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39)
2023(14348)
2022(12291)
2021(11452)
2020(9754)
2019(22122)
2018(21966)
2017(43242)
2016(23468)
2015(25894)
2014(25630)
2013(25801)
2012(23314)
2011(20617)
2010(20439)
2009(19082)
2008(19036)
2007(16717)
2006(14757)
2005(13261)
作者
(66879)
(55343)
(55203)
(52582)
(35474)
(26586)
(25068)
(21572)
(20812)
(19932)
(18898)
(18879)
(17826)
(17488)
(17290)
(16906)
(16500)
(16490)
(15807)
(15768)
(13719)
(13557)
(13421)
(12778)
(12449)
(12354)
(12333)
(12259)
(11063)
(10992)
学科
(95666)
经济(95556)
(94487)
(86821)
企业(86821)
管理(82817)
方法(44480)
数学(35049)
(34760)
数学方法(34699)
业经(31230)
(29054)
(24842)
财务(24782)
财务管理(24759)
企业财务(23570)
(22003)
中国(21704)
农业(20731)
税收(20551)
(20377)
技术(19989)
(18770)
(18685)
理论(18239)
(17686)
(16755)
地方(16580)
(16227)
(15900)
机构
学院(333011)
大学(329017)
管理(137478)
(132715)
经济(130027)
理学(119009)
理学院(117806)
管理学(116093)
管理学院(115484)
研究(103935)
中国(79530)
(69253)
(67587)
科学(64773)
(54302)
财经(53076)
(52025)
业大(49229)
(49193)
(48208)
研究所(46943)
中心(46519)
北京(43373)
农业(42714)
(39607)
财经大学(39267)
(39230)
经济学(38906)
师范(38867)
(37676)
基金
项目(223745)
科学(176902)
研究(164235)
基金(163644)
(141738)
国家(140494)
科学基金(122425)
社会(103643)
社会科(98300)
社会科学(98275)
(87721)
基金项目(87334)
自然(80372)
自然科(78556)
自然科学(78537)
自然科学基金(77177)
教育(73489)
(72637)
编号(67106)
资助(67089)
成果(53411)
重点(48948)
(48858)
(48810)
(46891)
创新(44927)
课题(44537)
(44283)
科研(42815)
项目编号(42564)
期刊
(146826)
经济(146826)
研究(100871)
中国(56969)
(54607)
管理(53531)
学报(50353)
(50048)
科学(46559)
大学(37889)
学学(36110)
农业(35121)
教育(30626)
技术(29062)
(26598)
金融(26598)
业经(25906)
财经(25581)
经济研究(22978)
(21803)
(20373)
问题(18929)
技术经济(17986)
(17230)
财会(16742)
现代(16489)
(15955)
科技(15914)
理论(15554)
商业(15155)
共检索到4849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马嘉萌   杨舒宁   冷瑞香  
文章以2014—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以2018年《环境保护税法》的实施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展开检验,分析环保费改税对企业现金持有的影响以及环保费改税产生了何种间接外部性。研究发现,环保费改税政策实施后,企业的现金持有水平增加,但是企业现金持有价值下降,产生了负向的间接外部性。此外,环保费改税增加企业现金持有在重污染企业、东部地区和税负提升幅度大的省份企业中更显著。基于此,为环保税税收制度的完善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孔东民  韦咏曦  季绵绵  
企业作为污染排放的重要来源,长期以来受到政府环保部门的密切关注。基于2018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环保费改税政策,本文以2015―2019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税收政策角度采用双重差分法检验环保费改税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环保费改税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质量有着显著的负向影响,且通过生产成本、环境监管强度、环境责任履行情况三方面进行传导;特别地,该政策对轻污染企业、非国有企业、中东部地区企业的负向影响更为显著,而对中高污染企业、国有企业、西部地区企业影响不明显。上述结果表明环保费改税政策仍需进一步改进,从而促进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并实现企业的绿色发展。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树强  范振鹏  
2018年我国正式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与排污费征收相比,环保税的征收层次及严谨性进一步提升,意味着环保收费制度更加完善。本文以2015~2019年沪深两市A股重度污染行业上市公司为实验组样本,以轻度污染行业上市公司为对照组样本,采用双重差分法测量了上述制度改进的绿色创新效果。研究发现:环保收费制度的改进显著促进了企业的绿色创新;长三角地区企业的绿色创新效果高于京津冀地区;大企业的绿色创新效果高于中小企业;国有企业的绿色创新效果高于非国有企业;制度改进对绿色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的促进作用强于绿色发明专利。上述结论为进一步改进环保税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胡建勋  蔡静宜  曹文芳  
本文以2013—2019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环保费改税、贸易约束与绿色创新投入三者内在关联,结果表明:贸易约束会抑制制造业企业的绿色创新投入;环保费改税能通过倒逼效应对制造业企业绿色创新投入产生显著促进作用;环保费改税能显著削弱贸易约束对制造业企业绿色创新投入的抑制效应;进一步发现在规模较大的企业中贸易约束对绿色创新投入抑制作用更为显著,环保费改税对绿色创新投入的倒逼效应更显著。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晓旭   张娆  
“环保费改税”政策作为政府税收系统兼顾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导向信号,是落实绿色低碳发展战略的具体行动。本文基于2014—2020年中国沪深A股企业数据,构建三重差分模型探究“环保费改税”政策能否发挥信号传递效应影响企业绿色治理。研究发现:“环保费改税”政策能够发挥“污染管制”信号和“减排激励”信号推动企业绿色治理。机制检验表明,“环保费改税”政策发挥信号传递效应吸引市场投资者关注企业环境信息,为企业获得绿色基金投资和绿色信贷支持,从而促进企业绿色治理;也能发挥信号传递效应激发管理层环保认知,降低企业绿色代理成本,进而对企业绿色治理产生促进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低成本转嫁企业、公众环保意识较强的地区以及非国有企业中,“环保费改税”政策对企业绿色治理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本文基于信号传递视角拓展了“环保费改税”政策的经济后果研究,为环境政策如何有效结合市场理论解决企业环境治理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对于探索环境治理变革之路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牛晓叶  刘宏地  曹志文  
以我国2015—2019年需要缴纳排污费的污染企业为样本,结合全国排污费改税背景下各地区环保税税额标准设定差异的情况,采用广义DID方法实证研究了排污费改税对企业环保投入的影响。研究发现:排污费改税力度越大地区的企业环保投入也越高,排污费改税对企业的环保投入具有显著的激励作用,经过内生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其作用机制发现,排污费改税主要通过提高排污费率与增强征管执法两个机制发挥作用;排污费改税政策效应在行政干预力度强的地区、次高污染行业的效果更为明显。研究提供了排污费改税实施效果的微观经验证据,为决策制定者制定有效的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提供了参考。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晨   肖文娟  
环境保护税是刺激企业降污减排、促进绿色生产、加快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激励手段,研究环保费改税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对企业减排促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基于“零和博弈”和“波特假说”理论,以2016—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双重差分法对环保费改税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发现,环保费改税对企业环境绩效有显著激励作用,对企业财务绩效表现为初期抑制而滞后无显著影响,对环境绩效的激励作用补偿对财务绩效的抑制作用。进一步探索影响机制发现,环保费改税通过倒逼绿色创新激励环境绩效、改善财务绩效。政策效应对大规模企业、国有企业和三大经济区企业利好作用明显。研究结论有助于政府深入推进政策实施和企业全面提升整体效益。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丽莎  
本文以2010-2014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现金持有量、税收激励与企业研发投入的关系,以及税收激励对现金持有量与研发投入关系的调整作用。研究发现:现金持有量与研发投入正相关,税收激励与研发投入正相关,税收激励能够引导市场资本流向研发领域,降低研发项目的资本成本,更多的税收优惠也有利于企业资金积累,因此,能够促使企业增加研发支出。但税收激励削弱了现金持有量与研发投入的正相关关系,在存在税收激励时企业更倾向于选择利用税收激励来促进研发,而不是利用现金持有量促进研发,因此,税收激励"挤出"现金持有量在研发投入中的作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冯鸿雁   赵芳嵘   胡海川   彭永芳  
通过多案例研究方式,主要从环保费改税后企业税负变化、研发投入、创新成果和专利情况以及污染处理技术四个方面,分析了环保费改税对于重污染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证实了环保费改税对企业开展绿色创新活动有着正向激励和反向倒逼的作用,提升了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能力。进而提出如下政策建议:应完善相关政策支持体系,进一步加强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补贴支持;不断扩大污染物征税范围,推动“双碳”目标实现;企业应加大研发投入,实施绿色技术创新战略;更新升级生产设备,提高污染处理技术。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冯鸿雁   赵芳嵘   胡海川   彭永芳  
通过多案例研究方式,主要从环保费改税后企业税负变化、研发投入、创新成果和专利情况以及污染处理技术四个方面,分析了环保费改税对于重污染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证实了环保费改税对企业开展绿色创新活动有着正向激励和反向倒逼的作用,提升了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能力。进而提出如下政策建议:应完善相关政策支持体系,进一步加强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补贴支持;不断扩大污染物征税范围,推动“双碳”目标实现;企业应加大研发投入,实施绿色技术创新战略;更新升级生产设备,提高污染处理技术。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鑫  韩小芳  
估算现金类资产的最佳持有量是企业流动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货币需求理论出发,梳理基于交易性需求、预防性需求和投机性需求三类货币需求的企业现金类资产持有动机,提出了与估算现金类资产相对应的财务和经济运行指标,同时,结合ZJ公司的财务案例,建立线性回归方程并进行了实证研究。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曾辉祥  何煜  李雪梅  肖燕  
CFO作为高管团队中极为重要的一个角色,在企业现金持有决策中具有核心地位,其个人特质对现金持有的影响一直是学术界的研究热点。本文以2015—2019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CFO地位对企业现金持有水平的影响以及风险文化和机构投资者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CFO地位越高,企业现金持有水平越高。随着地区风险文化程度的加强,CFO地位对企业现金持有水平的正向影响也会增强。而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提高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CFO地位对企业现金持有水平的正向影响。本文不仅从理论上拓宽了CFO对公司现金持有决策影响的研究,也为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及决策程序提供了参考,有利于企业优化现金类资金的管理。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祝树金   陈贺  
基于《环境保护税法》立法、环境污染费调整的政策背景,本文运用2015-2020年中国A股上市工业企业数据,从银企互动视角考察了环境规制奏效的金融路径。研究表明:环保“费改税”通过增加环境成本影响工业企业还贷能力,进而银行加强信贷融资审核、收紧信贷资金发放,导致企业信贷融资状况从紧。机制分析发现,虽然环保“费改税”对企业的信贷融资产生了负面影响,但企业仍能通过绿色形象塑造、绿色行为实践等“绿色”应对举措降低这种影响。依据工业企业绿色形象塑造与实际绿色行为间的偏差,银行会对信贷资金发放的期限结构进行调整,以尽可能减少因企业“漂绿”产生的信贷误配。进一步分析表明,环保“费改税”影响企业信贷的过程中,银行基于外部信息实施了信贷过滤,该行为不存在预期与滞后效应;此外,考虑工业企业通过政府补贴或金融投机活动获取资金,进而降低信贷融资需求的可能性,以及排除了样本期内其他政策的潜在干扰后,环保“费改税”政策效果依然稳健。本文为如何协调环境规制与金融政策、达成合意的政策效果提供了重要参考。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霁友  
本文认为,2018年1月1日在全国执行的《环境保护税法》,将对我国生态环境产生一系列影响,包括:大气污染将有所降低,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将进一步规范,污水处理将逐步产业化,大分贝噪音将得到有效遏制;对经济的影响是:最初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发展速度,但从长远看,将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维护发展的可持续性。从务实的视角看,生态环境能否得到根本好转将取决于3个方面:(1)法律能否得到严格的执行;(2)污染当量的测量是否科学有效;(3)地方政府决策时能否做到环境保护优于经济增长。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霁友  
本文认为,2018年1月1日在全国执行的《环境保护税法》,将对我国生态环境产生一系列影响,包括:大气污染将有所降低,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将进一步规范,污水处理将逐步产业化,大分贝噪音将得到有效遏制;对经济的影响是:最初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发展速度,但从长远看,将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维护发展的可持续性。从务实的视角看,生态环境能否得到根本好转将取决于3个方面:(1)法律能否得到严格的执行;(2)污染当量的测量是否科学有效;(3)地方政府决策时能否做到环境保护优于经济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