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
2023(78)
2022(78)
2021(60)
2020(62)
2019(121)
2018(135)
2017(174)
2016(167)
2015(167)
2014(178)
2013(205)
2012(193)
2011(188)
2010(230)
2009(188)
2008(198)
2007(159)
2006(139)
2005(135)
作者
(1133)
(1045)
(1020)
(883)
(643)
(510)
(442)
(386)
(381)
(356)
(341)
(338)
(338)
(322)
(307)
(305)
(298)
(294)
(286)
(283)
(281)
(278)
(271)
(270)
(261)
(260)
(252)
(243)
(242)
(233)
学科
(283)
小麦(250)
(178)
(163)
(156)
玉米(155)
玉蜀黍(152)
(152)
蜀黍(152)
(152)
(125)
(119)
(114)
其他(105)
(105)
(98)
(97)
(97)
(91)
虫害(90)
(79)
(78)
经济(78)
病虫(77)
病虫害(77)
(76)
植物(75)
(75)
烟草(75)
(74)
机构
(2785)
学院(2749)
大学(2406)
农业(2334)
研究(2054)
科学(1913)
(1645)
研究所(1561)
业大(1539)
(1489)
农业大学(1348)
(1300)
科学院(1174)
农业科学(977)
(950)
实验(940)
实验室(915)
重点(883)
中国(758)
技术(727)
中心(724)
(689)
作物(662)
(616)
(574)
农学(570)
(560)
生物(555)
科学研究(538)
(505)
基金
项目(2425)
(1792)
国家(1769)
(1380)
科技(1280)
科学(1261)
基金(1234)
(1148)
(1051)
计划(1028)
农业(988)
(970)
科学基金(934)
自然(920)
自然科(901)
自然科学(900)
自然科学基金(881)
专项(836)
技术(817)
研究(653)
资助(632)
基金项目(622)
重点(620)
(564)
产业(541)
(523)
创新(502)
(496)
科研(485)
(481)
期刊
(2858)
学报(2610)
农业(2020)
大学(1387)
学学(1386)
科学(1298)
(1284)
业大(973)
农业大学(800)
中国(696)
西南(600)
中国农业(598)
农学(522)
华北(522)
林业(490)
(462)
农业科学(451)
自然(438)
自然科(433)
自然科学(433)
(345)
农林(295)
(295)
科技(295)
科技大(283)
科技大学(283)
华中(200)
西北(200)
中农(198)
(193)
共检索到39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唐舜庆  
1960~1982年,经过育种材料的搜集、整理、亲本选择、遗传规律观察等工作,通过种内和种间的有性杂交,选出了高产型、观赏型、高产观赏兼用型、对锈病高抗型和免疫型的玫瑰。1989~1992年,选取5个不同类型,进行小区对比试验,两年对鲜花产量分析,均高于对照,最高较对照增产195.4%,出油率不低于对照,香气符合玫瑰香型。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冯立国  丰震  赵兰勇  生利霞  
以2个产地的野生玫瑰(吉林珲春野生玫瑰和山东牟平野生玫瑰)和2个玫瑰栽培品种(山东平阴的紫枝玫瑰和甘肃苦水的苦水玫瑰)为试材,利用CIRAS-2型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和FMS-2型调制式荧光仪对其叶片气体交换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日进程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珲春野生玫瑰Pn日变化为单峰曲线,牟平野生玫瑰和紫枝玫瑰Pn日变化为不显著的双峰曲线,苦水玫瑰Pn日变化则为典型的双峰曲线;2个野生玫瑰的Pn最高值明显高于2个玫瑰栽培品种,表现出显著的高光合效率特性;珲春野生玫瑰、紫枝玫瑰和苦水玫瑰都表现出明显的光合“午休”,而牟平野生玫瑰没有“午休”;紫枝玫瑰Pn的降低主要是非气孔因素所致,而珲春野生...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婧  
~~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明华  沈俊宝  白庆利  徐伟  
从1979年开始,用了约15年时间,采用杂交和雌核发育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成功地将黑龙江野鲤的耐低温、荷包红鲤耐高密度养殖和镜鲤生长快等优良性状综合到三杂交种中,建立了Ⅰ、Ⅱ两个选育系,再用它们与野鲤和镜鲤回交,从6个回交种中选出2个与Ⅰ、Ⅱ两个雌核发育系组合成合成系并系统选育到F7,育成了抗寒力达97.6%(H1IF6),生长速度比当地养殖鲤快近一倍的高寒鲤。研究中发现黑龙江野鲤的抗寒因子可以转移给杂种,并稳定地遗传给后代;与野鲤回交可同时加强抗寒能力和提高生长速度,以及采用雌核发育技术与常规结合,可加速选育速度。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守边  王燕频  刘小祥  张艳芳  陶胜祥  
梅花是我国的传统名花.为了发展这一名花,中国梅花研究中心自1981年开始进行杂交育种,已从自然杂交实生苗中选育新品种共35个.其中‘小红长须’、‘磨山宫粉’、‘江砂宫粉’、‘菱红台阁’、‘荷花玉蝶’、‘单轮朱砂’、‘单红垂枝’、‘粉皮垂枝’、‘汉粉垂枝’、‘跳雪垂枝’、‘汉雪垂枝’、‘磨山垂枝’等12个品种,在1993年11月12日鉴定会上,被认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佳  丁晓六  于超  罗乐  潘会堂  张启翔  
【目的】对7个月季和5个玫瑰品种的染色体核型进行分析,为玫瑰和月季种间杂交育种研究提供细胞遗传学资料。【方法】采用常规压片法,对7个现代月季品种和5个玫瑰品种的倍性及核型进行研究。【结果】7个现代月季品种中除"霍尔恩"是三倍体(2n=3x=21)外,其余均为四倍体(2n=4x=28),5个玫瑰品种均为二倍体(2n=2x=14)。7个月季品种的核型包括1A、2A和1B3种,5个玫瑰品种则包括1B和2B2种核型。月季品种"霍尔恩"染色体相对长度为10.33%~20.67%,其余品种染色体相对长度均在4.63%~10.97%。玫瑰品种染色体的相对长度为7.62%~24.07%,与月季品种相比明显不同...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宋可珂  陈红艳  廖蓉苏  贠延滨  
研究北京地区栽种的5种不同品种玫瑰花中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性能。设计正交试验,确定玫瑰花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体系和二苯代苦味酰自由基(DPPH)体系进行抗氧化性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65%,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1.5h,液料比(V(乙醇(φ=65%))∶m(玫瑰花粉))30mL∶1g;妙峰山玫瑰中黄酮含量最高,为66.040mg/g;5种玫瑰花均表现出较强的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和DPPH自由基(DPPH.)的能力,且其清除能力和黄酮提取液浓度呈正相关;其中妙峰山玫瑰中总黄酮的清除能力最强,其清除O2-.和DPPH.的半抑制浓度(IC5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郭旦旦  
有一天,詹姆斯·戴森发明的吸尘器突然停止工作,原因是吸尘袋堵塞了。他着手解决这个问题,为新机器策划了一个突破性的理念。于是,双旋风真空无袋吸尘器立刻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戴森很聪明,他的公司依靠再生科学与工程逐渐壮大,而他的小小创意也为公司创造了巨大的价值。大多数组织都有自己的一个或多个戴森版本,他们属于同—个部落,被称之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顾万春  归复  于志民  穆吕钦  孙翠玲  张继华  
观测北京、河北、河南3地点的13年生毛白杨无性系试验林,无性系间的树高、胸径、木材密度、纤维长度等性状的差异均极显著;无性系的遗传稳定性、生长适应性、主干通直系数、树体形态系数、抗病虫指数等性状存在一定差别。材积生长量无性系×地点交互作用极显著,无性系间生长型不同(“广适型”、“高产型”、“低产型”)。无性系的材积生长量、木材密度、主干通直系数、树体系数和抗病虫害指数的重复率分别为0.580、0.536、0.390、0.411和0.500,性状经济权重分别为0.35、0.25、0.10、0.10和0.20,建立多功能型无性系的选择指数,其综合育种增益比对照品种≥15%为中选优良无性系新品种。为...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勇  李晓  韩彦肖  王迎涛  刘国胜  
早魁为雪花梨和黄花的杂交后代,果实椭圆形,品质上等;早熟,抗黑星病,丰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国忠  眭书祥  冯恒文  李爱国  李增书  赵丽芬  朱青竹  
采用遗传上具有较大的差异、性状上互为补充的多个亲本进行复合杂交,将杂种后代置于不同环境条件下进行交替选择,中选稳定株系再置于不同逆境条件下进行抗逆性鉴定,最后将优系混合繁殖。利用上述方法于1977年进行杂交组配,1986年选育棉花新品种石711。该品种于1992年被河北省审定,1993年被天津市审定,1994年被国家审定并被命名为GS冀棉17。GS冀棉17在1990~1994年累计种植面积35万hm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乔仁甫  曹彩云  周巧梅  
冀谷17号是用冀谷9号作母本,安5498作父本经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适口性好,抗逆性强的特点。1996年4月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审定委员会预审,1998年3月通过省决审,命名冀谷17号。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祁建民  林荔辉  林培青  李爱青  吴为人  陈启锋  周元昌  潘润森  蔡金月  
福红952是以非洲裂叶与粤红1号杂交,应用配合力育种理论及混合系谱法与穿梭育种法相结合的高效综合育种新技术,于1993年育成的红麻优良新品种.该品种1995-1996年参加安徽省红麻新品种区域试验,平均比对照青皮3号增产24.3%;1997-1998年参加国家红麻新品种区域试验,平均比对照粤743增产15.67%.福红952主要经济性状优良,丰产性能好,适应性广,抗病力强,于2000年通过安徽省红麻新品种审定,2002年列为国家农业科技成果重点推广品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文良  
通过紫外线诱变育种等手段,选育出产量高、品质好的大木耳优良新品种“北京大木耳”。该品种鲜耳生物学效率达到66.23%~68.90%,高产者达到82.08%。在耳片的形态和解剖上,也有增大、增厚等变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