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23)
- 2023(8476)
- 2022(7694)
- 2021(7349)
- 2020(6119)
- 2019(14386)
- 2018(14463)
- 2017(28072)
- 2016(15346)
- 2015(17312)
- 2014(17310)
- 2013(17171)
- 2012(15525)
- 2011(13849)
- 2010(13600)
- 2009(12218)
- 2008(11641)
- 2007(9850)
- 2006(8432)
- 2005(7084)
- 学科
- 济(58040)
- 经济(57976)
- 管理(43443)
- 业(40981)
- 企(34773)
- 企业(34773)
- 方法(29482)
- 数学(25492)
- 数学方法(25212)
- 农(14859)
- 中国(13957)
- 学(13827)
- 财(13762)
- 业经(12895)
- 地方(12038)
- 理论(10415)
- 和(10190)
- 农业(9995)
- 贸(9953)
- 贸易(9949)
- 易(9642)
- 技术(9620)
- 环境(9503)
- 务(9195)
- 财务(9138)
- 财务管理(9124)
- 制(9017)
- 企业财务(8645)
- 教育(8628)
- 划(8381)
- 机构
- 大学(214293)
- 学院(212178)
- 管理(89142)
- 济(78701)
- 理学(78423)
- 理学院(77574)
- 经济(76813)
- 管理学(76229)
- 管理学院(75868)
- 研究(68387)
- 中国(48124)
- 京(45710)
- 科学(45111)
- 农(34334)
- 业大(34211)
- 所(34204)
- 财(34162)
- 研究所(31655)
- 中心(30652)
- 江(28833)
- 北京(28704)
- 财经(28391)
- 范(28095)
- 师范(27839)
- 农业(27074)
- 经(25867)
- 院(24948)
- 州(24132)
- 技术(22783)
- 师范大学(22630)
- 基金
- 项目(154183)
- 科学(120444)
- 研究(112053)
- 基金(111258)
- 家(96860)
- 国家(96054)
- 科学基金(82645)
- 社会(68134)
- 社会科(64450)
- 社会科学(64432)
- 省(60667)
- 基金项目(60444)
- 自然(55613)
- 自然科(54285)
- 自然科学(54269)
- 自然科学基金(53271)
- 划(51120)
- 教育(50959)
- 编号(46383)
- 资助(45678)
- 成果(36925)
- 重点(33885)
- 部(33385)
- 创(32200)
- 发(32193)
- 课题(31267)
- 创新(29916)
- 科研(29731)
- 项目编号(28931)
- 大学(28642)
共检索到2910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健强 王慧敏 隋新华 王建辉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慧敏 李健强 隋新华 王建辉
从玫瑰根癌样品中分离纯化获得31株分离物,其中15株有致病性。生理生化及纸电泳法测定结果表明,15株玫瑰根癌菌有7株属于 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原生物Ⅰ型),8株属于 A.rhizogenes(原生物Ⅱ型),Ti 质粒全部为胭脂碱型。经平板和温室检测,根癌抑制菌 K1026,E26和 HLB-2对60%以上的玫瑰根癌菌株有抑制作用,以 E26的效果最好。
关键词:
玫瑰 根癌病 生防菌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郭艳平 孟庆芳 张汀 赤国彤 刘大群 高惠芳
对拮抗链霉菌Men-myco-93-63固体培养基中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进行了初步研究,最后确定乙酸乙酯与丙酮3∶1(V/V)的混合提取剂为最佳提取剂,并明确了该活性成分属于脂溶性。进行了活性成分存在部位的测定试验,结果发现活性成分既存在于菌丝体中,又存在于培养基中。通过HPLC对活性成分进行检测,确定了其中能够进行纯化的组分。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宋晓斌 张学武 马松涛
本文分离和培养了猕猴桃根癌病的病原菌 ;研究和观察了病原菌的生理生化特性和病原菌的形态 ;调查了猕猴桃根癌病的发生与树龄、土壤、品种和管理水平的关系。结果表明猕猴桃根癌病的病原菌为根癌土壤杆菌 (Agrobacteriumtumefaciens)。病害在碱性和粘重的土壤中发生严重 ,在酸性土壤中不发病。管理水平高的栽培园病害发生轻 ,管理水平低、地下害虫发生严重的栽培园发生较重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梁志宏 王慧敏 王建辉
选取不致病的葡萄土壤杆菌 (Agrobacterium vitis) E2 6菌株 ,以 HL B- 2和 K84菌株做对照 ,对不同来源的 36株根癌菌进行室内及温室条件下的抑菌及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 :室内抑菌检测中 ,E2 6的抑菌谱要广于 HL B- 2和 K84 ,对 36株根癌菌中的 30株有拮抗作用 ,抑菌率为 83.3%。在温室防治检测中 ,生防菌与根癌菌 1∶ 1混合接种指示植物向日葵时 ,E2 6对 85.7%的供试菌株有防治效果 ;与对照生防菌相比 ,尤以防治葡萄根癌病最为有效。单菌落传代研究表明 :E2 6后代菌株与初始菌株在产素及生长速度方面均无显著差异 ,表明 E...
关键词:
生物防治 根癌病 细菌素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常红 贾克功 朱立新 李辉 叶航 王衍纯
为评价毛桃的根癌病抗原价值,以实生苗为试材,采用人工接种的方法研究了毛桃(Prunus persica)对发根土壤杆菌(Agrobacteriumrhizogenes)的抗性。结果表明:接种的103株实生苗的株平均瘤径0~24 mm,群体平均瘤径8.77 mm;其中3株未发病,3株瘤径1.00~3.00 mm,7株3.01~5.00 mm,32株5.01~8.00 mm,58株>8.00 mm;评价为免疫、高度抗病、抗病、感病和高度感病型株率分别为2.90%、2.90%、6.79%、31.10%和56.31%。本研究中,毛桃对发根土壤杆菌高度感病,实生群体内存在广泛的抗性分离现象,其中有免疫基...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丽君 阿布都外力·木米尼 曲艳华 贾克功 朱立新
为探明山桃(Prunus davidiana(Carr.)Franch.)的抗根癌病种质资源价值,采用人工接种的方法评价了实生山桃苗对发根土壤杆菌(Agrobacterium rhizogenes Conn)和根癌土壤杆菌(A.tumefaciens Conn)的抗性。结果表明:接种后70d,接种发根土壤杆菌的山桃株最大瘤茎为0~20.3mm,病情指数为59,根据抗性评价标准判定为低度抗病类型;接种根癌土壤杆菌的山桃株最大瘤茎为0~5.3mm,病情指数为15,根据抗性评价标准判定为高度抗病类型;实生山桃群体对根癌菌的抗性存在广泛的株间分离现象,其对发根土壤杆菌的抗性分离为免疫、高度抗病、中度抗...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瑞勤 李忠喜
玫瑰的花芽分化开始于混合芽完成营养生长阶段之后。整个分化过程可分为8个时期,各时期的形态分化与芽的外部特征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各花部的分化顺序是按花萼、花冠、雄蕊、雌蕊进行的。顶生花芽分化始于2月中旬,5月初分化完成。腋生花芽分化始于3月上旬。玫瑰花穿在开花的当年形成。此外,玫瑰的顶芽和假顶芽通常为混合芽,除形成枝、叶外,还分化出1个顶生花芽和数个腋生花芽,根据其生殖生长锥的形态变化以及花芽的发生方式来看,玫瑰应为聚伞花序,而不是单生或聚生。腋芽的性质则因发生时间、着生位置和营养状况等不同而异。
关键词:
玫瑰 花芽分化 混合芽 聚伞花序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睿 魏安智 杨途熙 撒文清 杨恒 杜保国
The technic of rose otto production from Qinwei rose(Rosa damascena Mill cv. “Kazanluk”) was studied. The reflux distillation technic with two different distillation velocities in was a superior method to produce otto. The quality of the otto was high in conformity with ISO 9842 and БДС 653. The opt...
关键词:
工艺 蒸馏 玫瑰精油 秦渭玫瑰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郭旦旦
有一天,詹姆斯·戴森发明的吸尘器突然停止工作,原因是吸尘袋堵塞了。他着手解决这个问题,为新机器策划了一个突破性的理念。于是,双旋风真空无袋吸尘器立刻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戴森很聪明,他的公司依靠再生科学与工程逐渐壮大,而他的小小创意也为公司创造了巨大的价值。大多数组织都有自己的一个或多个戴森版本,他们属于同—个部落,被称之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唐舜庆
1960~1982年,经过育种材料的搜集、整理、亲本选择、遗传规律观察等工作,通过种内和种间的有性杂交,选出了高产型、观赏型、高产观赏兼用型、对锈病高抗型和免疫型的玫瑰。1989~1992年,选取5个不同类型,进行小区对比试验,两年对鲜花产量分析,均高于对照,最高较对照增产195.4%,出油率不低于对照,香气符合玫瑰香型。
关键词:
玫瑰,杂交育种,鲜花产量,出油率,抗病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郭敬华 孟庆芳 石琳琪 刘大群
利用透射电镜技术与细胞学相结合的方法探索了Men-myco-93-63发酵液对黄瓜白粉病菌的作用位点,揭示了白粉菌以及寄主细胞在超微结构上发生的变化。利用扫描电镜技术研究了处理前后黄瓜白粉病菌孢子萌发率、菌丝的生长、产孢时间。结果表明:利用透射电镜观察超微结构表明,寄主细胞对病原菌的侵入产生了防卫反应结构,表现为寄主细胞壁加厚,染色加深,在寄主细胞壁下产生结构致密的乳突,在寄主细胞壁与质膜之间有黑色沉积物质。黄瓜白粉菌产生吸器的数目明显减少,吸器畸形,吸器壁增厚,细胞器泡囊化解体,最终吸器坏死,不能从寄主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冯立国 丰震 赵兰勇 生利霞
以2个产地的野生玫瑰(吉林珲春野生玫瑰和山东牟平野生玫瑰)和2个玫瑰栽培品种(山东平阴的紫枝玫瑰和甘肃苦水的苦水玫瑰)为试材,利用CIRAS-2型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和FMS-2型调制式荧光仪对其叶片气体交换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日进程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珲春野生玫瑰Pn日变化为单峰曲线,牟平野生玫瑰和紫枝玫瑰Pn日变化为不显著的双峰曲线,苦水玫瑰Pn日变化则为典型的双峰曲线;2个野生玫瑰的Pn最高值明显高于2个玫瑰栽培品种,表现出显著的高光合效率特性;珲春野生玫瑰、紫枝玫瑰和苦水玫瑰都表现出明显的光合“午休”,而牟平野生玫瑰没有“午休”;紫枝玫瑰Pn的降低主要是非气孔因素所致,而珲春野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