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451)
2023(3725)
2022(3204)
2021(2914)
2020(2414)
2019(5843)
2018(5869)
2017(11124)
2016(6222)
2015(7200)
2014(7236)
2013(7421)
2012(7021)
2011(6386)
2010(6619)
2009(5920)
2008(6033)
2007(5253)
2006(4719)
2005(4147)
作者
(19318)
(16284)
(16010)
(15191)
(10448)
(7770)
(7349)
(6270)
(6261)
(5959)
(5725)
(5655)
(5285)
(5141)
(5108)
(5007)
(4903)
(4689)
(4681)
(4674)
(4287)
(4063)
(3959)
(3774)
(3691)
(3643)
(3618)
(3539)
(3539)
(3362)
学科
(23654)
经济(23627)
(17168)
管理(16785)
方法(11239)
(10980)
企业(10980)
数学(9785)
数学方法(9590)
(6873)
中国(6852)
服务(6585)
(6370)
工作(6218)
(5887)
地方(5083)
业经(5042)
服务业(4987)
(4945)
(4546)
贸易(4544)
环境(4408)
(4396)
理论(4287)
(4200)
农业(4158)
读者(3694)
(3602)
(3466)
制度(3462)
机构
大学(94000)
学院(91030)
管理(35857)
(33554)
研究(32999)
经济(32601)
理学(30709)
理学院(30292)
管理学(29640)
管理学院(29466)
中国(23441)
科学(22192)
(20812)
(17466)
(16659)
研究所(16106)
(15819)
(14704)
中心(14629)
业大(14432)
(14117)
师范(13981)
农业(13070)
北京(13025)
财经(12172)
(12104)
(11559)
师范大学(11482)
(10961)
(10060)
基金
项目(64222)
科学(49961)
研究(46409)
基金(45401)
(40406)
国家(40075)
科学基金(33320)
社会(28888)
社会科(27234)
社会科学(27221)
(25350)
基金项目(23899)
(21837)
自然(21263)
教育(20819)
自然科(20768)
自然科学(20759)
自然科学基金(20358)
编号(19346)
资助(18360)
成果(17073)
重点(14943)
(14176)
(13883)
课题(13308)
(12713)
科研(12250)
计划(12211)
项目编号(12083)
创新(12001)
期刊
(36772)
经济(36772)
研究(25083)
中国(19261)
学报(16404)
科学(14606)
(14111)
大学(11871)
图书(11841)
(11652)
管理(10969)
教育(10876)
学学(10781)
农业(9731)
书馆(8893)
图书馆(8893)
技术(8034)
(6084)
金融(6084)
财经(5636)
经济研究(5536)
(5381)
统计(5375)
资源(5369)
业经(5276)
情报(5130)
(4943)
论坛(4943)
(4938)
(4870)
共检索到1377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郁  范莉莉  
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政府管理的重要课题之一,但对于环保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概念、内涵和评价方法仍缺乏深入的分析。本文探讨了环保公共服务及其均等化的概念和内涵,从政策服务、监管服务、治理服务、应急服务、信息服务和教育服务的六个方面明确了环保公共服务的主要内容,对环保公共服务中权利机会均等、过程均等、结果均等的内涵进行了诠释。在此基础上,运用德尔斐调查法和专家评估法,构建了以投入、资源、服务和结果的四要素为维度的环保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价指标体系和相应的评价方法。通过对2008年我国31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评价结果能够较准确地反映环保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整体状况和问题所在,该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宏伟  
自然性需求需要政府为民众提供基本的、底线性的生存服务,而兼具社会性的人在发展中需要政府提供超越个人主义的公共化服务。基于现代政府产生的契约特性,基本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多为政府或公共组织,供给过程要求具有公开性和公平性。强调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就要坚持自由原则与差别原则,求得机会平等与结果平等,进而保障民众生存权和发展权的真正实现。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苏武江  高静  黄继生  
明确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和标准,是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前提。文章从公民权利、政府职责、现实需求三个视角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进行了文献研究;选取浙江省、广东省和珠三角地区等三个相关规划,实证分析了现实操作中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中的两大困境——范围宽窄不一和标准参差不齐;剖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明确制度标准、制定国家和地方的基本公共服务范围和均等化标准以及依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相关对策。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石绍宾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政府要为社会公众提供基本的、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标准的、最终大致均等的公共服务。其与公平理念密不可分,但不等于平均化,而且还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可以有收入路径、支出路径和政治路径三种路径供选择。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韩学丽  
在市场经济中,财政提供的公共服务可分为两种:基本公共服务和一般公共服务。基本公共服务就是为满足民众最基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而提供的公共服务,具有纯公共产品的性质。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本文从范围、标准及其均等化方面分析了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并对其实现途径进行了探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新光  
受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壁垒影响,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存在规模不足、质量不高、非均等发展的问题。文章提出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建议:转变执政理念,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完善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相匹配的财税体制改革;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转移支付制度;建立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约束、激励和监管机制。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悦荣  
在创新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指标体系基础上,利用2003-2008年地级以上城市的基本公共服务统计数据,运用人口加权的区域差异分析工具和改进优化的熵权TOPSIS法,对我国地级以上城市基本公共服务空间差异、均等化和能力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地级以上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很低,处于非均等和极为不均等状态;城市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总体上表现为东中西部递降,自身能力结构失衡问题比较突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郭宏宝  
公共服务均等化既是一个经济社会问题,也是一个伦理与政治问题,因此,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评价必须要兼顾到公民偏好。鉴于现有评价方法存在的缺陷,应采用一套含有主客观双重标准的评价体系来对我国的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进行评价。结合教育实例的情况,要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必须以政府为主导,做好以下工作:1.要把经济建设型政府财政尽快转型为公共服务型政府财政;2.要对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有一个合理定位;3.要建立有利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政模式。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南锐  王新民  李会欣  
以基本公共服务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指标体系,然后基于统计年鉴数据,采用熵权-TOPSIS法对全国31省(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进行了评估和比较,最后以统计分析结果为基础将全国划分为三个区域等级,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江明融  
政府为社会提供均等化的公共产品与服务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长期以来,我们实行的是城市偏向型公共产品供给制度,造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短缺、供给成本分担不合理、公共产品收益分享不公平、供给决策机制不规范等问题,影响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导致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失衡。因此,必须根据公共财政的要求,实行城乡统筹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以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的实现。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郭宏宝  
本文首先回顾了Buchanan等中外学者对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论研究,并结合教育服务均等化的研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由于公民偏好的差异性,公共服务的均等是一种相对的、动态的、涉及多指标体系的均等,公共服务均等化既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伦理问题与政治问题。在完成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又结合我国教育服务均等化现状,以师生比率指标为例,通过功效系数法对我国教育公共服务的现状提出了尝试性评价,认为我国的教育服务存在明显的不公平性。本文最后总结了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策措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罗放华  谢华  
建立均等化统计制度,对于完善统计权益理论、健全统计制度体系、破解基层统计难题都有积极的意义。均等化统计制度是协调基层统计生产者与政府统计用户利益关系的配套规则,它涉及统计法律、法令、条例与统计调查制度和统计交易制度,因而需要进行系统设计,并注意关联制度相互衔接。同时,加强制度实施的跟踪检验与评估,经过"实践—修正—再实践—再修正"的循环往复,使之日趋完善。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龚锋  余锦亮  
本文提出一个兼顾平等和激励双重目标的公共服务均等化思路,其核心是通过财政资金的均等化配置,既为财政能力不足地区提供财政补助,促进地方政府间财政能力的大致均衡,又避免财政补助对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供给行为产生扭曲,激励供给努力不足的地方政府更有效地使用财政资金。据此,设计一个以泰尔指数为基础,由"测度、分组、分解、优化"四个步骤构成的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估框架;利用这一框架和中国省一级义务教育和医疗卫生服务的数据,评估两类公共服务供给的区域非均等化程度。实证结果显示:与实现平等与激励权衡的理想状态相比,中国各省区普遍存在义务教育和医疗卫生服务的过度供给或供给不足问题。其中,东部地区主要表现为两类公共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赵宁  
本文立足京津冀全域视野,构建了涵盖公共教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社会服务、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8个领域128项指标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对2010~2016年京津冀间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差距进行了度量和分解,得出京冀间差距扩大、津冀间差距缩减,且差距主要集中于基础设施、社会服务、劳动就业等领域的结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