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480)
- 2023(3919)
- 2022(3289)
- 2021(3369)
- 2020(2516)
- 2019(6041)
- 2018(6387)
- 2017(9452)
- 2016(6588)
- 2015(7685)
- 2014(8232)
- 2013(7145)
- 2012(6608)
- 2011(6136)
- 2010(6516)
- 2009(5435)
- 2008(5514)
- 2007(5258)
- 2006(4758)
- 2005(4447)
- 学科
- 教育(20202)
- 济(12249)
- 经济(12230)
- 管理(11584)
- 中国(11266)
- 业(8993)
- 理论(8471)
- 教学(7962)
- 企(7243)
- 企业(7243)
- 学(6232)
- 财(4726)
- 农(4566)
- 思想(4462)
- 发(4403)
- 学法(4240)
- 教学法(4240)
- 研究(4116)
- 政治(4086)
- 发展(4015)
- 展(3891)
- 思想政治(3836)
- 政治教育(3836)
- 治教(3836)
- 德育(3798)
- 革(3630)
- 学理(3603)
- 学理论(3603)
- 学校(3535)
- 高等(3401)
- 机构
- 大学(80739)
- 学院(78095)
- 研究(29513)
- 教育(28050)
- 范(23049)
- 师范(22924)
- 京(19646)
- 管理(19251)
- 济(18802)
- 师范大学(18708)
- 经济(17850)
- 科学(17311)
- 中国(16853)
- 职业(15995)
- 江(15594)
- 理学(15377)
- 所(15098)
- 技术(15078)
- 理学院(15033)
- 管理学(14418)
- 管理学院(14235)
- 北京(13759)
- 研究所(13253)
- 中心(12556)
- 州(12526)
- 财(11576)
- 职业技术(11027)
- 教育学(10868)
- 院(10853)
- 技术学院(10116)
- 基金
- 项目(40849)
- 研究(40165)
- 科学(31993)
- 教育(28175)
- 基金(22874)
- 编号(21165)
- 成果(21127)
- 社会(20008)
- 课题(18606)
- 省(18423)
- 家(18419)
- 社会科(18354)
- 社会科学(18350)
- 国家(18034)
- 划(17312)
- 年(16821)
- 科学基金(14126)
- 规划(12672)
- 项目编号(12379)
- 性(11952)
- 研究成果(11723)
- 度(11647)
- 重点(10892)
- 阶(10884)
- 段(10856)
- 阶段(10825)
- 基金项目(10716)
- 年度(10407)
- 部(10237)
- 发(10089)
共检索到1419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姜元涛
玛莎·纳斯鲍姆认为,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世界公民","世界公民"是具有世界意识、具备独立的思维能力并进行公民实践的人,"世界公民"需要通过人文学科、多元文化课程来培养。玛莎.纳斯鲍姆的"世界公民"教育思想对公民教育实践以及公民教育思想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邓凯文
伦理学家玛莎·纳斯鲍姆认为同情是社会的基础情感,有利于社会正义的实现。人类同情的产生需经过三种考量,即同情对象的困境是否巨大,同情对象是否有过错,是否与人的幸福有关。正因为同情的三种考量,同情者扩大了关注圈,把他者纳进繁荣计划,跨越了狭隘的自我,有利于社会正义的实现。而要实现这一跨越,还需要同情教育。因为经过教育的同情能超越尊严的狭隘,也能超越自发同情的弱点。同情教育的实现要从小抓起,应重视人文教育、多元文化教育的培养和人际传播的影响,避免恶心等不良情感的破坏。
关键词:
同情 同情教育 社会正义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吴佳莉 胥炜 但菲
全纳教育思想适用于特殊教育领域,也适用于普通教育领域。全纳教育的平等观、民主观等先进理念对探究教学有着诸多启示作用,能够为探究教学的开展提供独特的视角。全纳教育理念的实施可以有效弥补探究教学本身所存在的一些弊端,如:探究问题选择偏狭化、探究方式窄化、探究组织方式不能兼顾全体成员等。同时,探究教学又为全纳教育理念的落实提供了较好的土壤。在全纳教育理念下开展探究教学,能够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利于儿童天赋素质的发展;促进有效参与和合作,利于学生动手动脑;关注每一名儿童的成长,利于潜能开发;实施多元化的教学评
关键词:
全纳教育 探究教学 民主平等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杜亮
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鲍尔斯和金蒂斯在《资本主义美国的学校教育》一书中提出的"对应原理",然后在总结西方研究者观点的基础上,从深层次理清这个理论的概念体系,指出"对应原理"对教育与经济以及其他社会层面之间关系的理解上的主要缺陷,并讨论了"对应原理"对当代西方教育社会学理论沿革的影响以及对我国教育理论建设的启示。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陈学飞
美国高等教育管理思想探究(下)陈学飞三、高等教育组织的管理模式与调节机制从前述可见,美国的高等教育组织是种种官僚因素、社团和专业的力量以及多种政治势力奇妙的结合体。在某些方面,它非常类似于其它科层组织,有相当清楚的领导指挥系统;在另一些时候,社团的作...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陈学飞
作者对美国高等教育管理思想进行了较为深入详细的探究。文章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教育管理理论的发展;第二,高等教育组织的基本特征;第三,高等教育组织的管理模式与调节机制;第四,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本刊拟分两期发表,以飨读者。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涛
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应科学全面地把握其六个方面的内涵,还应科学处理好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道德教育等几项相近德育内容的关系。
关键词:
大学生 公民意识 教育 内涵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奉越 冯琳
诺尔斯的成人教育理论蕴含着丰富的成人有效学习思想。对其成人有效学习思想进行整理与分析,既有利于丰富和充实成人有效学习理论,也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成人有效学习效果。借鉴诺尔斯的成人有效学习思想,为推进当前的成人学习和提高学习效率,应以成人为主体,开展合作学习,运用已有经验,注重学习过程设计,合理定位教师角色。
关键词:
诺尔斯 成人 有效学习 思想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贾玉超
教育中存在的"国家主义问题"是不同国家遭遇功利教育的共同根源,要克服功利教育就需要一种明确支持合理分配教育权威以及确定国家干预教育的合理限度的民主教育理论。杜威的民主教育理论批判性地分析了教育中的"国家主义问题",但他并未为教育权威的分配提供具体见解;努斯鲍姆声称解决这一困境的出路是,功利教育必须向民主教育转型,但遗憾的是,她并未在学理上分析这一转型的涵义、机制以及可能性;古特曼的审议民主教育理论使得教育权威在国家、地方政府、学校和家庭等主体之间的合理分配成为可能,并且支持就教育公共事务相关的道德分歧以公民审议的方式达成各方都可接受的公平条款和原则,从而避免教育中过度的国家主义问题。但是,他(...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郭法奇
杜威的教育思想建立在对现代社会、科学和教育等深刻认识的基础上,其精髓是鼓励探究与创新,促进儿童的发展。为此,杜威对儿童的创造性、科学方法在教育上的应用以及初等教育阶段良好习惯培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
杜威 教育思想 探究 创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人杰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迫在眉睫,不容忽视,各种思潮波及,各种社会因素影响都不能忽视和回避。而如何以一种积极的态度来应对,探究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新途径,文章分析了当前高职学生自身出现的种种表现,进而提出从整体统一到差异特殊,从单一灌输到立体互动,从学校教育到社会教育,从闭关保守到开放包容,从间接经验到直接经验的创新教育策略。高校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只有不断与时俱进,以创新的姿态才能更好地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关键词:
高职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创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万洪莲
在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日益普及和完善的同时,贫困大学生思想现状却不容乐观,很多高校存在忽略受助学生的思想教育问题或重视程度不够的情况,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教育问题亟待加强。文章探讨了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应遵循的原则、教育内容以及其他应该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高校 贫困生 思想教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朱文
人类创造了文化,同样文化也塑造着人。优秀的文化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影响着人类社会,并成为洗涤人们灵魂的精神武器、引领人们前进的思想旗帜。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目标、功能、内容方面具有同一、同向、同质的内在同构性。在新的历史时期,深刻把握两者之间的这种同构关系,对于丰富和发展文化,将文化积极转化为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发挥其在价值观念引导、道德品质塑造、社会行为规范的巨大作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资源 同构性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冯雨奂
聚焦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的一系列演讲,旨在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阐释现代教育的危机以及教育的目的。现代社会中教育的危机包括制造了脱离真实存在感的抽象人格,以及加速了劳动分工过程中精神性的丧失。詹姆斯将心理学原理应用于教育实践,提出了打破困境的关键:教育的目的不在于特定观念的传递,而在于从学生内在固有的反应特性入手,增强其行动力,培养具有典型行为倾向的有机体。在机能心理学的基础上,詹姆斯提出引领性的精神与脚踏实地的德性必须在人身上有某种融合,才能使人超越无意识生活,在职业分工的社会中抵御异化力量的侵袭。
关键词:
机能心理学 自然本能 现代性 自由之人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张丽
埃菲·露易丝·鲍威尔被称为是美国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的开拓者。她一生致力于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编写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的首部教材,推动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专业教育的发展,致力于儿童文学的创作,推动图书馆讲故事活动的发展。"图书与儿童是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的基础""为对的儿童提供对的图书""为所有的儿童提供服务""选择,但不审查"是鲍威尔坚持的服务理念,成为指导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的精髓所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