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85)
2023(11395)
2022(9483)
2021(8580)
2020(7095)
2019(15412)
2018(15331)
2017(27707)
2016(15251)
2015(16475)
2014(15761)
2013(14947)
2012(13723)
2011(12256)
2010(12340)
2009(11465)
2008(11057)
2007(10051)
2006(8842)
2005(7743)
作者
(44486)
(37157)
(36964)
(34826)
(23433)
(17907)
(16517)
(14521)
(14075)
(13064)
(12620)
(12332)
(12048)
(11618)
(11608)
(11312)
(11209)
(11034)
(10698)
(10612)
(9415)
(9161)
(8917)
(8565)
(8421)
(8388)
(8196)
(8084)
(7569)
(7411)
学科
(51224)
经济(51151)
管理(49115)
(45883)
(38614)
企业(38614)
方法(19487)
中国(16999)
技术(16627)
(16496)
数学(16256)
数学方法(16057)
(15199)
业经(13790)
(13705)
(13302)
技术管理(12184)
(11301)
银行(11252)
地方(10996)
农业(10910)
(10778)
(10431)
贸易(10423)
环境(10413)
(10222)
(10116)
(10054)
金融(10047)
理论(9846)
机构
学院(204771)
大学(203677)
(79877)
管理(78544)
经济(78174)
研究(70633)
理学(67562)
理学院(66821)
管理学(65646)
管理学院(65272)
中国(53481)
科学(45159)
(42689)
(42478)
(37462)
(35679)
业大(35423)
农业(33583)
中心(33350)
(33296)
研究所(32627)
财经(29046)
北京(26356)
(26351)
(25921)
(25824)
(25788)
师范(25349)
(24894)
技术(24101)
基金
项目(143048)
科学(112375)
基金(102588)
研究(100792)
(92407)
国家(91561)
科学基金(77898)
社会(64851)
社会科(61452)
社会科学(61436)
(58893)
基金项目(54541)
自然(51142)
自然科(50057)
自然科学(50036)
自然科学基金(49188)
(49162)
教育(46077)
资助(39392)
编号(38801)
(36127)
创新(32833)
重点(32529)
(30910)
成果(30733)
(29795)
课题(28343)
(28267)
计划(28161)
科研(27534)
期刊
(88712)
经济(88712)
研究(58461)
中国(47284)
学报(39460)
(38226)
科学(33725)
管理(31036)
(29217)
大学(29121)
学学(27527)
教育(26098)
农业(25007)
(20102)
金融(20102)
技术(17654)
业经(16100)
经济研究(14568)
财经(13986)
(13832)
科技(13358)
(12091)
(11585)
问题(11350)
业大(10883)
技术经济(10104)
图书(9832)
商业(9668)
(9386)
论坛(9386)
共检索到3107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陈彦龙   谌仁俊   李明轲  
释放各类主体的绿色创新活力,是全面实现创新驱动绿色发展的新动能,也是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新要求。本文使用大气污染防治发明专利数据发现,极具中国特色的环保考核显著激发了实质性绿色创新的数量,初步形成以排污企业、科技企业为主,研发机构和个人积极参与的绿色创新格局。值得注意的是,环保考核虽能促进排污企业、非环保专门化科技企业、个人提升绿色创新质量,却未能在整体上推动绿色创新质量的提升。究其原因,作为绿色技术的主要需求方,排污企业对低质量技术有着更高的需求偏好,其自主创新主要集中在止于“达标”的低质量创新上,这也间接影响了其他主体对绿色创新质量的改善动机。因此,倡导企业绿色生产,形成各类主体竞相迸发、绿色创新“增量提质”的新格局,是建设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的关键。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毕小青  王晶  
个体因素与组织环境的交互作用是影响员工创新行为的重要因素。本研究以377名企业员工为研究对象,实证考察了绩效考核对个体目标取向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发展导向绩效考核会增强学习目标取向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评价导向绩效考核会削弱证明目标取向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何芳  胡意翕  范华  
研究目的:从二三产业和细分行业两个层面,探究绿色政绩考核对城市土地配置的影响效果及其异质性。研究方法:双重差分模型。研究结果:(1)绿色政绩考核能缩小城市土地在工业与服务业间配置的规模与价格差异,且对规模差异的改善更为突出和持续;(2)绿色政绩考核可使商服用地规模增加,工业用地价格提高,但无法降低商服用地价格和工业用地规模;(3)对于污染密集型行业,绿色政绩考核下其用地价格明显提升,而清洁生产型行业用地规模显著增加;(4)绿色考核对高行政级别城市土地配置影响很小,且对土地价格影响不显著;对服务业主导型城市的影响小于工业主导型城市;对东部城市用地规模的影响大于中西部城市,对东部城市用地价格的影响小于中西部城市。研究结论:绿色政绩考核对城市土地配置具有积极影响,且依赖于行政级别、产业结构和所属区域呈现出城市异质性。为使城市土地资源配置最优,应坚持因地制宜改进绿色政绩考核标准,平衡政府管控和市场机制在土地配置中的作用效果。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海涛  张建军  青国霞  陈晋  
高校教师作为科研创新的骨干,对其进行绩效考核是激发创新的主要方式之一。对研究型高校绩效考核导向作用于教师创新行为的机制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发展性绩效考核利用内部动机(中介作用)促进教师的突破性创新行为,也能促进其渐进性创新行为;评估性绩效考核通过外部动机(中介作用)促进教师的渐进性创新行为;工作自主性正向调节发展性绩效考核与内部动机的关系;工作自主性负向调节评估性绩效考核与外部动机的关系;工作自主性调节内部动机在发展性绩效考核与突破性创新行为及渐进性创新行为关系中所起的中介作用;工作自主性调节外部动机在评估性绩效考核与渐进性创新行为关系中所起的中介作用。由此建议研究型高校采取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管理制度等措施促进教师的突破性创新行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袁淳  李哲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就要加速完善市场导向的绿色科技创新体系,不断强化企业在绿色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精准激发企业在绿色科技创新方面的主人翁意识。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吕岩威  刘洋  杨菲  
基于2006—2017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DEA-Tobit模型和分位数回归模型分析创新系统主体间协同关系对绿色创新效率及其条件分布的影响,构建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模型探讨创新系统主体间协同关系对绿色创新效率的动态冲击及贡献度。研究发现:间接主体与直接主体之间的协同关系对绿色创新效率产生负向影响,且随着分位点的增加抑制性越来越强;直接主体之间的协同关系促进了绿色创新效率提升,且随着分位点的增加促进作用越来越大;绿色创新效率对创新系统主体间协同关系各变量的冲击在响应强度、响应速度和累计效应方面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但在各地区均表现为收敛趋势;剔除自身影响后,全国总体、中部和西部地区的政府资助、东部地区的产学研合作相较于其他协同关系变量对绿色创新效率影响的贡献度更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广培  苏世彬  
绿色创新效率综合反映了企业技术创新质量与中长期环境改善潜力。运用Super-SBM模型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以沪深A股200家节能环保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供应链集成与企业绿色创新整体效率存在先扬后抑的倒“U”型曲线关系;供应链不同维度的集成对绿色创新两阶段效率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供应商集成与绿色成果转化效率呈“U”型关系,与绿色技术研发效率不存在显著关系;客户集成与绿色技术研发效率呈“U”型曲线关系,与绿色成果转化效率呈倒“U”型曲线关系。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广培  苏世彬  
绿色创新效率综合反映了企业技术创新质量与中长期环境改善潜力。运用Super-SBM模型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以沪深A股200家节能环保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供应链集成与企业绿色创新整体效率存在先扬后抑的倒“U”型曲线关系;供应链不同维度的集成对绿色创新两阶段效率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供应商集成与绿色成果转化效率呈“U”型关系,与绿色技术研发效率不存在显著关系;客户集成与绿色技术研发效率呈“U”型曲线关系,与绿色成果转化效率呈倒“U”型曲线关系。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树强  范振鹏  
2018年我国正式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与排污费征收相比,环保税的征收层次及严谨性进一步提升,意味着环保收费制度更加完善。本文以2015~2019年沪深两市A股重度污染行业上市公司为实验组样本,以轻度污染行业上市公司为对照组样本,采用双重差分法测量了上述制度改进的绿色创新效果。研究发现:环保收费制度的改进显著促进了企业的绿色创新;长三角地区企业的绿色创新效果高于京津冀地区;大企业的绿色创新效果高于中小企业;国有企业的绿色创新效果高于非国有企业;制度改进对绿色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的促进作用强于绿色发明专利。上述结论为进一步改进环保税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李雪涛  王逸雯  
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内部动力和外部激励机制对于清除企业绿色技术创新障碍至关重要。在有限理性假设前提下,通过构建政府、金融机构与企业之间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及其动态复制方程,运用Matlab软件对三者的交互行为过程进行数值仿真,分析各参数变动对系统演化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加强政府对企业采取绿色技术创新的补贴和对传统生产的税收力度、降低企业前期绿色技术创新的成本、提高企业绿色技术创新预期收益和间接收益等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发展具有正向影响;此外,降低金融机构绿色金融服务的成本以及提高绿色金融服务的直接和间接收益可以促进金融机构参与绿色技术创新发展。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胡姜   李雪涛   王逸雯  
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内部动力和外部激励机制对于清除企业绿色技术创新障碍至关重要。在有限理性假设前提下,通过构建政府、金融机构与企业之间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及其动态复制方程,运用Matlab软件对三者的交互行为过程进行数值仿真,分析各参数变动对系统演化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加强政府对企业采取绿色技术创新的补贴和对传统生产的税收力度、降低企业前期绿色技术创新的成本、提高企业绿色技术创新预期收益和间接收益等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发展具有正向影响;此外,降低金融机构绿色金融服务的成本以及提高绿色金融服务的直接和间接收益可以促进金融机构参与绿色技术创新发展。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晓亮   王钰  
绿色金融是提升企业绿色创新水平的重要推动力。本文以环保基金为研究视角,选取了中国2010—2020年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环保基金持股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以及中央环保督察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1)环保基金持股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的绿色创新水平;(2)中央环保督察强化了环保基金持股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3)环保基金持股可以增强高管环保意识、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从而促进企业绿色创新;(4)环保基金持股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在大规模企业、非污染企业和高经营性现金流的企业中更显著。本文从环保基金投资者的视角丰富了绿色创新研究的相关文献,拓展了企业参与绿色治理的相关研究,同时对我国经济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等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戴万亮  路文玲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新闻媒体带来的舆论压力对企业生产经营方式产生了一定影响。然而,对环保舆论压力影响企业绿色创新能力的作用机制问题,现有研究并没有给出明确答案。基于议程设置理论和高阶认知理论,分析环保舆论压力对企业绿色创新能力的影响,并探讨领导环保意识和组织绿色学习的中介效应。基于201家制造企业的实证研究表明,环保舆论压力能够正向影响制造企业绿色创新能力提升;组织绿色学习在环保舆论压力与企业绿色创新能力关系间发挥中介效应;并且,领导环保意识和组织绿色学习在环保舆论压力与企业绿色创新能力关系间起到链式中介作用。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提出有效提升企业绿色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玉凤  张淑芹  
绿色金融可为经济绿色转型和金融业自身发展提供动力,助力“双碳”目标实现。为在体制机制上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经验,我国选择部分地区建设各有侧重、各具特色的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将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视为一次准自然实验,从绿色金融需求侧(环保企业投融资)出发,以2015—2019年我国A股上市环保企业为样本,利用双重差分模型定量分析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试验区建设有助于扩大环保企业投融资规模,降低环保企业融资成本,提高环保企业投融资效率;试验区建设对环保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具有滞后性,不能促进当期投资效率的提高,但能促进未来投资效率的提高;与非国有企业相比,试验区建设对国有企业投融资规模、融资成本、投融资效率的影响效应更明显。在进行平行趋势、安慰剂、倾向得分匹配等检验后,研究结论依然稳健。因此,应积极总结试验区建设成功经验,推动建立环保企业投融资长效机制;创新和应用绿色金融工具,提高环保企业投融资效率;制定差异化信贷政策,加大对高成长性非国有环保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欢欢  杜跃平  
绿色创新源于一定的文化情景,根植于文化情景的价值取向对绿色创新具有重要影响,然而,关于我国根深蒂固的中庸价值理念对绿色创新影响的研究尚未形成统一而明确的结论。基于个体视角探讨中庸价值取向对绿色创新行为的影响机理,剖析知识共享的中介作用和组织绿色创新支持感知的调节效应,并采用层次回归分析法,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对346份高新技术企业科研人员有效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中庸价值取向对个体绿色创新行为具有正向影响;知识共享在中庸价值取向与个体绿色创新行为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组织绿色创新支持感知正向调节中庸价值取向对知识共享、绿色创新行为的积极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