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64)
- 2023(9827)
- 2022(8126)
- 2021(7310)
- 2020(6219)
- 2019(13657)
- 2018(13489)
- 2017(26213)
- 2016(13615)
- 2015(14864)
- 2014(14025)
- 2013(14018)
- 2012(12646)
- 2011(10974)
- 2010(11191)
- 2009(10796)
- 2008(11158)
- 2007(10150)
- 2006(9143)
- 2005(8511)
- 学科
- 业(76684)
- 企(73689)
- 企业(73689)
- 济(60727)
- 经济(60666)
- 管理(60546)
- 业经(26573)
- 财(26208)
- 方法(25109)
- 税(21919)
- 贸(20944)
- 贸易(20930)
- 农(20540)
- 税收(20454)
- 易(20345)
- 收(20281)
- 技术(19374)
- 务(19128)
- 财务(19123)
- 财务管理(19115)
- 企业财务(18041)
- 数学(16723)
- 数学方法(16624)
- 农业(14825)
- 技术管理(13654)
- 中国(13588)
- 策(13577)
- 划(13426)
- 和(12977)
- 理论(12806)
- 机构
- 学院(194199)
- 大学(184968)
- 济(90875)
- 经济(89561)
- 管理(82189)
- 理学(70319)
- 理学院(69796)
- 管理学(69192)
- 管理学院(68835)
- 研究(56370)
- 财(47155)
- 中国(46610)
- 京(36823)
- 财经(35562)
- 经(32089)
- 江(30982)
- 科学(29693)
- 农(27702)
- 经济学(27030)
- 所(26642)
- 财经大学(25760)
- 商学(25294)
- 商学院(25086)
- 中心(24989)
- 经济学院(24602)
- 业大(24139)
- 州(23916)
- 研究所(23129)
- 北京(22881)
- 经济管理(22812)
- 基金
- 项目(119898)
- 科学(97202)
- 研究(92714)
- 基金(88346)
- 家(74238)
- 国家(73544)
- 科学基金(66268)
- 社会(62341)
- 社会科(59485)
- 社会科学(59470)
- 省(48842)
- 基金项目(46693)
- 自然(40296)
- 教育(39732)
- 自然科(39486)
- 自然科学(39478)
- 自然科学基金(38863)
- 划(37822)
- 编号(36543)
- 资助(34523)
- 创(33040)
- 业(32682)
- 创新(29724)
- 成果(27949)
- 发(26910)
- 制(26393)
- 部(26185)
- 国家社会(26181)
- 重点(26035)
- 性(24694)
共检索到3028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胡建勋 蔡静宜 曹文芳
本文以2013—2019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环保费改税、贸易约束与绿色创新投入三者内在关联,结果表明:贸易约束会抑制制造业企业的绿色创新投入;环保费改税能通过倒逼效应对制造业企业绿色创新投入产生显著促进作用;环保费改税能显著削弱贸易约束对制造业企业绿色创新投入的抑制效应;进一步发现在规模较大的企业中贸易约束对绿色创新投入抑制作用更为显著,环保费改税对绿色创新投入的倒逼效应更显著。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树强 范振鹏
2018年我国正式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与排污费征收相比,环保税的征收层次及严谨性进一步提升,意味着环保收费制度更加完善。本文以2015~2019年沪深两市A股重度污染行业上市公司为实验组样本,以轻度污染行业上市公司为对照组样本,采用双重差分法测量了上述制度改进的绿色创新效果。研究发现:环保收费制度的改进显著促进了企业的绿色创新;长三角地区企业的绿色创新效果高于京津冀地区;大企业的绿色创新效果高于中小企业;国有企业的绿色创新效果高于非国有企业;制度改进对绿色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的促进作用强于绿色发明专利。上述结论为进一步改进环保税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孔东民 韦咏曦 季绵绵
企业作为污染排放的重要来源,长期以来受到政府环保部门的密切关注。基于2018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环保费改税政策,本文以2015―2019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税收政策角度采用双重差分法检验环保费改税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环保费改税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质量有着显著的负向影响,且通过生产成本、环境监管强度、环境责任履行情况三方面进行传导;特别地,该政策对轻污染企业、非国有企业、中东部地区企业的负向影响更为显著,而对中高污染企业、国有企业、西部地区企业影响不明显。上述结果表明环保费改税政策仍需进一步改进,从而促进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并实现企业的绿色发展。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林妍 李桂萍
文章基于2015—2019年沪深两市A股工业上市企业财务数据,对环保费改税、绿色技术创新动态能力与可持续竞争力三者关系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绿色技术创新动态能力与工业企业可持续竞争力显著正相关;环保费改税显著提升工业企业可持续竞争力,并显著增强绿色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对可持续竞争力的提升作用。但环保费改税会由于企业规模产生异质性影响,具体为环保费改税对规模较大工业企业可持续竞争力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且对规模较大企业中绿色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在可持续竞争力关系中起到更显著正向调节效应。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晓旭 张娆
“环保费改税”政策作为政府税收系统兼顾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导向信号,是落实绿色低碳发展战略的具体行动。本文基于2014—2020年中国沪深A股企业数据,构建三重差分模型探究“环保费改税”政策能否发挥信号传递效应影响企业绿色治理。研究发现:“环保费改税”政策能够发挥“污染管制”信号和“减排激励”信号推动企业绿色治理。机制检验表明,“环保费改税”政策发挥信号传递效应吸引市场投资者关注企业环境信息,为企业获得绿色基金投资和绿色信贷支持,从而促进企业绿色治理;也能发挥信号传递效应激发管理层环保认知,降低企业绿色代理成本,进而对企业绿色治理产生促进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低成本转嫁企业、公众环保意识较强的地区以及非国有企业中,“环保费改税”政策对企业绿色治理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本文基于信号传递视角拓展了“环保费改税”政策的经济后果研究,为环境政策如何有效结合市场理论解决企业环境治理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对于探索环境治理变革之路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冯鸿雁 赵芳嵘 胡海川 彭永芳
通过多案例研究方式,主要从环保费改税后企业税负变化、研发投入、创新成果和专利情况以及污染处理技术四个方面,分析了环保费改税对于重污染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证实了环保费改税对企业开展绿色创新活动有着正向激励和反向倒逼的作用,提升了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能力。进而提出如下政策建议:应完善相关政策支持体系,进一步加强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补贴支持;不断扩大污染物征税范围,推动“双碳”目标实现;企业应加大研发投入,实施绿色技术创新战略;更新升级生产设备,提高污染处理技术。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冯鸿雁 赵芳嵘 胡海川 彭永芳
通过多案例研究方式,主要从环保费改税后企业税负变化、研发投入、创新成果和专利情况以及污染处理技术四个方面,分析了环保费改税对于重污染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证实了环保费改税对企业开展绿色创新活动有着正向激励和反向倒逼的作用,提升了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能力。进而提出如下政策建议:应完善相关政策支持体系,进一步加强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补贴支持;不断扩大污染物征税范围,推动“双碳”目标实现;企业应加大研发投入,实施绿色技术创新战略;更新升级生产设备,提高污染处理技术。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包刚
本文以2011-2017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对非控股股东参与和公司治理水平对企业非效率投资影响机理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公司治理水平与非效率投资显著负相关,即公司治理水平的提升显著抑制了非效率投资;非控股股东参与和非效率投资之间显著负相关,即非控股股东的积极参与能显著抑制企业的非效率投资;非控股股东参与显著增强了公司治理水平与企业非效率投资之间的相关性。
关键词:
绿色技术创新 环保投入 可持续竞争力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赵文霞 刘洪愧
环境贸易措施作为绿色转型期对外贸易制度创新的重要一环,对于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2009—2019年间环境贸易措施通报数据和A股上市公司专利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了中国环境贸易措施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环境贸易措施会显著提升国内上市公司的绿色创新水平,但对企业整体创新影响不大,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环境贸易措施通过出口需求激励和命令驱动机制推动企业进行绿色创新;异质性分析发现,环境贸易措施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非国有企业和高新技术行业,而对国有企业、非高新技术行业的绿色创新没有显著影响。本研究为评估近年来环境贸易措施的创新效应提供了经验证据,对我国绿色贸易标准制定和绿色贸易体系的改革调整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马莉丽 刘玟姗
本文以我国2016—2020年沪深A股工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建立双重差分模型,研究环境保护费改税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机制,并进一步考察了绿色技术创新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环境保护费改税对企业财务绩效有较为显著的正向影响,且绿色技术创新在前两者关系中起到正向调节作用;对调节效应进行分组回归研究发现,绿色技术创新处于前25%或其质量处于前50%的企业在环境保护费改税后财务绩效有显著的提升。另外,通过进一步研究,本文按企业的不同产权性质给出了绿色技术创新及其质量的参考值区间,并从市场角度出发,分析发现绿色技术创新较优的企业,环境保护费改税后市盈率有显著的降低。研究补充和拓展了环境规制领域内微观视角及绿色创新的调节效应视角的文献,为企业面对当下趋强的环境规制如何管理与制定创新战略提供了一定的启示与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祝树金 陈贺
基于《环境保护税法》立法、环境污染费调整的政策背景,本文运用2015-2020年中国A股上市工业企业数据,从银企互动视角考察了环境规制奏效的金融路径。研究表明:环保“费改税”通过增加环境成本影响工业企业还贷能力,进而银行加强信贷融资审核、收紧信贷资金发放,导致企业信贷融资状况从紧。机制分析发现,虽然环保“费改税”对企业的信贷融资产生了负面影响,但企业仍能通过绿色形象塑造、绿色行为实践等“绿色”应对举措降低这种影响。依据工业企业绿色形象塑造与实际绿色行为间的偏差,银行会对信贷资金发放的期限结构进行调整,以尽可能减少因企业“漂绿”产生的信贷误配。进一步分析表明,环保“费改税”影响企业信贷的过程中,银行基于外部信息实施了信贷过滤,该行为不存在预期与滞后效应;此外,考虑工业企业通过政府补贴或金融投机活动获取资金,进而降低信贷融资需求的可能性,以及排除了样本期内其他政策的潜在干扰后,环保“费改税”政策效果依然稳健。本文为如何协调环境规制与金融政策、达成合意的政策效果提供了重要参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龙海雯
选取2011—2022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经济、碳减排约束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三者的关系。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可显著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异质性检验显示,数字经济对东部地区、大规模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效应更为显著;中介效应检验表明,数字经济通过提升碳减排约束强度,有效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据此,提出建立数智化创新研发机制,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打造绿色技术创新引擎;完善专业化绿色服务体系,增强碳减排约束力度等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叶翠红
文章聚焦企业绿色创新的融资障碍,基于中国沪深两市制造业上市公司2007—2019年的绿色专利数据和微观财务数据,实证分析融资约束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以及政府补贴对该影响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融资约束是抑制企业绿色创新的重要因素,这一抑制作用较一般创新活动更为严重,政府补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融资约束对企业绿色创新的抑制效应。针对不同类型绿色创新的进一步研究发现,融资约束对绿色发明专利、能源资源效率型专利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政府补贴则主要缓解融资约束对绿色实用新型专利、外部性降低型专利的抑制作用。此外,政府补贴对异质性企业的调节作用存在明显差异,政府补贴主要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对民营企业、大规模企业、低R&D投入企业的抑制效应,促进制造业绿色创新产出的提高。政府补贴的调节效应在行业间也存在明显差异。
关键词:
融资约束 绿色创新 政府补贴 绿色发展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熊云飚 代宇杰
良好的营商环境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与发展潜力,从而推动企业绿色发展。基于企业外部制度环境的视角,采用2010~2021年省级层面营商环境指数与上市企业微观数据进行匹配,考察营商环境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良好的营商环境能够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在使用地形起伏度作为工具变量解决内生性问题与稳健性检验后,这一结论仍然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营商环境对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会因绿色专利类别、企业产权、企业所属行业、企业所处地区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机制分析表明,营商环境通过缓解融资约束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实质性绿色技术创新与策略性绿色技术创新。基于此,各地区应着力于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以降低制度性成本,提高金融服务效率以缓解融资约束,制定绿色发展激励措施以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梁运吉 刘冰冰
随着现代生态环境的日益严峻,经济高质量发展已刻不容缓,企业发展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绿色发展模式的转变尤为重要。文章基于利益相关者等理论实证研究2010—2020年我国制造业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表明: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能够促进绿色技术创新水平提升,在此过程中融资约束发挥部分中介作用,企业通过履行社会责任缓解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从而提升绿色技术创新水平。文章以社会责任为出发点探讨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有利于激发我国企业主动履行社会责任的积极性,促进企业绿色发展模式的转变,对实现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社会责任 绿色技术创新 融资约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