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68)
2023(12042)
2022(10687)
2021(10201)
2020(8378)
2019(19025)
2018(19040)
2017(36525)
2016(19833)
2015(22164)
2014(21677)
2013(21171)
2012(19001)
2011(16968)
2010(16615)
2009(15348)
2008(14284)
2007(12085)
2006(10278)
2005(8494)
作者
(55639)
(45946)
(45936)
(43390)
(29140)
(22050)
(20736)
(18181)
(17445)
(16187)
(15791)
(15283)
(14331)
(14255)
(14110)
(14030)
(13907)
(13719)
(13124)
(12943)
(11493)
(11069)
(11015)
(10447)
(10315)
(10306)
(10164)
(10033)
(9255)
(9161)
学科
(71490)
经济(71406)
管理(56614)
(51882)
(43966)
企业(43966)
方法(34164)
数学(29229)
数学方法(28877)
(19424)
(18398)
中国(18272)
(17754)
业经(16847)
地方(14225)
(13503)
贸易(13497)
环境(13389)
理论(13201)
(13097)
农业(12955)
(12714)
(12269)
财务(12203)
财务管理(12183)
(11950)
技术(11843)
企业财务(11486)
(11375)
教育(10443)
机构
学院(269475)
大学(268793)
管理(108390)
(99442)
经济(97161)
理学(95011)
理学院(93988)
管理学(92272)
管理学院(91815)
研究(86199)
中国(61700)
科学(56933)
(56348)
(44471)
(44137)
业大(42960)
(42690)
研究所(39461)
中心(38995)
(37188)
财经(36705)
(35674)
师范(35319)
北京(34898)
农业(34852)
(33424)
(31943)
(30776)
技术(29642)
经济学(28907)
基金
项目(194773)
科学(152140)
研究(141854)
基金(139833)
(122096)
国家(121078)
科学基金(103963)
社会(87144)
社会科(82402)
社会科学(82383)
(77203)
基金项目(75007)
自然(69114)
自然科(67451)
自然科学(67430)
自然科学基金(66162)
教育(65131)
(64921)
编号(58764)
资助(56986)
成果(46508)
重点(43573)
(41897)
(41245)
(40937)
课题(39857)
创新(38055)
科研(37635)
项目编号(36603)
大学(36144)
期刊
(104788)
经济(104788)
研究(74392)
学报(45508)
中国(45081)
科学(40563)
(39884)
管理(37743)
大学(33870)
(32565)
学学(31964)
教育(30922)
农业(28415)
技术(22598)
业经(19031)
(18114)
金融(18114)
经济研究(16996)
财经(16573)
图书(15132)
(14166)
科技(14101)
(14037)
问题(13326)
理论(13174)
(12819)
实践(12365)
(12365)
技术经济(12013)
现代(11971)
共检索到3705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刘艳君  李庆  孟美杉  刘菲  
有机污染物种类繁多,地下水中检出的污染物种类随着检测技术的进步也千差万别,对于地下水污染调查究竟选择哪些有机污染物来进行检测是个急需解决的问题。研究首先基于包容性原则筛选出对人类健康及环境有不利影响的有机污染物,形成初选有机污染物名单。其次根据有机污染物性质与暴露情况,选择有机物毒性(急性毒性与慢性毒性)、持久性、迁移性及有机物在地下水中的检出情况作为筛选方案的影响因子,形成有机污染物筛选名单。研究为日益复杂的地下水有机污染监测提供数据支撑。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许可  陈鸿汉  
地下水中三氮(氨氮、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污染正日益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关于三氮污染物的迁移规律许多研究者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推动了三氮污染物防治研究工作的进展。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首先介绍了三氮在地下水中的运移转化机理,然后分析了当前研究常用的方法即定性实验方法和定量数值模型方法,最后提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三氮污染防治建议,为以后的治理三氮污染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基础。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尤彧聪  易露霞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不断加大,导致部分地区地下水超采和污染问题较为突出。针对这一情况,我国第一部地下水管理的专门性行政法规——《地下水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2021年12月1日正式施行。《条例》的实施,为我国地下水监管和执法工作提供了规范化依据,对于保护、利用好宝贵的地下水资源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我国地下水超采严重我国地下水超采严重,特别是北方地区地下水超采问题由来已久。水利部曾在2011年对2001—2010年为评价期的全国地下水超采区域进行评价,结果显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金铭  
目前,我国大约有90%的地下水正在遭受着不同程度的污染。早在2011年发布的《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中,环保部就初步判断我国地下水污染正在由点状、条带状向面上扩散,由浅层向深层渗透,由城市向周边蔓延。在地表水资源不足,且部分污染严重的情况下,地下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吕兰颂  
以山东省某煤矿矸石山为例,布设9个监测点,采用单点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对地下水污染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污染组分主要包括SO42-、TDS、总硬度等,污染程度与矸石山距离、第四系岩性、厚度及富水程度密切相关。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尤彧聪  易露霞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不断加大,导致部分地区地下水超采和污染问题较为突出。针对这一情况,我国第一部地下水管理的专门性行政法规——《地下水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2021年12月1日正式施行。《条例》的实施,为我国地下水监管和执法工作提供了规范化依据,对于保护、利用好宝贵的地下水资源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我国地下水超采严重我国地下水超采严重,特别是北方地区地下水超采问题由来已久。水利部曾在2011年对2001—2010年为评价期的全国地下水超采区域进行评价,结果显示,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陈建耀  王亚  张洪波  赵新峰  
地下水为重要的资源,一旦受污染,将难以更新与恢复。近年来,地下水硝酸盐污染问题正日益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主要在以下方面:地下水硝酸盐的转化过程与机理;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的来源以及避免污染的方法措施;地下水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的确定方法;如何减少或者除去地下水中的硝酸盐;别外还有一些地下水硝酸污染与人体健康的研究等。在综述有关文献的基础上,提出未来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的三个方向:水与硝酸盐运移的耦合; 界面过程;人文影响与全球角度。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莫照兰  王祥红  于勇  李会荣  纪伟尚  徐怀恕  
在实验室条件下对 6 12株海洋细菌和 10株海水驯化淡水菌进行筛选 ,检测其快速降解水体中富营养有机物的能力。利用对虾饵料培养基、BOD仪、胞外酶检测等方法进行筛选 ,最后筛选到 10株对富营养有机物具有较高降解性能的细菌。所有的细菌均能产生明胶酶和脂酶 (Tween - 80 ) ,其中 9株细菌能产生淀粉酶 ,8株产生卵磷脂酶 ,2株产生酪蛋白酶 ,1株产生褐藻胶酶。通过测量BOD来衡量 10株细菌利用对虾饵料的效果 ,2天时能消化 46 .6 %~ 5 9.5 %的对虾饵料 ,5天时能消化 5 0 .8%~ 70 .2 %的对虾饵料。用常规生理生化方法将细菌鉴定到属 ,其中 3株为弧菌...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小朋  李援农  江红梅  
针对作为西安市排洪区,地处西安市北郊的未央区地下水污染十分严重的现状,分析了未央区地下水水质污染情况,提出了从尾端向源头治理、加强点源污染控制和加强安全饮用水保障的防治措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彦昕  
2019年4月1日,生态环境部、自然资源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印发地下水污染防治实施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指出,面对日益严峻的地下水污染问题,到2020年要初步建立我国的地下水污染防治法规标准以及监测体系,力争将全国地下水极差比例控制在15%之内;典型地区地下水污染源头得到遏制。显然,五部委的《通知》为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划定了时间和措施的路线图,但治理过程并不容易,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庆诚  
科学家向人们发出警告:“世界上继石油危机之后的下一个危机,就是水的危机”。水资源危机不仅表现在水量上,更反映在水质上,以致于世界卫生组织不得不将1980-1990年定为供水卫生年。它呼吁各国政府共同努力给人民清洁的可靠的饮用水。城市地下水污染概况地下水是水资源的一部分,它在我国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供水资源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据1985年在309座城市调查,靠地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吕倩  魏洁云  
当前很多人将目光聚焦于大气污染。但是,当下对国人危害最为严重的,却是水污染,尤其是地下水污染。过去几年来,从东北松花江的苯泄漏到广东的镉污染,再到兰州自来水的苯超标,这些水污染事件,在不断挑战社会公众的脆弱心理防线。按照国土资源部、水利部的统计,从2006年至今,我国地下水污染事件频发,每年约有1700多起水污染事故。水利部在2016年4月公布的"地下水动态月报"中提到,目前我国河流湖泊水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敏苓  戴树桂  
目前,污染物在土壤中生物可利用性研究备受关注,但是,对其涵义的理解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污染物的老化作用、非水基质的形成和微生物的移动性都会降低污染物的生物可利用性。污染物生物可利用性同时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土壤理化性质、污染物和微生物性质、污染物与土壤接触时间和环境因素等。生物学和化学评价方法是评价生物有效性的2种方法,与生物学方法相比,化学方法具有耗时短、精度高、费用低的优点。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今后生物可利用性研究应加强和关注的方向。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传飞  王小萍  龚平  姚檀栋  
植被富集环境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途径有多种,其中以植物叶片富集大气POPs为主要的途径。因此,植被(地衣、苔藓、草地、松针和树皮)被广泛用作被动采样器,以动态地监测不同时间和空间尺度上大气POPs的污染水平与特征。大气—植物的气体交换过程影响着POPs的大气传输,进而影响POPs在区域甚至全球尺度上的空间分布。研究发现,植被是POPs全球循环的"汇区"。植物富集的POPs会进入陆生食物链,并随食物链营养级的升高而产生生物放大效应,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的威胁。本文简要介绍了植被对POPs富集的研究进展,综述了地衣、苔藓和草地作为被动采样器监测大气POPs时空分布的研究,并指出了目前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及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闫法军  田相利  董双林  武心华  柳柄俊  
利用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饵料培养基,在低温(16±1)℃下,从刺参养殖池塘环境中富集驯化分离有机污染物低温降解细菌;根据菌株生长情况、好氧性和生物安全性进行了初步筛选,然后在菌体接种密度1×106 CFU/mL、(16±1)℃、pH 8.0、160 r/min条件下,通过检测菌株对饵料中有机物(COD)和氨态氮(NH4+-N)成分的去除率来最终筛选获得优良低温有机污染物降解细菌,并对其降解特性进行研究。菌株筛选结果表明,从分离的17株低温细菌中共获得3株菌株DR7、DR8和DR11,它们能同时高效降低和去除饵料浸出物中COD和NH4+-N,5 d COD去除率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