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222)
- 2023(20096)
- 2022(17118)
- 2021(15662)
- 2020(13322)
- 2019(30072)
- 2018(29795)
- 2017(57621)
- 2016(31115)
- 2015(34714)
- 2014(34474)
- 2013(34139)
- 2012(31452)
- 2011(28268)
- 2010(28649)
- 2009(27125)
- 2008(26505)
- 2007(23844)
- 2006(21440)
- 2005(19533)
- 学科
- 济(144583)
- 经济(144411)
- 业(106792)
- 管理(103842)
- 企(93666)
- 企业(93666)
- 方法(56126)
- 数学(45486)
- 数学方法(44971)
- 财(39267)
- 农(39193)
- 业经(38341)
- 中国(34632)
- 地方(31424)
- 制(28740)
- 农业(27230)
- 学(27038)
- 务(26381)
- 财务(26296)
- 财务管理(26260)
- 企业财务(24899)
- 理论(23380)
- 技术(23222)
- 和(23104)
- 环境(22265)
- 贸(22041)
- 贸易(22025)
- 体(21654)
- 划(21342)
- 易(21264)
- 机构
- 学院(451368)
- 大学(447977)
- 济(190301)
- 经济(186410)
- 管理(177240)
- 理学(151913)
- 研究(151226)
- 理学院(150236)
- 管理学(147899)
- 管理学院(147069)
- 中国(115021)
- 京(95581)
- 科学(90505)
- 财(89278)
- 所(75694)
- 农(70990)
- 财经(70320)
- 江(68497)
- 研究所(68106)
- 中心(67774)
- 业大(63809)
- 经(63567)
- 北京(60409)
- 经济学(57702)
- 范(57496)
- 师范(57003)
- 农业(55216)
- 院(54810)
- 州(54772)
- 经济学院(51684)
- 基金
- 项目(296119)
- 科学(233775)
- 研究(219842)
- 基金(214626)
- 家(185163)
- 国家(183572)
- 科学基金(159036)
- 社会(140613)
- 社会科(133217)
- 社会科学(133183)
- 省(116031)
- 基金项目(113608)
- 自然(101320)
- 教育(99680)
- 自然科(98890)
- 自然科学(98869)
- 自然科学基金(97122)
- 划(95834)
- 编号(89678)
- 资助(87909)
- 成果(72781)
- 重点(65865)
- 部(65026)
- 发(64230)
- 创(62753)
- 课题(61582)
- 创新(58040)
- 国家社会(57802)
- 制(56575)
- 教育部(56188)
- 期刊
- 济(224222)
- 经济(224222)
- 研究(137966)
- 中国(87142)
- 财(71660)
- 管理(71006)
- 农(66237)
- 学报(65307)
- 科学(62414)
- 大学(50594)
- 学学(47855)
- 教育(45908)
- 农业(45257)
- 技术(40779)
- 融(40341)
- 金融(40341)
- 业经(36619)
- 财经(35648)
- 经济研究(35328)
- 经(30779)
- 问题(28787)
- 业(24860)
- 技术经济(24558)
- 现代(21942)
- 贸(20951)
- 商业(20582)
- 科技(20581)
- 世界(20492)
- 理论(20332)
- 版(20130)
共检索到6829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欣钰 唐晓华 周帅
制造业既是推动中国实体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来源,同时也是主要的高耗能产业,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能够有助于制造业碳排放量的降低。本文以备受环境、经济、就业多重困扰的东北地区为例,基于三维约束构建制造业产业结构多目标优化模型,采用RAS平衡法对东北三省2012年的投入产出表进行升级,并采用NSGA-II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根据求解目标的不同侧重给出不同的优化调整方案,即环境保护型、经济发展型、就业保障型。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唐晓华 张欣钰 李阳
制造业是推动中国实体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来源,同时也是主要的高耗能产业,而制造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能够有助于碳排放量的降低。本文首次尝试性的从低碳、就业、经济三维视角出发构建制造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多目标优化模型,采用带精英策略非支配排序的遗传算法NSGA-II对模型进行求解,对2012年制造业各细分子行业碳排放进行全面详细的量化计算,打破以往"一刀切"的产业结构调整模式,基于低碳环保、就业增长、经济发展三方面的不同侧重具体给出三种不同的优化调整方案,制定差异化的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方案以实现制造业保就业、促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晓玲 韩平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数字经济与装备制造业深度融合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驱动力。文章通过梳理数字经济与装备制造业的相互联系,分析二者融合发展的必要性。选取2013—2019年东北地区数据,通过构建数字经济与装备制造业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测算了二者的融合发展水平,并用实证分析了其融合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东北地区数字经济与装备制造业融合发展水平从轻度失衡发展到中度融合,其中,辽宁的融合发展水平最高,其次是吉林、黑龙江,内蒙古最低。同时,东北地区数字经济与装备制造业的融合发展受到经济发展水平、金融支持力度、政府参与程度和对外开放水平的正向影响。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晓玲 韩平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数字经济与装备制造业深度融合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驱动力。文章通过梳理数字经济与装备制造业的相互联系,分析二者融合发展的必要性。选取2013—2019年东北地区数据,通过构建数字经济与装备制造业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测算了二者的融合发展水平,并用实证分析了其融合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东北地区数字经济与装备制造业融合发展水平从轻度失衡发展到中度融合,其中,辽宁的融合发展水平最高,其次是吉林、黑龙江,内蒙古最低。同时,东北地区数字经济与装备制造业的融合发展受到经济发展水平、金融支持力度、政府参与程度和对外开放水平的正向影响。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秦惠敏 徐卓顺
东北三省制造业产业集聚程度较低,专业现代化水平不高。根据区位商和产业效率的结果可知,东北三省的制造业产业转移及调整优化的重点领域也不尽相同。因此,结合目前东北三省产业集聚程度及其变化趋势,以及三省内各制造业的专业化和效率水平,东北三省应根据各自制造业的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产业优化配置、提升产业竞争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并应加大高专业化高效率产业的招商引资力度,提升产业竞争力;提高高专业化低效率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加快行业向产业链高端化发展;加快地区经济建设,推动低专业化低效率产业的转移。
关键词:
东北三省 制造业 产业集聚 产业转移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旭超 许多 闫永芳
在当今的创新2.0时代,创新的含义更加丰富,创新更趋向于多元化,而不再拘泥于创新就等同于研发的思维定式,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了对非研发创新的探索。但是国内现有的研究有限,且多是基于浙江等长三角地区情况的研究。本文着重分析了2000年以来东北地区制造业非研发创新与绩效的发展过程,并主要进行了东北地区制造业非研发创新绩效与京津冀地区和长三角地区非研发创新绩效的横向比较分析,从而对东北地区非研发创新提出一些对策和发展路径。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刘国斌 王卓识
东北地区作为老工业基地,以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的"三高型"第二产业在县域产业结构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原本生态防护措施很弱的县域地区正面临着大中城市"三高型"企业向县域转移的威胁,因此,在保障东北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生态文明理念下的县域产业结构优化势在必行。生态文明理念下东北地区县域产业结构优化的路径为:促进新型工业化发展,实现优势产业生态化;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推动农业园区发展。以此推动东北地区县域产业结构的生态化发展。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燕
指出建设东北地区制造业物流服务平台是加强物流企业与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调配社会物流资源,优化社会供应链的需要。物流服务平台设计要考虑东北地区制造业特性及要求,具备物流交易撮合、仓储、配送管理、货运代理、安全认证等服务功能,并且坚持前瞻性与阶段性相结合等原则。
关键词:
东北地区 制造业 物流服务平台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黄群慧
我国制造业正面临来自发达经济体的高端挤压与新兴国家的低端挤压。要解决制造业的"双端挤压"问题,应积极推动东北地区制造业战略转型,具体以提高产品复杂性能力作为产品战略转型方向,以制造业信息化和服务化作为产业战略转型方向。同时,促进生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营销管理、战略管理、组织管理创新及制度创新,尝试在东北建立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综合试验区。
关键词:
东北地区 制造业战略转型 管理创新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哲 初毅
经过几十年的转型改造,东北地区进入新型工业化发展阶段。在此阶段,作为工业代表的制造业,价值链中由技术发展带来的服务提升已成为工业竞争力和增加值的主要来源。其中,生产性制造业的发展和制造业服务化的趋势在东北地区振兴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制造业 服务化 转型 东北振兴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晓梅 王伟光 考燕鸣
本文以市场容量、创新独占性、技术知识累积性、社会动力为基本要素,构建了影响东北地区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理论模型,利用SPSS15.0和EXCEL等软件实证分析了东北地区与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医药制造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现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提升东北地区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政策含义。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哲 初毅
经过几十年的转型改造,东北地区进入新型工业化发展阶段。在此阶段,作为工业代表的制造业,价值链中由技术发展带来的服务提升已成为工业竞争力和增加值的主要来源。其中,生产性制造业的发展和制造业服务化的趋势在东北地区振兴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制造业 服务化 转型 东北振兴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冯春晓
本文通过构建测度制造业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度化的指标,分析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对其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我国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与其产业结构优化存在正相关关系,其中与高度化相关性较强,而稳健性检验表明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与其产业结构合理化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且前者是后者的格兰杰原因。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对产业结构的优化作用非常微弱,而制造业出口却阻碍了其产业结构优化。最后针对制造业面临的出口压力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刘国斌 杨富田
传统的东北地区县域产业结构不合理,限制了县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在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需要进行产业结构升级,改善县域产业结构,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农产品加工业、与工业生产相关的配套设施产业、"互联网+产业"的信息化产业,不断优化东北地区县域产业结构,使东北地区县域一二三产业相互融合协调发展。在此基础上,通过加强乡村旅游监督管理,树立乡村旅游品牌;创造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提升农产品加工业的核心竞争力;打造电子商务平台,发展线下物流,促进现代新兴产业结构升级等对策,解决东北地区县域产业结构升级进程中的矛盾,推动东北地区县域产业结构更加趋于合理、高级。
关键词:
新常态 产业结构 县域 东北地区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林秀梅 郝华
东北地区是建国初期我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重点地区。改革开放后,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区域产业结构进行了相应调整,东北地区产业结构随之改变,失去了工业发展优势,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经过产业结构调整,东北地区的产业结构趋向合理,促进了地区经济增长。
关键词:
东北地区 产业结构 经济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