本文拟就美国与欧共体的农产品国际贸易冲突的原因、手段、后果和发展趋势作一述评。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建国  
在关税壁垒得到大幅降低的同时,非关税壁垒却不断升温,有“绿色贸易壁垒”之称的环境标志(eco—labeling)则是其中一例,也是贸易与环境问题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世界上许多国家对不同的产品种类颁布了环境标志,对环境和国际贸易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也带来了国际贸易规则如何处理与环境标志的关系问题。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黄河  
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是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主线。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在实践与理论上都有不可分割的渊源关系,其理论的结合点即是比较优势分析的思想。国际直接投资的比较优势理论可能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是国际经济学家在一般均衡模式中加进越来越多的与要素禀赋有关的因素,并由此而衍生出一个比较优势理论。由于随着要素禀赋因素的增加,模型将会变得非常复杂。因此短期内不会取得突破性进展。另一方面则是在小岛清的比较优势理论的基础上,发现和验证更多的影响国际直接投资流向的因素,并将它们整理分类,最后上升到理论高度。笔者认为第二种选择是可行的。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谢地  张巩  
传统贸易模型和新贸易模型均认为贸易可以产生双赢的结果,通过贸易各国的福利水平都会得到提高。当然,这个结论是建立在规模收益递减、完全竞争市场等严格假设的基础之上的。如果对原始模型的假设进行修正,即考虑到产业具有保留性,后来者通过学习技能能够实现追赶的情形,就会发现贸易国之间存在着固有的国家利益冲突,对一国最有利的结果往往不利于另一国。这就意味着国际贸易在某些条件下是一种零和竞争的结果。国际贸易中的国家利益冲突使各国频繁使用战略性贸易政策以应对贸易引发的竞争。当前,从美国对中国发起贸易战的内在动机可以看出,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会有更多的产业与美国在贸易领域展开竞争。中美之间相互依赖的经济关系正逐步被竞争关系取代,遏制中国的崛起与赶超,同时为美国能够在中国发展中谋取更大的利益,是美国的现实诉求。如果美国无法达到这一既定战略目标,中美贸易战就有可能一直处于持续并升级的重复博弈之中。据此,立足于中国的现实国情,我们应保持强大且理性的战略定力,制定符合多重博弈特征的博弈应对策略。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梦  
中美两国的经贸关系对世界经济的稳定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近年来,受地缘政治和中美两国战略调整等因素影响,中美之间出现了频繁的贸易摩擦,两国高层之间也就解决经贸问题进行了多轮对话,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中美两国的矛盾分歧依然较大。面对两国之间不容乐观的贸易形势,我国学者运用地缘政治经济学理论对中美贸易摩擦进行了系统分析,得出了解决中美贸易争端模型的均衡策略。该书就是由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于2020年7月出版的《大国经贸:新国际贸易冲突理论构建与中美经济关系》(周园、刘文革著)。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杨建荣  
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从理论到实践表现出日益明显的相互融合趋向,特别是贸易投资一体化现象的出现和不断发展使得传统的理论解释体系亟待创新。现有的理论研究工作可分为对两者相互关系研究的阶段和对贸易投资一体化论证解释的阶段。根据两种不同理论阶段的划分,概述对贸易投资互动关系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归纳对新的贸易投资一体化现象的理论研究思路,从而制定出基于复杂动态系统模拟的新的研究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