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11)
- 2023(11327)
- 2022(9670)
- 2021(8761)
- 2020(7210)
- 2019(16120)
- 2018(16151)
- 2017(30898)
- 2016(16693)
- 2015(18917)
- 2014(18452)
- 2013(18322)
- 2012(17703)
- 2011(16389)
- 2010(16958)
- 2009(16315)
- 2008(15243)
- 2007(13663)
- 2006(12664)
- 2005(11843)
- 学科
- 济(71416)
- 经济(71343)
- 管理(46512)
- 业(41735)
- 企(30785)
- 企业(30785)
- 中国(25200)
- 方法(23804)
- 农(22857)
- 数学(20368)
- 地方(20227)
- 数学方法(20160)
- 业经(16463)
- 环境(16101)
- 财(15789)
- 制(15272)
- 学(15160)
- 农业(14982)
- 银(14689)
- 贸(14679)
- 贸易(14665)
- 银行(14655)
- 融(14579)
- 金融(14578)
- 行(14329)
- 易(14195)
- 发(12636)
- 地方经济(11250)
- 和(10910)
- 划(10698)
- 机构
- 学院(244953)
- 大学(241950)
- 济(100908)
- 经济(98664)
- 研究(92061)
- 管理(85755)
- 中国(71982)
- 理学(71680)
- 理学院(70818)
- 管理学(69548)
- 管理学院(69132)
- 科学(56699)
- 京(53798)
- 所(48833)
- 财(48303)
- 农(46864)
- 研究所(43846)
- 中心(40970)
- 江(39042)
- 农业(37045)
- 财经(36867)
- 业大(36694)
- 北京(34821)
- 范(33710)
- 师范(33279)
- 经(33266)
- 院(33134)
- 州(31481)
- 经济学(30589)
- 省(28762)
- 基金
- 项目(152678)
- 科学(118054)
- 研究(112287)
- 基金(107136)
- 家(94776)
- 国家(93938)
- 科学基金(77786)
- 社会(69812)
- 社会科(66031)
- 社会科学(66017)
- 省(61178)
- 基金项目(55612)
- 划(51886)
- 教育(50673)
- 自然(48981)
- 自然科(47699)
- 自然科学(47682)
- 自然科学基金(46776)
- 编号(46325)
- 资助(44526)
- 发(39190)
- 成果(38549)
- 重点(35444)
- 课题(33738)
- 部(33019)
- 创(31523)
- 发展(31153)
- 展(30635)
- 创新(29595)
- 科研(29220)
- 期刊
- 济(124212)
- 经济(124212)
- 研究(77838)
- 中国(55705)
- 农(44849)
- 学报(39764)
- 科学(36396)
- 财(34692)
- 管理(34283)
- 农业(31331)
- 大学(29597)
- 教育(29533)
- 融(28351)
- 金融(28351)
- 学学(27855)
- 业经(22372)
- 技术(20779)
- 经济研究(20192)
- 财经(18017)
- 问题(16605)
- 业(16199)
- 经(15562)
- 贸(14031)
- 国际(12828)
- 商业(12342)
- 世界(11796)
- 理论(11706)
- 图书(11682)
- 现代(11399)
- 技术经济(11387)
共检索到3934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牛胜强
不当的发展策略以及长期的超强度资源粗放开发利用使得我国土地失控、耕地流失、污染加剧、水资源短缺、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出走、农业人才流失和青黄不接等问题日益严重。中国要践行"自己养活自己"的承诺必须深入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积极探索生产要素特别是科技和人力资本进入农业的制度,完善国家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和保护体系,把实现农民利益和国家粮食安全目标统一起来,使农民积极性得到保护、恢复和保持,聚集科技、人力、资金等多种资源,以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为核心,坚持优化结构、合理布局、稳定面积、主攻单产,着力构建提产增效的粮食生产长效机制。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刘艳
粮食安全是重要的民生问题,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的粮食安全不仅关系到国内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而且还是国家战略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粮食安全形势严峻的背景下,有必要对中国粮食安全的现状和问题进行梳理,并分析其他国家的粮食安全保障制度,从而巩固中国粮食安全,力保粮食主权,维护社会稳定。
关键词:
粮食危机 粮食安全 保障制度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玲 潘朝相
粮食是事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大事。最近一轮的粮食危机对国家安全和国际关系造成了重要的影响,本文从多方面分析了此次全球粮食危机的深层次原因以及对我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保证粮食安全和粮油价格稳定所应采取的策略。
关键词:
粮食危机 粮食安全 价格稳定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铮
世界粮农组织(FAO)对于"粮食安全"的衡量标准有三:一是国家粮食的自给率必须达到95%以上;二是年人均粮食达到400公斤以上;三是粮食储备应该达到本年度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徐振伟
世界粮食危机预示着高粮价时代的到来,各国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粮食安全。全球人口膨胀和消费需求不断增加打破了供需之间的平衡,而美国推行的生物燃料政策和美元霸权进一步加剧了这种不平衡。因此,美国要为世界粮食危机的加剧负主要责任,但美国同时也是世界粮食危机的最大受益者,国际粮价的高涨体现了美国粮食武器的威力。面对形势严重的世界粮食危机,中国应该保证自给自足,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力保粮食主权,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粮食危机 美国 中国 生物燃料 粮食寡头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倪国华 郑风田
新中国建国以来粮食安全、生态安全与食品安全的关系大致分为两个阶段: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属于粮食供应短缺与生态环境压力增大时期;改革开放以来,化肥、农药、动植物激素等生产要素的大量引入,促使粮食供需达到紧张平衡,短期内粮食安全问题得到缓解,长期来看,农业面源污染加剧,土壤毒化、地下水超采、土地荒漠化与水土流失继续恶化,粮食供给不可持续,同时,粮食安全问题逐渐以食品安全的形式表现出来。面对粮食安全、生态安全与食品安全的三重压力,中国应适时调整农业发展战略,逐步摆脱石油农业,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粮食安全 生态安全 食品安全 石油农业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托尼·艾迪生
当前,全球经济正在经历三重危机。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市场需求疲软,出口价格下降,私人金融流动减少,国外汇款降低,发展中国家遭遇挑战;气候变化仍在加剧,自然灾害给发展中国家带来巨大压力,并造成财政损失;营养不良和饥饿问题正在抬头。为克服三重危机,新兴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要以穷人为中心,要建立新的全球粮食架构,加强社会保障,建立低碳增长模式。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雅鹏
我国粮食产量在2007年再次超过5000亿kg,供求矛盾有所缓解。但粮食安全的潜在性危机依然存在。本文分析了我国粮食安全的潜在性危机及其形成的原因:劳动力、耕地、水等粮食生产要素及资源供给的不可持续性;科技创新与推广滞后,对科技成果和科技人员业绩评价偏误,以致粮食生产发展得不到有效的科技支持;政府粮食补贴政策的局限性和效应的有限性,导致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不高;粮食需求扩张的刚性和用途多元化,引致的对进口的依赖性,及其可能产生的"经济租"和出口国的寻租行为,使供给具有了风险性和经济上的不利性。
关键词:
粮食安全 潜在性危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锋 鲁德银
食品安全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本文概述了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指出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实现食品安全的重要途径。在分析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存在食品安全隐患的原因基础上,提出应对食品安全危机的对策。
关键词:
食品安全 农业产业化 标准化 监管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柯瑶
随着我国现代农业的不断发展和推进,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及生态安全等诸多有关生物安全方面的问题也备受关注。文章通过系统性地阐述了与粮食安全有关的激素滥用、农药制剂残留和基因污染等食品安全问题以及生态环境破坏、生态系统破坏等生态安全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建立与我国国情相匹配的农业格局,合理利用生物技术以提高转基因生物安全性以及加大政府监测力度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等解决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一系列对策,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食品安全以及生态安全的协调同步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建议。
关键词:
粮食安全 生态 食品 安全问题 视角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高铁生
在对外开放的情况下,受粮食危机的影响,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着新的形势,粮食的生产和消费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生产更加集中,产销加剧分化,国内外市场的联系更密切,既要有效利用国外粮源,又要避免对国外市场的过分依赖,同时,在宏观调控中粮食加工企业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粮食的储备结构、布局和轮换方式亟待调整,粮食物流的基础设施薄弱,资源分布分散。为此,在粮食物流方面应加大国家投资力度,提供更多的粮食物流公共产品;整合物流资源,培育现代物流集团;提升粮食物流的科技水平,培养高素质物流人才;加强宏观调控,坚持市场导向;坚持对外开放,开展国际合作。
关键词:
粮食安全 粮食物流 对策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马文奇 张福锁 张卫锋
本文根据多年研究结果,总结和分析了我国化肥生产消费与资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指出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化肥生产消费大国,到2002年,化肥生产量达到0 379×108t,化肥消费量为0 434×108t,分别占世界总量的25%和30.7%,并且化肥品种向高浓度化发展。化肥消费的增多,保证了我国粮食安全,减缓了土壤养分缺乏,但目前主要作物施肥量较高,与先进国家相比,养分效率偏低,有大量有机养分没有得到很好利用。化肥生产需要消耗磷硫钾氨资源,特别是磷矿资源浪费严重,隐藏危机。化肥产业的发展还带来一定的环境问题,包括重金属和氮磷排放等方面需要引起重视。化肥发展要适度规模,核心问题是提高养...
关键词:
化肥 资源 环境 粮食安全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贾大林
本文在论述了中国农业用水危机的现状和分析中国未来粮食供给的变动趋势及粮食增长对水的需求后。提出了21世纪中国粮食安全和水问题的对策:全面节水,充分利用降水,加强科研和管理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汪慧玲 卢锦培
考虑资源环境的约束,利用方向性距离函数对中国30个省市的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做出了测算。研究发现中国从1997-2010年以来,粮食产量快速增长得益于生产技术和效率的进步,但其背后也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破坏。进一步对各个省市的粮食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分解,发现粮食产量占比高的省份粮食生产率呈现出不断进步的状态,粮食产量占比中等的省份却相反,粮食产量占比低的省份粮食全要素生产率进步或退步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最后基于粮食安全的视角,对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关的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祝坤艳
粮食安全关系着一个国家的社会稳定与民族的长远发展,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我国属发展中国家,人口多耕地少,人地矛盾较为突出,粮食安全问题是国家需要长期关注的永久课题。保障粮食安全,对于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首先简要介绍了经济新常态的含义,然后运用比较分析、系统研究等方法深入分析我国粮食安全的现状,探明我国粮食安全所面临的主要问题。结果表明:我国粮食安全尽管目前基本有保障,但前景不容乐观。主要问题有生产成本上升,进口关税下降等,为探索保障未来我国粮食安全的途径,彻底解决我国的粮食安全所面临的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提出建立粮食生产保护区,国家制定粮食最低收购价,增加科...
关键词:
经济新常态 粮食安全 比较分析 系统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