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67)
2023(14992)
2022(12661)
2021(11990)
2020(10204)
2019(23818)
2018(23392)
2017(44451)
2016(23652)
2015(27200)
2014(26943)
2013(26570)
2012(24684)
2011(22101)
2010(21881)
2009(20466)
2008(20378)
2007(18015)
2006(15367)
2005(13648)
作者
(67525)
(57015)
(56638)
(54158)
(36116)
(27355)
(25935)
(22275)
(21531)
(19973)
(19369)
(19164)
(17895)
(17865)
(17737)
(17669)
(17159)
(16822)
(16370)
(16288)
(13926)
(13885)
(13757)
(12932)
(12798)
(12711)
(12500)
(12366)
(11468)
(11251)
学科
(104078)
经济(103961)
管理(65712)
(63642)
(51094)
企业(51094)
方法(51030)
数学(45252)
数学方法(44688)
中国(28521)
(27061)
贸易(27048)
(26596)
(26298)
(26196)
业经(20204)
(19913)
地方(18315)
(17972)
农业(17503)
(15808)
财务(15757)
财务管理(15714)
(15486)
银行(15449)
(15281)
金融(15278)
企业财务(14756)
(14745)
(14648)
机构
大学(345005)
学院(341148)
(150762)
经济(148123)
管理(131505)
研究(117106)
理学(113899)
理学院(112689)
管理学(110652)
管理学院(110028)
中国(89480)
(72275)
科学(69550)
(67036)
(58206)
(55130)
中心(54412)
财经(54326)
研究所(53091)
(49629)
业大(49232)
(48722)
经济学(48179)
北京(45398)
经济学院(43735)
农业(43548)
(43088)
师范(42650)
(41998)
财经大学(40513)
基金
项目(230111)
科学(181839)
基金(170969)
研究(165660)
(150335)
国家(148904)
科学基金(127296)
社会(107863)
社会科(102465)
社会科学(102436)
基金项目(89372)
(86094)
自然(81894)
自然科(80085)
自然科学(80060)
自然科学基金(78673)
教育(76058)
(73583)
资助(71336)
编号(65199)
成果(52975)
(52481)
重点(51841)
(48797)
(47392)
国家社会(46443)
教育部(45414)
科研(44859)
创新(44495)
课题(44035)
期刊
(156606)
经济(156606)
研究(98727)
中国(61909)
学报(54304)
(52351)
科学(49630)
(49033)
管理(47515)
大学(41619)
学学(39222)
农业(33744)
教育(30646)
技术(29535)
(28975)
金融(28975)
经济研究(27218)
财经(26931)
业经(23498)
(23495)
(23334)
问题(21831)
国际(20777)
(19328)
统计(18759)
世界(17883)
技术经济(17378)
(16464)
(16365)
图书(16201)
共检索到5016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邱询旻  杨敏  
在中国、日本、印度三个国家中,中国的环中国圈国家间贸易对TFP的贡献率最高,而日本最低。从环中国圈国家间贸易与环中国圈外世界贸易对TFP的贡献率的比值来看,日本和印度的环中国圈国家间贸易与环中国圈外世界贸易比值要小于环中国圈国家间贸易与环中国圈外世界贸易对TFP的贡献率的比值。可见,环中国圈对外贸易对该区域内各国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环中国圈国家间的对外贸易或经贸合作应该得到各国之间的重视。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康益敏  朱先奇  李雪莲  
随着"一带一路"对外建设的逐步推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联系日益紧密,贸易交往也越来越频繁,并且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契机。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因素以及这些因素门槛效应的研究,有利于中国最大化利用"一带一路"建设带来的机遇。以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为研究对象,采用2006-2016年对外贸易面板数据,构建面板门槛回归PTR模型,实证检验制度质量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对外贸易的门槛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市场潜力和自由贸易协定对中国对外贸易有显著的正影响,而市场规模则对中国对外贸易有显著的负影响;制度质量会促进中国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国家的对外贸易,抑制中国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国家的对外贸易。最后根据以上结论提出了促进中国对外贸易的相关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田晖  蒋辰春  
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国家文化因素对它的影响作用逐渐得到重视。本文利用中国与31个国家和地区1995-2009年的贸易数据,引入Hofstede的国家文化维度建立中国对外贸易引力模型,研究国家文化距离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研究显示,国家文化距离对中国贸易存在双重影响,作为整体变量,它对中国对外贸易有负面影响,作为组合变量,权力距离等几个维度对中国对外贸易有正面影响;此外,国家文化距离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赵秀娟  张捷  
从理论上看,对外贸易对碳生产率的影响取决于技术效应与结构效应的共同作用,总的影响不确定。本文利用88个国家1992~2011年的面板数据,构造静态、动态面板模型,实证分析了对外贸易对碳生产率的影响,发现进出口依存度、出口依存度、进口依存度均与碳生产率正相关,且高收入组比中等收入组更容易通过对外贸易渠道提升碳生产率。这对于我国的启示在于要充分重视对外贸易尤其是进口贸易对于提升碳生产率的积极作用,将资源、碳密集型产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的形式转移出去,并依靠进口满足国内需求,还要优化贸易结构、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走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道路,通过提升碳生产率实现向低碳经济的平稳过渡。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朱颖  
非洲国家对外贸易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下降,表现为非洲国家对外贸易增长速度低于世界贸易的增长速度,非洲国家之间的贸易发展缓慢。除了通常所知道的阻碍非洲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之外,本文认为,导致非洲国家对外贸易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贸易效应不显著;贸易自由化的政策对贸易促进作用不明显;制造业水平偏低对贸易的制约作用。了解非洲国家的对外贸易有助于中国发展与非洲国家的经贸关系。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梁会君  
跨境电商发展有利于促进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发展。本文对跨境电商发展影响对外贸易的理论进行梳理,从贸易距离异质性的视角检验跨境电商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双边贸易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跨境电商发展可通过缩短地理距离来拉动双边贸易增长。进一步研究结果显示:跨境电商可通过缩短地理距离间接刺激中国与"一带一路"贸易伙伴国家的出口或进口贸易。基于此,本文提出构建良好的跨境电商支撑体系,充分发挥跨境电商在促进对外贸易方面的优势等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鲍洋  
本文利用1992—2012年数据对金砖国家引进FDI的对外贸易效应进行经验检验,得出以下结论:FDI对出口规模的正向效应由大到小依次是中国、印度、俄罗斯和南非,巴西是负向的。FDI对出口结构的正向效应由大到小依次是中国、巴西、印度、俄罗斯和南非。俄罗斯和南非引进FDI对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竞争力的效应是正向的;中国和印度引进FDI对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竞争力的效应是正向的。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孙薇  
转轨经济中独联体国家的对外贸易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孙薇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虽然在某些国家和地区存在着冲突、混乱和暴力,但也丝毫动摇不了这一主题的显要地位。冷战结束后,东西方两大阵营发生了很大变化。西方七国集团内的政治利益相对于经济利益来讲越来越成...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张波  
2007年2月韩国和美国结束了近十个月的艰苦谈判,达成了自由贸易协定。担心在日本和中国的缝隙里被埋没的韩国,正通过FTA体现出自己作为"中枢国家"的存在价值,而且通过签署FTA协定,美国可以加大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以平衡中国增长的影响力,所以对他们的联姻,中国并不能置身事外。本文分析了美韩签署FTA产生的贸易转移效应、中韩两国的商品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力、中美农产品在韩国市场的竞争力及中韩FTA谈判的可能性,针对美韩签署FTA给中国带来的负面效应提出相应的对策。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建国  杨涛  
金融部门是一个重要而特殊的部门。金融发展可以促进国内资本禀赋的提高和技术进步,进而改变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偏向于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实现贸易结构的升级。笔者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对中国出口结构升级的金融促进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并从促进贸易结构升级的角度提出了改进中国金融政策的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朱俊峰  王健  
本文集中研究东盟国家贸易发展、经济增长与趋同问题,并对1990~2009年间东盟国家贸易发展指标对经济增长和经济趋同的作用和影响进行实证检验。我们得出结论: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东盟国家致力于发展外向型经济、放松管制以及AFTA等制度安排是有效的;而在推动东盟国家经济发展趋同、缩小成员国收入水平差距方面,目前东盟各国的贸易发展政策和实践却没有显示出显著的积极效应。文章首先介绍了东盟国家贸易发展的基本情况;其次分析东盟各国经济增长和发展水平及存在的差距;再次就贸易发展指标与经济增长、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分析其原因;最后进行总结,并就东盟贸易和经济发展以及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等问题提了几点看...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魏浩  
本文利用1978—2007年期间的统计数据,借鉴并融合不同学科的经典研究方法对世界36个主要国家地区之间的对外贸易差异以及中国在差异演变中的作用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1978—2007年期间,国家间对外贸易的绝对差异越来越大,相对差异呈波浪式下降;美洲、欧洲和亚洲三大洲对外贸易的差异日益下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对外贸易差异基本表现为下降的趋势,发达国家的内部差异始终大于发展中国家的内部差异;国家间对外贸易的差异风险日益下降;对外贸易发展领先的地区基本保持稳定;中国对缩小国家间对外贸易差异的作用基本上都从"有利"变为"不利",自从2004年以来,中国的作用基本变为"不利"。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邱巳林  
建设陆海新通道,是深化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需要,也是重庆建设内陆开放高地的重要动力。为了研究陆海新通道对外贸易对重庆经济增长的效应,本文采用计量经济学中的ADF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了重庆市1987—2018年的GDP以及进出口数据,得出了重庆市对外贸易变化与重庆市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重庆市的GDP以及进出口总值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进出口总额是GDP增长的格兰杰原因,一定程度上重庆市进口以及出口增长能够促进经济增长。文后根据研究结果以及陆海新通道的实际情况,对陆海新通道的对外贸易以及重庆市经济增长协调发展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秀英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杨丽娟  
运用误差修正模型,分析国家和国际标准对中国进出口贸易规模的影响显示,国家和国际标准量的增加对中国对外贸易规模均产生正面的作用。国家标准的颁布和实施促进了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发展,积极采用国际标准的影响更加显著,并且它们对于出口总额的正面影响都要大于对进口总额的影响。因此,进一步完善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将有助于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