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950)
2023(17151)
2022(14767)
2021(13956)
2020(11603)
2019(26661)
2018(26465)
2017(50947)
2016(27939)
2015(31453)
2014(31505)
2013(30907)
2012(28587)
2011(25854)
2010(26263)
2009(24230)
2008(23723)
2007(21193)
2006(19135)
2005(16970)
作者
(79826)
(66945)
(65882)
(63172)
(42400)
(32030)
(30045)
(25950)
(25362)
(23897)
(22675)
(22626)
(21279)
(21028)
(20559)
(20353)
(19859)
(19490)
(19238)
(18819)
(16572)
(16544)
(16058)
(15308)
(14937)
(14937)
(14825)
(14740)
(13497)
(13251)
学科
(110296)
经济(110147)
(82457)
管理(80546)
(59795)
企业(59795)
(52794)
方法(42522)
数学(36588)
数学方法(36106)
农业(35079)
(29524)
中国(29501)
业经(29157)
地方(27025)
(26031)
(23355)
环境(19657)
(19652)
贸易(19638)
(19049)
(18083)
(17893)
(17669)
银行(17629)
(17087)
财务(17013)
财务管理(16975)
技术(16847)
理论(16839)
机构
学院(392273)
大学(389710)
(156755)
管理(154374)
经济(153121)
研究(134294)
理学(132736)
理学院(131224)
管理学(129074)
管理学院(128347)
中国(103015)
(85007)
科学(82492)
(77760)
(74100)
(67342)
业大(62773)
中心(62281)
研究所(60738)
(60284)
农业(59308)
财经(57198)
北京(54011)
(52997)
师范(52618)
(51924)
(48500)
(48115)
经济学(44974)
(43529)
基金
项目(264417)
科学(207583)
研究(197914)
基金(190086)
(164578)
国家(163109)
科学基金(139949)
社会(123843)
社会科(116944)
社会科学(116916)
(103645)
基金项目(101433)
自然(89673)
教育(89076)
自然科(87401)
自然科学(87381)
(86688)
自然科学基金(85778)
编号(82988)
资助(76709)
成果(67967)
重点(58956)
(58242)
(57378)
课题(56627)
(54309)
(51431)
创新(50633)
国家社会(50151)
科研(49492)
期刊
(183746)
经济(183746)
研究(117979)
中国(82771)
(77671)
学报(61344)
科学(57364)
(56122)
管理(53938)
农业(52503)
大学(47436)
学学(44591)
教育(44489)
(39716)
金融(39716)
业经(34173)
技术(32990)
财经(27084)
经济研究(25587)
(25388)
问题(25090)
(23028)
(20587)
图书(19896)
资源(19422)
科技(19108)
理论(18761)
现代(18478)
技术经济(18065)
世界(17325)
共检索到5960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毕树广  
国家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以来,我国政府为此已投入大量的资金。但是,作为生态补偿机制,环京津退耕区现行的政府退耕"直补"力量有些不足,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退耕区农牧民的生计问题,更不能从根本上巩固退耕还林还草成果。尤其是冀西北坝上四县农村,这一现象十分明显。笔者认为,冀西北坝上四县农村在退耕还林还草方面应该享受同西部8个主要草原牧区省(区)一样的优惠政策,同时针对退耕区的资源、区位特点积极发展相关产业,并就这些产业建立税收优惠制度,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吸引广大的社会力量参与到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中去,发展沙、草产业,促进农牧民就业,带动农牧民致富,形成良性循环,进一步巩固退耕还林还草成果,从而实现生态恢复...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卫萍  
按照农户退耕还林选择以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经济学假设,本文应用成本效益分析方法,构建了国家补偿政策与农户响应的关联分析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对研究区被调查农户进行实证分析,得到对退耕还林的经济效益预期是农户退耕还林意愿的决定因素的基本结论。为此,从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加强基本农田建设、提高农民文化素质等方面,提出了保障退耕还林生态工程有效实施的措施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毕树广  夏建军  郭飞  
冀西北坝上四县位于内蒙古高原南缘、冀蒙两省交界处。该地区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土地生产能力低下,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缓慢,物质文化生活贫乏。面对冀西北坝上四县发展严重滞后的问题,相关部门近年来采取了一系列扶持措施,使得该地区贫困状况有所缓解,农民生活得到明显改善。文章在分析冀西北坝上四县农村贫困的现状及成因的基础上,总结了适合冀西北坝上四县农村扶贫开发的几种主要模式,为冀西北坝上地区缓解和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提供理论借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建杰  王琳  
环京津贫困农村长期以来都在配合京津城市的发展,本身的发展受到抑制。重视环京津贫困带农村的发展是实现城市和农村协调发展的必经之路。而以生态补偿机制建设来推动环京津农村的发展是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和内在要求。相关部门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制定出不同的生态补偿方案以满足贫困带农村发展的需求。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建杰  王琳  
环京津贫困农村长期以来都在配合京津城市的发展,本身的发展受到抑制。重视环京津贫困带农村的发展是实现城市和农村协调发展的必经之路。而以生态补偿机制建设来推动环京津农村的发展是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和内在要求。相关部门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制定出不同的生态补偿方案以满足贫困带农村发展的需求。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惠茹  丁艳如  
在推进京津冀生态环境一体化协同保护中,必然涉及生态补偿问题。目前京津冀实施生态补偿主要存在的问题是补偿标准低,无法弥补生态环境保护地区的机会成本和实际保护成本,而造成补偿不足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清晰生态环境产权,没有给予生态环境价值合理评估,导致补偿标准难以准确确定,使生态环境保护价值得不到公平体现和补偿。本文对京津冀水源地保护补偿标准推算得出张承地区为京津保护水质水量需求而每年损失53481.7万元。对森林建设工程补偿标准的核算得出目前每亩造林成本的最低限800元,而目前执行的补偿标准却是280元/亩。因此,需要构建京津冀生态补偿运行执行机制,实现补偿的持续长效;实施京津冀多元化生态补偿体系,实现补偿的公平有效。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惠茹  丁艳如  
在推进京津冀生态环境一体化协同保护中,必然涉及生态补偿问题。目前京津冀实施生态补偿主要存在的问题是补偿标准低,无法弥补生态环境保护地区的机会成本和实际保护成本,而造成补偿不足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清晰生态环境产权,没有给予生态环境价值合理评估,导致补偿标准难以准确确定,使生态环境保护价值得不到公平体现和补偿。本文对京津冀水源地保护补偿标准推算得出张承地区为京津保护水质水量需求而每年损失53481.7万元。对森林建设工程补偿标准的核算得出目前每亩造林成本的最低限800元,而目前执行的补偿标准却是280元/亩。因此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毕树广  边玉花  陶小平  
冀西北是河北省最为贫困的地区,在全国范围内贫困县较为集中的地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特殊的地理位置、军事功能和生态功能不断显现,而经济功能在不断弱化,贫困是其必然结果。贫困将严重地影响到生态功能的正常发挥。文章基于京张生态等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出进一步合作基础和激励机制的缺失,完善相应的补偿机制:中央政府给予税收等优惠政策,同时应该建立中央政府和京张间转移支付制度,以形成发挥生态功能的坚实基础和有效的激励机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祝尔娟  潘鹏  
文章在探讨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理论及现实依据和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以京津冀生态涵养区张家口市为例,对京津冀区域生态补偿机制现状、问题及其成效进行剖析,指出存在补偿主体单一、补偿标准过低、补偿方式缺乏市场运作手段等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从建立政府和市场相结合的生态补偿机制、完善生态补偿标准的确定机制、培育生态涵养区的"造血"功能三个方面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石明霞  
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是青海牧区最为突出的生态问题。青海牧区因为毁林开荒、陡坡耕种,己成为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解决国家要生态、地方要发展、农牧户要增收的问题,需要搞好后续产业的研究开发与完善,需要与农民利益有机结合的后续政策,需要加强退耕还林还草经济补偿问题的深入研究,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退耕还林还草补偿机制工作"退得下、还得上、稳得住、不反弹、能致富"。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赵玉  
环京津贫困带问题受到国际关注,是中央政府和京津冀三省市共同面临的问题。不论是按照市场经济规则,还是践行党的科学发展观,都应对环京津贫困带予以扶持和补偿。为此,本文针对该区域的历史陈欠和其今后的持续发展,从物质补偿与政策扶持两方面进行可行性对策研究。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秦艳红  康慕谊  
生态补偿措施是退耕还林(草)工程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以退耕还林(草)在黄土高原地区的实施情况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应用生态经济学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退耕还林(草)工程的生态补偿机制:首先,建立退耕还林(草)的补偿组织体系;其次,以退耕还林(草)所造成的农民机会成本的损失来确定补偿标准,根据工程的进程和资金的投入情况,可将生态补偿划分为基本补偿、产业结构调整补偿和生态效益外溢补偿三个阶段;第三,根据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显著成效所需的时间来确定补偿年限;最后提出退耕还林(草)的补偿方式及可能的资金渠道来源。生态补偿计量方法的研究将是今后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佟丹丹  
张家口地区为北京、天津两地固沙蓄水,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张家口被定位为"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环北京周边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越来越大、生态保护门槛高影响企业发展等问题越来越突出。推进京津冀一体化,生态应率先破题。张家口如何实现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共赢,当前最重要的就是要完善好京津冀区域之间的生态补偿机制。本文章通过对张家口生态补偿的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设意见,从而试图为京津冀区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创新提供思路,为政府有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为推动实现张家口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共赢做出积极的贡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边玉花  杨桂花  陶小平  
我国的生态问题主要是由于数量庞大、素质低下的农村人口问题所致。不解决人口问题,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态问题。文章以冀西北为例,通过该生态圈内北京和天津两市对冀西北的教育对口支援、资金技术支持、推进农村人口向城市永久性转移的制度建设等,促进冀西北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进而推动农村人口向农外转移,减轻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和破坏力,从根本上解决因人口问题诱发的生态问题,完善我国财政直接补贴的生态补偿机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谭晓梅  
现阶段实施的退耕还林政策存在着重大的且必须在今后实践中着力加以解决的问题。应根据各地的具体实际,着重解决退耕农户的长远稳定生计问题。为此,必须以政府为主体提供公共产品补偿,建立和完善一系列的长效生态补偿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