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483)
2023(20603)
2022(17551)
2021(16223)
2020(13737)
2019(31135)
2018(30678)
2017(59702)
2016(32423)
2015(35804)
2014(35309)
2013(34784)
2012(31822)
2011(28441)
2010(28361)
2009(26235)
2008(25900)
2007(22827)
2006(20037)
2005(17493)
作者
(93819)
(78351)
(77551)
(73818)
(49616)
(37466)
(35142)
(30611)
(29583)
(27860)
(26388)
(26289)
(24723)
(24710)
(24187)
(23964)
(23395)
(23307)
(22476)
(22348)
(19487)
(19192)
(18895)
(17900)
(17494)
(17365)
(17266)
(17231)
(15637)
(15407)
学科
(133286)
经济(133145)
(111462)
管理(104693)
(97983)
企业(97983)
方法(61186)
数学(50692)
数学方法(50069)
(39486)
(39363)
业经(37523)
中国(31923)
(27570)
财务(27496)
财务管理(27458)
农业(27242)
企业财务(26098)
(25425)
地方(25144)
(24298)
(24210)
贸易(24203)
技术(24000)
(23529)
理论(22814)
(22238)
环境(22146)
(21543)
(21133)
机构
学院(461306)
大学(456767)
(187472)
管理(185062)
经济(183726)
理学(160487)
理学院(158843)
管理学(156117)
管理学院(155306)
研究(150064)
中国(112625)
(95715)
科学(93619)
(86494)
(80837)
(74999)
业大(71641)
财经(69645)
中心(68496)
研究所(68450)
(67776)
农业(63796)
(63457)
北京(59361)
(56747)
经济学(56169)
师范(56102)
(54785)
(54156)
财经大学(51748)
基金
项目(316668)
科学(249336)
基金(230735)
研究(227552)
(202301)
国家(200571)
科学基金(172953)
社会(144477)
社会科(137086)
社会科学(137050)
(124324)
基金项目(122184)
自然(114386)
自然科(111764)
自然科学(111734)
自然科学基金(109734)
(104150)
教育(103964)
资助(95287)
编号(91535)
成果(72239)
重点(70826)
(69216)
(67747)
(67135)
课题(62485)
创新(62286)
科研(60830)
国家社会(59533)
教育部(59190)
期刊
(203742)
经济(203742)
研究(129418)
中国(80527)
学报(74416)
(73602)
管理(70834)
(68490)
科学(67652)
大学(56407)
学学(53927)
农业(50631)
教育(43192)
技术(40553)
(38963)
金融(38963)
业经(35772)
财经(33989)
经济研究(32330)
(29307)
(28095)
问题(26818)
技术经济(23897)
科技(22510)
(22191)
现代(21528)
商业(21339)
统计(20639)
(20500)
理论(20053)
共检索到6634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姜英兵  崔广慧  
环境污染的负外部性特征与环境保护的正外溢性特征,使企业缺乏参与环境治理的积极性,亟需政府积极干预。自2006年起,中央政府专门在"十一五"规划与"十二五"规划中加入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构成了环保产业政策的主要内容。环保产业政策究竟能否发挥环境治理效应?对这一问题的分析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转型经济时期政府发挥"扶持之手"的作用。有鉴于此,文章以2006—2015年沪深A股重污染上市公司为微观样本,以中国30个省区为宏观样本,基于重污染企业环保投资视角,系统考察环保产业政策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并立足于时期异质性与地区异质性,阐释了环保产业政策环境治理效应发挥差异性的深层次原因。研究发现:在环保产业政策支持下,重污染企业环保投资有利于抑制工业二氧化硫和工业固体废弃物的排放,对工业废水排放无显著影响。进一步分析发现,重污染企业环保投资对环境治理效果具有时期异质性和地区异质性,即不同时期/区域内,重污染企业环保投资对同一工业污染物排放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文章研究将微观企业行为与宏观生态环境相结合,不仅为环境污染影响因素研究开拓了新的视角,为环保产业政策环境治理效应的发挥提供了经验证据,而且廓清了生态环境改善的微观环保投资结构图景。
[期刊] 改革  [作者] 姜英兵  崔广慧  
以2006~2015年沪深A股重污染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环保产业政策对企业环保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环保产业政策有利于企业加大环保投资,且主要体现在国有企业中,这种有利影响可以通过压力效应与激励效应两种机制实现。进一步考察环保产业政策支持下企业环保投资的经济后果发现,企业环保投资短期不利于提升企业价值,但有利于抑制工业废物排放。这些结论不仅丰富了企业环保投资影响因素和产业政策经济后果的相关研究,而且为政府如何优化环保产业政策,引导企业参与环境治理,进而为实现经济利益与环境保护的双赢提供了思路。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崔广慧  姜英兵  
基于2006—2015年沪深A股重污染上市公司数据,系统考察了环保产业政策支持对企业劳动力需求的影响。研究发现,总体而言,环保产业政策支持对企业劳动力需求并无显著影响。区分产权性质后发现,环保产业政策支持对国有企业劳动力需求发挥显著抑制作用,而对非国有企业劳动力需求发挥有效促进作用。环保产业政策支持对企业劳动力需求的影响主要通过要素替代效应与产量扩大效应两种机制实现。进一步研究表明,环保产业政策支持总体上加大了企业对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但主要体现在非国有企业中。环保产业政策支持对企业薪资水平整体无显著影响,对国有企业劳动力薪资水平产生显著负向影响,对非国有企业劳动力薪资水平产生显著正向影响。拓展了企业劳动力需求影响因素的研究视角,丰富了环境规制的经济后果研究,为进一步理解环境政策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提供了微观层面的经验证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功富  
地方政府对企业的行政干预是否改善了地区环境质量,地区环境污染是否是企业环保投资决策考虑的重要因素。针对这两个问题,文章分别以省际面板数据和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环保投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政府干预越严重的地区,环境污染越严重;环境污染不是企业做环保投资决策考虑的因素;政府干预对企业的环保投资决策没有影响;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相比进行了更多的环保投资。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陶岚   彭菁   李坤  
本研究以2012—2020年A股重污染上市公司作为研究主体,分析环保税与重污染企业环保投资间的关系以及影响效果,并进一步探究环保税对不同所有权性质企业的影响效果。实证结果表明:(1)环保税政策对重污染企业环保投资起到推动作用,两者呈正相关;(2)在环保投资增加的同时,“费改税”制度的变动会使得排污未达标的重污染企业负担加重;(3)进一步分析得出国有企业对环保税政策表现更为敏感,其环保投资的被促进效果更明显。本研究对环保投资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拓展,同时也为环保税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江寒   钟海燕  
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以下简称“环强险”)政策是强化环境风险防控能力建设、实现企业环境治理转型的一项重要制度创新。本文基于我国2008-2020年A股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实证考察了环强险政策对企业环保投资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从企业、区域层面进行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第一,环强险政策有助于促进提高企业环保投资,这一政策效果主要体现在促进预防型环保投资、支持环境问题源头治理,而对重在末端治理的治理型环保投资的影响不明显。第二,环强险政策通过合规压力机制和激励引导机制的作用改善了企业环保投资行为,即通过降低代理成本、缓解融资约束,进而促进提高了企业环保投资和预防型环保投资。第三,环强险政策对企业环保投资的促进效果主要体现在国有和较大规模两类企业中。第四,环强险政策对位处绿色金融发展水平较高以及环境监管力度较强地区的企业环保投资行为的正向影响更显著。上述研究结论的政策启示:要加快我国环强险政策的推广进程,同时注重针对企业属性、规模、区位等因素分类施策,形成政策激励与市场引导相结合、更加注重源头治理和综合治理的长效机制,有效引导企业进一步改善环保投资行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杜建华  张钰莹  
本文以沪深港通交易制度的实施作为准自然实验,构建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资本市场开放对重污染企业环保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资本市场开放有助于提升重污染企业环保投资水平,这一结论在经过平行趋势检验、替换被解释变量、倾向得分匹配等一系列检验后依然保持稳健。进一步研究发现:资本市场开放对企业环保投资的促进作用在环境规制程度低、股权制衡度低以及高管薪酬粘性弱的企业中更加显著;资本市场开放通过改善企业的信息环境和缓解融资约束两种途径来促进企业环保投资。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段一群  徐赛兰  
近年来,中国政府正采取日趋严格的命令型环境规制政策试图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但微观层面的经济主体对此如何响应?本文以新《环保法》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10—2018年A股上市企业微观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DID)考察命令型环境规制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1)新《环保法》的实施抑制了重污染企业的投资规模,其中,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2)进一步研究发现,对于国有企业、高研发强度和处于激烈市场竞争环境中的企业,新《环保法》对企业投资的抑制效果更为明显。因此,政府要进一步强化针对性的激励政策协同,为异质性重污染企业提供更公平的市场环境,进而引导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克服企业因经济动力不足造成对投资的抑制效应。本文不仅丰富了新《环保法》与企业投资之间的关系和机制研究,更为完善环境立法体系建设提供了政策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杨柳  张敦力  贾莹丹  
以2008~2015年沪深两市A股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我国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环保投资不足的现状;公众参与度与企业环保投资规模之间呈显著的倒"U"型关系,说明公众参与度对企业环保投资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进一步按照环境管制综合指数中位数分为环境管制强组和环境管制弱组,研究发现:环境管制强度对公众参与度与企业环保投资规模之间的关系有调节作用,说明公众参与方式是环境管制的有益补充。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吕明晗  徐光华  沈弋  
本文以"宏观经济政策—微观企业行为"为切入点,探究货币政策对企业环保投资的微观传导机制和后果,对于加速推动实体企业绿色发展、释放经济红利具有重大意义。研究发现,宽松的货币政策对重污染企业环保投资水平具有明显的提升效应,客观的外部资本供给增加和主观的管理层心理预期调整是货币政策对企业环保投资发挥作用的主要机制。沿着前述机理,进一步分析发现,货币政策在不同条件下对不同企业的作用存在异质性,具体而言,宽松的货币政策对自身融资能力较弱的企业、处于金融发展程度较低以及环境规制水平较低地区企业的环保投资水平具有更明显的提升作用。本文研究结论既有助于理解企业环保投资的宏观背景和原因,深化对企业环保投资行为逻辑的认知,同时也从环保投资角度刻画宏观经济政策对微观经济实体的影响,为健全绿色经济体系、推进实体企业绿色发展提供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徐辉  韦斌杰  张大伟  
利用中国2003-2015年30个省区市数据,研究经济增长、环境污染与环保投资三者之间的内生关系和三者空间效应,并讨论环保投资对COD、SO2和烟粉尘在总体、工业和生活领域的污染治理效果。主要结果表明:(1)三者之间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具有明显的内生关系;(2)三者均存在空间效应,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同时,区域污染同样严重;地方政府的环保投资可能存在"搭便车"策略;(3)环保投资对三种污染物总体排放产生一定治理效果但不够显著,对COD和SO2的生活排放治理效果显著,但对工业COD、工业SO2、工业和生活烟粉尘排放治理效果不明显。由此提出建议:重视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大环保投资力度,增加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比重;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发挥省域间经济带动作用;完善政府考核机制,促进区域环境污染共同治理。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建江  熊智桥  石大千  
基于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样本,采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新《环保法》实施对重污染企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表明,新《环保法》对重污染企业转型升级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依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新《环保法》通过企业内部的技术创新激励效应与企业外部的市场竞争缓解效应共同促进重污染企业转型升级。异质性分析发现,新《环保法》对东西部地区、高技术产业以及国有重污染企业均有显著的政策效应,但并未体现在中部地区、非高技术产业以及非国有重污染企业。因此,“双碳”目标下可适度提升环境规制水平,多措并举推动重污染企业转型升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常青  崔广慧  
本文以2003-2014年我国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检验新会计准则中环保类规定的实施对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环保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新会计准则实施与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的环保投资显著正相关。进一步发现,新准则中环保类规定的实施对不同产权性质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环保投资的影响效果具有显著差异。即实施新准则中环保类规定后,国有控股的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的环保投资额明显增加,而非国有控股的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的环保投资额变化不明显。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常青  崔广慧  
本文以2003-2014年我国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检验新会计准则中环保类规定的实施对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环保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新会计准则实施与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的环保投资显著正相关。进一步发现,新准则中环保类规定的实施对不同产权性质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环保投资的影响效果具有显著差异。即实施新准则中环保类规定后,国有控股的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的环保投资额明显增加,而非国有控股的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的环保投资额变化不明显。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周慧楠  
本文利用沪深两市A股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2011-2016年的经验数据,实证检验企业内部控制与环保投资的相关性以及环境政策对环保投资的外部影响,并进一步分组检验产权差异特征。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环保投资水平普遍较低,对环境污染治理缺乏积极性;内部控制与环保投资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内部控制质量越高,企业环保投资规模越大;环境政策的约束加大了企业的环保投资程度。分组检验结果表明,国有企业比非国有企业投入了更大规模的环保资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